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9篇
基础医学   25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6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1.
黄芪、当归对血管内皮剥脱后内膜增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研究黄芪和当归防治血管内皮剥脱后再狭窄与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表型转化之问的关系。方法 建立大鼠主动脉内皮剥脱模型,分别采用形态学和Northern印迹分析技术,观察大鼠血管内皮剥脱后内膜增生情况及VSMC表型标志基因SM α—肌动蛋白、平滑肌胚胎型肌聋蛋白重链(SMemb)表达活性。结果 术后7d模型组内膜明显增生,14~21d内膜呈进行性弥漫性增厚,与模型组相比,两种中药治疗组的内膜增生程度均明显藏轻1分化标志SM α—肌动蛋白基因表达增高,去分化标志SMemb表达降低。结论 黄芪和当归通过抑制VSMC表型转化而减缓血管内膜增生。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和活化与2型糖尿病大鼠大血管病变的关系以及罗格列酮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高脂饲料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用含明胶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活性,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 mRNA的表达,并观察罗格列酮治疗48、和12周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及活性的变化。结果糖尿病组大鼠主动脉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活性是正常大鼠的1.37倍,且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而增强,分别是正常组大鼠的1.69、2.25和2.92倍,基质金属蛋白酶9 mRNA的表达呈增高趋势,分别是正常组的1.15、1.30、1.45和1.99倍;罗格列酮治疗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活性分别比模型组降低11.56%、37.73%和48.60%,基质金属蛋白酶9 mRNA表达量分别比模型组降低26.80%、27.16%和46.46%。结论在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形成过程中,伴有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和活性的变化,罗格列酮防治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机制与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因表达和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在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加大剂量VitD3制备大鼠AS模型。用Western blot和RT-PCR方法分别检测动脉壁细胞间ICAM-1蛋白及mRNA含量。结果AS大鼠血管壁ICAM-1蛋白及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大鼠显著增高。结论 ICAM-1在血管壁的表达与AS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4.
目的 研究hrg 1对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增殖的抑制作用是否与调节细胞周期调节蛋白 (cyclin)表达活性有关。 方法 采用pcD2 hrg 1真核表达质粒转染体外培养的VSMCs,Westernblot、MTT法、流式细胞术观察该基因过表达对细胞周期蛋白E(cyclinE)、P2 7表达及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转染pcD2 hrg 1后 ,与对照组细胞相比 ,G1期细胞比例上升 ,S期细胞比例下降 ,细胞生长速率明显减慢 ;而转染hrg 1反义RNA表达载体的细胞生长速率明显加快。转染hrg 1 2 4h后cyclinE表达开始降低 ,之后呈持续下降趋势 ;至 72h ,其表达量约为对照组的 1 /2。P2 7的表达则呈上升趋势 ,转染hrg 1 2 4h后 ,其表达活性显著增加 (为对照组的 2 6倍 ) ;转染后 48h达高峰 ,为对照组的 3 3倍 ;在转染后72h仍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 hrg 1通过上调P2 7和下调cyclinE表达而发挥抑制VSMC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95.
目的 评价山莨菪碱、旋覆花素、苦碟子对过度训练大鼠肾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72只,体重200-220g,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C组,n=8)、力竭对照组(E组,n= 16)、山莨菪碱组(A组,n=16)、旋覆花素组(IB组,n=16)、苦碟子组(IS组,n=16)。采用游泳至力竭建立过度训练动物模型。A组于力竭前即刻腹腔注射山莨菪碱10 mg/kg,IB组于力竭前24 h及力竭前即刻胃肠灌入旋覆花素25 ml/kg,IS组于力竭前即刻腹腔注射苦碟子20 ml/kg,力竭后6、24 h处死大鼠取肾脏标本,采用流式细胞术及TUNEL法检测肾细胞凋亡,并计算肾细胞凋亡率。结果 与C组比较,E组、A组、IB组和IS组力竭后6、24 h肾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或0.01);与E组比较,A组、IB组和IS组力竭后6、24 h肾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结论 山莨菪碱、旋覆花素及苦碟子预先给药可减轻过度训练诱发大鼠肾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6.
应用改良的Martin(1993)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transcription-poly-merasechainreaction,RT-PCR)方法,测定了大鼠ETA型受体((Endothelin-Areceptor,ETA-R)mRNA在心血管系统细胞中的分布。结果证明,ETA-RmRNA广泛地分布在心血管系统细胞中.其中以平滑肌细胞中含量最高。内皮素及其受体的配基可以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smoothMusclecell,VSMC)中ETA-RmRNA的表达。此外,还发现在自发性高血压动物的血管平滑肌细胞中ETA-R基因的高表达可能是高血压血管高反应性的一个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97.
应用反转录一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Transcription-PolymeraseChainReaction,RT-PCR)方法,亚克隆出大鼠肾脏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ⅡType-1Receptor,ATR1)cDNA,并以此为探针,通过Northernblotting分析和定量PCR方法,测定大鼠不同组织中ATR1mRNA的分布,证明ATR1mRNA广泛存在于不同组织中,其中以肾脏含量为最高,其次为心脏和小脑;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HypertensiveRat,SHR)肾、心组织中ATR1mRNA较正常对照大鼠(Wistar-KyotoRat,WKY)明显下隆。  相似文献   
98.
用腺嘌呤饲喂大鼠,建立慢性肾功能不全性贫血动物模型,观察肾功能损伤与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生成素(EPO)合成之间的关系,探讨补肾生血中药改善造血机能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中药可显著降低肾功能不全大鼠血清肌肝和血尿素氮,并通过促进EPO基因表达来改善动物的贫血状况。  相似文献   
99.
目的 观察β-淀粉样蛋白(Aβ)注入大鼠海马后光镜和电镜下的炎性反应,检测炎性反应相关酶-环加氧酶-2(COX-2)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变化,并研究葛根素对这些变化的影响.方法 取Wistar雄性大鼠24只,随机分为葛根素组、β-淀粉样蛋白组(Aβ组)、对照组,每组8只.葛根素组和Aβ组大鼠双侧海马注射Aβ25~35;对照组行假手术,双侧海马注射0.9%氯化钠溶液.葛根素组按150 mg·kg-1·d-1经腹腔注射葛根素治疗14 d;Aβ组和对照组给予3.75 ml·kg-1·d-1 0.9%氯化钠溶液假治疗14 d.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后处死,取海马组织,进行光镜和电镜观察,并用Western blot分析和免疫组化两种方法 检测海马组织COX-2和iNOS蛋白的表达.结果 训练的第1、2、3天,对照组、葛根素组的平均逃避潜伏期(AEL)与Aβ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的第4、5天各组AE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间探索实验中,对照组、葛根素组大鼠跨平台次数与A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到Aβ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的炎性反应较对照组强烈,而葛根素组的炎性反应较Aβ组减弱.Western blot分析和免疫组化两种方法 均显示,iNOS、COX-2蛋白在Aβ组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葛根素组与Aβ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β可能通过激活COX-2、iNOS引发大鼠海马炎性反应,从而导致其神经元损伤、学习记忆能力下降,而葛根素可能通过抑制Aβ激活海马炎性反应的作用,改善大鼠学习记忆障碍.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通心络超微粉对心肌梗死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作用。方法 130只SD大鼠随机选10只为假手术组(0.9%NaCl灌胃4w,n=10,至实验终点时剩有8只)4w后处死。120只SD大鼠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术后存活的38只大鼠随机分为:NaCl灌胃组(0.9%NaCl灌胃4w,n=9),通心络超微粉治疗组(1.0g.kg-1.d-1)10只、卡托普利治疗组(15mg.kg-1.d-1,n=10)10只,药物灌胃4w。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TGF-β1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心肌梗死模型组TGF-β1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均P0.01)。与心肌梗死模型组相比,通心络超微粉治疗组和卡托普利治疗组TGF-β1的蛋白和mRNA表达均明显减低(P0.01)。结论大鼠心肌梗死后TGF-β1表达增加,提示TGF-β1在梗死后心室重构起重要作用。通心络超微粉抑制大鼠心肌梗死后TGF-β1表达基于通心络超微粉的抗氧化应激作用。通心络超微粉对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保护作用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