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本科护理院(系)专任教师基本情况,为加强我国高校护理学师资队伍的配制与建设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我国15所高等本科护理院校,采用自制问卷,通过邮件发放形式进行调查。结果 15所本科护理院(系)专任教师数量平均为18名,生师比值平均为29.45,本科一批次学校招生的高校专任教师平均27名,生师比值为12.04;本科二批次学校招生高校专任教师平均14名,生师比为47.15。15所护理院(系)中,73%以上的高校护理院(系)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超过80%。教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6.67%、副教授占37.78%。30~40岁教师占43.33%,40~50岁教师占29.26%;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25.56%,硕士学位教师占57.04%。结论我国高校护理本科专任教师以中青年为主,博士学位人数偏低;一批次招生和二批次招生的高校护理院(系)在师资数量、招生数量、生师比、师资结构等方面差异较大;部分高校护理院(系)存在专任教师数量与招生规模不相匹配、双师型教师比例较低、职称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描述我国护理研究中干预性重复测量设计的特点及统计学处理情况。[方法]以近6年公开发表的45篇干预性重复测量设计的论文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从研究设计特点与统计学处理情况两大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设计方案以随机对照设计为主(68.9%)。大多数(77.8%)后测在干预期间进行,而且后测非等距的情况占46.7%并无相应统计学处理。失访率的范围在2.6%~34.6%,失访情况占31.1%,主要处理方法为剔除失访资料。有2篇文献的重测资料涉及分类数据,且采用了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在存在组间-时间交互效应的37篇文献中,18篇未进行简单效应分析。[结论]随着我国护理研究的发展,护理工作者已经尝试采用干预性重复测量设计的方法,并能够正确选择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进行处理,但在研究设计与统计学方面还存在诸多缺陷,科研水平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影响临床护理人员痛经的相关因素进行了综述,包括遗传因素、年龄及婚育情况、生活习惯、职业特性和紧张情绪与压力等,并总结了护理人员采取相应自护行为进行疼痛缓解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中小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和创伤症状,分析其相关性及影响心理创伤严重程度的因素,为有效的社区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用埃森创伤症状和家庭教养方式量表,对筛检出的1 793例经历创伤事件的儿童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结果 不同年龄儿童青少年放任型家庭教养方式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儿童青少年专制型家庭教养方式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专制型和放任型教养方式分别与创伤症状各维度及总分呈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r分布在0.065~0.271之间;权威型教养方式与创伤症状各维度及总分呈负相关(P<0.05),相关系数r分布为-0.069~-0.196.多元回归显示创伤症状得分的影响因素为权威型、专制型和放任型家庭教养方式,以及是否为学生干部.结论 社区应建立儿童青少年创伤事件监测体系,关注社区经历创伤事件的儿童青少年,并提供针对性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将实施性研究中的保真度测评方法引入国内护理领域。为促进临床实施护理干预及提高护理研究效度,提供实施方法和依据。方法 检索国内外文献进行回顾,分析并总结与保真度概念、测评方法及应用相关的研究内容。结果 在明确保真度概念的基础上,从测评方法及应用2个角度综述研究进展。测评方法总结了保真度测评者、测评形式、测评内容及其分析评价等内容。应用现状的总结涵盖神经康复、艾滋病预防、精神健康等领域。结论 实施性研究中保真度测评方法具系统性和科学性,可为国内临床干预及护理研究提供明确的方法与实践参考。保真度测评有利于促进临床循证实践、提高护理干预效果、减少干预实施成本。  相似文献   
6.
7.
ICU救治可降低危重患者的病死率,但由于长时间卧床导致ICU患者肌力快速丧失,出现ICU获得性肌无力,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功能,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众多研究指出ICU患者早期活动可改善ICU获得性肌无力。本文综述了国内外ICU患者早期活动的概念、启动与暂停指征、效果、安全性以及早期活动开展状况与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胸膜腔穿刺术的临床目的、适应证、禁忌证、操作方法、并发症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9.
死亡质量是评价临终关怀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对终末期患者死亡质量评价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死亡质量评价的测评工具包括死亡质量问卷-31、ICU死亡质量问卷-家属版、ICU死亡质量问卷-护士版、临终期体验问卷、长期护理死亡质量问卷、高质量死亡清单、死亡质量问卷-13等,测量工具各具特色,并已逐渐应用于临床工作中。  相似文献   
10.
恶心、呕吐是妊娠妇女特有的且最常见的早孕反应,是严重的早孕反应形式,是导致活产儿孕妇妊娠期间住院治疗的第二位疾病。妊娠恶心、呕吐分为轻度妊娠呕吐、伴代谢障碍的妊娠剧吐、晚期妊娠剧吐、其他疾病导致的妊娠剧吐、其他不明妊娠剧吐。研究表明妊娠剧吐主要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激素、遗传等有关,其对围生期胎儿及出生后子女都有影响,严重者能够导致孕妇体质量快速下降、营养失调和脱水,最终可对母婴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