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2篇
  免费   253篇
  国内免费   2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8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91篇
预防医学   8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01篇
  2篇
中国医学   552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21篇
  2022年   149篇
  2021年   167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丹参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丹参的有效化学成分,并收集其对应的作用靶点;使用GeneCards数据库检索与RVO相关的靶点;采用ClusterProfiler R软件绘制交集靶点的韦恩图;采用STRING 11.0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采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疾病-靶蛋白"相互作用网络;采用ClusterProfiler R软件对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结果:得到丹参有效成分41个、药物靶点70个、RVO靶点1705个,最终获得丹参治疗RVO的潜在作用靶点46个,KEGG通路76条。结论:丹参可能通过调控炎症反应、血管生成、凝血过程和细胞凋亡等对RVO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究女贞子酒制过程中外观性状及主要成分随蒸制时间的变化规律,为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 2015年版酒女贞子含量测定的方法提供依据。方法:按《中国药典》 2015年版方法制备不同蒸制时间的酒女贞子样品,结合PANTONE色卡观察酒女贞子性状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样品中特女贞苷、红景天苷、酪醇、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芦丁6个成分含量进行测定,采用统计软件分析酒女贞子蒸制过程中性状、主要成分随蒸制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随蒸制时间的增加,酒女贞子颜色逐渐加深,并伴有白霜,酒蒸6~24 h的样品符合《中国药典》 2015年版酒女贞子性状标准,蒸制时间超过12h时,酒女贞子的性状不再发生变化;女贞子在酒蒸过程中,特女贞苷、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含量降低,芦丁含量略有下降,红景天苷和酪醇含量升高。结论:经酒制后,女贞子外观性状、内在成分均发生明显变化,两者存在一定相关性,可反映女贞子的炮制质量,建议以含量相对较高、含量差异较小且生物活性强的红景天苷作为酒女贞子含量测定的指标成分。  相似文献   
73.
于靖  姚璐  张悦  孙志蓉  王鼎 《中国现代中药》2021,23(8):1476-1480
为了解中药材配方施肥技术的研究现状和进展,采用文献计量学统计方法,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分类整理,并借助Excel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近年来中药材配方施肥研究文献数量呈上升趋势,涉及的中药材种类不断增加。在全国范围内,华东、华中、西北和西南中药区的研究文献数量相对较多,多为这些中药区内的道地药材和道地产区的研究探索和技术应用,但相关的研究深度和广度都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74.
目的 发挥“药辅合一”的优势,将艾天羊肌肉关节通络膏(ATY乳膏)油相的中链脂肪酸更换为薄荷油,优化处方工艺,得到ATY乳膏Ⅱ,并对2种通络膏进行药效学比较研究。方法 以油/水相质量比、促透剂、添加剂量和药液与基质质量比为考察因素,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ATY乳膏Ⅱ制备工艺。通过热板实验,研究比较2种通络膏对小鼠痛阈值的影响;通过小鼠耳肿胀实验,研究比较2种通络膏抗炎的作用;通过醋酸扭体实验,观察2种通络膏对化学刺激引起的疼痛的影响。结果 ATY乳膏Ⅱ的优化工艺处方为油/水相质量比35∶65,促透剂添加剂量8%,药液与基质质量比1∶10。药效实验中,改进后的ATY乳膏Ⅱ组与模型组比较,可显著提高小鼠痛阈值(P<0.01),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程度(P<0.01),对化学刺激引起的疼痛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P<0.01);且上述作用ATY乳膏Ⅱ优于ATY乳膏。结论 改进后的ATY乳膏Ⅱ的工艺简单、可行,稳定性良好,且具有活血化瘀、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75.
目的 制备性状良好的土元凝胶贴膏。方法 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以初黏力、持黏力和剥离强度为评价指标,对土元凝胶贴膏基质配比进行优选,同时使用正交设计法筛选最佳载药量。结果 最佳基质配比为聚丙烯酸钠(NP-700)10.00 g、甘羟铝0.40 g、酒石酸0.32 g、甘油36.00 g、高岭土8.00 g、水24.00 g,载药10%土元冻干粉。结论 优选得到的凝胶贴膏黏性适中、剥离强度小,可用于后续土元凝胶贴膏的开发与应用。  相似文献   
76.
目的 研究中药水提液絮凝过程,优化复方黄芪方的絮凝纯化工艺。方法 通过考察不同种类絮凝剂对水提液中有效成分保留率、出膏率、pH、黏度、浊度、电导率的影响,确定用于絮凝工艺中效果最佳的絮凝剂;并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絮凝反应工艺条件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黄芪甲苷保留率、总黄酮保留率、出膏率的熵权-层次分析法(AHP)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搅拌速度、药液质量浓度、絮凝剂加入量为考察因素,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其最佳工艺参数。结果 确定采用壳聚糖溶液作为絮凝剂,AHP结合熵权法可用于絮凝工艺多指标权重的建立,最佳工艺参数确定为搅拌速度360 r·min–1、药液质量浓度0.20 g·mL–1、絮凝剂添加量4.00 g·L–1;纯化后药液黄芪甲苷保留率、总黄酮保留率分别达到85.86%、71.52%,出膏率降至29.16%。结论 优化后的絮凝工艺稳定可行,为中药水提液纯化工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7.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给我国中医药对外贸易合作带来发展机遇。以“东盟”“东南亚”“中医药”“中药贸易”等为主题词,检索CNKI、MEDLINE、万方等数据库和相关研究报告,分析近10年来我国与东盟各国中医药贸易的市场发展与需求情况,结合“一带一路”的政策背景,梳理东盟各国现行的中医药政策,提出进一步推动与东盟中医药贸易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8.
痛风病是指与高尿酸血症、尿酸盐沉积密切相关的进展性代谢疾病,已成为我国第二大类代谢疾病。通过梳理和总结国内外痛风相关疾病的指南和专家共识以及中医对痛风病的认识,对痛风病的中西医认识进展进行综述。以及基于对痛风病的认识,总结中西医治疗痛风病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痛风病的诊疗及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9.
印度作为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不仅孕育出内涵丰富的文化体系,而且也有自己独特的成熟的医学体系,其中阿育吠陀医学的历史最为悠久、最具有代表性,而且是印度传统医学的构成主体。由于丝绸之路的开辟和佛教交往的频繁,自古中国和印度就有着密切的经济文化、医药知识交流,其对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影响深远,尤其是现在的藏医学,在理论上和印度医学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从理论、疾病发生发展、诊断、治疗全方位简单论述中医学与阿育吠陀医学,以促进更多中医学子对传统医学的理解和学习。  相似文献   
80.
目的:评价不同比例黄连-吴茱萸配伍提取物对秀丽隐杆线虫的毒性效应。方法:以秀丽隐杆线虫为模式生物,制备不同比例黄连-吴茱萸配伍水提物,测定各水提物对秀丽隐杆线虫寿命、体长及运动行为的影响。每组30条线虫观察存活率,每天在相同时间观察线虫数量,以最后一条线虫死亡时间作为最长寿命;每组40条线虫观察体长,用Image J软件测量死亡线虫虚拟体长;每组30条线虫观察头尾摆动和身体弯曲频率,测定1 min内线虫头部摆动的次数(从一侧摆向另一侧再摆回来)和20 s内身体弯曲的次数(认为线虫相对于身体的长轴移动一个正弦周期的波长为1次身体弯曲)。结果:与黄连组比较,随吴茱萸相对比例增加,秀丽隐杆线虫的死亡率显著降低(P<0.01);体长显著减少(P<0.01);对秀丽隐杆线虫的运动行为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吴茱萸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黄连对秀丽隐杆线虫的毒性,延长其寿命;在生长发育和神经方面影响较小,本研究为黄连和吴茱萸的配伍与炮制减毒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