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90篇
临床医学   48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71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与先天性牙异常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为了验证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与先天性牙异常如过小侧切牙、釉质发育不良、多生牙、易位牙、尖牙阻生和缺牙之间存在的关系.方法:对100例年龄12~42岁未经历正畸治疗的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的病史、口内、X片和牙模型进行检查,并进行样本百分比分析.结果:结果显示牙异常者占50.00%.7.00%的患者上侧切牙釉质发育不良,28.00%过小侧切牙,4.00%尖牙阻生,9.00%下切牙缺失,易位牙为2.00%,无一例多生牙.30.00%前牙Bolton比值不协调.结论: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与过小侧切牙、釉质发育不良、先天缺牙密切相关.Ⅱ类2分类错(牙合)前牙Bolton比值不协调的主要因素是过小侧切牙和下切牙缺失.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骨性开He和骨性深覆He的下颌应力分布、影响因素及其病因联系。方法 通过尸体解剖建立两种错He的下颌二维有限元应力分析模型,按照轴对称原理,在力系分析基础上进行模拟加载,比较下颌应力状况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①咬合瞬间骨性开He和骨性深覆He的下颌应力存在明显差异,与骨性深覆He者相比,开He者升支前缘及乙状切迹区呈现更高水平拉应力,而下颌角、角前切迹区压应力水平亦显著增高。②下颌形态是影响下颌应力的主要因素,咀嚼肌方向的作用很小。结论 形态变异导致的下颌表面应力差异可能是导致骨性开He者与骨性深覆He者下颌骨表面生长改建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骨性开牙合和骨性深覆牙合的下颌应力分布、影响因素及其病因联系。方法 通过尸体解剖建立两种错牙合的下颌二维有限元应力分析模型 ,按照轴对称原理 ,在力系分析基础上进行模拟加载 ,比较下颌应力状况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①咬合瞬间骨性开牙合和骨性深覆牙合的下颌应力存在明显差异 ,与骨性深覆牙合者相比 ,开牙合者升支前缘及乙状切迹区呈现更高水平拉应力 ,而下颌角、角前切迹区压应力水平亦显著增高。②下颌形态是影响下颌应力的主要因素 ,咀嚼肌方向的作用很小。结论 形态变异导致的下颌表面应力差异可能是导致骨性开牙合者与骨性深覆牙合者下颌骨表面生长改建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比较CBFa1/Osf2和BMPs在牙周组织中的表达及变化,探讨在正畸骨改建过程中,这两个对骨形成起到重要作用的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正畸牙移动的生物学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建立大鼠正畸牙移动的动物模型,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CBFa1/Osf2和BMPs在此过程中的表达。结果:正畸牙移动过程中CBFa1/Osf2和BMPs在牙周组织的分布及表达变化的时间上具有明显的一致性;均表现为实验组表达明显强于对照组,张力侧表达强于压力侧;其中成骨细胞、成纤维细胞及破骨细胞均为强表达。结论:CBFa1/Osf2和BMPs均参与了正畸的骨改建过程,且可能在正畸骨改建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Edgwise矫治器在固定外伤松动牙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寻求一种固定外伤松动乳牙或年轻恒牙的新方法。方法 43例4~14岁的66颗外伤松动牙,常规粘结托槽、方丝及结扎丝“8”字结扎固定,3个月后拆除。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半年拍摄根尖片,观察愈合情况。结果 75.7%正常愈合,15.2%根吸收,3.0%牙冠变色,3.0%牙冠变色。结论 Edgwise托槽应用于外伤松动牙的固定安全、简便、损伤小、易清洁,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大鼠骨髓基质细胞为种子细胞,胶原一壳聚糖复合物为支架材料,通过骨组织工程的原理和方法修复牙槽骨缺损。方法:将28只SD大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取大鼠骨髓基质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并矿化诱导为成骨样细胞,植入胶原一壳聚糖复合物培养1周后,植入大鼠下颌骨缺损处,2周、4周后取材。对照组细胞未进行诱导。结果:骨髓基质细胞矿化诱导后表现出与成骨细胞相似的形态学与功能表现,ALP染色阳性,并形成矿化结节,细胞在胶原一壳聚糖复合物内伸展良好,组织学观察:实验组2周后可见有少量新骨形成,4周后新骨形成面积增大对照组无明显新骨形成,材料周围有炎细胞浸润。并可见部分纤维结缔组织包绕。结论:利用胶原一壳聚糖复合物与诱导后的BMSC复合有良好的新骨形成能力。对临床修复唇腭裂骨缺损并进行正畸治疗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了验证安氏II类 2分类错牙合与先天性牙异常如过小侧切牙、釉质发育不良、多生牙、易位牙、尖牙阻生和缺牙之间存在的关系。方法 :对 10 0例年龄 12~ 42岁未经历正畸治疗的II类 2分类错牙合患者的病史、口内、X片和牙模型进行检查 ,并进行样本百分比分析。结果 :结果显示牙异常者占 5 0 .0 0 %。 7.0 0 %的患者上侧切牙釉质发育不良 ,2 8.0 0 %过小侧切牙 ,4.0 0 %尖牙阻生 ,9.0 0 %下切牙缺失 ,易位牙为 2 .0 0 % ,无一例多生牙。 3 0 .0 0 %前牙Bolton比值不协调。结论 :安氏II类 2分类错牙合与过小侧切牙、釉质发育不良、先天缺牙密切相关。II类 2分类错牙合前牙Bolton比值不协调的主要因素是过小侧切牙和下切牙缺失  相似文献   
8.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30例临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3月~2007年3月,我们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30例,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口腔医师与非口腔专业人士对上中切牙美学变化的敏感性。方法:对不同照片的上中切牙位置进行微小渐进性的改变,包括中颌切牙倾斜角度、冠长、上颌中切牙楔状隙暴露量,通过问卷,对口腔医师和非专业人士进行调查,从而判断两种人对上颌中切牙美学敏感性。结果:口腔医师组评判明显不美观的相关参数平均范围约为:单侧上中切牙倾斜5°以上,双侧5°以上;冠长增加0.5mm以上、缩短0.5mm以上;楔状隙暴露2mm以上。非专业组则分别为单侧倾斜7.5°以上,双侧7.5°以上;冠长增加0.5mm以上、缩短1mm;楔状隙暴露3mm以上。口腔医师组能辨别变化差异值为:上中切牙倾斜2.5°;冠长增加0.5mm,冠长减少0.5mm;楔状隙暴露1mm;非专业组可辨别上中切牙倾斜5°,冠长增加0.5mm,冠长缩短0.5mm及楔状隙暴露2mm的差异。对于牙冠冠长变化,两组敏感性没有显著性差异;其余参数两组都有显著差异。结论:口腔医师与非专业人士对上中切牙美学敏感性有明显差异,应该在治疗中给患者提出更多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头颅定位X线片构建颅面部软硬组织的三维模型.方法:在受试者的面部贴金属标志点,同期分次拍摄侧位,45°位和正位头颅定位X线片,基于相关视觉法原理,获得各标志点的三维数据,实现对颅面部软硬组织的三维重建.结果:用两张成45°夹角的头颅定位X线片,对颅面部的软组织和骨组织实现了逼真的三维重建,系统具有4个特点: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