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7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小儿呼吸道异物74例临床分析对自1987年-1993年住院治疗的74例小儿时呼吸异物的诊断及处理等有关问题作一回顾性总结。男47例,女27例,年龄3个月-13岁,其中5岁以下61例,占82.43%。异物以植物性为最多有55例,动物性异物12例,金属性...  相似文献   
72.
对一相对独立的江滩型血吸虫病疫区的人群进行前瞻性观察血防知识及行为因素对血吸虫病在人群中分布的影响。研究发现女性患病与认知有较明显的联系,与上滩次数、活动时间、血吸虫病易感季节及时点显著有关,而男性与之未见明显联系。  相似文献   
73.
新疆汉族和维吾尔族居民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新疆汉族和维吾尔族居民高血压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从新疆5个疾病监测点抽取1090名18~60岁调查对象(汉族309名,维吾尔族781名),填写<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2007)个人调查表>,并进行人体测量和血压测量.[结果]调查对象的高血压患病率为19.6%,标化患病率为17.1%.其中汉族调查对象、维吾尔族调查对象的高血压标化患病率分别为13.8%、17.3%.汉、维调查对象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是年龄、BMI、腰围.汉、维调查对象高血压患者体力活动活跃、充分的比例均低于非高血压患者(P<0.05).[结论]健康生活方式是减少高血压危险因素、预防高血压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自制自体血回收装置在肝脾破裂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7年1月到2009年12月本院收治创伤性肝脾破裂患者52例采用我科研小组自制的血液回收回输器回收血液,术后记录患者回输血液容积;观察患者术后凝血功能、肝功能及肾功能,并对比血小板、血红蛋白水平与手术前之间差异.结果:平均每例患者回输1000mL ;手术后所有患者凝血功能、肝功能及肾功能无明显异常; 血小板、血红蛋白水平与手术前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们自行研制的简便式自体回收回输器可用于肝脾破裂手术,并能有效改善供血不足,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脾动脉部分栓塞术(PSE)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26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行超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后近期(3个月)疗效和远期(1年)疗效及手术的并发症。结果 26例患者均于术后1~3d血小板开始上升,7~14d达峰值(345.2±66.5)×l09/L,总有效率88.4%,术前、术后血小板计数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PSE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讨端粒酶活性在喉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对80例喉部组织标本(32例喉癌、24例手术安全缘组织、24例喉部正常粘膜)进行端粒酶活性检测。结果 喉癌及手术安全缘组织端粒酶阳性率分别为93.8%、16.7%,而24例正常喉粘膜均未检测到端粒酶活性。喉癌端粒酶活性表达与年龄、性别、癌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端粒酶活性表达在喉癌发病机制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并有可能成为喉癌的组织特异性标志物。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端粒酶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TRAP 银染法对 42例鼻咽部低分化鳞状细胞癌、10例鼻咽部正常粘膜和 8例鼻咽纤维血管瘤进行端粒酶活性检测及血清VCA/IgA检测 ,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 鼻咽部正常粘膜和鼻咽癌端粒酶阳性率分别为 2 0 %和 88.1% ,8例鼻咽纤维血管瘤均未检测到端粒酶活性。鼻咽癌伴颈部淋巴结转移者端粒酶阳性率高于无颈部淋巴结转移者 (P =0 .0 35 ) ,临床晚期 (III、IV)端粒酶阳性率高于临床早期 (I、II) (P=0 .0 48) ,而端粒酶与鼻咽癌患者的年龄、性别及远处转移均无明显相关性 (P >0 .0 5 )。鼻咽癌患者血清EB病毒VCA/IgA阳性率明显高于鼻咽粘膜正常者 (P <0 .0 0 1)。结论 端粒酶活性表达在鼻咽癌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端粒酶活性结合血清EB病毒抗体的检测有利于鼻咽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四海之腧”取穴法对脑梗塞恢复期患者的血脂水平及凝血系统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治疗组配合“四海之腧”取穴法,对照组配合常规针刺,3个疗程后,观察治疗前后血脂及凝血系统相关指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和凝血系统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海之腧”取穴法可调节脑梗塞恢复期患者的血脂水平及血液流变学状态,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9.
活血消肿止痛膏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1256例临床小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活血消肿止痛膏是我科长期使用的有效经验方,具有迅速消肿止痛之效,现将我科自2001年~2004年运用该方治疗的急性软组织损伤患者1256例的情况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肺部微波理疗并穴位按摩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护理方法。方法:将6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用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用常规药物治疗加肺部微波理疗并穴位按摩;两组均给予相同的护理方法。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明显有效率为70.0%,实验组明显有效率为9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肺部微波理疗并穴位按摩的方法,能起到减轻患儿症状、减少患儿痛苦、缩短病程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