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2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71篇
肿瘤学   1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以社区为基础的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干预模式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我国艾滋病的流行已处于快速增长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以每年30%的速度上升。2005年最新疫情估计我国现有HIV感染者和病人65万,其中艾滋病病人7.5万。在艾滋病的流行和传播中,流动人口的数量和活动范围的日益扩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促进因素,既往统计数据表明,在HIV感染者中,流动人口的数量居多。流动人群流动性大、多数人处于性活跃期、艾滋病防治知识缺乏、多性伴、商业性性行为和吸毒等高危行为的存在、社会支持网络少、缺乏基本的医疗保障且经济条件差等因素将促进艾滋病在流动人群中的流行和蔓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重庆市2010-2018年恶性肿瘤发病死亡变化趋势。方法:收集整理2010-2018年重庆市肿瘤登记点恶性肿瘤发病死亡资料,采用SPSS 25.0分析恶性肿瘤发病率、中国人口标化发病率、世界人口标化发病率、年龄别发病率、死亡率、中国人口标化死亡率、世界人口标化死亡率、年龄别死亡率等。男性与女性、城市与农村发病率、死亡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趋势变化采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对APC的检验采用t检验。结果:重庆市恶性肿瘤发病率、中标率与世标率分别由2010年的200.08/10万、147.03/10万、162.53/10万上升至2018年的289.63/10万、195.85/10万、209.74/10万,APC分别为5.02%(4.39%~5.65%)、4.29%(3.77%~4.81%)、3.87%(3.36%~4.39%),变化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恶性肿瘤发病率历年均是男性高于女性(P<0.05)。2011年与2015年城市与农村地区恶性肿瘤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年份恶性肿瘤发病率均是城市高于农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与女性、城市与农村恶性肿瘤发病率均明显上升(P<0.05)。2010年重庆市恶性肿瘤死亡率、中标死亡率与世标死亡率分别为152.10/10万、103.49/10万、117.91/10万,2018年死亡率、中标死亡率与世标死亡率分别为184.77/10万、110.87/10万、125.53/10万,死亡率以年均3.15%(2.33%~3.98%)上升(t=4.03,P=0.005)。恶性肿瘤死亡率历年均是男性高于女性。2010-2018年男性与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率分别以3.46%(2.63%~4.29%)与2.63%(1.92%~3.36%)上升(t=4.36,P=0.003;t=3.43,P=0.011)。2010-2018年城市地区恶性肿瘤死亡率变化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0-2018年农村地区恶性肿瘤死亡率以年均3.05%(2.33%~3.77%)上升(t=4.03,P=0.005)。结论:重庆市恶性肿瘤发病率与死亡率呈快速上升的趋势,应针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和普及早诊早治,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2015年重庆市宫颈癌发病率、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方法:收集整理2015年重庆市11个肿瘤登记点报告的宫颈癌发病死亡病例(ICD-10编码为C53)。统计分析宫颈癌发病率、死亡率、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发病和死亡截缩率、发病或死亡累积危险度、早死所致的寿命损失年、残疾所致寿命损失年、伤残调整寿命年等指标。城市与农村宫颈癌发病率与死亡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结果:2015年重庆市肿瘤登记地区共报告宫颈癌新发病例916例,宫颈癌粗发病率为18.29/105,标化发病率为14.26/105,标化发病率农村(15.60/105)高于城市(12.32/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015年共报告宫颈癌死亡病例283例,粗死亡率为5.65/105,标化死亡率为3.98/105。2015年重庆市宫颈癌截缩发病率为32.60/105,截缩死亡率为8.32/105,发病率与死亡率累积危险度分别为1.41%与0.49%。宫颈癌导致的DALYs、YLDs 和YLLs分别是6.76千人年、5.00千人年与1.76千人年。结论:重庆市宫颈癌发病率与死亡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疾病负担重,疾病负担农村高于城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重庆市结直肠肛门癌疾病负担现状及特征,为开展结直肠肛门癌防治提供建议。 方法 收集分析2018年重庆市32个区县结直肠肛门癌个案资料(ICD-10:C18-C21),采用SPSS 25.0 统计分析发病率、死亡率、标化发病率与标化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 DALYs)、早死所致的寿命损失年(years of life lost,YLLs)、残疾所致寿命年损失(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YLDs)等指标。不同地区与性别间发病率、死亡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结果 2018年重庆市结直肠肛门癌发病率与标化发病率分别为30.38/10万与19.17/10万,男性发病率(36.18/10万)高于女性(24.49/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32,P<0.001)。城市发病率(32.97/10万)高于农村(29.24/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9,P=0.024)。结直肠肛门癌死亡率与标化死亡率为13.84/10万与8.12/10万,死亡率男性(16.83/10万)高于女性(10.81/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2,P<0.001),城市与农村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4,P=0.067)。结直肠肛门癌DALYs率为3.37人年/1 000,其中YLLs率与YLDs率分别为3.01人年/1 000与0.36人年/1 000。 结论 重庆市结直肠肛门癌发病率与疾病负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应重视结直肠肛门癌的防治,提高结直肠肛门癌的早诊早治水平。  相似文献   
15.
评估学校减盐干预对小学生减盐知识、态度与行为的影响及干预效果,为儿童减盐工作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方法 对重庆市5 153名小学生进行连续1学期的减盐宣传教育及指导,干预前后对所有学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并比较干预前后小学生知识、态度及行为的改变.结果 干预后,小学生对成年人高血压判断标准(64.5%)、低盐饮食有助于降血压(83.1%)、推荐的成人每人每天盐摄人量(76.2%)、低钠盐(74.2%)的知晓率均较干预前(16.2%,37.5%,25.7%,33.3%)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 489.7,2 232.3,2 621.4,1 728.6,P值均<0.01);干预后赞成低盐饮食(69.3%)以及回答能主动选择低盐食物学生的比例(59.6%)均较干预前(44.7%,30.7%)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637.1,865.4,P值均<0.01);干预后家中使用过限盐勺(65.5%)、接受过低盐饮食宣传教育(90.0%)、关注包装食品盐/钠含量的比例(64.2%)均较干预前(30.8%,27.5%,44.0%)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干预后认为自己吃盐量较少或适中的学生比例增多,认为自己吃盐量较多的学生比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3,P<0.01).结论 学校减盐干预可以提高学生盐与高血压的认知水平,改善低盐饮食的态度,在学校中开展减盐干预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丁贤彬  焦艳  许杰  沈卓之  毛德强 《重庆医学》2021,50(10):1769-1772
目的 探讨重庆市急性心肌梗死(AMI)疾病负担变化趋势,为开展AMI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2-2018年重庆市AMI个案资料,资料来源于重庆市心脑血管疾病监测数据库.统计分析AMI发病率、标化发病率、病死率、标化病死率、早死所致的寿命损失年(YLLs)、伤残所致的健康寿命损失年(YLDs)和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s).率的趋势变化采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PC)表示.结果 重庆市AMI发病率与标化发病率分别由2012年的29.86/10万、24.52/10万上升至2018年的52.67/10万、39.56/10万,APC分别为12.41%与11.18%,变化趋势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2年AMI病死率与标化病死率分别为20.05/10万、16.37/10万,2018年AMI病死率与标化病死率分别为37.49/10万、27.73/10万,变化趋势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庆市AMI的YLL率、YLD率与DALY率分别由2012年的3.80‰、0.62‰、4.42‰上升至2018年的6.29‰、1.05‰、7.34‰,APC分别为7.79%、11.63%、8.33%,YLD率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2,P<0.05).结论 重庆市AMI发病率、DALY率快速上升,病死率与YLL率保持相对稳定,应加强重庆市心肌梗死的三级预防.  相似文献   
17.
评估重庆市窝沟封闭项目的干预效果,为有效预防儿童龋病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重庆市干预组(2 321人)与对照组(2 025人)的12岁儿童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与口腔健康检查.口腔健康检查由经统一培训的牙科医生采用一次性CPI探针进行,数据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龋均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正确刷牙率、龋患率、牙龈出血率与牙结石检出率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儿童正确刷牙率城市干预组(38.40%)略高于对照组(36.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4,P>0.05);而农村为干预组(12.76%)高于对照组(1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1,P<0.05).城市干预组第一恒牙龋患率(14.23%)、恒牙龋患率(21.35%)均高于对照组(10.27%,11.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农村儿童第一恒牙龋患率、恒牙龋患率均为对照组(37.69%,53.04%)高于干预组(22.08%,33.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城市干预组与对照组恒牙龋均分别为0.43与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9,P<0.01);农村干预组与对照组分别为0.83与1.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3,P<0.01).结论 儿童窝沟封闭项目对于预防龋病是有效的,但重点应关注农村儿童.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 了解重庆市城乡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测算重庆市各年龄组健康期望寿命(HALE)。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法,对重庆市两区县1 722名60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得自评健康及相关因素资料,用Sullivan法计算健康期望寿命。结果 自评失能困难程度农村大于城市。重庆市60岁组老年人的期望寿命为23.49岁,健康期望寿命为18.03岁,其中男性17.10岁,女性18.75岁。85岁组老年人的期望寿命为6.62岁,健康期望寿命为3.65年,其中男性为3.71年、女性为3.45年。结论 老年女性虽然期望寿命长但健康寿命短,失能对女性期望寿命的影响要大于男性,高龄农村女性预期余寿(余寿期)内的生命质量大大低于男性。因此,女性尤其是农村高龄女性健康问题应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首次获得了重庆市城乡老年人的健康期望寿命,老年健康问题、女性健康问题、农村健康问题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重庆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梅毒、丙肝病毒、生殖器疱疹病毒-II型(herpes simplex virus—II,HSV-II)感染率及其影响因素,为调整干预策略和开展针对性的干预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滚雪球的方法招募调查对象,由经统一培训的调查员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采集血样检测HIv、梅毒、HSV-II和丙肝抗体。结果在调查的743名MSM中72.1%的人过去1年接受过干预服务,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91.5%,最近6个月与男性发生肛交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占36.7%。HIV、梅毒、丙肝病毒和HSV-II感染率分别为16.6%、8.5%、3.6%和3.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年龄(≥30岁年龄组:AOR=2.6,95%CI:1.2~5.4)、户籍所在地(中心城区外:AOR=2.4,95%CI:1.4~4.1;外省:AOR=1.7,95%CI:1.0-2.8)、过去1年有性病感染史(AOR=1.5,95%CI:1.0~2.4)和梅毒感染(AOR=6.0,95%CI=3.4~10.5)是HIV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年龄(≥30岁年龄组:AOR=4.9,95%CI:1.4~16.9)、首次性行为年龄(〈18岁年龄组:AOR=5.3,95% CI:1.7~16.2)、最近一次与男性发生肛交时使用安全套(AOR=2.6,95%CI:1.3~5.3)、HIV感染(AOR=6.6,95%CI:3.6~12.3)是梅毒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重庆市MSM人群HIV感染率持续上升,安全套使用率仍很低,性病感染是促进艾滋病传播的重要因素,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工作是当前MSM人群艾滋病防治的艰巨而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男男性接触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同性性行为特征及安全性行为的影响因素,为开展MSM人群艾滋病综合防治提供建议。方法通过滚雪球的方式招募MSM进行面对面的调查,采用逐步后退法的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安全性行为的因素。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作统计学处理,率的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共调查MSM951人,过去一年接受咨询检测服务的比例占44.5%,最近一次与最近6个月同男性发生肛交时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69.6%与38.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月收入(AOR=0.86,95%CI:0.77~0.96)、最近一年是否做过艾滋病病毒(HIV)检测(AOR=0.65,95%CI:0.48~0.87)、过去一年是否接受过干预服务(AOR=0.64,95%CI:0.43~0.97)、第一次与男性发生性行为时的性角色(AOR=0.75,95%CI:0.62~0.92)、最近6个月发生性行为的男性性伴数(AOR=1.33,95%CI:1.04~1.71)是影响安全性行为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MSM人群安全套使用率低,接受咨询检测服务的比例低,仍存在艾滋病在该人群快速传播的风险,应切实加大对该人群的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