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术后因素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5月至2006年12月接受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选取JOA改善率>75%(A组38例)和<25%的病例(B组32例)进行分析.对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术前JOA评分、术前Pavlov比率、术前颈椎活动度、术前颈椎曲度指数、脊髓受压节段数、随访时间等可能影响术后JOA改善率的术前参数行统计学分析,两组只在年龄和术前JOA评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去除两组中年龄>60岁的病例以及JOA评分<6分的病例.A组剩余24例(A1组),B组18例(B1组).再次对A1组和B1组行以上统计学分析,两组各项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A1和B1两组术后颈椎活动范围及其改变率、术后颈椎曲度指数及其改变率、术后Pavlov比率及椎管扩大率等六项参数进行成组设计t检验,并与JOA改善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上述六项参数中除两组术后颈椎活动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五项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1组中除术后颈椎活动范围与JOA改善率无相关性,其余指标均与JOA改善率有相关性;B1组中除术后颈椎活动范围及其改变率与JOA改善率无相关性,其余各指标均与JOA改善率有相关性.结论 术后减小颈椎活动范围、维持颈椎前凸及尽量扩大椎管直径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P)在胸椎管狭窄症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的效果。方法:84例胸椎管狭窄症患者均行椎板切除减压术,并将其分为2组,A组,围手术期应用大剂量MP组,36例,术中进椎管前静脉给予MP 30mg/kg,15min滴完;术后静脉应用MP(80mg/d)3d。B组,围手术期应用氟美松治疗组,48例,术后静脉应用氟美松(10mg/d)3d。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神经功能变化情况(JOA评分17分法),并对计量资料行t检验。结果:术前JOA评分A组为8.58±2.62分,B组为9.12±2.81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周时A组为13.65±2.16分,B组为11.12±2.36分;术后3个月时A组为14.11±2.21分,B组为12.62±2.35分,两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有9例患者术后即刻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加重,而A组未出现类似病例。结论:围手术期应用大剂量MP对胸椎管狭窄症患者的脊髓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寰椎横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the transverse atlantal ligament,OTAL)发病率非常低。1978年,Wackenheim首先报告了2例OTAL患者,目前英文文献共报告9例,国内仅报告1例。其发病机制及确切的发病率目前尚不清楚。我们自2002年9月~2003年10月共收治OTAL患者4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重度胸腰段爆裂骨折前后路联合和后路经椎弓根伤椎次全切、内固定植骨融合术中长期疗效.方法 回顾2007年2月至2009年11月47例重度胸腰段爆裂骨折病例.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A组25例接受前后路联合前路伤椎次全切、后路复位内周钉融合术,B组22例接受后路经椎弓根伤椎次全切、减压和固定手术.收集所有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术后3、6、12个月及随后每年1次随访(36 ~ 68个月).记录围手术期失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以及术后1周肺功能;分别记录每次随访时Frankel分级、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运动功能评分;影像学资料评估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角.结果 末次随访,所有患者最终获得坚固融合,神经症状改善显著.B组围手术期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l周肺功能明显优于A组,分别为(677.4±178.2)ml比(902.4±156.9) ml;(155.1 ±29.7)min比(194.2±35.7) min;肺功能分别为(2.8±0.4)分比(2.3±0.5)分和(2.7±0.3)分比(2.2±0.3)分及(84.2±9.8)分比(74.8±10.5)分,P<0.05.ASIA运动功能评分以及影像学结果两组在不同随访时间点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末次随访,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A组平均改善约1.4级,B组约1.41级;末次随访Cobb角、伤椎椎体前缘高度较术后略有丢失,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后联合人路、后路椎体次全切、减压以及内固定均可以有效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但后路手术具备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和肺功能影响不大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5.
对我院1980~1999年10月手术治疗11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其中的51例(4.40%)再次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就术中所见结合临床表现分析再手术原因以及预防方法。 一、临床资料 1.本组51例再手术,初次手术来自外院22例,本院29例。男37例,女14例。初次手术年龄21.60岁,平均38.4岁,再手术时年龄26~60岁,平均43.2岁。两次手术间隔时间6小时至18……  相似文献   
6.
贾占华  赵合元  周静 《天津医药》2002,30(5):269-271,F002
目的:分析腰椎后缘软骨结节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探讨其发病机理,加深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16例患者全部行X线摄片,CT检查,部分行MRI及椎管造影检查。3例保守治疗,13例手术治疗,采用全椎板,半椎板切除或椎板并非是扩大开窗突出椎间盘摘除术。结果:普通X线片的阳性率约为50%。16例CT平扫、6例MRI检查均呈阳性,术后随访18-48个月,平均32个月。效果良好。未出现术中,术后并发症。结论:本病形成与脊柱生长发育有关。病变为慢性演变结果。CT、MRI能显示本病的特征。且MRI可以粗略显示其病理改变,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后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及椎弓根钉重建术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6年1月至2007年8月,对36例严重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本术式治疗.按AO骨折分型,均为A3亚型;术前神经功能ASIA分级:A级8例,B级16例,C级8例,D级4例.手术采用后正中入路,显露伤椎及其上、下邻椎的椎板、关节突及椎弓根钉进钉点,在上、下邻椎内置入椎弓根钉,通过椎弓根内同定试行撑开复位或矫正脊柱序列,临时固定.切除伤椎椎板及相关的关节突间关节,切除一侧或双侧椎弓根内缘创建后外侧工作通道,然后通过后外侧工作通道用骨刀对伤椎进行适当的壳内次全切除,并将钛网置人伤椎椎体次全切除后的骨缺损区,透视满意后加压椎弓根钉使钛网牢固.通过比较术前、术后和随访时X线及CT片上Cobb角和骨块椎管占位比例来评价后凸畸形矫正情况、椎管减压程度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所有患者在术后12个月时ASIA神经功能分级均有1级或1级以上的恢复.术后12个月时X线和CT片显示减压和复位效果满意.脊柱序列恢复正常,植骨融合率为97.3%.35例患者无继发性后凸畸形.1例患者出现钛网塌陷及后凸畸形.结论 经后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及椎弓根钉重建术可结合前后路手术优势,一个切口一次完成减压、复位、固定、融合,重建三柱的稳定性;但尚须大宗病例的积累及长期随访验证.  相似文献   
8.
孙志明  赵合元  贾占华  周静  王文宝 《天津医药》2003,31(6):393-394,T001
1996年6月—2002年4月我院脊柱外科共收治各种原因所致胸椎管狭窄35例 ,全部采用半关节突全椎板整块切除术式。现结合患者影像学资料、临床特征及手术效果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 1临床资料本组35例病人 ,男27例 ,女8例 ,年龄31~77岁 ,平均56岁。病变位于上胸段(T1~T4)3例 ,其中1例合并脊髓型颈椎病 ;中胸段 (T5~9)14例 ;下胸段(T10~T12)18例 ,其中1例伴有腰椎管狭窄。病程6个月~5年 ,平均1年8个月。胸椎黄韧带骨化症16例 ,2例合并相应节段椎间盘突出 ;氟骨症性胸椎管狭窄10例 ;弥漫性原发性骨肥厚症 (DISH)2例 ;胸椎黄韧带骨化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胸腰椎屈曲牵张型骨折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22例胸腰椎屈曲牵张型骨折,均为男性,年龄为21~56岁,平均34.8岁。损伤节段:T128例,L18例,L25例,L31例。神经功能Frankel A级3例,B级1例,C级2例,D级6例,E级10例。骨折按Denis分型,A型9例,B型1例,C型11例,D型1例。行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治疗,术中根据骨折情况个体化运用撑开与压缩技术。随访时间为10~47个月,平均29个月。结果1例因操作方法不当而复位不良,其余21例术后畸形矫正满意,后凸畸形完全恢复。除Frankel A级3例神经功能无明显恢复外,其余神经损伤者均获得了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的改善。结论个体化灵活运用椎弓根螺钉的撑开与压缩技术治疗胸腰椎屈曲牵张型骨折,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严重下腰椎骨折脱位的后路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价后路经椎弓根三维矫正和减压手术对严重下腰椎骨折脱位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后路手术治疗的 2 3例严重下腰椎骨折脱位。主要损伤节段 ,L3 13例 ,L410例 ,其中有 2例为L4,5脱位。按AO进行骨折分类 ,A类 (压缩 ) 16例 ,B类 (分离 ) 1例 ,C类 (扭转 ) 6例。所有病例均行后路短节段经椎弓根复位内固定。分别比较术前与术后即刻的影像学指标变化 ,及术前与术后 2个月时神经功能的变化。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 13个月 (5~32个月 )。术后即刻影像学显示 ,伤椎椎体前高由术前平均 6 5 .3%恢复至 93.2 % (P <0 .0 1) ,伤段局部矢状径指数由术前平均 2 6 .8°恢复至 13.6°(P <0 .0 1) ,椎管受堵指数由术前平均 2 .96恢复至 1.2 2 (P <0 .0 1)。有神经损伤者其中半数 (18例中的 9例 )在术后 2个月时出现一定程度恢复。结论 对于严重的下腰椎骨折脱位 ,从后路进行减压和固定完全可以达到充分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