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0篇
  免费   513篇
  国内免费   80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57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28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50篇
综合类   826篇
预防医学   162篇
药学   109篇
中国医学   628篇
肿瘤学   25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234篇
  2021年   215篇
  2020年   136篇
  2019年   145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190篇
  2015年   119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51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目的〓整理、归纳明清时期小儿推拿治疗自闭症的相关内容,探索其选穴的规律。方法 全文阅读明清时期与儿童自闭症相关的小儿推拿著作7本,应用SATI、UCINET、NetDraw、SPSS Modeler 等数据挖掘软件,计算选穴的频次、中心度、关联规则,并对穴位进行可视化的网络中心度分析。结果 明清时期,自闭症常用“痴迷”“哑子不言”“痰迷心窍”等描述,推拿选穴大部分位于上肢部,尤以手部五经穴多用,心经和肺经关联度最高。结论 明清时期,小儿推拿治疗“自闭症”的选穴以脾经、肺经、肾经、心经等手部穴位为主,说明此期的医家已经认识到,手部的刺激对神志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2.
目的统计分析万方、维普、CNKI 3大数据库建库至今正式刊登发表内服中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期刊文献中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遣方用药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 运用万方、维普、CNKI数据库,对截止到2019年7月31日的中药内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文献数据库进行检索,经统一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合并3大数据库中符合标准的文献,删除交叉重复文献,整理出有效内服中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文献378篇,内服加外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312篇,合计690篇文献,总结出使用频率最高的前30位中药,并对其进行规律分析。结果 从690篇文献中总结出使用频率最多的前30位中药,其中9味活血化瘀类中药(川芎、乳香、没药、怀牛膝、川牛膝、鸡血藤、丹参、红花、骨碎补),8味补益肝肾、益气养血药(黄芪、甘草、淫羊藿、杜仲、当归、熟地黄、白芍、枸杞),6味祛风除湿药(独活、威灵仙、木瓜、秦艽、茯苓、薏苡仁),3味清热药(黄柏、生地黄、赤芍),3味解表药(桂枝、防风、细辛),1味温里药(肉桂)。结论 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内服中药的功效主要以活血化瘀、补益肝肾、益气养血为主,兼以祛风除湿、温通经脉、散寒止痛或祛风清热除湿、通痹止痛,以达到祛邪扶正兼顾、标本同治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究海藻-昆布药对联合甲巯咪唑治疗初发Graves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42例要求接受口服药治疗的初发Graves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予海藻-昆布药对联合2/3常规剂量甲巯咪唑口服,对照组给予单纯常规剂量甲巯咪唑口服,观察2组4周前后甲状腺功能(FT3、FT4、TSH)、Graves病特异性自身抗体(TRAb)、甲状腺大小(超声评价)、中医证候积分、外周血流式检测、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剔除因不良反应停药改变方案后的总有效率均为100%。甲状腺功能、中医证候积分、TRAb有显著性降低(P<0.05);试验组甲状腺功能达标情况、中医证候积分、TRAb下降程度、甲状腺缩小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CD4+ CD25+ Treg、PD-1+ Treg、PD-L1+ Treg、PD-1+ /PD-L1+ Treg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海藻-昆布药对联合甲巯咪唑治疗初发Graves病能够快速的改善甲状腺功能,改善症状,调节免疫平衡。  相似文献   
54.
目的〓与高压湿热和常压干热处理方法进行对比,观察高压干热处理法对中药紫苏粉末微生物和中药成分溶出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压湿热、高压干热、常压密闭干热和常压开放干热4种方式分别于110 ℃、121 ℃处理紫苏粉0、15、30、60、120 min。每0.4 g药材粉末处理后加入无菌蒸馏水5 mL振摇6 h后取上清进行微生物检查和溶出物吸收光谱检查。结果 高压干热处理的灭菌效果略低于高压湿热法,但明显高于常压热处理法。110 ℃高压干热处理15 min能大大降低药材粉末的微生物载量,30 min后达到无菌效果;121 ℃高压干热处理15 min也能达到无菌效果。热处理后,溶出物吸收光谱相似,230~370 nm的吸收值明显增加,其中110 ℃高压干热处理15 min达到较佳效果。结论 高压干热处理是一种值得选用的物品灭菌方法。  相似文献   
55.
目的观察家庭尊严干预对晚期癌症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预期性悲伤、生存质量、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影响。方法将收住肿瘤病区的90对晚期癌症患者及主要照顾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实施肿瘤常规照护,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家庭尊严干预。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主要照顾者预期悲伤、生存质量、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进行比较,以评估干预效果。结果在干预前、干预1月、出院2月3个时间点,2组主要照顾者的预期悲伤、生存质量、家庭亲密度和适应度得分时间效应、组间效应和交互效应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家庭尊严干预能增加晚期癌症患者家庭的亲密度和适应度,降低家庭主要照顾者的预期性悲伤程度,从而提高其整体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6.
曹冠华  张雪  顾雯  陈迪  和志伟  陈耔翰  俞捷  贺森 《中草药》2019,50(16):3930-3936
目的调查不同产地滇黄精根系中丛枝菌根真菌(AMF)和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SE)定殖情况,并探讨其与主要功效成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产自于云南省5个样地的滇黄精为研究对象,采用碱解离-酸性品红染色法,调查AMF和DSE在滇黄精须根部位的定殖情况,并对典型形态结构进行拍照分析;采用硫酸苯酚法、香草醛-冰醋酸-高氯酸比色法、分光光度法和醇溶热浸法测定滇黄精根状茎中多糖、薯蓣皂苷元、总黄酮和浸出物含量,并通过皮尔森相关系数法分析AMF及其典型结构定殖率、DSE及其典型结构定殖率与4种功效成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5个样地中,AMF和DSE在滇黄精须根中的平均定殖率范围分别为26.25%~57.54%、31.67%~45.19%,其中样地红河州蒙自县(HHMZ)AMF和DSE定殖率均高于其他样地。4种功效成分与AMF、DSE定殖率及典型结构定殖率之间均呈正相关,其中多糖、薯蓣皂苷元和总黄酮含量与AMF、DSE定殖率相关性相对较高,AMF/DSE相关系数分别为0.838/0.887、0.819/0.703、0.785/0.855,且多糖含量与AMF菌丝定殖率、DSE定殖率呈显著相关。此外,AMF及典型结构定殖率与DSE及典型结构定殖率之间、4种功效成分含量两两之间均存有较高的相关性。结论 AMF和DSE在滇黄精须根中有着较高的定殖率,且与主要功效成分含量之间呈正相关。本研究为实施滇黄精生态种植、采用生物手段增产增收提供了数据支持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7.
李妍  王丽  李雅 《中草药》2019,50(18):4346-4351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乙肝益气解郁颗粒中柴胡皂苷a、柚皮苷、芍药苷、毛蕊异黄酮苷、丹参酮IIA、桂皮醛、五味子醇甲、紫丁香苷、盐酸小檗碱、大黄酚和橙皮苷的含量,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法对其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Caprisil C18-AQ(250 mm×4.6 mm,5.0μm);流动相为0.1%磷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8mL/min;柱温45℃。最后将定量结果与PCA法相结合对不同批次药物进行科学的质量评价分析。结果乙肝益气解郁颗粒中柴胡皂苷a、柚皮苷、芍药苷、毛蕊异黄酮苷、丹参酮IIA、桂皮醛、五味子醇甲、紫丁香苷、盐酸小檗碱、大黄酚和橙皮苷11种成分分别在1.6~80.0、14~700、10~500、1.6~80.0、1.6~80.0、2.4~120.0、1.2~60.0、1.2~60.0、8.0~400.0、2.0~100.0、2.0~100.0μg/m L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3%、99.2%、98.8%、99.3%、101.9%、97.5%、99.8%、101.7%、101.1%、102.5%、100.9%,RSD均2.0%;16批样品中11种有效成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233~0.322、3.007~3.142、2.201~2.273、0.320~0.355、0.317~0.399、0.451~0.523、0.265~0.297、0.209~0.226、1.848~1.873、0.380~0.425、0.615~0.647mg/g。结论实验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乙肝益气解郁颗粒的质量控制,为乙肝益气解郁颗粒后续质量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8.
金铁锁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及其系统发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亚芳  刘莹莹  杨从卫  李国栋  钱子刚 《中草药》2019,50(22):5532-5536
目的解析金铁锁叶绿体基因组结构和确定其在石竹科的系统位置。方法基于二代测序技术IlluminaHiseq平台,对金铁锁叶绿体基因组进行测序,使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进行组装和注释,并以苋科植物千穗谷为外类群,通过RAxM L 8.2.11软件构建ML系统发育树,分析石竹科属间的亲缘关系。结果金铁锁叶绿体基因组总长为153977bp。LSC和SSC区被2个反向重复区域IRs隔开,其大小分别为84 385、17 526、26 033 bp。除去重复后,共编码109个基因,包含75个PCGs,30个tR NA和4个rR NA基因。总的CG含量为36.5%,IR区(42.4%)GC含量明显高于LSC(34.2%)和SSC(30.1%)区。在系统进化树中,金铁锁与长萼瞿麦互为姊妹类群,且各节点的支持率较高,能够清晰反映属间的亲缘关系。结论本研究对金铁锁叶绿体基因组结构进行了解析,并探讨了石竹科属间系统发育关系,为金铁锁种质资源综合评价、系统进化等研究提供有效的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59.
陈彦伍  董发武  秦天丽  孙恒  宋俏  何红平 《中草药》2019,50(22):5621-5631
大叶山楝Aphanamixis grandifolia为楝科山楝属植物,具有舒筋活络、通痹及祛风除湿等功效。大叶山楝中含有柠檬苦素类衍生物、甘遂烷型三萜、达玛烷型三萜、环阿尔廷烷型三萜、二萜及倍半萜等萜类化合物,具有杀虫、抗肿瘤、抗炎、抗疟疾和抑菌等生物活性。对大叶山楝萜类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该植物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0.
目的 通过总结吴生元教授辨治骨关节炎的临床经验及用药特点,分析挖掘骨关节炎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骨关节炎及新药开发研究提供借鉴。方法 采集就诊于吴生元教授门诊骨关节炎患者处方,双人校对审核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使用药物四气、五味、归经及用药频次统计组方规律,使用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无监督熵聚类、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数据分析挖掘方法等进行药物组合分析。结果 筛选处方395张,出现频次大于10的高频药物46味,温、甘性味药物最为常用,归脾、肺、肝、肾四经的药物最多。结论 吴生元教授治疗骨关节炎用药强调“调补中焦”和“甘温补虚”;在此基础上辨证选用,以病为核心、以症为辅助治疗骨关节炎,形成独特诊疗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