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8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6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9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uclear receptors and thyroid functions, we have determined the circulating lymphocyte nuclear T_3R in normal subjects, in patients with hyper-and hypothyroidism and in hypothyroid patients on thyroid hormone substitution therapy. In hyperthyroid and hypothyroid patients, the nuclear affinity (kd) for T_3 was similar to that of normal subjects. In hyperthyroidism maximal binding capacity (MBC) of nuclear T_3R was unaltered, whereas in hypothyroidism the MBC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up to 8.06±0.80 fmol/μg DNA, which was 2.1 times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In hypothyroid patients treated with 90—120 mg desiccated thyroid daily the nuclear MBC was 4.34±0.72fmol/μg DNA, not different from that observed in euthyroid subjects. It was found that the nuclear T_3R MBC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serum levels of T_3, T_4, FT_3, FT_4 and rT_3, but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erum TSH concentration in hypothyroid patients.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hormonal modulation of the nuclear T_3R which exhibited up regulation in hypothyroidism. The increase in nuclear T_3R number might reflect a compensatory mechanism for the maintenance of cellular homeostasis in face of decreased serum concentrations of thyroid hormones.  相似文献   
12.
瘦素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肥胖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明了,遗传很有可能在其发病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有关肥胖症机理的研究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尤其在1994年底Nature上首次发表了克隆ob基因即肥胖基因的论文后[1],至今有关的科研论著已达1200余篇。这种在遗传性肥胖的ob/ob小鼠身上发生突变的基因,转录为45bp的RNA后最终翻译成167aa,分子量为16KDa的蛋白质,称为leptin,译为瘦素。在人类,相应的蛋白产物与小鼠有84%的同源性,一度认为ob基因的突变造成了人类某些形式…  相似文献   
13.
36例柯兴综合征,血清rT_3均值为92.4±31.1ng/dl,明显高于单纯性肥胖症及正常对照组,血清T_3(0.92±0.2ng/ml)、T_3/rT_3比值(1.1±0.4)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血清T_4、TSH与正常组比较无明显差别。7例柯兴手术治疗后T_3、rT_3、T_3/rT_3比值恢复正常,T_3/rT_3 比值与上午8时血皮质醇、24小时尿17-OH、17=0均呈负相关(P<0.05)。提示:柯兴综合症甲状腺激素的变化与柯兴综合征的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分泌过多的糖皮质激素抑制5′脱碘酶活性可能是甲状腺激素变化的主要原因;柯兴症甲状腺激素的测定有助于柯兴症的鉴别诊断和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14.
一些内分泌综合征可因其有分泌过多的激素或类似激素的物质而被识别。内分泌腺肿瘤和一些非内分泌腺肿瘤,尤其是分化差的雀麦细胞肺癌等可有某些激素分泌过多,引起内分泌失调的临床表现,对于所谓异源性或异位性内分泌综合征的病因和发病机理需要从基因和分子水平上予以阐明,目前还不够深入了解。然而,近二十多年来对一些分泌激素的肿瘤已可采用药物抑制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阻滞激素的合成和释放,甚至在细胞水平拮抗激素的作用,从而缓解症状,缩小肿瘤。内分泌肿瘤的药物治疗已成为手术切除和/或放射治疗的一种辅助疗法,甚至在不能或不需要手术切除的情况下,转为主要的或首选的治疗手段,为此我们邀请了一些国内的专家对一些内分泌肿瘤的药物治疗作一介绍,希望引起同道的兴趣,并在自己的实践中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5.
甲状腺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甲减)是内分泌常见病,但临床上延误诊断的情况时有发生,为此我们分析近年收治的病例,并对诊断、治疗中的若干  相似文献   
16.
为了快速准确地检测致病性小肠结肠那尔辛菌(YE),根据该菌染色体上ail基因顺序设计一时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反应直接检测模拟阳性粪便中致病性YE,该反应能扩增出170bp的ail基因片段。在500mg粪便中接种约10 ̄3致病性YE即可得到阳性结果,而其他被测细菌均为阴性。运用Sanger双脱氧法测定了扩增产物的核苷酸顺序并证实其真实性。这一检测方法不仅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而且能在1天之内出结果,还能准确地判断致病性YE的存在。  相似文献   
17.
类固醇5 α还原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固醇5 α还原酶(SRD5A)能催化睾酮转化为生物活性不尽相同的另一种雄激素——二氢睾酮(DHT),故在性分化及雄激素生理中发挥重要作用。该酶具有SRD5A1及SRD5A2两个异构体,两者的基因结构及定位、组织表达、生化特性及其功能均有差异,该基因变异或表达异常可参与性发育异常及前列腺疾病等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自制18-羟皮质醇抗血清,建立血浆18-羟皮质醇竞争性ABC-ELISA.同时测定部分正常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和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血浆18-羟皮质醇水平.结果该方法批内变异为6.6%~8.1%,批间变异为11.3%~12.2%,平均回收率为102.1%,最低可测定限为0.42 nmol.L-1,正常参考值为3.0±1.7 nmol.L-1.原醛腺瘤组血浆18-羟皮质醇明显高于原醛增生组,原发性高血压组和正常组(P<0.05),后三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鉴于本法具有简便、灵敏、稳定等特点,可提供一种原醛诊断和鉴别诊断新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1958~1985年所见12例恶性嗜铬细胞瘤。主要临床特点为持续性高血压,持续性分泌高儿茶酚胺(CA),酚妥拉明试验阳性率高达100%等。11例切除肿瘤的组织学检查示血管和包膜受侵及/或淋巴结、骨、肺和硬膜转移。本组病例由于发现晚,首次手术不彻底或术后未定期复查尿CA,所以预后差,仅5例存活,其中两例由于转移引起截瘫。外科手术对转移病例也是首选方法。此外,同位素间~(131)I苄胍(~(131)I-MIBG)是一种有希望的新疗法。  相似文献   
20.
2型糖尿病控制状况评价量表的应用   总被引:52,自引:1,他引:52  
目的研究由瑞金医院糖尿病中心设计的糖尿病控制状况评价量表(CSSD70)在评价2型糖尿病控制状况中的效用。方法分析136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CSSD70得分与年龄、性别、病程、文化程度、胰岛素使用、拥有的糖尿病工具、糖尿病家族史、首发症状、并发症、随机血糖、HbA1c间的关系。同时也分析CSSD70与国外量表DQOL得分的相关性,并为了了解CSSD70有效性和稳定性,在1周内两次重复测定CSSD70的得分情况。结果CSSD70与DQOL得到了基本一致的结论,但CSSD70的评价更为全面和敏感。研究中的糖尿病相关因素几乎与CSSD70各个模块间均有不同程度的关联,且CSSD70测定的稳定性好,内部各模块间的关系密切。结论CSSD70是一张能够较好反映2型糖尿病功能性健康状态,且符合中国患者病情控制需要的评价量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