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9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64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38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91篇
口腔科学   18篇
临床医学   334篇
内科学   160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70篇
外科学   142篇
综合类   543篇
预防医学   403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327篇
  6篇
中国医学   212篇
肿瘤学   58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正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是急危重症医学面临的重要临床问题,全球每年脓毒症患病人数超过1 900万,其中有600万患者死亡,病死率超过1/4,存活的患者中约有300万人存在认知功能障碍[1-3]。早期识别与恰当处理可改善脓毒症患者的预后。近年来,国内外对脓毒症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临床实践及证据不断增加,2016年美国重症医学会(SCCM)与欧洲重症医学会(ESICM)联合发布脓毒症3.0定义及诊断标准,新定义的出现及临床证据的积累都会对临床决策产生重要影响。为了更好地指导  相似文献   
72.
目的研究染砷大鼠脑中砷形态代谢产物、代谢酶含量水平及其相关性,初步探讨砷代谢与砷毒性机制关联性。方法雄性清洁级Wistar大鼠20只,分成对照组及砷酸钠低、中、高剂量组4组。各组大鼠砷酸钠经口染毒3个月后处死并摘取脑组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PLC-HGAFS)测定并比较砷酸钠各剂量染毒组大鼠脑组织中砷形态代谢产物[i As(Ⅲ)、i As(Ⅴ)、总砷(Total As)含量以及一甲基化率(PMI)、二甲基化率(SMI)]及代谢酶GSSG含量、甲基转移酶活力、GST活力、GSH含量;通过试剂盒法分析各组大鼠脑中甲基转移酶的活力,并探讨大鼠脑中砷形态代谢产物与代谢酶的相关性。结果染毒组大鼠随染毒剂量和时间的增加,出现生长发育迟缓及狂躁、相互撕咬等现象;砷染毒剂量升高会促进脑中i As(Ⅲ)和总砷含量增加;同时砷染毒组脑组织中GSSG含量有所升高而GSH含量有所下降;随染毒剂量升高,GST活力也随之呈现升高趋势;与对照组比较,砷酸钠染毒各剂量组大鼠脑中PMI值均较低,SMI值有所升高(P<0.05)。砷酸钠染毒组甲基转移酶活力与i As(Ⅲ)%含量呈负相关(r=-0.714,P<0.05),与PMI和SMI均呈正相关(rPMI=0.714,rSMI=0.805,P<0.05);砷酸钠染毒组GSH含量与i As(Ⅲ)%含量呈正相关(r=0.855,P<0.05),与PMI和SMI均呈负相关(rPMI=-0.855,rSMI=-0.858,P<0.05)。结论低剂量砷酸钠染毒会打破脑组织中GSSG与GSH的动态平衡,造成脑组织的氧化损伤,砷酸钠染毒后其代谢产物在脑组织中可能具有一定的蓄积能力。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孤独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患儿父母压力和家庭功能的相关性,对改善家庭困境及患儿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父母压力指数量表(Parenting Stress Index,PSI)、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mily Assessment Device,FAD)对ASD患儿父母进行评定。结果 1)不同性别患儿父母在接受度、要求、角色限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龄期患儿父母在注意缺陷/多动、适应性、心境、接受度、要求、依恋以及压力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收入家庭与高收入家庭在多个维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学龄前患儿父母的问题解决能力强于学龄期患儿父母(P0.05);较高收入组在问题解决、角色、情感反应、行为控制、总体功能方面明显优于较低收入组(P0.01);3)父母压力与父母亲受教育年限及家庭收入呈负相关,与患儿年龄及家庭功能量表的得分呈正相关;父母压力主要受母亲受教育年限、家庭功能中的行为控制以及总体功能影响。结论家庭在养育ASD患儿时存在一定的压力,养育男性患儿承受的压力更大,同时家庭收入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父母压力及家庭功能;并且家庭功能越差父母承受的压力越大。  相似文献   
74.
人体除了头发和指甲以外,任何地方都可能长肿瘤,眼睑也不例外。眼脸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良性肿瘤较常见,一般较易诊断,多冈美容理由行手术切除。但眼睑上的恶性肿瘤确诊较难。两者的鉴别除考虑发生年龄、肿瘤形态、生长速度、有无出血和淋巴结转移外,由于眼睑位于体表,容易对肿瘤取材,还应进行病理切片检查。治疗时,除考虑肿瘤的预后外,还应考虑保护眼睑的功能和美容等问题。  相似文献   
75.
目的研究厄贝沙坦片在中国健康人体内的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单中心、随机、开放、单剂量、两周期、2×2交叉试验设计,空腹试验和餐后试验中分别有32例受试者口服厄贝沙坦片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0.15 g。LC-MS/MS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厄贝沙坦的血药浓度,并用Phoenix WinNonlin 7.0软件计算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判定两制剂是否等效。结果空腹试验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厄贝沙坦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_(max)分别为(2242.4±631.5),(2327.3±821.0)ng·mL^(-1),AUC_(0-t)分别为(9953.2±3339.6),(10218.5±2985.3)h·ng·mL^(-1),AUC_(0-∞)分别为(10201.7±3377.9),(10516.5±2995.6)h·ng·mL^(-1),T_(max)均为1.50 h;t_(1/2)分别为(12.3±5.8),(15.1±10.3)h。餐后试验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厄贝沙坦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_(max)分别为(2691.8±663.7),(2598.8±877.1)ng·mL^(-1),AUC_(0-t)分别为(10129.8±3783.9),(9538.6±3151.8)h·ng·mL^(-1),AUC_(0-∞)分别为(10353.1±3792.3),(9720.1±3162.0)h·ng·mL^(-1),T_(max)均为1.50 h;t_(1/2)分别为(12.5±7.6),(10.3±5.2)h。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C_(max)、AUC_(0-t)、AUC_(0-∞)几何均值比的90%置信区间均完全落在80.00%~125.00%。结论2种厄贝沙坦片在中国健康志愿者体内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冠脉病变程度与血清促炎因子IL-1、IL-2、IL-4、IL-6、IL-8、TNF-α水平变化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住院诊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我院健康体献血者40例作为对照组 ,采用双抗体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IL-1、IL-2、IL-4、IL-6、IL-8、TNF-α浓度 ,并在行冠状动脉造影后计算冠状动脉病的病变支数和Gennisi评分.结果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IL-1、IL-2、IL-4、IL-6、IL-8、TNF-α水平高于正常健康者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1 );冠脉病变支数和促炎细胞因子IL-1、IL-2、IL-4、IL-6、IL-8和TNF-α水平呈正相关( P<0.01 );冠脉病变积分和促炎细胞因子IL-1、IL-2、IL-4、IL-6、IL-8和TNF-α水平成正相关(P<0.01);IL-1、IL-2、IL-4、IL-6、IL-8、TNF-α之间存在正相关(P均<0 .01).结论测定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促炎因子水平可对观察患者冠脉病变程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7.
目的回顾性分析感染性腹泻患者的细菌性感染病原菌谱及耐药性分析,为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12月10 917例急性腹泻患者进行细菌培养、菌株鉴定及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病例临床资料统计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总送检10 917份可疑腹泻患者标本,细菌培养阳性1 792份,阳性率为16.42%;共检出1 792株病原菌,以福氏志贺菌为主,共336株占18.78%;福氏志贺菌、肠炎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铜绿假单胞菌、副溶血弧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耐药率均为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泰利霉素、喹奴普汀/达福普汀、利奈唑胺、莫西沙星、替考拉宁、替加环素、环丙沙星耐药率均为0。结论感染性腹泻病仍缺乏有效的预防控制手段,对于不同类型的腹泻进行必要的病原学检测及早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与合理使用,控制和消除细菌耐药性产生。  相似文献   
78.
79.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对早期QT离散度的影响及与梗死面积变化的关系王曦云宋成伟张玉玲盛莉王东鸣(长春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职工医院,长春130011)高建立(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心肌发生病变的患者,心电图各导联间QT间期变异程度(QTd)常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80.
乳果糖氢气呼吸试验在小肠动力学中的应用任一鸣何绮娜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消化科河北省石家庄市050082SubjectheadingsHydrogenbreathtestSmalintestineGastrointestinalmotilityGa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