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4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63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96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78篇
内科学   86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40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372篇
预防医学   83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67篇
中国医学   62篇
肿瘤学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 毫秒
21.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润肺口服液对慢性支气管炎(CB,CB)支气管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白介素-8(IL-8)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CB的疗效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慢性支气管炎组、慢性支气管炎氢化可的松治疗组及慢性支气管炎润肺口服液治疗组,每组8只。大鼠慢性支气管炎模型通过熏香烟加气管内注入低剂量脂多糖制成,利用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各组大鼠支气管TNF-α、ICAM-1蛋白及IL-8的表达情况。结果熏香烟加气管内低剂量脂多糖注射可复制出较理想的慢性支气管炎模型,假手术组支气管上皮内可见TNF-α、ICAM-1蛋白及IL-8弱阳性表达;慢性支气管炎组支气管TNF-α、ICAM-1蛋白及IL-8在支气管上皮细胞、支气管周围的淋巴滤泡炎性细胞和肺泡间质细胞中可见强阳性表达;半定量图像分析显示,慢性支气管炎组TNF-α、ICAM-1蛋白及IL-8的表达明显强于假手术组(P〈0.05),慢性支气管炎润肺口服液治疗组的表达则明显弱于支气管炎组(P〈0.05)。结论润肺口服液通过下调支气管上皮细胞中TNF-α、ICAM-1蛋白及IL-8的表达,从而减轻气道炎症反应是其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2.
磁场对AMI大鼠心肌ATP及血浆cAMP、cGMP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磁场对AM I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磁场对照组、AM I组、AM I药物(心得安)治疗组和AM I磁场治疗组。采用虫荧光素酶法及放射免疫技术法对实验性大鼠进行心肌ATP含量、及血浆cAMP、cGMP的测定。结果AM I磁场治疗组心肌ATP明显高于AM I组(P<0.01)与药物治疗组相近似。AM I的血浆cAMP、cGMP含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及磁场对照组,AM I磁场治疗组与药物治疗组明显低于AM I组(P<0.01)。结论磁场能降低AM I大鼠cAMP、cGMP的含量,增加心肌ATP含量,对心肌具有保护作用,这也为磁场用于AM I的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7A信号传导及转录蛋白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IL-17A- Stat3-VEGF)信号通路激活对前列腺癌细胞迁移的作用,并探讨其相关机制。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北柴胡多糖(BCP)对D-半乳糖诱导的衰老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HepG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epG2细胞,采用不同浓度(0.1、0.2、0.3、0.4、0.5、0.6、0.7、0.8和1.0 mmol·L-1)H2O2诱导HepG2细胞损伤。将HepG2细胞分为空白组、对照组、损伤组、人参皂苷对照组和人参皂苷保护组。10、20和40μmol·L-1人参皂苷RH1、F1、RD、RO和RE分别孵育细胞3 h,H2O2损伤2 h,采用细胞增殖与毒性检测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CAA法检测细胞抗氧化活性,2',7'-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DCFH-DA)荧光探针法检测细胞中活性氧(ROS)水平,WST-1法检测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H2O2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0.4 mmol·L-1。与损伤组比较,10、20和40μmol·L-1人参皂苷RH1、F1、RD、RO和RE预处理后,H2O2诱导氧化损伤的HepG2细胞存活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人参皂苷F1保护组细胞存活率升高最明显(P<0.05)。与对照组比较,10、20和40μmol·L-1人参皂苷RH1、F1、RD、RO和RE保护组HepG2细胞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参皂苷F1的半数效应浓度(EC50)为(15.82±0.82)μmol·L-1,CAA当量为(1 275.20±33.90)μmol TE/100 μmol·L-1人参皂苷F1。与对照组比较,损伤组细胞中ROS水平明显升高(P<0.05),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与损伤组比较,人参皂苷F1保护组细胞中ROS水平明显降低(P<0.05),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结论:人参皂苷F1通过提高细胞抗氧化能力,降低细胞中ROS水平,提高细胞SOD活性对H2O2诱导的HepG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6.
分析口腔执业医师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实施牙周病学理论实验"一体化"教学,即把牙周病学中较难理解的理论教学内容搬到实验室边讲授理论边进行临床操作的教学模式。以2008级为实验组,2007级为对照组,对比教学效果。结果显示实验组合格率为96.08%,对照组为73.08%,实验组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牙周病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符合临床实践的需要,提高了教学质量,为学生进人临床实习和顺利通过执业医师考试打下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7.
目的总结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后应用自体血液回输以减少血液制品的经验。方法将2007年8月至2011年8月北华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脏外科44例OPCABG患者随机分为自体血回输组(试验组)和异体血输血组(对照组),每组各22例。试验组应用非洗涤过滤式自体引流血回输;对照组未用自体引流血回输。结果试验组自体引流血液回输量(774.9±278.7)ml,输异体红细胞悬液(744.4±.375.5)ml;对照组输异体红细胞悬液(1200.0±357.9)ml。试验组回输自体血量占输血总量的27.8%~96.0%,平均减少了47.9%以上的异体血输入量。术后随访1个月,两组无一例新桥梗阻及血栓形成,无一例再发心绞痛症状。试验组与对照组输异体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输异体血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PCABG术后应用一次性回输器回收自体引流血可以显著减少异体血输入量。  相似文献   
28.

目的  采用改良分次酶消化法体外分离培养家兔肌腱干细胞,观察其生物学特性,并进行诱导分化及鉴定。方法  无菌条件下取出家兔髌腱组织,分别运用改良的分次酶消化法和酶消化后低密度稀释接种法进行分离、培养、传代,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特征并绘制两种方法的生长曲线,通过流式细胞鉴定仪检测肌腱干细胞表面抗原标志物的表达,取P3-P4代肌腱干细胞向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诱导分化并鉴定。结果  改良的分次酶消化法较酶消化后低密度稀释接种法细胞增殖速度加快,形态均一,杂质细胞少。分离出的肌腱干细胞表面抗原标志CD90、CD44呈阳性,而CD34、CD14呈阴性,证实之前分离的细胞为肌腱干细胞。鉴定出肌腱干细胞具有向成骨细胞和成软骨细胞分化能力。结论  采用改良的分次酶消化法分离培养兔肌腱干细胞简单易行,肌腱干细胞生长及传代速度可观,活性良好,纯度较高。另外,肌腱干细胞的成功分离培养,也为肌腱相关疾病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ERS)及内质网自噬对移植黑色素瘤模型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APP)/早老素1(PS1)小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并阐明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α(eIF2α)-活化转录因子4(ATF4)通路在其抑制作用中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30.
目的 基于核酸试纸条技术,建立一种快速检测蜡样芽胞杆菌entFM毒素基因的方法。 方法 煮沸法提取蜡样芽胞杆菌DNA,以蜡样芽胞杆菌entFM毒素基因作为靶基因,采用NCBI primer-BLAST 5.0软件设计特异性引物并通过克隆转化鉴定PCR产物,建立并组装核酸试纸条,评价核酸试纸条的特异性、灵敏度和稳定性。 结果 蜡样芽胞杆菌DNA浓度为300 mg?L-1,纯度约为1.60。PCR产物阳性条带经切胶回收、克隆转化和测序比对,与GenBank数据库中已登记的entFM相似性为100%。在pH值7.0条件下,每100 μL 胶体金溶液加入3.3 μg链霉亲和素浓度标记,质控线浓度为1.8 g?L-1,检测线浓度为1 g?L-1时,硝酸纤维素膜上质控线与检测线均可与PCR产物反应出现清晰的红色条带。按照最适条件组装成核酸试纸条,PCR产物6 μL,样品展开液100 μL,检测10 min后可观察结果。核酸试纸条特异性与电泳结果一致,仅蜡样芽胞杆菌为阳性结果,与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杆菌、大肠埃希菌和沙门氏菌皆无交叉反应,为阴性结果;灵敏度检测,核酸试纸条DNA质量浓度同时降至10-3 mg?L-1仍可准确检测,普通PCR电泳结果显示DNA质量浓度同时降至10-1 mg?L-1出现目的条带,核酸试纸条比普通PCR灵敏度提高100倍;稳定性检测,核酸试纸条在第6、9和12个月进行检测稳定性一致。 结论 建立的核酸试纸条检测蜡样芽胞杆菌entFM毒素基因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且具有良好稳定性,适用于快速鉴别蜡样芽胞杆菌entFM毒素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