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86篇
  免费   2334篇
  国内免费   952篇
耳鼻咽喉   230篇
儿科学   297篇
妇产科学   396篇
基础医学   1681篇
口腔科学   1862篇
临床医学   3728篇
内科学   2527篇
皮肤病学   303篇
神经病学   1194篇
特种医学   816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3547篇
综合类   3437篇
现状与发展   4篇
一般理论   2篇
预防医学   1456篇
眼科学   378篇
药学   1137篇
  35篇
中国医学   238篇
肿瘤学   1400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901篇
  2022年   1561篇
  2021年   1853篇
  2020年   1769篇
  2019年   845篇
  2018年   845篇
  2017年   718篇
  2016年   760篇
  2015年   1009篇
  2014年   1657篇
  2013年   1392篇
  2012年   1765篇
  2011年   1727篇
  2010年   1226篇
  2009年   1258篇
  2008年   896篇
  2007年   1037篇
  2006年   856篇
  2005年   605篇
  2004年   543篇
  2003年   410篇
  2002年   356篇
  2001年   140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01.
获得性纯红再障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本研究通过分析获得性纯红再障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 ,进一步探讨该病的细胞免疫发病机制。方法 用抗人CD3、CD4、CD8、IFN γ及IL 4单抗结合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流式细胞术分析单个核细胞中CD3 +、CD4+、CD8+细胞数Th1、Th2、Tc1、Tc2细胞数以及CD4+/CD8+、Th1/Th2、Tc1/Tc2比值。结果 贫血组患者 ,外周血CD3 +细胞和CD8+细胞明显增加 (P <0 .0 1) ,CD4+/CD8+比例倒置 (P <0 .0 5 ) ;Tc2细胞明显增加 (P <0 .0 5 ) ,Tc1/Tc2比值降低(P <0 .0 5 ) ,治疗后血象恢复的患者各增高的亚群细胞均有所恢复 ,接近正常。结论 在获得性纯红再障患者T细胞明显增高 ,其中主要是CD8+细胞 ,而在CD8+细胞中 ,是Tc2细胞发挥了重要作用。经治疗有效的患者 ,其增高的T细胞亚群降低 ,提示以纠正病人细胞免疫异常为主的治疗方案有益于获得性纯红再障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2.
重建钛板枢椎椎弓根螺钉及颗粒状植骨枕颈融合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重建钛板螺钉及颗粒状自体松质骨植骨在枕颈融合中的应用。方法 2002年4月~2005年1月,选择枕颈区不稳定患者19例,年龄31~67岁;病程3个月~2年。其中枕寰枢椎复合畸形8例,陈旧性寰枢椎骨折脱位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所致寰椎前脱位2例,枢椎齿状突肿瘤1例。JOA脊髓功能评分平均9.8分。使用重建钛板和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枕颈部,同时枕骨与枢椎后弓间颗粒状自体松质骨植骨。结果 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发生,切口Ⅰ期愈合。19例均获随访6个月~2年8个月,平均16个月,均获得了骨性融合。无神经血管损伤,无断钉、断板及内固定松脱。JOA脊髓功能评分平均达14.4分。结论 重建钛板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可靠,置入方便,自体颗粒状松质骨具有较高的融合率,在枕颈融合中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3.
利多卡因用于放射性黏膜损伤所致口腔疼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稀释液用于放射性黏膜损伤后口腔疼痛的疗效。方法首次诊断和初次治疗的头颈部放疗患者共90例,放射总剂量60—72Cy/30—35次,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患者放疗期间给予饮食指导和静脉营养支持,观察组患者除饮食指导和静脉营养支持以外,在口腔疼痛时和餐前给予利多卡因含漱液20ml含漱;当放射剂量达20、40、60Gy时比较两组患者的口腔疼痛分度状况和体重下降状况;所有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结果观察组在放射剂量20、40、60Gy时,口腔疼痛和体重下降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利多卡因稀释液含漱能明显缓解放射性黏膜损伤所致的口腔疼痛,进而改善患者的进食和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内正压通气(BiPAP)ViSION型呼吸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疗效及护理特点。方法 应用BiPAP ViSION型呼吸机对21例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鼻/面罩连接单向呼气活瓣行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观察其通气前后动脉血气及临床表现变化。结果 通气治疗后19例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_2)及氧饱和度(SaO_2)明显升高(P<0.01),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显著降低(P<0.05);肺性脑病症状消失,昏迷患者神志转清。2例病情恶化,其中1例改用有创通气后好转,1例拒绝有创通气死亡。结论BiPAP ViSION呼吸机治疗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较为肯定,正确的护理对提高其疗效和减少并发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5.
实验性室间隔缺损心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实验性室间隔缺损 ( VSD)动物左右心室心肌血管紧张素 受体的改变。方法 建立猪实验性室间隔缺损动物模型 ,术后 1月取左右心室组织 ,通过放射性配体受体结合分析法测定每 10 6个细胞上血管紧张素 受体 ( AT1 R、AT2 R)的最大结合量 ( Bmax)和平衡解离常数 ( KD)。结果 假手术组与正常组动物受体的 Bmax和KD改变无统计学意义 ,手术组动物左室 AT1 R、右室 AT1 R和 AT2 R的 Bmax值 (分别为 188.42± 13 3 .97、2 72 .14±2 3 2 .74、40 .42± 3 4.76fmol/ 10 6 ,对照组 AT1 R和 AT2 R的 Bmax值左室为 2 9.2 0± 19.5 0和 2 .90± 0 .64 ,右室为76.72± 5 1.2 1和 9.63± 1.2 7fm ol/ L )增高明显 ( P<0 .0 5 )。结论 心内左向右所引起的心室容量负荷过重 ,导致AT1 R的表达增高 ,是 VSD心室肥厚及重构的重要机制 ;AT2 R在右心室表达增高 ,可能是中等程度容量负荷的VSD容易出现左室肥厚而非右室肥厚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6.
人口腔鳞癌演变过程中HLA-DR表达改变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HLA DR在口腔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表达的改变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了 2 6例正常口腔黏膜、8例口腔黏膜白斑、3 2例口腔鳞癌原发灶及 15例颈淋巴结转移灶标本内HLA DR的表达。结果 :口腔鳞癌原发灶与正常口腔黏膜HLA DR的表达存在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其余各组间未见有此差异 ;鳞癌原发灶HLA DR的表达除与局部淋巴细胞浸润有显著性关系外与其余各临床病理资料间均无明显关系。结论 :HLA DR在口腔鳞癌细胞中存在有表达异常增高的现象但并不能作为独立的预后判断因素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介绍支撑捆扎法在腹腔镜下对低位直肠癌进行全直肠系膜切除(TME)超低位结肠.直肠/肛管吻合的手术方法。方法 应用超声刀在腹腔镜下对11例低位直肠癌患实施TME原则的根治性切除,用支撑捆扎法完成超低位结肠.直肠/肛管吻合术。结果 11例患术中直肠系膜切除完整。超低位结肠-直肠/肛管吻合成功,吻合时间15—30min;吻合口距齿状线小于2cm8例。结肠与齿状线处肛管吻合的3例。术后恢复顺利。肛门括约肌功能、排尿功能良好,未发生吻合口瘘与吻合口狭窄。结论 腹腔镜结合支撑捆扎法可以对低位直肠癌行TME切除后进行超低位结肠-直肠/肛管吻合术。  相似文献   
108.
杨元  肖翠英  张思仲  张思孝  黄明孔  林立 《四川医学》2004,25(11):1166-1168
目的 探讨Y染色体无精症因子C区(azoospermia factor C,AZFe)无精症缺失基因(deleted-in-azoospermia,DAZ)家族基因拷贝缺失与中国男性原发不育之间的关系。方法 运用多重PCR与PCR-RFLP检测技术,对210例已生育男性、216例原发无精症与189例严重少精症患者Y染色体AzFc区域DAZ基因家族的基因拷贝数进行分析。结果 在所有已生育男性中未检出DAZ基因拷贝的完全或部分缺失,而在原发无精症与严重少精症患者中DAZ基因拷贝完全缺失率分别为8.8%和12.2%,DAZ1/DAZ2共缺失率分别为8.3%和5.3%。结论 在中国男性原发无精症与严重少精症患者中存在较高频率的DAZ基因拷贝缺失现象,提示Y染色体AZFc区域DAZ基因家族基因拷贝的完全与部分缺失是中国男性原发不育的遗传高风险因子。  相似文献   
109.
护士观察量表在住院精神病患者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护士观察量表(NOSIE)对住院精神病患者病情进行纵向观察评定,调查不同住院阶段、不同病种患者病情变化特点,协助护士完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及制定护理措施。方法运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30)对129例住院精神病患者进行评定。入院48小时内进行第一次评定,以后每周评定一次,出院时再评定一次。结果随着病情的缓解,患者的各项评分虽有明显改善,但是,在社会兴趣评分方面仍然处于较低水平。精神分裂症组与非精神分裂症组第一次评分比较显示:精神分裂症组个人整洁、总分、总积极分低于非精神分裂症组(P<0.05);而精神病表现分高于非精神分裂症组(P<0.001),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病性症状较多相吻合。第二次评分比较显示:精神分裂症组精神病表现分仍然高于非精神分裂症组(P<0.01),提示一周内精神病性症状缓解不明显;总积极分低于非精神分裂症组(P<0.05)。第三次评分比较显示:非精神分裂症组激惹、抑郁分高于精神分裂症组(P<0.05)。结论对新入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工作重点在于生活护理和精神病症状的观察、处理;针对恢复期精神病患者存在社会兴趣的障碍,应该及早进行心理干预、行为治疗、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10.
胃癌双对比造影表现与血5‘—核苷酸酶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初步探讨胃癌影像学表现与 5′-核苷酸酶 (5′- NT)活性的变化关系。方法 经病理证实的 4 1例胃癌 ,均行 X线双对比造影摄片 ,并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其治疗前血清 5′- NT活性。以 4 0例健康人作对照组。结果 胃癌组 5′- NT活性 (1.14± 0 .16 u/ ml)较正常健康人明显减低 (2 .6 0± 0 .10 u/ m l) (P<0 .0 5 )。解剖部位上 ,从贲门、胃体到胃窦部胃癌 ,其 5′- NT活性分别为 0 .98、1.2 0、1.2 8u/ m l,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溃疡型胃癌 5′- NT活性(0 .96 u/ ml)低于肿块型 (1.12 u/ m l)和浸润型 (1.4 0 u/ ml)。 期胃癌 5′- NT(1.5 3u/ ml)高于 期 (0 .83u/ m l)、 期 (0 .98u/ ml)和 期 (1.0 3u/ m l) (P<0 .0 5 )。结论 胃癌患者血清 5′- NT活性明显较正常人降低 ,其酶活性的变化与胃癌的形态、生长部位及进展程度有一定的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