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6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94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3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96篇
内科学   4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78篇
综合类   184篇
预防医学   42篇
药学   51篇
  3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306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为主的维持治疗对晚期乳腺癌治疗疗效的影响及影响治疗持续时间的主要原因。方法研究为前瞻性多中心研究, 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从10家医疗中心选取接受含吉西他滨单药或联合其他化疗或靶向治疗的晚期乳腺癌患者, 收集吉西他滨为主方案的治疗线数、剂量、周期数、不良反应、停药原因以及疗效等数据, 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方法, 预后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采用log rank检验, 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研究共筛选全国10家医院共239例晚期乳腺癌患者, 最终纳入224例患者进行分析。全组患者中位年龄52岁(26~77岁), 其中Luminal型83例, 三阴性97例,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型44例。55.4%(124/224)为绝经后患者。完全缓解(CR)5例, 部分缓解(PR)77例, 疾病稳定(SD)112例, 疾病进展(PD)27例。客观有效率为36.6%(82/224)。Ⅲ级及以上不良反应主要包括白细胞下降(9例)、中性粒细胞下降(49例)、血小板下降(15例)、转氨酶升高(2例)。中位随访时间41个月(26~61个月), 中位无进展生...  相似文献   
102.
胡建  邢凡  丰陈  章壮云  卞清明 《重庆医学》2023,(11):1671-1676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行胸神经阻滞(PECS)对乳腺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镇痛效果及其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身麻醉下行乳腺癌根治术女性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分为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PECS组(DP组)、单纯罗哌卡因PECS组(P组)、空白对照组(C组),比例1∶1∶1,每组20例。麻醉诱导完成后,3组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行PECS,针尖进入胸小肌、前锯肌之间时,DP组给予1μg/kg右美托咪定复合0.375%罗哌卡因混合液20 mL,P组给予0.375%罗哌卡因20 mL,C组给予0.9%氯化钠20 mL;然后退针至胸大肌、胸小肌之间时,3组按照各自配方再给予10 mL。将麻醉诱导前30 min及术毕2、4、8、12、24、48 h分别为T0、T1、T2、T3、T4、T5、T6,于T0、T1、T5、T6时抽取静脉血标本,测定T淋巴细胞亚...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治疗策略对初始可切除型胃癌肝转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胃癌肝转移全国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数据库中282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初始可切除型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男性231例, 女性51例, 年龄[M(IQR)]61(14)岁(范围:27~80岁)。根据外科治疗决策将患者分为根治组和姑息组。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不同治疗组的生存曲线, 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率差异。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各种因素的HR, 通过多因素分析控制混杂因素, 评估不同手术策略对初始可切除型胃癌肝转移患者预后的影响。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Cox比例风险模型, 评估并描述定量资料与预后间的详细关系。引入X-tile作为辅助工具, 确定定量资料在患者生存分析中的关键阈值。最后应用分层分析筛选不同手术治疗方式的潜在获益人群。结果 (1)282例患者中, 根治组118例, 均完成原发灶和转移灶的R0切除或局部物理治疗;姑息组164例, 包括胃原发肿瘤和肝转移瘤姑息性切除52例, 仅胃原发肿瘤的根治性切除56例, 胃原发肿瘤的姑息性切除4...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6-磷酸果糖-2-激酶/果糖-2,6-二磷酸酶4(PFKFB4)及CXC趋化因子配体8(CXCL8)在宫颈癌(CESC)组织中的表达,构建CESC不良预后预测模型并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接受根治性手术的62例CES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PFKFB4、CXCL8水平,并分析其与CES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Kaplan-Merier生存曲线分析PFKFB4、CXCL8表达对CESC生存情况的影响,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CESC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并由此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转化为风险评分体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预测CESC不良预后的效能。结果 CESC组织中PFKFB4和CXCL8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PFKFB4和CXCL8表达水平升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Log-rank P=0.028、1.5×10-5);PFKFB4、CXCL8表达水平在不同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宫颈浸润深度及淋巴结...  相似文献   
105.
细胞膜修饰纳米粒子(NPs)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脑部恶性肿瘤的手段, 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该方法通过保留源细胞膜的特性, 提高了NPs的靶向性、生物相容性和体内循环时间, 可确保药物高效作用于颅内病灶。本文围绕近年该领域研究进展, 尤其是细胞膜修饰NPs穿透血脑屏障、免疫逃逸、药物输送的优势, 以及不同细胞膜修饰NPs的效果进行综述, 以期为脑部恶性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安宁疗护护士压力负荷、不同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与压力反应间的现状与其相关关系, 为降低安宁疗护护士的压力反应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 于2022年2月选取北京市、江苏省、湖南省和安徽省的448名安宁疗护护士作为研究对象, 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压力负荷量表、认知情绪调节问卷和压力反应问卷对其进行横断面调查, 在分析其得分水平之后, 进行相关分析和中介效应分析。结果安宁疗护护士压力负荷得分为66.00(55.00, 67.00)分, 压力反应得分为80.00(63.00, 84.00)分, 压力负荷与压力反应呈正相关(r=0.735, P<0.05), 积极情绪调节策略与压力反应呈负相关(r=-0.440, P<0.05), 消极情绪调节策略与压力反应呈正相关(r=0.747, P<0.05)。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在压力负荷与压力反应间起部分中介效应, 占总效应的29.6%。结论认知情绪调节是安宁疗护护士压力负荷与压力反应间的中介变量, 管理者应加强对安宁疗护护士压力水平和心理健康状态的关注, 引导其选择恰当的情绪调节策略, 从而降低压力反应、维持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07.
肺癌是全球恶性肿瘤相关死亡的首位病因,近年来,诸多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 肠道微生物群被认为是一种人体微生物器官,其不仅具有影响人体的消化、抗感染等功能,还可通过参与免疫调节、代谢等途径影响人体对肿瘤治疗的反应。此外,微生物和宿主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调节局部及全身的生理功能至关重要,可以影响宿主的局部微环境及免疫系统功能,从而影响肿瘤发生发展和抗肿瘤治疗效果。本文对肠道菌群影响肺癌发生发展的机制及其在肺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8.
薛慧  周晓蓉 《护理学报》2018,25(14):69-71
目的 对居家患者口服化疗药用药状况进行护理健康教育,观察干预效果.方法 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制定口服化疗药管理流程,发放服药手册,定期在网络推送相关知识和答疑,专人定期回访.干预前后,用自行设计的服药依从性调查表、口服化疗药相关认知问卷评价2组间得分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和口服化疗药相关知识掌握较对照组患者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 为居家口服化疗药患者提供细致的护理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服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观察控温联合减压预防仰卧位肿瘤患者术中压力性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在江苏省肿瘤医院手术室行摆放仰卧位肿瘤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2018年1月至2018年4月使用恒温毯联合泡沫敷料的50例为研究组,2017年1月至2017年4月采取常规预防压力性损伤护理措施的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平均体温及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中平均体温(3651±028)℃高于对照组(3595±048)℃,研究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24%,低于对照组的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恒温毯联合泡沫敷料预防仰卧位肿瘤患者术中压力性损伤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比较应用3DCRT/IMRT治疗Ⅱ/Ⅲ期食管鳞癌的疗效,并探讨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02-2016年12月10所医疗机构2132例接受根治性放化疗的Ⅱ/Ⅲ期食管鳞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70岁占37.9%。颈段和上段肿瘤占33.9%,中下段和交界段肿瘤占66.1%。中位GTV+GTVnd体积41.6 cm3。Ⅱ期占32%,Ⅲ期占68%。1409例接受IMRT,723例接受3DCRT。EQD2≥60 Gy占86.1%。同步放化疗占41.1%。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OS生存率,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60.8个月。全组1、3、5年OS率和PFS率分别为73.9%、41.7%、32.6%和62.2%、37.3%、32.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OS的因素包括年龄、肿瘤部位、临床分期、肿瘤体积、EQD2及同步放化疗;而影响PFS的因素包括年龄、肿瘤部位、肿瘤体积、临床分期及EQD2。按年龄≥70岁、肿瘤长度>5 cm、肿瘤体积≥41.6 cm3和Ⅲ期4项危险因素将患者分为低危、中低危、中高危、高危组预后模型,组间比较生存差异显著(P<0.001)。经PSM法配比后, IMRT在OS、PFS方面优势不显著(P=0.971;P=0.658),但IMRT在低危组患者中有生存获益趋势(P=0.125)。结论 应用3DCRT或IMRT治疗Ⅱ/Ⅲ期食管鳞癌患者的OS率较高。预后模型能很好地预测患者生存情况,IMRT在低危组患者中有生存获益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