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3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艾灸手三里、手五里、肩髃、臂臑四个穴位对断指再植患者术后疼痛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年龄在20-59岁断指再植患者60例,随机分为艾灸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艾灸组采用电磁艾灸手三里、手五里、肩髃、臂臑四个穴位30分钟,疗程两周,对照组和艾灸组常规给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当疼痛≥4分给予帕瑞昔布钠40 mg静脉推注止痛。以患者血浆内皮素(ET-l)24 h、7 d、14 d含量、VAS评分、住院总费用、帕瑞用药人次为观察指标,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 ET-l含量7 d艾灸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分值艾灸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帕瑞用药人次艾灸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磁艾灸手三里、手五里、肩髃、臂臑四个穴位可有效减轻断指再植患者术后疼痛,明显减少静脉止痛药的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6(IL-6)和hepcidin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在贫血发生中的作用。方法收集诊断时伴或不伴贫血的45例DLBCL患者,在诊断时抽取外周血标本,分别检测IL-6、hepcidin、血清铁蛋白和血红蛋白(Hb)浓度等。以24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结果DLBCL患者的血浆hepcidin及IL-6水平分别为(347±171)μg/L、0.27 ng/L(0~9.61 ng/L),与健康对照者的(175±92)μg/L、0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在高乳酸脱氢酶(LDH)(P=0.003)、有B症状(P=0.040)和年龄校正的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1(P=0.010)的患者中血浆hepcidin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男性(P=0.003)、肿瘤分期Ⅲ~Ⅳ期(P=0.008)和IPI评分>1(P=0.004)的DLBCL患者中IL-6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hepcidin水平与血清铁蛋白高度相关(r=0.77,P<0.001),与IL-6弱相关(r=0.31,P=0.030),与Hb无相关性(r=-0.12,P=0.300)。IL-6表达水平与Hb呈负相关(r=-0.35,P=0.009)。多因素分析提示,IL-6可以预测贫血(P=0.03),而hepcidin不能预测贫血(P=0.89)。结论 DLBCL患者血浆hepcidin常高表达,但IL-6水平升高在DLBCL患者贫血的发生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Choukroun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复合Bio-oss修复兔颅骨缺损的效果。方法:采用自体对照方法在大耳白兔颅骨中缝两侧利用磨骨术各制备标准一致的骨缺损,即刻于一侧骨缺损处回填Choukroun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与Bio-oss混合物作为实验组,另一侧只填充Choukroun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作为对照组,术后4,6,8周行软X射线摄片与组织病理切片观察。结果与结论:骨小梁面积及骨愈合程度实验组均显著大于对照组,新生骨小梁密度、形态、新生骨质的量及结构、成骨细胞数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说明Choukroun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复合Bio-oss较Choukroun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具有更明显促进兔颅骨缺损修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文章分析了我校中医药本硕专业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及意义,并提出了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的设想。将打破已有的教学模式,采用教学、技能训练和创新活动相结合的新型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从而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更好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应用技能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文章针对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实验的总体安排,实验内容及要求,以及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桂枝汤桂枝-白芍不同比例配伍对盐敏感高血压大鼠心脏交感神经过度激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40只6周龄雄性盐敏感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桂枝汤组(桂枝-白芍1∶1组、桂枝-白芍1∶2组和桂枝-白芍2∶1组)每组8只,空白组给予低盐饲料饲养,其余4组给予8%高盐饲料饲养,饲养4周后灌胃,空白组、模型组大鼠每天给予2 mL·kg-1生理盐水灌胃,桂枝-白芍1∶1组、桂枝-白芍1∶2组和桂枝-白芍2∶1组每天分别按4.0,5.5,5.5 g·kg-1给予桂枝汤水煎剂灌胃,连续干预4周。IITC多通道无创血压计检测大鼠治疗前后收缩压变化;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前壁舒张末期厚度(LVAWd)和室间隔舒张期厚度(IVSd)以反应心肌肥厚程度;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马松(Masson)染色观察大鼠心肌形态学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神经生长因子(NGF),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和酪氨酸羟化酶(TH)蛋白的表达。结果 桂枝汤干预4周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压,LVAWd和IVSd显著升高,NGF,TH和GAP43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0.01);HE和Masson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心肌细胞水肿,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心肌纤维大量增生且排列紊乱,细胞间质可见大量胶原沉积。与模型组比较,桂枝汤各组大鼠收缩压上升缓慢,NGF,TH和GAP4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以桂枝-白芍1∶1组效果最佳;超声心动图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桂枝-白芍1∶1组可降低LVAWd和IVSd(P<0.05,P<0.01);桂枝-白芍1∶2组可明显降低IVSd(P<0.05),但LVAWd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桂枝-白芍2∶1组LVAWd和IVSd均无统计学差异;心肌形态学方面,桂枝汤各组较模型组均可减轻细胞水肿和炎性细胞浸润,减少心肌纤维增生和胶原沉积,改善心肌纤维排列紊乱,其中以桂枝汤桂枝-白芍1∶1组效果最佳。结论 桂枝汤可抑制心脏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激活,减轻心肌纤维化、炎症浸润和心肌肥厚,对盐敏感高血压大鼠起到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心脏NGF表达有关,其中桂枝汤桂枝-白芍1∶1配伍组在减轻心肌纤维化、炎症浸润和心肌肥厚方面,优于桂枝-白芍1∶2和2∶1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芒硝外敷治疗在腹部常见炎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和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两组均采用内科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芒硝腹部外敷治疗,且根据芒硝外敷频率的不同,又将观察组分为A、B、C三组,每组10例。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观察组内各组之间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各感染指标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腹痛缓解时间、发热缓解时间、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C-反应蛋白恢复时间、降钙素原恢复正常时间、人Th1/Th2型细胞因子恢复正常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B组的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C-反应蛋白恢复时间、降钙素原恢复正常的时间、人Th1/Th2型细胞因子恢复正常时间等指标均优于A组(P<0.05),但B组与C组之间比较,P>0.05。结论 芒硝外敷治疗在腹部常见炎性疾病的治疗中有重要的价值,可以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促进各感染指标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眼针疗法对肠易激综合征(IBS)大鼠血清和结肠组织中P物质(SP)和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的影响,探讨眼针疗法对IBS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眼针组和匹维溴胺组,每组10只。采用慢性应激结合束缚方法建立IBS大鼠模型。眼针组取下焦区、大肠区、肝区、脾区进行针刺,治疗7 d。匹维溴胺组给予匹维溴胺灌胃7 d。HE染色检测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大鼠血清和结肠组织中SP和VIP含量的变化。结果:各组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没有明显差异。模型组大鼠与正常组比较,血清和结肠组织中SP和VIP含量显著升高(P0.01);眼针治疗组和匹维溴胺组与模型组比较,血清和结肠组织中SP和VIP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眼针疗法能够降低IBS模型大鼠血清和结肠组织中SP和VIP的含量,从而对IBS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2005年9月至2007年12月对经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失败的输尿管结石86例采用输尿管镜钬激光腔内碎石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由于微生物的变异、人类生活环境的改变以及某些宿主自身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新发和再发感染性疾病日渐增多,且难以彻底控制,而目前部分高等中医药院校对病原生物学的教学落后于形势的变化。因此,有必要适应感染性疾病变化的趋势,加强病原生物学的教学。认真分析了感染性疾病难以控制的主要原因和高等中医药院校加强病原生物学教学的意义,并提出了加强其教学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10.
抗细菌中药研究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广大研究者多年的努力,抗细菌中药的研究迄今已取得很大成就,发现了许多中药具有抗菌作用,并开发出一些中药产品应用于临床,为防治感染性疾病做出了较重要的贡献。回顾几十年来抗细菌中药研究的历程,虽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笔者认为也存在几个应引起重视的问题,现就此谈谈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