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55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29篇
外科学   87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参麦注射液对腹腔局部防御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观察了参麦注射液对5/6肾切除大鼠腹膜透析过程中腹腔局部防御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将参麦注射液加入到腹透液中可显著增加大鼠腹腔中的C3和IgG含量;对腹腔中的巨噬细胞数量无显著影响,但用药后吞噬指数及吞噬百分率有一定增加趋势,并能减轻腹膜间皮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狼疮样小鼠脾细胞体外分泌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及其中药狼疮方对其影响。方法:采用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小鼠模型,给中药狼疮方、强的松及联合治疗后分别检测抗ds-DNA抗体、刀豆蛋白A(ConA)诱导的脾细胞增殖反应和IL-6、IL-10水平。结果:(1)脾细胞自身增殖反应性,模型组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各治疗组治疗后脾细胞自身增殖反应性与正常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2)模型组血清抗ds-DNA抗体为1.75±0.25,与正常组(1.20±0.21)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各治疗组血清抗ds-DNA抗体与正常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3)模型组狼疮样小鼠脾细胞经ConA诱导下分泌Th2细胞因子IL-6和IL-10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及各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狼疮方具有免疫抑制剂作用,可抑制T和B细胞活化,减少Th2细胞因子的形成和自身抗体产生,有效地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相似文献   
13.
一氧化氮与慢性肾功能衰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氧化氮(NO)在细胞信息传递、细胞防御和细胞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对NO的深入了解改变了心血管、神经及免疫系统生理和病理生理的观点。本文综述了NO的来源,代谢、作用机制;NO对肾脏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及NO在慢性肾功能衰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一氧化氮与慢性肾功能衰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氧化氮在细胞信息传递,细胞防御和细胞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对NO的深入了解改变了心血管,神经及免疫系统生理和病理生理的观点,本文综述了NO的来源,代谢,作用机制,NO对肾脏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及NO在慢性肾功能衰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and mechanism by which PPARγ ligand, rosiglitasone, regulates the expression of CD40 and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 1 (ICAM-1) in the rat peritoneal mesothelial cells (RPMCs) induced by lipopolysaccharide (LPS). Methods RPMCs were harvested from Sprague-Dawley rat peritoneal cavity and maintained under defined in vitro conditions. The cell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groups as follows: medium, LPS (5 mg/L), LPS (5 mg/L)+BAY11-7085(5 μmol/L, NF-κB inhibitor), rosiglitazone (10 μmol/L or 20 μmol/L,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γ activator), LPS (5 mg/L)+rosiglitazone (10 μmol/L)+GW9662 (3 μmol/L,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etivatcd receptor γ antagonist), and LPS (5 mg/L)+vehicle (DMSO 0.2 ml/L). The expressions of CD40 and ICAM-1 RNA in RPMCs were examined by RT-PCR after 3 hour treatment, and the protein expressions of CD40, ICAM-1, p-NF-κB p65 and p-IκBα were examined by Western blot or immunofluorescence after 24 hour treatment. Results Following treatment with LPS, both the expressions of CD40 and ICAM-1 protein in RPMCs were up-regulated significantly (P<0.05), and the phosphoralation of p65 was increased greatly (1.10±0.17 vs 0.55±0.06, P<0.05). BAY11-7085 (5 μmol/L)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protein expression of p-p65 (0.22±0.11 vs 1.10±0.17, P<0.01), CD40 (0.34±0.02 vs 0.50±0.06, P<0.05) and ICAM-1 (0.35±0.16 vs 0.74±0.03, P<0.05). Pretreated with rosiglitazone for 3 h then added with LPS for 1 h, the levels of p-p65, CD40 and ICAM-1 in RPMCs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those of LPS group (0.77±0.08 vs 0.90±0.10, P相似文献   
16.
狼疮肾炎尿毒症狼疮活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狼疮肾炎(lupusnephritis,LN)向终末期肾脏病发展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最主要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LN需要透析治疗者,通常被认为是终末期肾脏病,有不少医师认为已属不可治性,因而不给予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1]。LN活动性是评估病情及指导治疗的有效指标。因此,我们对74例LN尿毒症患者的狼疮活动性进行了回顾性的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996—1998年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确诊为LN尿毒症患者,均纳入研究对象。LN确诊的依据是:按美国风湿病学会狼疮诊断标准,即11项中有4项以上阳性[2]。…  相似文献   
17.
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临床应用已30年,患者生存及技术存活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狼疮肾炎患者白细胞介素-12(IL-12)和免疫球蛋白(Ig)G水平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9例疮肾炎患者及11名正常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液中IL-12和IgG水平,并作比较。结果:狼疮肾炎活动期、静止期IL-12和IgG水平较正常对照均明显升高(P<0.01),并且在活动狼疮肾炎IL-12与IgG水平呈正相关。结论:狼疮肾炎PBMC异常分泌IL-12、IgG,IL-12通过促进自身抗体分泌参与狼疮肾炎发病,IL-12水平可反映狼疮肾炎活动程度。  相似文献   
19.
腹膜透析相关性真菌性腹膜炎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相关性真菌性腹膜炎(FP)的易感因素、诊治和转归。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05年11月期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收治的CAPD相关性真菌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病源菌、治疗、转归,并与同期收治的革兰氏阳性(G~ )球菌、革兰氏阴性(G~-)杆菌腹膜炎进行分组对比。结果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205例,其中真菌性腹膜炎20例(9.76%);真菌性腹膜炎组、G~ 球菌组、G~-杆菌组3组间的发病年龄、性别、血白细胞计数、透出液细胞计数、开始透析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真菌性腹膜炎组腹部压痛、反跳痛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余两组(P<0.05);17例(85%)患者1月内有腹腔/全身系统使用抗生素史:真菌性腹膜炎组6例(30%)死亡,其余14例转血液透析,死亡率及腹膜透析退出率显著高于其余两组(P<0.05)。结论腹腔/全身使用抗生素是腹膜透析相关真菌性腹膜炎发生的高危因素,真菌性腹膜炎临床症状较重,预后不良,确诊后早期拔管可能可以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结合我国当前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发展与改革需求,以及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学模式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该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路,并从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设置以及核心课程改革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