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昼夜节律对角膜创伤修复的影响。方法:选用C57BL/6雄性小鼠,在小鼠角膜中央直径为2 mm的圆形区域,用高尔夫样刀机械性去除其上皮层,使用荧光素钠显色创伤面积,动态观察上皮层修复的动力学,并观察白细胞、血小板和分裂细胞的动态变化。结果:全昼(12 h light/12 h light,LL)和全夜(12 h dark/12 h dark,DD)组角膜创伤修复速率小于对照组(12 h light/12 h dark,LD),表现为再上皮化延迟、上皮细胞数量降低、血管扩张直径增大、白细胞和血小板募集的发生延迟,但白细胞和血小板数目显著增多。结论:扰乱昼夜节律延迟炎症反应的发生,但加剧炎症反应;延迟再上皮化过程,最终显著抑制角膜创伤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持续高眼压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大发作期行白内障手术的影响与其相关因素分析,并探讨持续高眼压状态下的治疗方案。

方法:选取武汉同济医院眼科收治的284例293眼接受白内障手术治疗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大发作期的病历资料。根据术前眼压,将病人分为三组,术前用全身及局部药物眼压可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的(组1),共188例; 术前眼压不能用药控制在正常范围,但行一次前房穿刺治疗后,眼压在用药物或不用药下可控制在正常范围的(组2),共61例; 术前多次前房穿刺放液仍不能维持正常眼压(组3),共44例。组1行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组2和组3行白内障摘除和房角分离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分析手术前后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以及房角镜检查结果。术前及术后测量数据采用非参数检验。

结果:各组术后一周眼压控制率分别为:组1(100%),组2(95%),组3(82%)(组2眼压控制率高于组3, χ2=4.795,P<0.05)。视力提高率分别为:组1(92%),组2(84%); 组3(52%)。各组术后中央前房深度均较术前明显加深,但组3中术后房角粘连范围显著高于组1和组2。组1和组2未出现术后前房积血,而组3中18%患者术后出现前房积血。

结论:对于持续高眼压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大发作术前各种措施将眼压降至正常后再行白内障手术有较好的疗效,但是术前多次前房穿刺放液仍不能维持正常眼压眼,术后存在较大的房角粘连和前房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小鼠出生前后角膜神经纤维密度与总长度的变化。方法 20只C57/BL6小鼠根据出生前后不同时期分为4组,分别为胚胎期17d(E17d)组、胚胎期20d(E20d)组、出生当天(P0d)组、出生后3d(P3d)组,每组5只鼠10只角膜。采用β-微管蛋白Ⅲ抗体对不同组别的小鼠角膜进行整铺片免疫荧光染色。使用荧光显微镜显示各年龄组的角膜神经分布;使用DeltaVisionCore拍摄角膜背鼻侧、背颞侧、腹鼻侧和腹颞侧的神经纤维图像,分别计算并比较不同组别小鼠的角膜表面积、角膜神经纤维密度与总长度以及角膜各分区的神经纤维密度。结果 E17d组、E20d组、P0d组和P3d组小鼠的角膜表面积分别为(0.34±0.03)mm2、(0.39±0.03)mm2、(0.46±0.06)mm2和(0.51±0.01)mm2,角膜表面积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大,但是相邻年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E17d组、E20d组、P0d组和P3d组的角膜神经纤维密度分别为(9.11±0.65)mm·mm-2、(13.04±1.83)mm·mm-2、(9.02±0.45)mm·mm-2和(12.87±1.04)mm·mm-2;E17d组、E20d组、P0d组和P3d组的角膜神经纤维总长度分别为(3.10±0.59)mm、(5.09±1.03)mm、(4.15±0.46)mm和(6.56±1.11)mm。除了E20d组到P0d组,其余相邻年龄组间的角膜神经纤维密度和总长度都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P<0.05)。角膜4个分区的神经纤维密度变化趋势与整个角膜的神经纤维密度变化趋势一致。结论小鼠出生前后角膜神经纤维有变化,出生当天小鼠的角膜神经纤维密度与总长度低于出生前,随后出现追赶性增长。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基于QC小组的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方法具备的优势。方法:规范设置科室QC小组,采用相关质量管理方法对现阶段科室护理管理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对科室管理制度的理解以及护理操作熟练程度的情况。然后,结合科室的实际情况,以QC小组为单位落实相关护理措施,最后将相关措施实施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最后得出实施的结果。结果:科室护理人员对科室管理制度的理解由管理前的56%提高到管理后的87.5%,技能成绩提高比率由管理前的90.12%(P0.05)。结论:基于QC小组的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不仅有利于护理人员增强职业技能,同时还促进护理人员对科室管理制度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背景 组织工程角膜内皮层的构建和细胞注射疗法需要足够数量的角膜内皮细胞(CECs),因此如何在体外培养大量高活性的角膜内皮种子细胞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目的 建立兔CECs高活性三维(3D)球形培养方法,探索培养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方法 酶消化法分离和培养兔CECs并进行传代,经低黏附振动培养法产生兔CECs球,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培养细胞的形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CECs球的表面超微结构;用吖啶橙染色法鉴定CECs球中细胞的活性;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的吸光度(A450)值,判断细胞的增生情况.将CECs球接种到6孔细胞培养板贴壁培养1周,球形培养的细胞为球形培养组,常规培养的细胞为常规培养组.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闭锁小带蛋白1(ZO-1)和Na+/K+-ATP酶在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经球形培养的CECs呈聚集生长,培养1周细胞形态为六角形或多边形,融合成单层,呈铺路石状排列;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可见兔CECs球体周围有细胞爬出,未长散的细胞球中细胞与细胞之间结合紧密,球体表面凹凸不平.吖啶橙染色表明,细胞球中90%细胞呈绿色荧光;球形培养组细胞平均A450值为1.524±0.013,常规培养组细胞平均A450值为1.265±0.021,球形培养组细胞增生值明显增加,2个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36,P=0.010).免疫荧光检测表明,培养的细胞中ZO-1和Na+/K+-ATP酶阳性细胞膜对FITC呈绿色荧光,细胞核DAPI染色呈蓝色荧光.结论 CECs的3D球形培养方法培养的细胞可保持细胞的高活性、高增生能力和细胞表型,为构建组织工程角膜内皮及细胞疗法提供了更好的角膜内皮种子细朐.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姜黄素在利用5-Fu化疗期间对大鼠肠黏膜屏障的保护功能的研究。方法:健康Wister大鼠60只随机分成Control组(20只),5-Fu组(20只,5-氟尿嘧啶),5-Fu+Cur.组(20只,5-氟尿嘧啶+姜黄素),在实验的第2、4、6天监测各组大鼠的体重、内毒素、DAO、D-乳酸水平,第7天处死大鼠后取出大鼠回肠,并在光镜下观察肠黏膜组织结构病理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化疗组的体重明显下降(P〈0.05);内毒素、血浆DAO、D-乳酸水平明显增高(P〈0.05);肠组织病理学观察可见:肠黏膜明显萎缩,绒毛脱落,并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结论:姜黄素对5-Fu化疗期间肠黏膜屏障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I(prostaglandin EI,PGEI)对内皮细胞一氧化氮(NO)表达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活性的影响。方法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为实验对象,检测不同浓度PGEI作用不同时间后,细胞培养上清液和细胞中NO水平的变化,以及细胞eNOS活性的改变。结果(1)随着PGEI浓度的升高,eNOS的活性和NO的含量均逐渐增加(P<0.05);(2)短时间PGEI的干预对eNOS和NO的影响均不明显,24h后细胞中eNOS活性明显升高(P<0.05),NO的含量自12h起随时间延长而增加(P<0.05);(3)用不同PGEI浓度预处理,使TNF-α对eNOS活动的抑制作用减弱。结论PGEI可能通过诱导eNOS的表达,促进NO的释放,且可以重新激活被TNF-α抑制的eNOS活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球形和方形两种碳酸钙微米粒对大鼠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分化等的影响。方法制备球形和方形碳酸钙微粒并与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通过MTS法检测微粒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同时检测微粒在细胞表面的吸附以及引起的ROS反应,评价微粒的细胞毒性。通过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评价两种碳酸钙微粒对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结果两种碳酸钙微粒高浓度下造成一定细胞增殖抑制,方形微粒抑制作用更显著。微粒的细胞增殖抑制主要由微粒与细胞表面接触引起,但两种微粒均不引起细胞ROS水平升高。同时两种微粒高浓度下也可通过抑制碱性磷酸酶活性抑制成骨分化,方形微粒同样更明显的抑制碱性磷酸酶活性。结论高浓度下碳酸钙微粒可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造成抑制,方形碳酸钙微粒具有更明显抑制现象,生物相容性不如等粒径球形微粒。因此球形微粒是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更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吴军  李闪  朱建华  傅婷 《浙江医学》2006,28(8):636-638,684
目的 讨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内皮细胞一氧化氮(NO)产生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活性的影响。方法 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为实验材料,检测与不同浓度TNF—α作用不同时间后.细胞培养上清液和细胞中NO水平的变化,以及细胞eNOS活性的改变。结果 (1)随着TNF—α浓度的升高,eNOS的活性减弱,而细胞和上清液中NO的含量增加;(2)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eNOS的活性减弱;而细胞和上清液中NO的含量在作用24h后升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3)L一单甲基精氨酸(L—NMMA)和地塞米松(DXM)均能阻断TNF-α引起的细胞和细胞上清中NO的表达增加。结论 TNF-α降低eNOS活性,却在高浓度和长时间作用后增加NO的合成,可能与激活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有关,因为NO的变化可以被L—NMMA和DXM阻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制用于H7N9禽流感病毒诊断的血凝素线性B细胞抗原表位单克隆抗体。方法采用H7N9禽流感病毒血凝素特异性线性B细胞抗原表位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细胞技术和间接ELISA法筛选、鉴定获得稳定分泌抗H7N9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通过SDS-PAGE、间接ELISA和斑点免疫印迹技术鉴定其亚型、效价、纯度等生物学特征。结果共获得2株单克隆抗体(7C8H8和8E9E2),其中7C8H8抗体亚类为IgG2a,腹水抗体效价>1∶512000,且可以特异性结合H7N9禽流感病毒血凝素。8E9E2仅具有较低的H7N9禽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结合力。结论获得1株可分泌高效价、高特异性的抗H7N9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7C8H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