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1篇
  免费   421篇
  国内免费   146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8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40篇
内科学   77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51篇
综合类   724篇
预防医学   338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541篇
  13篇
中国医学   814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86篇
  2023年   278篇
  2022年   185篇
  2021年   294篇
  2020年   249篇
  2019年   472篇
  2018年   383篇
  2017年   438篇
  2016年   230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31.
《现代医院》2018,(1):64-67
目的分析心踝血管指数(cardio-ankle vascular index,CAVI)与相关影响因素的关系,为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3月—4月对215例进入研究的体检对象进行一般资料及体质量指数(BMI)、血脂、血常规、血糖、CAVI等进行检测。以上检测项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比较不同性别间基本资料的差异,并对CAVI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Stepwise法)对CAVI的独立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年龄、WC、WHR、DBP、PP、心率在男女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年龄、BMI、WC、WHR、DBP、白细胞、血小板、LDL-C、FBG、肌酐与CAVI显著相关(P<0.05);二元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WHR、LDL-C、FBG是CAVI增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社区体检人群中,年龄、WHR、LDL-C、FBG是CAVI增高的重要危险因素,且WHR对CAVI的影响作用最大,提示应加强社区人群腹型肥胖的筛查工作,同时有效控制血糖及血脂有利于延缓心脑血管病变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2.
目的研究1,2-二氯乙烷(1,2-DCE)亚急性全身动式吸入暴露对NIH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无特定病原体级健康7周龄NIH小鼠4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雌鼠5只,雄鼠10只。采用全身动式吸入染毒方式,分别予剂量为0.00、100.00、350.00 mg/m3的1,2-DCE染毒,6 h/d,连续28 d。分别于染毒前和染毒第1~4周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对NIH小鼠进行神经行为学测试。结果 3组小鼠的体质量和游泳速度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定位航行实验结果显示,染毒第1~4周,低和高剂量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均较同时间点对照组延长(P0.05);对照组小鼠染毒第1~4周的逃避潜伏期均较同组染毒前缩短(P0.05);而高剂量组小鼠逃避潜伏期随染毒时间增加而延长,在染毒第4周逃避潜伏期较同组染毒前出现有统计学意义的延长(P0.05)。空间探索实验结果显示,低和高剂量组小鼠染毒第2~4周的第1次穿越平台时间均较同时间点对照组延长(P0.05);低和高剂量组小鼠的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和穿越平台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1,2-DCE亚急性吸入暴露可致NIH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损伤;高剂量染毒时可致学习能力呈时间-效应性降低。  相似文献   
133.
正职业性手臂振动病(Hand-arm vibration disease,HAVD)是长期从事手传振动作业而引起包括手部末梢循环障碍、手臂神经功能障碍和(或)骨关节肌肉损伤的疾病[1-2]。由于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故研究HAVD的发病机制逐渐成为热点。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主要以周围血管以及神经组织的形态和功能影响为主,骨骼及骨骼肌方面的研究亦有涉及[3-9]。已有实验验证指出,大鼠鼠尾的生物动力学反应类似于  相似文献   
134.
了解广州市城区中小学生早餐及睡前加餐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学校儿童青少年健康促进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依托广州市中小学生常规体检工作平台,对广州市城区小学二年级、初一和高一年级的11 464名学生及其家长进行调查,收集学生吃早餐、睡前加餐、父母营养健康知识知晓情况等资料.结果 广州市中小学生经常不吃、不规律吃和经常吃早餐的构成比分别为4.90%,15.83%,79.27%.女生经常不吃/不规律吃早餐的报告率高于男生(X2=31.44,P<0.01),初一学生常不吃/不规律吃早餐的报告率高于其他年级学生(X2=257.16,P<0.01).60.80%的学生睡前加餐,女生睡前加餐的报告率高于男生(X2=15.95,P<0.01),学生睡前加餐报告率随年级升高而增加(X2=8.19,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父母学历越低(OR=1.68,95%CI=1.51 ~ 1.86)、父母营养健康知识得分越低(一般:OR=1.17,95%CI=1.04~ 1.32;不及格:OR=1.42,95%CI=1.26~ 1.60),学生吃早餐频次越少.结论 广州市仍有部分中小学生经常不吃或不规律吃早餐,而相当高比例的学生睡前有加餐.父母学历和营养健康知识知晓水平对学生早餐行为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5.
了解广州市城区初一学生睡眠不足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改善学生睡眠状况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通过问卷对广州市城区26所中学5 550名初一学生睡眠时间等进行调查.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学生睡眠不足影响因素.结果 初一学生睡眠不足报告率为77.93%.女生睡眠不足报告率(81.32%)高于男生(74.64%)(x2=35.99,P<0.01);住校生的报告率(86.34%)高于走读生(77.32%)(x2=17.98,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视屏时间≥2h可增加学生睡眠不足的风险(OR=1.45,95%CI=1.23~ 1.70),运动时间≥1h可降低该风险(OR=0.77,95%CI=0.66~0.91).相比视屏时间<2 h且运动时间≥1h的学生,视屏时间≥2 h且运动时间<1h的学生睡眠不足风险增加87%(OR=1.87,95%CI=1.49~ 2.36),但尚未观察到视屏时间与运动时间在统计学意义上的交互作用.结论 广州市城区初一学生睡眠不足现象普遍,女生和住校男生睡眠不足问题较为突出.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及运动时间对学生睡眠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6.
摘 要 目的:测定肉桂酸与桂皮醛的平衡溶解度及表观油水分配系数(Papp)。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肉桂酸与桂皮醛在不同pH的缓冲溶液中的平衡溶解度;结合摇瓶法测定其在不同pH缓冲盐溶液及正辛醇 水溶液中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结果:在pH 7.8的缓冲溶液中肉桂酸的平衡溶解度最大,pH 6.8的缓冲溶液中桂皮醛的平衡溶解度最大;肉桂酸与桂皮醛在正辛醇饱和的水溶液中lgPapp值分别为0.85与1.26, 在不同磷酸盐缓冲液中(pH 1.2~7.8)的lgPapp范围分别在-1.04~2.27,0.29~1.67之间。结论:此法简便、准确、快捷,可预测化学成分在体内的吸收;在胃肠道环境中,桂皮醛的吸收较好,肉桂酸在胃中的吸收较差,在肠道中吸收较好。  相似文献   
137.
目的 了解海藻羊栖菜中功效成分及外源性有害物质的分类情况,以及它们的分析方法研究进展,为本领域研究人员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综述的方法对近几年来海藻羊栖菜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结果 主要从组成成分及外源性有害物质等方面对羊栖菜的研究进行了分析。将上述物质分别从分类、提取和检测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结论 药食同源品种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目前我国中药标准不够完善,尤其对有害物质的研究仍然缺乏,建议加快相关标准的拟定。  相似文献   
138.
目的探讨中山市居室内被动吸烟对儿童哮喘及哮喘样症状的影响。方法于2016年3—7月在中山市城区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小学和初中各5所,共有效调查11 611名儿童,采用国际统一的标准问卷[美国胸科协会制定的标准呼吸卫生调查表(ATS)]调查所选学生的哮喘及哮喘样症状及家庭室内被动吸烟等情况,分析被动吸烟对儿童哮喘和哮喘样症状的影响。结果中山市儿童的持续咳嗽、持续咯痰、喘鸣、哮喘和哮喘现患的检出率分别为2.85%(331/11 611),1.20%(139/11 611),6.93%(805/11 611),5.70%(662/11 611)和1.46%(169/11 611),有30.9%(3 588/11 611)的儿童暴露于二手烟。室内被动吸烟、母亲吸烟、母亲妊娠期被动吸烟和两岁前被动吸烟均对儿童哮喘和哮喘样症状有不同程度的影响(P0.05);家庭成员每日吸烟量≥5支的儿童哮喘现患率(OR=3.66,95%CI:1.68~8.01)和喘鸣发生率(OR=1.76,95%CI:1.04~2.97)均高于非吸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两岁前被动吸烟是儿童哮喘及哮喘样症状的危险因素(OR值为1.51~2.03),室内被动吸烟是儿童持续咯痰的危险因素(OR=1.61,95%CI:1.11~2.35),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山市室内被动吸烟是儿童哮喘及哮喘样症状的危险因素,尤其是两岁前被动吸烟。  相似文献   
139.
目的探究广州市小学学校环境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谱。方法于2016年4—6月采集广州市6所小学的课室、厕所、走廊或楼梯的环境样品共1 040份,分离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并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共分离鉴定出98株环境金黄色葡萄球菌。多重耐药率达88.78%(87/98),对青霉素的耐药率最高(97.96%,96/98),其次是红霉素(89.80%,88/98)和替考拉宁(88.78%,87/98)。共36株(36.73%)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其多重耐药率和对6种抗生素(头孢西丁、利奈唑胺、红霉素、莫西沙星、利福平、四环素及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均高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P<0.05)。结论小学环境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多重耐药率高,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并且甲氧西林耐药菌株的耐药问题比甲氧西林敏感菌株更严峻。  相似文献   
140.
目的了解青少年学生艾滋病污名的现状并探讨观点采择干预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某中学初中一年级5个班的学生,按学号单双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被试对象均采用艾滋病污名问卷进行前测,观点采择干预后,均进行艾滋病污名后测,同时采用基本共情量表测共情水平。比较两组艾滋病污名差异,分析共情在观点采择对艾滋病污名影响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完成本研究被试对象为146名,其中对照组72名,干预组74名,艾滋病污名前测对照组及干预组艾滋病污名总分分别为(43. 75±8. 95)分和(44. 40±10. 41)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艾滋病污名后测对照组及干预组艾滋病污名总分分别为(42. 65±11. 40)分和(37. 82±9. 94)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共情中介效应的系数c(c=-0. 210)、系数a(a=0. 181)、系数b(b=-0. 163)和系数c’(c’=-0. 1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值为14. 05%,共情在观点采择与艾滋病污名关系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结论青少年学生普遍存在艾滋病污名,观点采择干预能有效降低其艾滋病污名,共情在观点采择对艾滋病污名的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