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2篇
  免费   207篇
  国内免费   134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87篇
口腔科学   45篇
临床医学   769篇
内科学   330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42篇
特种医学   85篇
外科学   81篇
综合类   853篇
预防医学   317篇
眼科学   58篇
药学   371篇
  7篇
中国医学   301篇
肿瘤学   9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143篇
  2012年   189篇
  2011年   190篇
  2010年   165篇
  2009年   196篇
  2008年   189篇
  2007年   181篇
  2006年   220篇
  2005年   176篇
  2004年   203篇
  2003年   193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特纳综合征(TS)是女性常见的性染色体异常疾病,与多种疾病共存。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TS患者有较高的骨质疏松患病率,本文就近年来TS中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及管理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自发性大脑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cSAH)合并急性脑梗死(AIS)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北京市顺义区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60例cSA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AIS,将患者分为cSAH组和cSAH合并AIS组。采用SPSS 19.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结果 160例cSAH患者中,23例合并AIS。两组临床资料比较,cSAH合并AIS组男性比例高于cSAH组,平均年龄大于cSAH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陈旧性脑梗死、吸烟比例均高于cSA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SAH合并AIS组肢体无力、肢体麻木比例高于cSAH组,大脑中动脉狭窄比例高于cSA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合并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老龄cSAH患者,尤其是存在颅内大血管狭窄的患者,应高度重视局灶性神经系统受累的症状和体征,重点完善头部核磁及脑血管检查以明确是否合并AIS,避免漏诊或误诊。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在脂多糖(LPS)诱导的IEC-6肠上皮细胞损伤的情况下,亮菌多糖(ATPS)对细胞活性、闭合素(Oc-cludin)、细胞紧密连接蛋白1(ZO-1)的影响,并探讨ATPS对肠黏膜屏障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 利用LPS构建的IEC-6肠上皮细胞体外损伤模型,将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LPS组、LPS+ATPS组、LPS+Matrine组(阳性对照),使用普通显微镜和MTT法观察细胞的活性;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膜蛋白ZO-1和跨膜蛋白Occludin的表达水平.同时Western blot检测与介导细胞凋亡密切相关的内质网应激(ERS)通路上磷酸化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调节激酶(p-PERK)、磷酸化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p-eIF2α)、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CHOP)以及调节肠黏膜损伤重要分子β-抑制蛋白1(Arrb1)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LPS组比较,随着ATPS的浓度增加,LPS+ATPS组中细胞的活性越多且免疫荧光和流式检测也表明细胞的凋亡率减少;Occlu-din、ZO-1的表达水平增多,明显高于LPS组;与LPS组相比,LPS+ATPS 组中 p-PERK、p-eIF2α、GRP78、CHOP 及Arrb1蛋白的水平降低.结论 ATPS可通过抑制Occludin、ZO-1的破坏来保护LPS介导的肠上皮细胞炎性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介导细胞凋亡的内质网应激蛋白以及调节肠黏膜损伤的重要分子Arrb1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消瘤通腑散膏摩防治化学治疗后消化道反应的疗效。方法 将60例化学治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化学治疗期间使用消瘤通腑散膏摩联合常规西医对症处理,对照组仅予常规西医对症处理,比较两组患者化学治疗后恶心、呕吐及便秘的情况。结果 治疗组在延迟性呕吐观察期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可以降低恶心、呕吐发生的程度(P<0.05),但在急性呕吐观察期优势不明显(P>0.05)。治疗组防治化学治疗后便秘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瘤通腑散膏摩可以有效改善化学治疗后的延迟性呕吐及便秘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中国老年人代谢综合征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我国≥ 60岁老年人群MS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其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数据来自2013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98个监测县(区)辖区内人群进行抽样,将其中50 497名≥ 60岁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2017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提出的中国人的MS诊断标准,比较MS不同分组间患病率的差异,分析MS与主要影响因素的关联性。结果 我国老年人MS患病率为36.9%(95% CI:35.4~38.5),城市高于农村,女性高于男性,东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 70岁老年人MS患病率低于60~69岁老年人。高文化程度、高家庭收入的老年人群MS患病率高于低社会经济水平的老年人群。MS各组分患病率比较显示,高血压的患病率最高,为72.8%,其次为高血糖和中心性肥胖。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地区和城乡是MS的主要影响因素,吸烟、饮酒和身体活动水平与MS具有相关性。结论 我国老年人群中,女性MS患病风险高于男性,MS患病风险与社会经济水平和生活行为因素有关。建议对MS患病人群开展以增加运动和合理膳食为主的生活方式干预,高血压和高血糖患者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需进行药物治疗,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和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了解我国≥18岁居民体重和腰围知晓率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防治政策和干预效果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2018年中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98个县(区),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8岁常住居民194 779人,通过问卷调查和身体测量获取研究对象人口学特征。本研究将完成调查且体重和腰围知晓信息完整的179 045人作为研究对象,以性别分层,年龄、城乡、文化程度等分组计算体重和腰围知晓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18岁居民体重、腰围知晓情况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8年我国成年居民体重知晓率为45.4%(95%CI:41.9%~48.9%),男性[46.2%(95%CI:42.5%~49.8%)]高于女性[44.6%(95%CI:41.1%~48.2%)],城市[54.3%(95%CI:49.3%~59.3%)]高于农村[35.8%(95%CI:32.1%~39.4%)],低体重居民体重知晓率最高[49.9%(95%CI:44.3%~55.6%)],中心性肥胖、高血压、糖尿病未确诊居民体重知晓率均高于确诊居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年居民腰围知晓率为11.6%(95%CI:9.7%~13.4%),女性[12.8%(95%CI:10.8%~14.8%)]高于男性[10.3%(95%CI:8.6%~12.0%)],城市[14.6%(95%CI:11.7%~17.4%)]高于农村[8.3%(95%CI:6.5%~10.2%)],糖尿病确诊居民腰围知晓率高于未确诊居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体重和腰围知晓率均随文化程度、家庭人均年收入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我国城市、文化程度高、家庭人均年收入高和进行健康体检的居民可能拥有较高的体重和腰围知晓率。结论 我国成年居民中知晓自身体重状况者不到一半,知晓腰围者仅有约十分之一。农村、文化程度和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以及肥胖居民需要重点关注。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普及体重、腰围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提高我国居民对自身腰围和体重的认识情况。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抗肿瘤治疗新型化疗药物、靶向药物等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肿瘤患者死亡率逐渐下降。但是,由于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抗肿瘤治疗所致心血管并发症明显增加,并成为肿瘤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这一问题受到了重视,进一步促成了肿瘤心脏病学领域的诞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雷替曲塞与碘化油混合乳剂行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观察其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中晚期肝癌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按治疗方案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两组患者近期(术后1个月)疗效,包括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及1年、2年生存率、患者血清肿瘤标记物(AFP、CA19-9)、转氨酶及胆红素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术后3个月RR、DCR均高于对照(P<0.01);治疗组的1年与2年生存率分别为81.6%、5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0%和35.9%(P<0.05);治疗组中位生存期为11.6个月,高于对照组7.3个月(P<0.05);治疗组术后1个月AFP、CEA、转氨酶、胆红素水平下降的例数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雷替曲塞与碘化油经肝动脉内栓塞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