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6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运用Meta分析对应用益气活血化瘀祛痰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 disk),万方数据库,纳入运用益气、活血、化瘀、祛痰中2种及以上为主要治疗方法,以中药为主要治疗药物,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或中成药物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者通过阅读文章题目和摘要,并结合全文,对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应用Revman 5.3软件对临床总有效率和心电图改变总有效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研究文献12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总有效率方面,以益气活血化瘀祛痰法为主要治疗方法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OR=3.40,95%Cl=[2.43,4.76],Z=7.15,P0.000 01);在心电图改善有效率方面,以益气活血化瘀祛痰法为主要治疗方法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OR=2.61,95%Cl=[1.75,3.89],Z=4.69,P0.000 01)。结论:益气活血化瘀祛痰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和心电图改善水平由于常规疗法,但本次纳入的文献质量一般,本次分析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仍需进一步进行合理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实验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42.
目的研究化瘀祛痰方对高血脂症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肌过氧化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将90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每组15只。假手术组与非高脂模型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6周,高脂模型组及化瘀祛痰方高、中、低剂量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6周。化瘀祛痰方低、中、高剂量组同时给予含生药量0.45 g/mL、0.9 g/mL、1.8 g/mL的化瘀祛痰方水煎液灌胃,其余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均每日2次,持续2周。末次灌胃6 h后,除假手术组外,余5组行左前降支冠状动脉结扎术制备AMI模型,24 h后麻醉,抽取腹主动脉血检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并分别检测各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氧(ROS)、丙二醛(MDA)水平与未坏死心肌组织中SOD、MDA水平;取出心脏,切片、染色、固定后计算心肌梗死程度。结果与假手术组及非高脂模型组比较,高脂模型组及化瘀祛痰方高、中、低剂量组血清TC、TG、LDL-C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HDL-C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与高脂模型组比较,化瘀祛痰方高、中、低剂量组血清TC、TG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HDL-C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与假手术组比较,非高脂模型组、高脂模型组及化瘀祛痰方各组血清和心肌组织中SOD及血清GSH-Px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血清和心肌组织中MDA及血清ROS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非高脂模型组及化瘀祛痰方高、中剂量组血清和心肌组织中SOD及血清GSH-Px水平均明显高于高脂模型组(P均<0.05),血清和心肌组织中MDA及血清ROS水平均明显低于高脂模型组(P均<0.05);且化瘀祛痰方高剂量组血清和心肌组织中SOD及血清GSH-Px水平均明显高于化瘀祛痰方中、低剂量组(P均<0.05),血清和心肌组织中MDA及血清ROS水平均明显低于化瘀祛痰方中、低剂量组(P均<0.05)。高脂模型组血清CK-MB、CK、LDH水平及梗死程度均明显高于非高脂模型组(P均<0.05);与高脂模型组比较,化瘀祛痰方高、中、低剂量组血清CK-MB、CK、LDH水平及梗死程度均呈剂量依赖性降低(P均<0.05)。结论化瘀祛痰方能改善高血脂症合并AMI大鼠血脂异常与氧化失衡,减轻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43.
目的基于PI3K/Akt/mTOR自噬信号通路探讨丹参酮ⅡA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诱导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EA.hy926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丹参酮ⅡA组、LY294002组、ox-LDL加丹参酮ⅡA组、oxLDL加丹参酮ⅡA加LY294002组。用比色法检测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利用倒置荧光显微镜及Naolive 3D cell explorer实时无标记3D显微成像系统检测自噬发生,同时应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自噬相关蛋白以及PI3K/Akt/mTOR通路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MDA含量增高,SOD活力降低,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I/II蛋白含量增多(P0.01);丹参酮ⅡA干预后细胞中MDA含量降低,SOD活力增高,LC3-I/LC3-II蛋白含量增多(P0.01)。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PI3K、p-Akt、p-mTOR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减少(P0.05或P0.01);与模型组相比,丹参酮ⅡA干预后细胞中PI3K、p-Akt、pmTOR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减少(P0.05或P0.01);与ox-LDL加丹参酮ⅡA组相比,加入PI3K的抑制剂LY294002后细胞中的LC3-I/LC3-II蛋白含量减少,自噬水平减少(P0.01)。结论丹参酮ⅡA可能通过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促进自噬,对ox-LDL诱导的EA.Hy926细胞氧化应激损伤起到保护作用,进而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44.
营卫理论是中医脉络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孙络-微血管"是维持脉络末端营卫交会生化的基本功能单位。动脉管壁"孙络-微血管"滋生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与斑块内出血、破裂及临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基于营卫理论,探讨动脉管壁外膜"孙络-微血管"滋生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对于全面揭示动脉粥样硬化病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IT)小鼠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免疫失衡及果蝇双翅边缘缺刻同源基因1(Notch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60只8周龄NOD.H-2h4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硒酵母片,32.5 mg·kg-1)、补中益气汤低、中、高剂量组(4.78、9.56、19 g·kg-1),每组10只。正常组饲以蒸馏水,其余各组饲以含0.05%碘化钠水8周,自发形成AIT动物模型后,依据分组灌胃给药8周麻醉处死小鼠。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激素(FT4)含量;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甲状腺组织改变;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甲状腺组织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γt(RORγt)、白细胞介素(IL)-17、叉头样转录因子3(FoxP3)、IL-10、Notch1、发...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半夏泻心汤(BXT)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细胞焦亡通路NOD样受体蛋白3(NLRP3)/胱天蛋白酶-1(Caspase-1)及其下游因子的影响,阐释BXT治疗UC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UC模型组、BXT低剂量组6.3 g·kg-1·d-1、BXT高剂量组12.6 g·kg-1·d-1、柳氮磺吡啶(SASP)组0.42 g·kg-1·d-1,每组各7只。依据分组灌胃大鼠2.5%浓度的葡聚糖硫酸钠盐(DSS)溶液10 d建立UC模型后,灌胃给药7 d。实验期间观察大鼠一般状态,给药期间统计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实验结束后,采集结肠组织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病理学改变,以观察BXT疗效。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结肠组织NLRP3、Caspase-1、消皮素D(GSDMD)、白细胞介素(IL)-1β mRNA转录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NLRP3、Caspase-1、GSDMD、IL-1β蛋白表达情况,以探讨BXT的治疗机制。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UC模型组大鼠DAI评分明显升高,结肠组织出现病理学改变,结肠组织NLRP3、Caspase-1、GSDMD、IL-1β mRNA的表达及蛋白水平明显上调(P<0.05,P<0.01);与UC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DAI评分显著降低,结肠组织病理学改变得到改善;BXT给药组结肠组织NLRP3、Caspase-1、GSDMD、IL-1β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或趋于下调,以BXT低剂量组效果最佳(P<0.05,P<0.01)。结论 BXT可通过调控NLRP3/Caspase-1通路抑制细胞焦亡,缓解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47.
目的:研究益气化痰活血方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IT)小鼠甲状腺Ets-1、IL-17基因表达的影响,从分子水平说明其影响AIT的部分机制。方法:60只8周龄NOD.H-2h4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G),模型组(MG),西药组(SeG),益气化痰活血方高、中、低剂量组(YG-1、YG-2、YG-3),每组10只,正常组饲以蒸馏水,其余各组饲以含高碘化钠水(浓度0.05%)。8周后分别以蒸馏水,阳性对照药硒酵母混悬液,益气化痰活血方高、中、低剂量的水煎液给各组小鼠灌胃。8周后取小鼠甲状腺,RT-PCR法检测E26transformation-specific-1(Ets-1)、白细胞介素-17(IL-17)mRNA表达。结果:①与模型组比较,益气化痰活血方组均能使Ets-1 mRNA的表达水平上调(P<0.01);②与模型组比较,益气化痰活血方组均能使IL-17 mRNA的表达水平下调(P<0.01)。结论:益气化痰活血方能上调Ets-1基因表达水平,进而使IL-17炎症水平下降,这可能是其改善AIT小鼠免疫失常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8.
目的利用PCRarray技术检测化瘀祛痰方对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家兔心肌线粒体能量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SPF级雄性新西兰白兔45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化瘀祛痰方组,每组15只。正常组给予基础饲料喂养,其他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造模8周后,化瘀祛痰方组给予相应药物溶液(16 g·kg~(-1)·d~(-1)),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4周后,提取各组家兔心肌组织,利用苏木素-伊红(HE)和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改变;应用PCRarray检测心肌线粒体能量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结果 HE及Masson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较正常组家兔心肌细胞出现萎缩、部分细胞核周围出现空泡;部分细胞核出现缺失迹象。Masson染色可见模型组心肌细胞间纤维组织增生现象;与模型组比较,化瘀祛痰组心肌组织形态恢复或部分恢复正常。PCRarray结果显示: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与线粒体能量代谢相关的84种基因有31种下调,而化瘀祛痰方组使已下调的基因显著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ATP5G1、NDUFS4、SDHD、SDHC等。结论化瘀祛痰方可能是通过影响线粒体的能量代谢相关基因表达,改善线粒体能量代谢,从而可能起到改善或延缓动脉粥样硬化保护心脏功能和结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49.
目的:研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和Mad相关蛋白(Smads)信号级联在左归丸含药血清干预成骨前体细胞系MC3T3-E1细胞增殖与分化中的作用。方法:以倍美力为阳性对照药,对Sprague-Dawley(SD)雌性大鼠灌服高、中、低剂量的左归丸混悬液,7 d后腹主动脉取血分离含药血清。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左归丸含药血清对MC3T3-E1细胞的增殖作用,采用改良钙钴染色法检测碱性磷酸酶(ALP)表达,采用茜素红染色法检测钙化结节,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核结合因子α1(Cbfα1)和Ⅰ型胶原(ColⅠ)蛋白表达,采用real-time RT-PCR法检测TGF-β1、Smad4和Smad2 mRNA表达。结果:左归丸含药血清对MC3T3-E1细胞的促增殖作用呈剂量和时间相关性,其中以低剂量且体积分数为15%作用48 h后对MC3T3-E1的促增殖作用最大;左归丸含药血清能促进MC3T3-E1细胞ALP表达,增强细胞基质钙化,提高Cbfα1和ColⅠ蛋白分泌,上调TGF-β1、Smad4和Smad2 mRNA表达;加入ERK1/2信号通路特异性阻滞剂PD98059后,MC3T3-E1细胞增殖降低,ALP表达下降,细胞基质钙化减弱,Cbfα1和ColⅠ蛋白分泌降低,Smad4和Smad2 mRNA表达下调,TGF-β1 mRNA表达进一步上调。结论:左归丸可能通过干预ERK/TGF-β/Smads信号级联而调控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这可能是其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痰瘀互结证大鼠脂蛋白亚类分布特征。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每组20只。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模型组大鼠于高脂饲料喂饲,在喂食开始时一次性腹腔注射维生素D340万IU/kg,以复制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痰瘀互结证模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Lipoprint脂蛋白分析系统对HDL、LDL颗粒进行分类检测,计算小而密的低密度脂蛋白(sd-LDL)占总LDL百分比。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TC、LDL-C水平均有显著升高,HDL-C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DL平均颗粒较小,sd-LDL所占百分比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大颗粒HDL-C含量显著降低,中颗粒和小颗粒HDL-C含量升高,大颗粒HDL-C占HDL-C浓度百分比显著降低,中颗粒及小颗粒HDL-C浓度占HDL-C浓度百分比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LDL和HDL亚类分布异常可能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