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26篇
  免费   440篇
  国内免费   559篇
耳鼻咽喉   29篇
儿科学   264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456篇
口腔科学   108篇
临床医学   611篇
内科学   1227篇
皮肤病学   31篇
神经病学   94篇
特种医学   107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722篇
综合类   1418篇
现状与发展   4篇
预防医学   417篇
眼科学   80篇
药学   436篇
  11篇
中国医学   332篇
肿瘤学   25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202篇
  2021年   178篇
  2020年   310篇
  2019年   171篇
  2018年   148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402篇
  2013年   399篇
  2012年   476篇
  2011年   458篇
  2010年   351篇
  2009年   269篇
  2008年   275篇
  2007年   441篇
  2006年   442篇
  2005年   362篇
  2004年   381篇
  2003年   309篇
  2002年   191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M2A胶囊内镜检查系统对90例经胃镜、肠镜检查阴性的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检查。结果:90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共进行92次胶囊内镜检查,检查成功率为94.57%(87/92),其中急性大量出血组检查成功率为84.0%(21/25),慢性显性出血组检查成功率为98.51%(66/67),两者经χ^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检查成功的患者中,胶囊内镜的病变检出率为85.06%,假阴性率17.24%。急性大量出血组病变检出率80.95%,假阴性率23.81%;慢性显性出血组病变检出率86.36%,假阴性率15.15%,经χ^2检验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有较高的检出率,可以作为小肠出血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重组腺病毒载体在真核细胞中稳定表达阳离子抗菌肽——β-防御素2的可行性。方法:采用RT-PCR方法扩增得到大鼠β-防御素2(rBD2)基因片段,定向插入到腺病毒穿梭质粒pShuttle-CMV中,重组质粒pShuttle-CMV-rBD2转化E.coli BJ5183-AD-1后,与腺病毒基因组质粒pAdEasy-1发生同源重组,重组质粒pAdEasy-rBD2转染293细胞进行腺病毒表达载体的包装。将包装成功的腺病毒感染cos-7细胞,并建立SD大鼠腺病毒感染模型,进行β-防御素2多肽的体外和体内表达,采用Western blot与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表达。结果: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包含大鼠β-防御素2基因,滴度达到10^9PFU/ml,Western blot与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到β-防御素2在SD大鼠体外、体内的表达。结论:重组腺病毒载体能在真核细胞中稳定表达阳离子抗菌肽——β-防御素2。  相似文献   
103.
目的:研究gamma干扰素(IFN-γ)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gp120蛋白免疫小鼠后效果的调节作用。方法: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表达中国流行株HIV-1gp120N端片段基因的原核质粒pet44b-gp120,及共表达HIV-1gp120N端片段基因与IFN-γ基因的原核质粒pet44b-gp120/IFN-γ,在E.coli BL21(DE3)细胞中进行低温诱导蛋白表达,然后经纯化后免疫BALB/c小鼠。实验设皮下注射gp120/IFN-γ组、gp120组和PBS三组,以检测HIV-1gp120诱导的T细胞增殖能力,CTL杀伤作用以及Th1型细胞因子(IL-2,IFN-γ)和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的表达情况。结果:通过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证实上述两种蛋白在DE3细胞中得到表达。免疫学实验表明,针对HIV-1gp120的特异性T淋巴细胞增殖作用、特异性CTL杀伤作用,以及Th1型细胞因子IL-2和IFN-γ表达在三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gp120/IFN-γ组高于gp120组,gp120组高于PBS组(P〈0.05)。反映体液免疫反应的Th2型细胞因子IL-4和IL-10的表达在三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协同应用IFN-γ基因可明显加强HIV-1gp120基因的细胞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04.
浙江省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的历史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浙江省学龄前儿童1997年与2003年6年前后血铅水平状况。方法:2003年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本省学龄前儿童进行血铅水平调查,并与1997年比较。采用石墨炉无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铅浓度。结果:2003年2 013名学前儿童的血铅平均值为(0.34±0.13)μm o l/L,与1997年(0.35±0.26)μm o l/L相似(P>0.05);2003年血铅浓度≥0.483μm o l/L的儿童共274人,铅中毒发生率为13.61%,低于1997年的调查结果(血铅浓度≥0.483μm o l/L的儿童共448人,铅中毒发生率为23.84%)。2003年杭州市、上虞市、舟山市、常山县铅中毒发生率分别为7.69%、15.37%、10.87%、20.15%,经统计学分析各地区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1997年结果比较杭州和上虞两市儿童铅中毒发生率明显下降(P<0.01);舟山无显著性差异;而常山县儿童的血铅水平有明显增高(P<0.01)。4~6岁儿童血铅水平仍高于其他年龄组儿童。结论:浙江省学前儿童铅中毒率明显下降,但铅负荷状况仍不容乐观,特别是边远山区和海岛的铅污染问题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5.
山茱萸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et Zuce)的干燥成熟果肉。中医临床常用以补肝益肾,涩精固脱,并多要求炮制后入药。其炮制历史久远,本文拟就其炮制历史沿革、传统炮制理论及现代研究结果作一概述。1山茱萸炮制历史沿革山茱萸炮制历史悠久。汉代《金匮玉函  相似文献   
106.
吴天凤  李红 《浙江医学》2006,28(6):421-422,425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心脏舒张功能与外周神经传导速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测定72例糖尿病患者及35例健康体检者的二尖瓣血流E峰与A峰,用肌电图仪测定外周神经传导速度并进行比较。结果 糖尿病患者(无论有无神经病变)心脏舒张功能较正常人减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糖尿病患者中,外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组的心脏舒张功能减退较外周神经传导速度正常组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糖尿病患者的心脏舒张功能较正常人减退,随着外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心脏舒张功能减退进一步加重。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了解α干扰素(IFN—α)在移植前使用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URD—BMT)预后的影响。方法 分析总结行URD—BMT的CML第1次慢性期(CP1)患者53例,其中BMT前未用IFN—α治疗组23例,用IFN—α治疗组30例;其中疗程≤12个月22例,〉12个月8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移植前使用IFN—α对CML患者URD—BMT后植入效果、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及患者5年存活率的影响。结果 经Cox模型多元回归分析,患者年龄、性别、确诊至URD—BMT的时间、停IFN—α距URD—BMT时间对生存率无影响;各组的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非复发死亡率、植活率、复发率、植入失败率、急性GVHD和慢性GVHD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本文资料所列条件下,移植前使用IFN—α不会对URD—BMT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8.
吴军  李闪  朱建华  傅婷 《浙江医学》2006,28(8):636-638,684
目的 讨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内皮细胞一氧化氮(NO)产生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活性的影响。方法 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为实验材料,检测与不同浓度TNF—α作用不同时间后.细胞培养上清液和细胞中NO水平的变化,以及细胞eNOS活性的改变。结果 (1)随着TNF—α浓度的升高,eNOS的活性减弱,而细胞和上清液中NO的含量增加;(2)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eNOS的活性减弱;而细胞和上清液中NO的含量在作用24h后升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3)L一单甲基精氨酸(L—NMMA)和地塞米松(DXM)均能阻断TNF-α引起的细胞和细胞上清中NO的表达增加。结论 TNF-α降低eNOS活性,却在高浓度和长时间作用后增加NO的合成,可能与激活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有关,因为NO的变化可以被L—NMMA和DXM阻断。  相似文献   
109.
男性海洛因依赖者性机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致蓉  黄满丽  魏宁  胡健波  谭云飞  许毅 《浙江医学》2006,28(10):793-794,797
目的 研究海洛因对男性性机能的影响。方法 对91例男性海洛因依赖者进行了性机能调查研究,并做性激素测定和分析。结果 男性海洛因依赖者性机能明显障碍,表现为性幻想减少,性欲减退,性高潮减退,性交频率降低。男性睾酮(T)及催乳素(PRL)均低于正常对照组(Z=8.118,P〈0.01;Z=4.444,P〈0.01),促黄体生成素(LH)及促卵泡刺激素(FSH)均高于正常对照组(Z=2.094,P〈0.05;Z=2.086,P〈0.05),雌二醇(E2)与正常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海洛因可致机体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紊乱,影响性机能,并且性问题在海洛因依赖性形成机制和戒断上的意义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观察“消瘀通列汤”治疗慢性疼痛综合征(CPPS)的疗效及NIH—CPSI评分。方法:据NIH前列腺炎综合征分类标准,选择CPPS病例186例,根据EPSRT分成Ⅲa和Ⅲb两组。给予“消瘀通列汤”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每月作EPSRT常规及NIH—CPSI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3个疗程后Ⅲa组显效率41.1%,总有效率82.2%;Ⅲb组显效率51.9%,总有效率86.1%。经统计分析,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每个疗程结束后,两组NIH—CPSI各类得分均有明显改善(P〈0.001或P〈0.01)。Ⅲa组WBC计数评分,除第1、2疗程有明显减少外,第3疗程开始无明显变化。结论:“消瘀通列汤”能有效改善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可能减轻盆腔内静脉充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