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7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39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31篇
内科学   92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55篇
综合类   258篇
预防医学   10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25篇
  3篇
中国医学   114篇
肿瘤学   2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01.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技术是目前治疗晚期脂肪性肝病的一个新的有效手段,对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对于提高肝病的治愈率、减轻患者痛苦以及降低治疗成本均有重要的意义。该文对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晚期脂肪性肝病引起的不可逆性肝损伤的研究现状,以及用于治疗的细胞来源、治疗的修复机制、细胞移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 CD4+ CD25+ CD127-调节性 T 细胞在慢性丙型肝炎(HCV)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 HCV 患者67例,并根据是否吸毒分为吸毒丙肝组35例和非吸毒丙肝组32例;健康体检人员32例作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中 CD4+ CD25+ CD127-调节性 T 细胞的表达;应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 的方法检测其HCV RNA 含量。结果慢性 HCV 患者中的吸毒感染组与非吸毒感染组的外周血中 CD4+ CD25+ CD127-调节性 T 细胞在 CD4+ T 细胞中所占比率分别为:3.84±1.95%、4.44±1.67%,明显低于对照组6.10±1.65%( P <0.01);而吸毒组与非吸毒组慢性 HCV 患者血液 CD4+ CD25+ CD127-调节性 T 细胞的表达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CV 患者抗病毒治疗前血液 CD4+ CD25+ CD127-调节性 T 细胞的表达值明显低于治疗后和正常对照组( P <0.01)。结论 HCV 患者治疗前患者外周血 CD4+ CD25+ CD127-调节性 T 细胞的表达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而在治疗有效后升高,说明CD4+ CD25+ CD127-调节性 T 细胞参与了 HCV 患者的机体免疫过程,而 CD4+ CD25+ CD127-调节性 T 细胞在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可能成为监测 HCV 患者体内细胞免疫状态和机体抗病毒免疫应答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3.
细胞信号转导系统己成为近年来研究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热点之一,高糖作为始动因子,诱导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信号通路激活并促进DN发生、发展的研究倍受关注。诸多研究显示PKC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参与了DN的发生发展,且其重要作用已逐渐确立:PKC信号通路激活可明显影响血液动力学、增加血管通透性以及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c,ECM)沉积、抑制Na+-K+-ATP酶活性和参与细胞增殖等。并且PKC抑制剂的使用为DN防治开辟了新视角与途径。研究证实,单味中药及其提取物(如牛蒡子及其提取物、槲皮素等)及一些中药复方(如菟箭合剂、六味地黄加味胶囊等)对DM鼠肾脏有部分保护作用,对PKC信号通路也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但现有研究证据表明PKC信号通路抑制剂多为非特异性,且副作用大,而特异性PKC信号通路抑制剂尚在研究中,且迄今无成功应用到临床的先例。因此,随着中药现代化研究加快,深入研究中药抑制PKC信号通路激活,对从信号通路干预DN进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目前中药干预PKC信号通路与DN研究进展综述,为今后用中药作为PKC抑制剂来防治DN提供一定实验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4.
目的:观察降钙素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英德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4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21例,对比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抗生素应用、二重感染、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抗生素使用时间和平均住院费用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钙素原可规范抗生素使用,判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病情,缩短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时间。  相似文献   
105.
目的:研究回药复方软化动脉胶囊对糖尿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的iNos/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40只糖尿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照、阳性对照组、回药低剂量组、回药高剂量组,治疗后,分析iNos/PI3k/Akt表达的变化.结果:经透射电镜观察,回药组与阳性对照组可改善主动脉血管超微结构;与模型组比较,回药复方软化动脉胶囊可下调iNos/PI3K/Akt信号通路以延缓糖尿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结论:回药复方软化动脉胶囊可以改善动脉血管超微结构,且回药高剂量组的疗效优于回药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iNos/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煤矿农民工预防艾滋病不同干预措施的效果及成本效果。方法于2009年7—12月选取开滦矿业集团某煤矿农民工459人,在基线调查基础上分成3组,分别采用发放宣传品、专业讲座、同伴教育3种干预措施;收集干预前后艾滋病相关危险性行为及安全套使用率,使用艾滋病病毒(HIV)传播模型计算每种干预措施所能避免的HIV感染例数,同时计算成本效果比。结果以近5个月内有偿性服务的安全套使用率为指标评价实施干预后危险性行为的变化,发放宣传品组由50.7%(35/69)上升到了55.2%(32/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专业讲座组由51.0%(50/98)上升到了78.0%(32/41),同伴教育组由44.6%(25/56)上升到了66.7%(30/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3.342、15.920,P<0.05);从总的知晓率来看,干预后专业讲座组61.3%(92/150),高于发放宣传品组的45.8%(66/144)和同伴教育组的50.3%(83/165),而后两者无明显差异;3种干预措施每避免1例HIV感染需要的平均成本分别为48 214.29、41 195.65和55 138.89元,专业讲座的成本效果比最高。结论以3种干预措施的效果和成本效果比为评价指标,专业讲座最好、同伴教育次之、发放宣传品最差。  相似文献   
107.
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激活是指慢性HBV感染者合并肿瘤时接受细胞毒性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期间出现的HBV复制,可导致肝细胞连续性坏死及肝功能进行性下降,最终产生程度不一的损害,轻者表现为肝炎症状,重者出现暴发性肝功能衰竭。目前通常认为这是合并慢性HBV感染的肿瘤患者,尤其是非霍奇金淋巴瘤等接受化学疗法后常见的并发症。本研究旨在观察拉米夫定对这类患者HBV再激活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了解各期血吸虫病患者心电图QTc间期变化。方法 2004~2005年对临床诊断为血吸虫病的患者按急性血吸虫病(急血组)、慢性血吸虫病(慢血组)、脑型血吸虫病(脑血组)和晚期血吸虫病(晚血组)分组;治疗前进行心电图检查,测量QT间期,应用Bazett公式计算QTc,同时对各组QTc延长患者进行血清电解质检测。结果 晚血组QTc间期延长率为58.82%;急血组和慢血组分别为17.14%和5.00%;脑血组无一例延长。28例QTc延长者的血清电解质检测,晚血组20例中16例出现不同程度的电解质紊乱;急血组6例中2例异常;慢血组2例无异常。结论 血吸虫病患者的QTc间期延长与临床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109.
目的:首次调查福建省五个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的分布状况,并探讨HBV基因型与HBV,相关肝病临床的可能相关性。方法:收集福州市、厦门市、泉州市、三明市、莆田市等地区慢性HBV感染者的血清,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检测HBV基因型,应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对应分析研究HBV基因型与临床的相关性。结果:431份HBV DNA阳性的血清中基因B型275例(63.8%),C型100例(23.2%),D型及其混合型共51例(11.8%)。未见A、E、F型。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泉州和三明地区HBV基因B型所占比例显著高于福州地区(P=0.002;P=0.006);无症状携带者、慢性肝炎、重型肝炎都是以基因B型为主要基因型;基因C型在肝硬化中所占比例(47%)显著高于无症状携带者(14.5%)和重型肝炎组(14.7%)(P=0.009,P<0.001);基因B型的e抗原阳性率(52.4%)显著低于C型(56%)(P=0.008);基因D型患者e抗原阳性率(30.8%)也低于C型(P=0.051)。对应分析表明HCC与基因D型及其混合型关系密切。结论:①福建省HBV感染以基因B型为主,其次是C型,也存在基因D型的流行。②福建省部分地区基因型B和C的分布可能存在差异。③基因B型在年轻患者中可能与重型肝炎的发展有关;基因C型在年长患者中可能更易导致肝硬化。④基因D型与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观察和分析降钙素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应用价值,以期探索一种有效的方法规范抗生素的应用、降低医疗费用。方法选取10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者且参考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检测降钙素原水平且在该指标水平指导下应用抗生素、对照组仅根据临床经验应用或停用抗生素,同时对两组患者抗生素应用、二重感染、临床治疗效果和平均住院治疗时间以及住院平均花费等项目进行观察和相关数据的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相比无差异(P〉0.05),而观察组抗生素应用率(67.31%)、二重感染率(3.85%)均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抗生素应用时间及平均住院治疗时间较对照组缩短、住院平均花费较对照组下降(P〈0.05)。结论降钙素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应用价值显著,能有效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