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64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5年Picetti与其同事首次采用电视辅助胸腔下外科技术(video—assi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行脊柱胸椎侧凸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畸形矫正内固定术,1999年在欧洲脊柱外科会议上报告50例,2001年在美国脊柱杂志上发表。笔者于1997年开展扩大操作口电视辅助胸腔镜下外科技术(enlarged manipulation incision of vid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EMI—VATS)矫正脊柱胸椎侧凸,2001年采用VATS技术矫正胸椎侧凸。  相似文献   
2.
脊柱内固定器的负面效应及对固定方式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脊柱内固定为矫正畸形、稳定脊柱、保护脊髓、促进融合、术后护理和早期康复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3.
姚荣欣  林焱 《中国肿瘤临床》2004,31(10):600-600
患者,男,73岁.因外伤后两下肢活动障碍3天,在当地医院治疗后,病情无好转于2003年5月5日转入我院.查体:意识清,T 36.7℃,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肝脾肋下未及,T8~T10脊突扣击痛( ).神经系统检查:T10水平以下深浅感觉消失,马鞍区感觉消失,两下肢肌力0级,双侧巴氏征( ),膝反射消失,大小便失禁.MRI检查:T8~T10平面椎管硬膜外见一梭形稍短T1,稍长T2信号灶,长5.5cm,轴位大小约1cm×1cm,向前推压脊髓,受压脊髓在T2WI上信号稍多,提示T8~T10锥体后缘硬膜外血肿,对应平面脊髓受压(图1).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Endobutton技术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耻骨联合分离的疗效. 方法 2008年1月至2011年8月应用Endobutton技术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7例耻骨联合分离患者,男4例,女3例;年龄24~45岁,平均35岁.根据Young骨盆骨折分型:APCⅡ型6例,APCⅢ型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3 ~ 13 d,平均8d. 结果 本组7例患者耻骨联合复位均满意,固定坚强、牢固,术后测量耻骨联合距离为4~5 mm.7例患者术后获7~24个月(平均17个月)随访.患者均恢复日常生活和工作.根据陈坚提出的疗效评价标准评定疗效:优4例,良2例,可1例.1例患者出现耻骨联合后区轻微疼痛. 结论 Endobutton技术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耻骨联合分离疗效良好,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固定牢靠及能术后早期活动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骨盆骨折Tile分类与患者早期输血量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研究骨盆骨折Tile分类与患者输血量之间的关系,便于对骨折患者的输血量进行预测,指导临床早期对血流动力学不稳患者的救治,减少死亡率。方法:回顾性研究5年间我院收治的97例骨盆骨折患者(平均年龄40.7岁)输血量、ISS评分、伴发损伤、住院时间、死亡率等与骨折不同分类之间的关系。结果:3型骨折患者骨折的严重程度与输血量、ISS、死亡率等,各组之间具统计学显著性差异。患者平均输血量为912ml,其中C组平均输血2200ml。ISS评分平均为18.4,其中C组为28.7。死亡率平均为5.2%,C组平均为19.0%。并且骨折的3组分类的伴发损伤之间也有统计学上差别。结论:Tile骨折分类方法能对骨盆骨折患者输血量有一定的预测价值。骨折类型越严重,患者早期复苏时的输血量就越多,伴发胸腹部损伤的机会和ISS评分也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比注射型半水硫酸钙填充植骨固定与单纯固定胫骨平台骨折的生物力学差异.方法 建立兔骨质疏松胫骨平台塌陷骨折模型,用硫酸钙填充植骨,克氏针固定,定期取材进行一般观察、大体X线、骨密度(BMD)分析、非脱钙切片检查、力学承载试验.结果 普通X线观察提示骨折区填充的硫酸钙逐渐降解吸收,被新生的骨组织替代.硫酸钙填充后1、2、3、4、6、8、12周骨折处样本BMD、轴向载荷承载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骨质疏松兔胫骨平台骨折填充硫酸钙早期能增加骨密度,提高轴向载荷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分析应用双Endobutton技术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初步临床疗效。方法对12例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采用双Endobutton技术重建喙锁韧带治疗,全部病例获得8~14个月随访,平均12个月。结果按Lazzcano疗效评价标准进行评价,优10例,良2例,无再脱位及其他并发症。结论应用双Endobutton技术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近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有待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9.
髋臼骨折手术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髋臼骨折多为高能量的严重创伤,骨折累及关节面,移位形式复杂、合并伤多,髋臼部位解剖深而且特殊,故治疗难度大。对移位的髋臼骨折保守治疗无法恢复股骨头与髋臼的匹配关系,最终发展成骨关节炎,疗效不佳。近20年来,随着内固定技术和影像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骨科医生主张手术治疗移位的髋臼骨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比经皮重建钢板和经皮骶髂螺钉两种内固定方法 治疗Tile C型骨盆后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2年3月至2007年10月,治疗Tile C型骨盆后环骨折患者58例.采用经皮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29例,男20例,女9例;年龄(37.3±11.3)岁.采用经皮骶髂螺钉固定29例,男21例,女8例;年龄(39.3±10.4)岁.致伤原因:车祸伤38例,高处坠落伤17例,挤压伤3例.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X线暴露次数、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Majeed功能评价、术后并发症等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1.3个月.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X线暴露次数、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Majeed功能评价:经皮重建钢板组优9例,良16例,可4例,优良率为86.1%;经皮骶髂螺钉组优10例,良16例,可3例,优良率为88.2%.结论 经皮重建钢板和经皮骶髂螺钉两种内固定方法 治疗Tile C型骨盆后环骨折疗效相当,但经皮重建钢板较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无神经及血管损伤风险,且术中透视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