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0 毫秒
1.
不同产地黄精主要化学成分比较及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药材》2016,(3)
目的:对不同产地黄精原植物(黄精、多花黄精、滇黄精)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测定和主成分分析,为鉴定、筛选和保护优良黄精种质资源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黄精多糖、总酚和总黄酮含量,HPLC测定薯蓣皂苷元含量。结果:广东韶关市多花黄精中黄精多糖含量最高为14.094%,湖北咸宁市多花黄精中薯蓣皂苷元含量最高为8.920 mg/g,河南卢氏县的黄精中总酚含量最高为0.045 mg/g,贵州贵阳市的多花黄精中总黄酮含量最高为0.040 mg/g;黄精的主成分为黄精多糖和薯蓣皂苷元。不同产地不同种间黄精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差异显著,同一种内不同产地黄精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亦差异显著。结论:黄精优良种质的筛选应以黄精多糖含量和薯蓣皂苷元含量共同作为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云南文山州3个三七主产区的三七根系进行调查,研究不同地点、不同生长年限、健康三七和根腐病三七根内从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和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ark septate endophytes,DSE)的侵染状况.方法:利用碱解离、酸性品红染色法对144个三七根样进行显微观察.结果与结论:三七为典型的丛枝菌根植物.虽然3个样地间的AMF和DSE侵染率均没有显著差异,但三七根内AMF的总侵染率(6%~94%,平均51.79%)显著高于DSE的侵染率(0 ~71%,平均为2.76%);且三七根鲜重与AMF侵染率显著正相关,而与DSE侵染率无显著相关性,表明AMF对改善三七品质和提高三七产量具有比DSE更为重要的作用;此外,健康三七的AMF侵染率显著高于根腐病三七,表明AMF提高了三七的抗根腐病能力,因而在三七根腐病防治方面具有极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滇黄精酒制过程样品粉末外观颜色与5个非糖类成分含量的关联性,确定颜色量化值用于判断酒黄精炮制终点的可行性,从甾体皂苷和黄酮类成分中筛选滇黄精酒制过程控制标志物。方法 利用色差仪量化滇黄精酒制不同时间点样品粉末的表观颜色变化,计算总色值(E*ab)、总色差值(ΔE*ab),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HPLC-MS/MS)同时测定炮制0、5、10、14、16、18、20、22、24、26、28 h的酒黄精(编号S0~S10)中原薯蓣皂苷、伪原薯蓣皂苷、薯蓣皂苷、薯蓣皂苷元和水仙苷的含量,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对样品粉末色度值与5个成分含量进行聚类分析(HCA)、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及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在滇黄精酒制过程中,样品粉末E*ab呈下降趋势,外观颜色由浅黄色向漆黑色变化;5个成分含量随时间动态变化趋势明显,且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HCA结果显示,滇黄精酒制过程大致分为3个阶段,即炮制前期(样品S0~S1)、中期(样品S2~S4)和后期(样品S5~S10);PCA结果显示,初始样品与炮制过程样品的颜色、5个成分含量存在较大差异,样品S8和S9的差异最小;PLS-DA结果显示,b*、伪原薯蓣皂苷含量、水仙苷含量、薯蓣皂苷元含量和原薯蓣皂苷含量的变量重要性投影(VIP)值均>1;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原薯蓣皂苷、薯蓣皂苷和水仙苷的含量与E*ab呈显著正相关(P<0.01),薯蓣皂苷元含量与E*ab呈显著负相关(P<0.01),而伪原薯蓣皂苷含量与E*ab无线性相关。结论 在滇黄精酒制过程中,颜色量化值与化学成分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且能客观判定酒黄精的炮制终点,可考虑将原薯蓣皂苷作为滇黄精酒制过程控制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4.
滇重楼丛枝菌根与次生代谢产物甾体皂苷的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滇重楼根际丛枝菌根真菌的侵染率、孢子密度与其次生代谢产物甾体皂苷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hillips和Hayman染色法挑选滇重楼丛枝菌根,采用Gendemann湿筛倾析法获得AMF孢子并进行计数。同时,采用HPLC测定滇重楼中4种甾体皂苷(重楼皂苷Ⅰ,Ⅱ,Ⅵ,Ⅶ)的含量。结果:滇重楼根际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率与其孢子密度呈显著的正相关,而侵染率、孢子密度与其根茎总甾体皂苷含量呈一定的正相关。结论:丛枝菌根真菌是影响滇重楼活性成分含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阐明不同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与滇重楼共生培养条件下,AM真菌对滇重楼幼苗根际土壤养分,AM真菌侵染率及根茎总皂苷的影响。方法:通过室温盆栽接种试验与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滇重楼实生苗接种外源性AM真菌后处理组与不接种对照(CK)组根系侵染率、根际土壤养分和根茎总皂苷含量的变化,以及根际土壤因子与其侵染率和总皂苷含量的关系。结果:与CK组相比,接种AM真菌处理组根系侵染率显著增强(P0.05),处理组滇重楼根际土壤中易提取球囊霉素含量、总球囊霉素含量、全氮含量较CK组显著提高,速效钾含量和pH较CK组显著降低;接种AM真菌后滇重楼根际土壤全磷、速效磷、速效氮、铵态氮、硝态氮、速效钾、有机质含量与CK组相比变化较大,改善了土壤养分状况,提高了滇重楼根茎总皂苷含量。结论:接种AM真菌能够改善滇重楼根际土壤养分含量,有助于根际土壤养分转化,促进滇重楼生长,提高药材的入药品质。  相似文献   

6.
目的:测定浙麦冬须根中总黄酮和总皂苷的含量,确定浙麦冬须根的药用及开发利用价值。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总黄酮和总皂苷含量为指标,在495nm波长和390nm波长处对浙麦冬须根及块根中总黄酮和总皂苷类有效成分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其中块根和须根中总黄酮的平均含量分别为5.26mg.g-1和6.21mg.g-1,总皂苷成分平均含量分别为11.31mg.g-1和13.38mg.g-1。结论:浙麦冬须根所含黄酮和皂苷类成分与块根基本一致,且含量较高,浙麦冬须根具有进一步作为药用和功能食品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张宸瑞  李晓岗  顾雯  杨培  余从涛  贺森  曹冠华 《中草药》2023,54(9):3022-3031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是一类广泛定殖于植物根系,对植物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的共生内生真菌。归纳分析了AMF介导宿主植物提高对细菌、真菌、线虫等病原微生物胁迫抗性能力,发现AMF对不同病原微生物的抑制效果有着明显特异性,且受植物的种类、AMF多样性、定殖密度等因素影响。AMF主要通过激活茉莉酸、水杨酸等植物激素介导的系统性抗性,调控ERF等转录因子表达,增强营养物质吸收,改善植物根系结构,竞争病原体生态位点,调节根系有益分泌物等途径来提高植物抗病能力,并可与植物共生放线菌(plant symbiotic actinomycetes,PSA),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ark septate endophytes,DSE)、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等益生菌存在协同增效作用。明确AMF提高植物抗病原微生物胁迫能力的作用机制对实施生态农业、中药绿色种植、生物防控植物病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添加外源性须根在自然腐解条件下对滇重楼生长发育和入药品质的影响。方法 通过室温盆栽试验,研究不同须根施用量自然腐解对滇重楼根系菌根侵染率、生理生化指标以及重楼皂苷含量的影响。结果 施加不同须根量自然腐解处理对滇重楼根系丛枝菌根(AM)真菌的侵染率无显著性影响,与侵染强度存在部分显著性差异;滇重楼叶片光合色素含量随须根施用量的增加显著降低,叶绿素总量最大降幅达78.7%;滇重楼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丙二醛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3种保护酶活性反应程度不同,过氧化物酶和丙二醛最大增幅达181.6%和200.0%;在滇重楼根系中上述6种成分含量有不同程度减少,过氧化物酶和丙二醛最大降幅达44.6%和69.7%;不同须根处理会降低滇重楼活性成分的含量,4种皂苷总含量降幅最大达58.9%,总皂苷含量最大降幅达46.9%。结论 须根自然腐解会影响滇重楼的根系土壤微生物环境、减少滇重楼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和破坏滇重楼细胞稳定性等,干扰滇重楼的生长发育,降低其药用成分含量,导致滇重楼发生连作障碍。  相似文献   

9.
张杰  周浓  潘兴娇  郭冬琴  丁博  王琳  杨敏  朱利  张华 《中草药》2018,49(8):1897-1906
目的以菌根生活力、根茎生物量和活性成分为指标,筛选适宜滇重楼幼苗生长发育的优良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方法以灭菌土壤为生长基质,采用室温盆栽试验,研究接种28种外源性AM真菌对滇重楼幼苗菌根生活力、根茎生物量和重楼皂苷产量(单株幼苗所含的重楼皂苷量、重楼皂苷含量与幼苗生物量的乘积)、根茎重楼皂苷与核苷含量的影响。结果接种的28种AM真菌与滇重楼幼苗均形成了共生体系并且发育良好,并能提高滇重楼幼苗菌根生活力,但具有偏好性。大多数AM真菌处理组能提高滇重楼根茎生物量,促进了滇重楼幼苗重楼皂苷和重楼核苷的积累,表现为重楼皂苷含量和产量的提高。菌根形成对滇重楼幼苗次生代谢的影响还表现在重楼皂苷和重楼核苷的器官分配上,菌根化滇重楼幼苗须根中4种重楼皂苷总量具有高于根茎的趋势,而根茎中9种核苷总量明显高于须根。结论本研究中不同AM菌株的表现,对进一步提高滇重楼幼苗生物量和品质的菌株筛选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巨大巨孢囊霉Gigasporagigantea、美丽盾巨孢囊霉Scutellospora calospora、沾屑多孢囊霉Diversispora spurca、异配盾孢囊霉Dentiscutata heterogama、沙荒球囊霉Septoglomus deserticola、薄壁两性囊霉Ambispora leptoticha可望能作为培育滇重楼菌根化苗的理想菌株。  相似文献   

10.
黔产栽培黄精的薯蓣皂苷元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黔产栽培黄精药材及饮片进行薯蓣皂苷含量测定,为完善黄精的药材及饮片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利用HPLC测定黄精药材及不同炮制方法制得的黄精饮片的薯蓣皂苷元含量。结果:炮制后黄精饮片的薯蓣皂苷元含量增高。蜜炙、酒炙、蒸黄精饮片的薯蓣皂苷元含量不同。结论:黄精的薯蓣皂苷元含量在炮制前后有明显变化。不同炮制方法饮片的薯蓣皂苷元含量不同。改进流动相后的测定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可靠性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深入挖掘药食同源药材黄精、玉竹的营养价值,推动其食品产业化进程,对滇黄精、黄精、多花黄精、玉竹4个基原物种的营养和生物活性成分进行测定。方法 参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测定样品中碳水化合物、淀粉、可溶性膳食纤维、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等多个营养指标含量,分别通过苯酚-硫酸法、香草醛比色法、NaNO2-Al(NO3)3-NaOH比色法和Folin-Ciocalteu比色法对多糖、甾体皂苷、黄酮和酚酸总含量进行测定;以《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为分析依据,对黄精、玉竹的营养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黄精、玉竹中碳水化合物营养价值高(淀粉质量分数为8.33%~10.89%、可溶性膳食纤维质量分数为3.41%~9.53%),氨基酸种类丰富(黄精、多花黄精、玉竹含18种,滇黄精含17种),具高谷氨酸、高维生素B6、高铁、高锰和高钼等特点,且含有多糖、甾体皂苷、酚酸、黄酮等生物活性成分。结论 药食同源药材黄精、玉竹符合现代人的健康饮食需求,可作为优质膳食原料推广使用,测定结果将为其食品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滇黄精研究进展及黄精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精Polygonati Rhizoma是百合科Liliaceae多年生草本植物,为我国传统药材,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的功效。迄今为止已发现40余种该属植物,我国约有31种。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了3种黄精(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滇黄精P.kingianum和多花黄精P.cyrtonema)。黄精是传统补益类中药,集药用、食用、观赏和保健于一身,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黄精化学成分多样,药理活性广泛,在增强免疫力、调节机体平衡、延缓衰老等保健方面,和治疗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肿瘤等疾病方面,都极具开发价值。滇黄精是中药黄精的3个基源品种之一,分布于以云南为中心的西南地区,以块大、色黄、润泽、断面透明的品质著称。近年来,市场需求不断增大,野生资源却不断萎缩,相对需求量急剧上升。为合理开发云南的滇黄精资源,本文通过查阅上1960年代以来有关黄精的研究文献,总结和阐述黄精在历史记载、植物分类、资源分布、生物学特性、生药鉴定、品质评价、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人工栽培和产品开发等各方面的研究进展和现状,为促进滇黄精的基础研究和综合利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陈宇  董瑜  张楷燕  孙一铭  程孟琪  张来  孙敏 《中草药》2016,47(7):1199-1203
目的建立白英Solanum lyratum毛状根诱导与培养体系,筛选出薯蓣皂苷元高产的毛状根无性系。方法利用发根农杆菌C58C1感染白英外植体获得毛状根,建立白英毛状根遗传转化体系。采用HPLC法检测薯蓣皂苷元量。结果菌液浸染时间为10 min、共培养时间为4 d可获得最佳转化效果,毛状根诱导率为83.33%。HPLC检测结果表明,野生型白英植株中叶片的薯蓣皂苷元量最高,为1.742 mg/g。毛状根中薯蓣皂苷元的平均质量分数为4.620 mg/g,是白英叶片的2.652倍。结论通过白英毛状根离体培养,可以高效率地获得薯蓣皂苷元。  相似文献   

14.
3种药用黄精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辉  冯珊珊  孙彦君  郝志友  冯卫生  郑晓珂 《中草药》2015,46(15):2329-2338
黄精为百合科黄精属Polygonatum Mill.植物的干燥块茎,具有补肾益精、滋阴润燥的功效,在我国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主要针对《中国药典》2010年版收载的3种黄精(黄精P.sibiricum、滇黄精P.kingianum和多花黄精P.cyrtonema)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黄精深入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杨博文  王晓晓  李曦  林廷文  刘永强  马越  吕光华 《中草药》2016,47(21):3896-3900
目的比较中国当归Angelica sinensis、日本当归A.acutiloba、韩国当归A.gigas、欧当归Levisticum officinale和圆当归A.archangelica药材中多糖的量,评价这5种当归类药材的质量。方法从不同国家收集了46份当归类药材样品,采用优化的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多糖量;比较不同当归药材之间多糖量的差异。结果这5种药材中多糖的量差异很大,其平均量从高到低的顺序为圆当归(162.5 mg/g)、欧当归(142.3 mg/g)、日本当归(126.8 mg/g)、韩国当归(81.38 mg/g)、中国当归(80.75 mg/g)。从日本、中国和韩国收集的日本当归中多糖量也不同,分别为131.37、184.29、94.98 mg/g。结论建立的3,5-二硝基水杨酸法可准确测定当归类药材中多糖的量;这5种药材中多糖的量不同,其功效也不同,不宜混用。  相似文献   

16.
盾叶薯蓣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影响盾叶薯蓣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因素,更好地控制其质量。方法:参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测定水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薯蓣皂苷元的含量,对含水量、生长年限、产地及土壤类型与薯蓣皂苷元含量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生长在沙土地上的盾叶薯蓣中薯蓣皂苷元含量相对较高,一般生长3~5年薯蓣皂苷元含量达到最大值,而且薯蓣皂苷元含量与盾叶薯蓣根茎中含水量呈正相关,但3个产区的盾叶薯蓣薯蓣皂苷元的含量差别不大。结论:本实验以薯蓣皂苷元为评价盾叶薯蓣质量的指标,分析了生长年限、水分含量、土质、产地等对其质量的影响,为指导工业生产和药农规范化种植,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建立和完善盾叶薯蓣药材的质量标准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4个通用植物DNA条形码序列(trnH-psbA、matK、rbcL和ITS2)及其组合对黄精属药用植物的物种鉴定分辨率,挖掘适用于黄精属种间鉴定的高分辨率分子标记。方法 以《中国药典》2020年版中收录的黄精属药用植物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滇黄精P. kingianum、多花黄精P. cyrtonema、玉竹P. odorati及其地方常见同属替代品、混伪品共12种79个野生个体为对象,将4个通用DNA条形码序列独立、联合分析,评估其种间、种内变异情况,并分别基于建树法(tree-based method)和PWG距离法(PWG-distance method)评估不同条形码及其组合的物种鉴定分辨率。结果 ITS2序列扩增成功率低,trnH-psbA、matK、rbcL序列的引物在黄精属植物中通用性较好;3组叶绿体序列的种间变异依次为matK>trnH-psbA>rbcL,种内变异差异不显著,种间、种内遗传距离无明显的Barcoding gap;各条形码独立及联合分析的物种鉴定分辨率普遍偏低,其中,组合条形码trnH-psbA+matK+rbcL在建树法分析中的分辨率最高,为25%,trnH-psbA+rbcL在距离法分析中的分辨率最高,为50%。结论 4个通用DNA条形码序列及其组合都并非黄精属药用植物不同种间有效区分鉴定的理想分子标记,但多序列联合分析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物种鉴定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陶爱恩  杜泽飞  赵飞亚  夏从龙  段宝忠 《中草药》2019,50(10):2467-2473
目的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比较黄精3种基原植物中多糖的组成和含量差异,为黄精药材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红外光谱法(FTIR)和柱前衍生化-HPLC(PMP-HPLC)法比较3种基原黄精中多糖的差异;采用紫外光谱法(UV)测定总多糖含量。结果 3种基原黄精多糖的IR平均光谱和二阶导数图谱差异明显,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及聚类分析(HCA)分析均可将3种基原的黄精加以区分;PMP-HPLC图谱显示3种基原黄精中多糖的单糖组成存在差异,共有成分为D-甘露糖、D-核糖、L-鼠李糖、D-半乳糖醛酸、D-葡萄糖醛酸、D-半乳糖、D-葡萄糖、D-木糖、D-阿拉伯糖和L-岩藻糖;结果表明,所测样品多糖含量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的要求。结论本研究所建立方法为黄精类药材的多糖组成研究和质量评价提供了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杨威  殷茵  宋丽艳  赵昱  于荣敏 《中草药》2008,39(4):531-535
目的 采用高效阴离子交换-脉冲安培检测色谱法测定人工培养蛹虫草多糖的单糖组成.方法 以人工培养蛹虫草子实体为原料,利用热水和稀碱液分别对其水溶性多糖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得到6种人工蛹虫草水溶性多糖化合物.其中水提部分主要分离得到3种精多糖P50、P70-1和P70-2,碱提部分则分离得到3种精多糖CBP-1、CBP-2和CBP-3.高效阴离子交换-脉冲安培检测色谱法分别对上述6种精多糖的单糖组成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 除CBP-3为葡聚糖外,其他5个多糖均为由D-甘露糖、D-半乳糖和D-葡萄糖组成的杂多糖.结论 采用高效阴离子交换-脉冲安培检测色谱法进行多糖化合物的单糖组成成分测定,无需进行衍生化,可达到简便、高效、准确地进行单糖组成分析之目的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