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兔牵张成骨过程中骨密度的变化,并对骨密度新型测量方法评定。方法:日本大耳白兔24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牵张术后1 d、1周、2周、4周、6周组,每组4只。随机选取一侧下颌骨行牵张成骨术。处死后的兔游离下颌骨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行骨密度测量、单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和钙含量测定,利用SPSS 19.0统计软件分析各组骨密度的差异并通过单能X线骨密度标准评定阿基米德原理测量骨密度值方法,分析骨密度与钙含量的相关性。结果:阿基米德原理骨密度测量、单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和钙含量测定均显示牵张区骨密度和钙含量逐渐增加,6周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基本接近正常骨密度和钙含量,且变化趋势相同。阿基米德原理骨密度测量与单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正性相关,回归方程:Y单能X线=-0.227+0.457X阿基米德;骨密度与钙含量正性相关,回归方程:Y钙含量=-623.579+483.473X阿基米德骨密度。结论:阿基米德骨密度测量方法尽管在手段上不够先进,但其可以准确描述牵张成骨过程中骨密度的变化,可以简化实验流程,降低研究费用,有利于实验研究的广泛采用。同时合并钙含量的测量,基本可以准确描述骨发生过程中骨质结构变化的过程和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的体外抑菌活性,为研制开发治疗牙周病的新型纯中药抗菌药物提供药理学依据。方法:本实验分为阴性对照组、亚胺培南对照组和不同浓度及剂型的银杏叶提取物组。采用溶剂提取法制取银杏叶提取物,采用打孔法和试管法在厌氧环境下检测银杏叶提取物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的体外抑菌活性,并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对比。通过观察抑菌环直径和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衡量银杏叶提取物的体外抑菌作用。结果:在抑菌环实验中,银杏叶提取物、银杏叶片和银杏叶软胶囊的原液和1∶4的稀释液作用于牙龈卟啉单胞菌,抑菌环直径随着浓度的降低而减小,银杏叶提取物的最大抑菌直径为16.5 mm,银杏叶片和软胶囊最大抑菌直径分别为15.3和14.5 mm,银杏叶提取物抑菌直径明显大于银杏叶片和银杏叶软胶囊(P <0.05),银杏叶片与银杏叶软胶囊抑菌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埃希菌组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组得到同样的结果。MIC测定,银杏叶提取物组内比较,银杏叶提取物浓度高于1.95 mg/L时,试管内均无牙龈卟啉单胞菌生长,而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仍可以生长,浓度高于6.25和12.5 mg/L时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不生长,银杏叶提取物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抑菌作用优于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对牙龈卟啉单胞菌具有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溶剂浓度对萃取银杏叶总黄酮含量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溶剂乙醇不同浓度在相同抽提时间下,萃取总黄酮含量进行对比.结果 随着乙醇浓度的降低,银杏叶提取物量、提取率、总黄酮含量也逐渐增高.结论溶剂萃取银杏叶获得总黄酮含量,在同样时间条件下,浸提溶剂浓度选择20%的乙醇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4.
分析口腔执业医师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实施牙周病学理论实验"一体化"教学,即把牙周病学中较难理解的理论教学内容搬到实验室边讲授理论边进行临床操作的教学模式。以2008级为实验组,2007级为对照组,对比教学效果。结果显示实验组合格率为96.08%,对照组为73.08%,实验组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牙周病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符合临床实践的需要,提高了教学质量,为学生进人临床实习和顺利通过执业医师考试打下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邻近组织瓣修复唇癌术后缺损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唇癌切除手术23例患者,对其缺损即刻修复,其中采用直接拉拢缝合或附加对偶三角瓣法7例,鼻唇沟组织瓣转移法3例,Abbe—Estlander法9例,Bernard法2例,矩形旋转组织瓣法2例。结果所有病例术后组织瓣均成活,随访1~5年,肿瘤无复发或转移,供瓣区无明显继发畸形。结论应用邻近组织瓣即刻修复唇癌术后缺损,手术简单、安全,为实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胸大肌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缺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采用胸大肌肌皮瓣即刻修复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组织缺损的方法、临床经验以及并发症的发生及预防。方法2002年1月~2005年12月,对18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应用胸大肌肌皮瓣进行即刻修复的效果。其中男13例,女5例;年龄31~77岁。原发疾病组织病理类型均为鳞状细胞癌,其中舌癌12例,口底癌3例,下颌牙龈癌2例,颊癌1例。TNM分类:T2N0M05例,T2N1M08例,T2N2aM02例,T3N1M01例,T3N2bM01例,T4N2bM01例。术前化疗3例,放疗6例,化疗加放疗2例,未作治疗7例。18例均行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其中有2例行对侧功能性颈淋巴清扫术。有17例行预防性气管切开术。缺损范围3cm×3cm~8cm×5cm,制备的胸大肌肌皮瓣范围为5cm×4cm~10cm×6cm。结果术后16例胸大肌肌皮瓣完全成活,皮瓣无坏死或其他并发症发生;2例皮瓣边缘小部分坏死,出现皮肤口腔瘘,行二期修复治愈。18例获随访1~3年,缺损处外形及吞咽、发音功能恢复良好,肿瘤无复发。结论胸大肌肌皮瓣成活率高,安全可靠,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手术修复中有较广泛的适应证,并可修复较大面积的缺损。  相似文献   
7.
<正> 牙周组织疾病中,牙石刺激牙龈引起轻微出血比较多,而牙石损伤血管引起出血的患者很少.我科曾收治一例牙石损伤舌下动脉引起出血患者,现报告如下. 患者女,30岁.1992年4月10日晨突然呕血,吐出物有1小碗.后来每日少量呕血1~2次,在当地医院疑为上消化道出血治疗5d,转至我院就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将不同溶剂处理的D、L聚乳酸(Poly D、L-Lactic Acid,PDLLA)与骨形成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复合并制成块状,植入动物体内,评价其异位诱导成骨能力及组织反应,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国产可降解PDLLA分别溶解于二氧六环和丙酮,形成33%二氧六环溶液和20%丙酮溶液,与一定量的BMP混匀,低温负压抽吸,去除溶剂后即成PDLLA-BMP复合物,分别植入大鼠股部肌肉内,分别于第1、2、4、8及12周处死大鼠,X片及光镜下观察骨组织的形成和植入部位的组织反应。结果:两种植入物周围的组织学反应均为淋巴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浸润为主的非特异性炎症反应,二氧六环处理组在4周后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轻,异位诱导成骨能力较强,而丙酮处理组的炎症反应较明显,骨组织较少。结论:二氧六环处理的消旋聚乳酸骨形成蛋白复合物具有较轻的组织反应和较强的异位诱导成骨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颌下腺肿瘤的病理分类及治疗方法 .[方法 ]对 1986年 1月~ 2 0 0 1年 11月间住院治疗的 3 0例颌下腺肿瘤病人的病理类型、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分析及总结 .[结果 ]3 0例颌下腺肿瘤中 ,良性肿瘤 2 4例 ( 80 % ) ,恶性肿瘤 6例 ( 2 0 % ) ,良性肿瘤明显多于恶性肿瘤 ;男性 9例 ( 3 0 % ) ,女性 2 1例 ( 70 % ) ,女性明显多于男性 ;行手术切除治疗 2 8例 ,接受放射疗法治疗 1例 ,未治 1例 ;随访 2 9例 ,复发 2例 ,复发率为 7% .[结论 ]手术切除是颌下腺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 ,术前应明确诊断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相似文献   
10.
报道腐败坏死性口底蜂窝织炎15例,其中7例发生了广泛扩散,8例合并败血症等并发症;此病多为厌氧细菌通过牙源性而感染,提示其临床症状重,发病急,进展快,故应积极治疗。局部早期切开引流,3%双氧水冲洗,全身甲硝哒唑、广谱抗生素联合用药,并防止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