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3篇
  免费   171篇
  国内免费   190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49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206篇
口腔科学   50篇
临床医学   370篇
内科学   177篇
皮肤病学   36篇
神经病学   46篇
特种医学   70篇
外科学   307篇
综合类   763篇
预防医学   336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326篇
  1篇
中国医学   300篇
肿瘤学   1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297篇
  2011年   291篇
  2010年   291篇
  2009年   273篇
  2008年   306篇
  2007年   288篇
  2006年   291篇
  2005年   213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01.
研究岩藻黄质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将50只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高脂组(40只),高脂组经高脂饲料喂养12周形成肥胖胰岛素抵抗模型,将其随机分为模型组、岩藻黄质0.2%剂量组、岩藻黄质0.4%剂量组和二甲双胍组,每组10只,连续喂养含有相应药物饲料6周后,测定各组小鼠体质量和附睾脂肪质量;检测血清中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HE染色法观察各组小鼠肝脏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组织中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磷酸肌醇-3-激酶(PI3K)/苏氨酸蛋白激酶(Akt)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γ(PPARγ)/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脂肪酸合成酶(FAS)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小鼠的体质量、附睾脂肪质量以及FBG,FINS,TC,TG,LDL-C,HOMA-IR水平,肝组织中PPARγ,SREBP-1和FAS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或P<0.01),同时HDL-C水平及肝组织中p-IRS-1,IRS-1,PI3K,p-Akt的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且肝组织病理形态明显改善。结果表明,岩藻黄质可明显减轻肥胖小鼠的肥胖及糖脂紊乱,并改善胰岛素抵抗,其作用可能与调控IRS-1/PI3K/Akt和PPARγ/SREBP-1/FAS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02.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后腹腔镜行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安全性。方法:对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后腹腔镜切除术9例(A组),腹膜后开放手术15例(B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率、术后肠道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以及手中各时点的血压、心率情况和术中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事件的发生率进行对比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手术时间长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出血量、输血率、术后肠道恢复时间、总并发症率、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在术中各时间点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在心动过速、低血压及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事件发生率方面的组间差异均也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可缩短术后住院时间,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并且术中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与开放手术相当。手术适应症选择适当,后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与开放手术具有同样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观察奥施康定(盐酸羟考酮控释片)治疗慢性癌性中、重度疼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64例慢性癌性中、重度疼痛患者给予口服奥施康定,奥施康定起始剂量10mg/12h,在用药过程中根据疼痛缓解程度调整剂量,所有患者均连续用药4周,分析治疗后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情况、生活质量评分。结果64例慢性癌性中、重度疼痛患者使用的奥施康定最小剂量10mg q12h,最大剂量60mg q12h。其中中度疼痛患者的显效率为100.0%(20/20),重度疼痛患者的显效率为90.9%(40/44),全部患者总的显效率为93.8%(60/64)。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便秘,发生率为21.9%,给予对症处理后.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奥施康定治疗慢性癌性中、重度疼痛疗效确切,有效率高,不良反应轻,能显著改善癌症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4.
TACE联合MRI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TACE联合MRI引导下射频消融(RFA)治疗原发性肝癌(PHC)的疗效。方法纳入接受TACE联合MRI引导下RFA的PHC患者50例(88个病灶),治疗后随访AFP水平及肿瘤复发情况。结果平均随访(15.35±8.49)个月。治疗后2个月,患者AFP水平为(33.94±11.64)μg/L,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302.29±55.11)μg/L,P0.01]。共9个治疗病灶复发,治疗后0.5年、1年、1.5年、2年和2.5年治疗病灶累积复发率分别为0、0、1.14%(1/88)、4.55%(4/88)和10.23%(9/88);共35例患者复发,治疗后0.5年、1年、1.5年、2年和2.5年总累积复发率分别为4.00%(2/50)、32.00%(16/50)、52.00%(26/50)、64.00%(32/50)和70.00%(35/50)。结论 TACE联合MRI引导下RFA治疗PHC创伤小、治疗病灶复发率相对较低,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5.
目的全面了解渝中区食品卫生状况,确定食源性致病菌在不同类食物中的分布情况,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国标GB4789和食源性致病菌监测手册的方法,对16类食品中的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阪崎肠杆菌、蜡样芽胞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和布鲁氏菌进行分离与鉴定。结果 2011-2013年共检测食品样品630份,检出食源性致病菌31株,总检出率为4.92%,其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5株,检出率为2.46%(15/610);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7株,检出率为2.15%(7/325);蜡样芽胞杆菌2株,检出率为1.43%(2/140);阪崎肠杆菌7株,检出率为10%(7/70);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布鲁氏菌均未检出。结论本区所售食品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应加大监管力度,避免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比较银杏内生真菌在浙江天目山地区和建德地区以及在同一地区雄株与雌株银杏中的种群结构。方法利用PDA培养基对采集自天目山地区和建德地区以及天目山地区雄株和雌株的银杏内生真菌分别进行分离、纯化,根据菌株群落的培养特征及5.8S和ITS区片段序列相似性比较和系统发育分析,进行菌株鉴定。结果从天目山地区和建德地区分别分离得到440、382株内生真菌。天目山地区内生真菌归属到9目、14科、19属、28种;建德地区内生真菌归属到8目、10科、11属、26种。银杏各组织部位内生真菌的数量和种类按由多到少排序:枝条>树皮>叶。天目山地区雄株银杏内生真菌在定殖率和菌株个数上均高于雌株银杏。结论银杏内生真菌具有极其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天目山地区银杏内生真菌在种类和数量上均多于建德地区。天目山地区雌雄株银杏在菌种种类和数量上存在差异,雄株银杏内生真菌在菌种数量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对亚硒酸钠诱导白内障大鼠采用N-乙酰半胱氨酸进行预防性治疗,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对白内障大鼠模型氧化损伤和晶状体浑浊程度的影响。方法 30只SD乳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ip 3.46 mg/kg亚硒酸钠溶液造模后,ip 0.1 mL/10 g生理盐水;实验组ip N-乙酰半胱氨酸10 mg/g,30 min ip亚硒酸钠溶液造模;对照组ip 0.1 mL/10 g生理盐水。所有动物均为隔日注射,连续6次。比较大鼠晶状体浑浊程度和SOD活性、NOS活性和MDA水平。结果 在晶状体核区、后囊区、前囊区+后囊区、前囊区+皮质区+核区+后囊区中,实验组与模型组比较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SOD活性和MDA活性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乙酰半胱氨酸能够预防后囊和核区白内障的发生,其作用是通过减少MDA水平、提高SOD活性、改善氧化应激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运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内镜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方法。方法对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92例行开腹胆囊切除 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86例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ST)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比较两种术式的临床效果、住院时间、并发症等。结果开腹组术中结石取净率为94.8%,住院时间为23.8±7.6d,术后并发胆瘘2例,肝功能衰竭1例,腹腔感染3例,肺部感染1例。内镜组有4例取石失败,改行开腹手术,余均取石成功,取石成功率为94%,住院时间为10.2±5.3d,并发胆道感染2例,十二指肠乳头出血3例。结论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 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相比,EST LC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临床效果可靠。EST与LC的联合应用可替代大部分开腹胆囊切除 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利用X线片观察并测量后牙区即刻种植术后的牙槽骨改变,比较即刻种植与延期种植术后牙槽骨吸收的程度。方法:对我院2014—2016年间后牙区94例即刻种植义齿和168例延期种植义齿进行术后6个月及1年随访,患者种植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和术后1年复查时均采用平行投照技术拍摄X线片,利用测量软件测量种植体近中及远中牙槽嵴顶端与种植体颈部之间的垂直距离。采用SPSS 19.0软件包进行配对t检验,分析即刻、术后6个月以及1年时种植体近远中牙槽骨的吸收变化。结果:无论即刻种植还是延期种植组,所有植体都获得了良好的骨结合。在种植体植入后,近远中的牙槽骨均有不同程度吸收。术后6个月复查时,即刻种植组牙槽骨近远中平均吸收0.25 mm,延期种植组牙槽骨近远中平均吸收0.43 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复查时,即刻种植组牙槽骨近远中平均吸收0.57 mm,延期种植组牙槽骨近远中平均吸收1.10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牙区即刻种植和延期种植术后,植体均可获得良好的骨结合;术后近远中方向牙槽骨均发生明显吸收,且术后1年时即刻种植组牙槽骨吸收程度轻于延迟种植组。  相似文献   
110.
本文报道了1例儿童富于T/组织细胞的B细胞淋巴瘤1例,且以噬血细胞综合征表现为首发症状。作者复习了T/HRBCL的诊断、治疗相关文献,为该疾病的诊疗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