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江江洲滩是和县钉螺分布的主要地区,历史钉螺面积占全县钉螺面积的80%,1998年洪水前钉螺面积已占全县实有钉螺面积的99.62%。该地区常受外环境影响,消灭钉螺难度大,易反复。1998年特大洪水后江洲滩地区螺情发生变化,1999年春我们对全县沿江江洲滩地开展全面的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1998年,和县遭遇特大洪水,最高水位12.29m(吴淞水位),淹没垸外江洲滩地时间90天。由于洪水持续时间长,水位高,参加抗洪抢险群众及在垸外接触疫水的频次、人数均超过历史记录。为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以防止洪水后血吸虫病暴发流行,我站于1999年组织人员对江洲滩地区重疫情村的螺病情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1991~1993年对安徽省和县陈桥洲村进行了藐小棘隙吸虫终宿主感染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居民、猫、犬的感染率分别为13.71%(899/6557)、39.76%(33/83)和62.16%(115/185)。人群的感 染与性别无关,而与年龄密切相关,年龄越低,感染率越高。3~10岁感染率最高,为26.01%;11~20岁、 21~30岁、31~40岁、41~50岁与51岁以上者感染率依次为21.69%、14.26%、9.50%、8.74%和 3.06%;3~30岁感染率构成比高达78.31%。对感染者的分布特征分析表明,藐小棘隙吸虫感染有极明 显的家庭聚集性和空间聚集性。认为居民感染藐小棘隙吸虫与其饮水有关。  相似文献   
4.
杀虫丁室内和现场杀螺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杀虫丁实验室和现场杀螺效果,探索有效灭螺剂量及影响灭螺效果的有关因素.方法以杀虫丁为实验组、氯硝柳胺为实验对照组和清水为空白对照组,捕捉野外钉螺在室内进行浸杀和喷洒实验,并选择有螺滩地进行现场浸杀和喷洒实验,观察比较不同浓度、作用时间和温度下钉螺校正死亡率.结果室内浸杀,杀虫丁1.0mg/L浓度组浸杀72h后钉螺校正死亡率为54.55%,显著低于同浓度的氯硝柳胺组(P<0.01);室内喷洒,杀虫丁1.0g/m2浓度组喷洒72h后钉螺校正死亡率为80.0%,杀螺效果也不及氯硝柳胺(P<0.05);现场浸杀,杀虫丁杀螺效果与室内相似,但现场喷洒1.0g/m2浓度组15d后钉螺校正死亡率达77.10%,与氯硝柳胺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1.25g/m2浓度组钉螺校正死亡率高于相应的氯硝柳胺组.杀虫丁杀螺效果受温度和作用时间影响较明显,但杀虫丁具有较强抑制钉螺爬动作用.结论杀虫丁适合现场喷洒灭螺,浓度以1.00~1.25g/m2、气温在25C为宜.  相似文献   
5.
杀虫丁室内和现场杀螺效果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评价杀虫丁实验室和现场杀螺效果,探索有效灭螺剂量及影响灭螺效果的有关因素。方法 以杀虫丁为实验组、氯硝柳胺为实验对照组和清水为空白对照组,捕捉野外钉螺在室内进行浸杀和喷洒实验,并选择有螺滩地进行现场浸杀和喷洒实验,观察比较不同浓度、作用时间和温度下钉螺校正死亡率。结果 室内浸杀,杀虫丁1.0mg/L。浓度组浸杀72h后钉螺校正死亡率为54.55%,显著低于同浓度的氯硝柳胺组(P<0.01);室内喷洒,杀虫丁1.0g/m^2浓度组喷洒72h后钉螺校正死亡率为80.0%,杀螺效果也不及氯硝柳胺(P<0.05);现场浸杀、杀虫丁杀螺效果与室内相似,但现场喷洒1.0g/m^2浓度组15d后钉螺校正死亡率达77.10%,与氯硝柳胺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1.25g/m^2浓度组钉螺校正死亡率高于相应的氯硝柳胺组。杀虫 丁杀螺受温度和作用时间影响较明显,但杀虫丁具有较强抑制钉螺爬动作用。结论 杀虫丁适合现场喷洒灭螺,浓度以1.00-1.25g/m^2、气温在25℃为宜。  相似文献   
6.
为比较人畜化疗+健康教育+滩地治理的综合防治对策在江洲型和江滩型血吸虫病流行区的防治效果,从1992~1995年我们选择安徽省和县陈桥洲和东至县稠林外滩作为试区,进行了前瞻性研究。研究方法1试区概况1.1和县陈桥洲,洲岛型流行区,人口3137人,耕牛...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人群藐小棘隙吸虫感染的季节分布和影响因素以及年度罹患情况。1995年在安徽和县陈桥村选择1所小学进行纵向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在小学生中藐小棘隙吸虫感染呈明显季节性,秋季(9-10月份)是感染的高峰季节,生饮含有该虫尾蚴的池塘水是造成季节性感染的主要原因。各月份藐小棘隙吸虫感染率与饮生水率、饮水频次和饮生水量,经相关分析均有显著意义(R_1=0.960,R_2=0.834,R_3=0.896 P<0.05)。同时调查表明小学生藐小棘隙吸虫年度罹患严重,罹患率高达31.86%,是该地区影响青少年健康的常见寄生虫病。  相似文献   
8.
五年研究发现,人群藐小棘隙吸虫感染率与蛔虫感染率明显相关,推测年龄趋向性行为系共同的易感因素;同时化疗后,与钩虫感染率明显负相关性及与鞭虫感染率明显相关性基本消失,与血吸虫感染率几无相关,可能因不同的感染方式、途径,及较低的感染率所致。吡喹酮治疗对人群藐小棘隙吸虫感染率下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在一洲岛型血吸虫病流行村抽样 1 85户农民 ,调查其血吸虫病感染率与其家庭居住环境、饮用水源、养牛羊与否、人均耕地面积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 :住房与江水的距离较近 ,感染血吸虫病的可能性较大 ;饲养牛羊的农户 ,其人群感染率显著低于非饲养者。进一步分层分析表明 ,饮用江水是引起血吸虫病感染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1991~1993年,对安徽省和县陈桥洲进行的藐小棘隙吸虫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人群的感染率为13.71%(899/6557)。男、女间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为14.29%和13.11%)。各年龄组的感染率分别为3~10岁26.01%,11~20岁21.69%,21~30岁14.26%,31~40岁9.50%;41~50岁8.74%;51岁以上2.97%。3~30岁感染者占78.31%。感染者的家庭分布和空间分布均具极明显的聚集性。当地保虫宿主猫犬的感染率分别为39.76%和62.16%。文中就感染者的分布特征与饮水来源等因素的关系作了讨论,认为饮水来源与藐小棘隙吸虫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