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7篇
中国医学   6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严峻复杂,探讨中医药防治COVID-19处方的用药规律及特点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收集2020年1月1日至2月1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7个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管理局发布的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诊疗手册》收录的中医药防治COVID-19诊疗方案以及3位国医大师、4位知名中医药专家所拟的方药,按照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应用EpiData 3.0软件,建立"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处方库""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常用中药库",共收集有效中药处方93首,组成药物共计157味。应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发现:①药性寒、温居多,其中性寒69味,占43.95%;性温57味,占36.31%;性热较少,仅占1.27%;②味苦、辛、甘药物较多,不同时期药味有异,初期以辛味居多,中期、重症期以苦味为主,恢复期多用甘味药;③归经以入肺、胃、心者多,入肺经最多,占24.55%;初、中期多入肺胃,重症期则入心肾;④口服药物多无毒,仅6味药物具有毒性,分别是苦杏仁、绵马贯众、重楼、细辛、半夏、炮附片;⑤以具有解表、化湿、清热、补虚、化痰止咳平喘5类功效的药物居多,初期解表与清热并重,各占18.81%;中期化痰止咳平喘药物使用多,占29.61%;重症期清热使用最多,占33.33%;恢复期补虚使用最多,占36.47%。中药防治COVID-19的药性特点和功效分布与中医对其病因、病位、病机的认识紧密相关,临证辨治尤需注重分期用药及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2.
随着“一带一路”的提出与中非合作论坛峰会的成功举办,我国与非洲交流愈加密切,中医药贸易往来也加快了步伐。现在阐释国家的政策支持及双方合作加强、中医药自身的特色优势、非洲国家特有的社会发展环境、中医药及其他医药产品在非洲贸易额及中国药企发展4大优势的基础上,对中非中医药合作存在的评价标准欠缺、渠道建设不足、医药学文化差异、市场针对不强、教育体系缺乏、市场竞争激烈、内部问题突出7项问题进行分析,旨在对加强我国与非洲国家中医药合作提出战略思考,并提出需要建设标准体系、重视渠道建设、推广中医药文化、研发市场产品、培养精新人才、打造中医药品牌6项合作战略。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目前我国中西医临床路径的疾病谱覆盖情况。方法获取截止2019年5月国内已经颁布的中西医临床路径,由2名研究者独立提取资料,包括中西医路径名称、发布时间、关注疾病等,并采用《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ICD-10)编码对临床路径涉及疾病进行标引和分类。对于中医临床路径,同时采用《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TCD)中医病证编码对疾病进行标引和分类。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中西医临床路径发布时间和疾病谱覆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7年共发布1 212个西医临床路径,依据ICD-10分类标准,覆盖疾病系统种类20类;2010—2018年共发布405个中医临床路径,涉及疾病种类18类,按照TCD代码对中医临床路径进行归类,共涉及7种疾病分科。已颁布的西医临床路径数量远高于中医临床路径,但在疾病种类覆盖方面存在交叉,存在部分中医临床路径并未发现关于同疾病的西医临床路径。结论整体中西医临床路径发布年份的时间节点较为一致,不存在中医临床路径远滞后于西医临床路径的问题。未来在制定路径病种选择时应结合中医优势病种、路径空白疾病领域以及当前路径质量等方面综合考量。  相似文献   
4.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给我国中医药对外贸易合作带来发展机遇。以“东盟”“东南亚”“中医药”“中药贸易”等为主题词,检索CNKI、MEDLINE、万方等数据库和相关研究报告,分析近10年来我国与东盟各国中医药贸易的市场发展与需求情况,结合“一带一路”的政策背景,梳理东盟各国现行的中医药政策,提出进一步推动与东盟中医药贸易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该文评价《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的适用性和临床应用情况,为《指南》修订提供依据。由中医药标准研究推广基地完成,评价方法包括适用性评价和应用性评价。适用性评价采用调查问卷方法,评价《指南》的熟悉和使用情况、质量水平、临床适用情况等;应用性评价采用前瞻性病例调查分析方法,评价《指南》的临床应用符合度和应用效果(包括疗效、安全性、经济性)。结果显示,《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包括中医病证部分(简称中医指南)和西医疾病部分(简称西医指南)。适用性评价结果显示,中医、西医《指南》整体熟悉和使用程度相当,熟悉程度分别为85.43%,84.57%,使用程度分别为52.10%,54.47%;《指南》整体质量较好,其中适用范围和术语使用合理性评分较高,分别为91.94%,93.35%,辨证论治相关内容合理性均在75%以上;适用情况评价较好,其中安全性评分最高;综合评价显示,中医、西医《指南》的适用比例分别为77.73%,75.46%。应用性评价结果显示,《指南》与临床实际应用的符合度较高,除"其他治法"和中医《指南》的"调摄预防"以外评分均达到90%以上;应用效果评价显示,安全性经济性疗效;综合评价结果,选择较好的比例(≥7分)在75%~80%。《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在临床实践中获得了较好的普及和应用,质量水平较高,临床适用性较好,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但存在缺少循证医学方法和创新性等不足,需要在修订中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6.
采用问卷调查和病例调查的方法,9家医院以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7个肛肠科病种的中医常见病诊疗指南为研究对象,评价研究指南的质量和临床应用效果,包括适用性评价和应用性评价。263位临床医生接受《指南》的适用性调查,其中89.35%对《指南》比较熟悉,36.12%使用过该《指南》。在辨证论治相关内容中,评价合理性较高的是诊断要点(96.96%)、治则治法(96.20%)、辨证分类(88.59%);合理性较低的为调摄预防(65.02%),88.21%临床医生认为《中医肛肠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完全适用和基本适用。通过观察1 309份病例,对《指南》进行应用性评价,符合度较高的为西医疾病诊断(98.70%)、中医疾病诊断(90.76%);较低的为调摄预防(49.27%)。《指南》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较好,分别为97.02%,95.11%。综合评价较好,总体疗效与技术水平、满意度、临床适用性7~9分的分别为81.52%,80.60%,79.30%,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中医的灵魂是提高临床疗效,为了提高中医辨证论治的实用化和标准化水平,本文提出了单元组合辨证分类法的模式诊断和治疗高血压病,首先根据虚实和病位将高血压病的诊断分为13个证类单元,分别是气滞证、血瘀证、痰浊证、寒凝证、火热证、气虚证、血虚证、阴虚证、阳虚证及心、肝、脾、肾证,常见的4个证类为痰瘀互结证、阴虚阳亢证、肾阳亏虚证和气血两虚证。分别给出了13个证类单元和4个常见证类的主症、舌脉,以及4个常见证类的相应治疗方案,希冀为中医诊治高血压病提供思路和方案。  相似文献   
8.
9.
目的:通过态势分析法(S-W-O-T)研究ISO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形势,提出应对策略。方法:分两轮对62位中医药国际标准化专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经过S-W-O-T分析得出ISO中医药国际标准化的内部优势(S)条目7项,子条目19条;内部劣势(W)条目4项,子条目21条;外部机会(O)条目4项,子条目15项;外部威胁(T)条目2项,子条目7项。结论:ISO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应"内外兼修"。  相似文献   
10.
中医临床指南是中医诊疗技术标准的基本形式,是中医优势和特色的有效载体。指南的制定、评价、应用应该是三位一体的,但我国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中医临床指南的研究制定和推广应用。病证结合是中医临床指南的主要特点,其有效质量评价方法的缺失严重影响了指南的质量及其对中医临床实践的指导作用。以慢性胃炎为范例,探索基于层次分析法研究慢性胃炎病证结合中医临床指南质量的评价,为进一步研究中医临床指南质量评价的方法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