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61.
目的:通过模拟"缺血后处理"的效应机制,观察心肌细胞在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pore,m PTP)开放程度、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Ψm)、钙离子浓度,以及Caspase-3、Caspase-9等指标,以探索黄芪多糖产生心肌保护作用的线粒体机制。方法:培养原代人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human cardiac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HCMEC),通过缺氧再复氧刺激细胞损伤模拟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技术平台,利用缺氧再复氧即刻给药的方法,模拟缺血后处理的效应机制,以阳性药物SB203580为对照组,探讨黄芪多糖后处理对缺氧再复氧人心肌细胞m PTP开放等作用。随机分为:A.HCMEC正常对照组;B.HCMEC损伤组;C.HCMEC损伤+黄芪多糖组;D.HCMEC损伤+SB203580组。结果:与HCMEC正常对照组相比,HCMEC损伤组m PTP的开放程度、线粒体钙离子浓度显著升高(P0.05),而线粒体膜电位水平降低(P0.05),而经黄芪多糖后处理m PTP的开放程度、线粒体钙离子浓度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升高(P0.05)。与HCMEC正常对照组相比,HCMEC损伤组Caspase-3、Caspase-9呈强阳性表达(P0.05),而HCMEC损伤+黄芪多糖组Caspase-3、Caspase-9明显降低(P0.05)。结论:黄芪多糖后处理可通过减轻钙超载,保护膜电位水平而抑制m PTP的过度开放,从而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对线粒体膜结构的破坏,保护线粒体功能。黄芪多糖后处理可通过减轻钙超载,保护膜电位水平而抑制m PTP过度开放。并可抑制上游启动型蛋白Caspase-9的高表达,进而通过凋亡级联反应,抑制下游执行型Caspase-3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62.
对提高医院网络数据质量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作者认为影响数据质量的要素包括相关人员的思想观念、管理组织的状况、工作人员的素质、数据的标准化、软件的先进性、科室间的协同、核查信息的反馈和监控管理的机制等。只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措施 ,才能不断提高网络数据的质量  相似文献   
63.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编辑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红十字朝阳医院于1999年12月10~12日,在北京红十字朝阳医院举办了“心脏内超声指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研讨暨演示会”。 会议就人们在世纪之交的热点问题——心房颤动的射频消融治疗进行了较广泛的研讨,并对2例阵发性房颤病人进行了在心腔内超声指导下射频导管消融手术的演示。 会议由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主任委员胡大一教授主持。杨新春医师就心房颤动射频导管消融的现状与进展,商丽华医师就心腔内超声在心律失常诊治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中心发言,张建军医师介绍了心腔内超  相似文献   
64.
单支房旁路心电图定位的规则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提高体表心电图对房室旁路定位的正确性,便利心内标测,缩短射频消融时医患受X线照射的时间。方法:样本按每区大于15例设计,全心分10区定位,累积射频消融成功的单支显性旁路277例,采用δ波初始20ms极性,QRS波形态,R/S比值,QRS终末波极性和ST段改变作定位指标,结果:发现心电图在相邻区的旁路有重叠现象,部分区呈一区多样性,本定位规则系统,对单支显性旁路有95.3%的敏感性与99.4%的特异性,诊断正确率99.0%。结论:本定位系统根据预激综合征改变心室除极全过程的原理,采用心室除极的起始波,终末波和复极的ST段定位,并采用一区多标准以适应心电图一区多样性,可从同步6道以上的体表心电图对单支房室旁路作出正确的定位。  相似文献   
65.
刘其秀  樊高飞  吴旸 《肿瘤学杂志》2016,22(11):957-961
摘 要:[目的] 观察靶动脉灌注维拉帕米和化疗药物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对入组的51例NSCLC患者,经靶动脉灌注维拉帕米和化疗药物,每月介入治疗1个疗程,每例治疗2~4个疗程后,评估近期疗效;并采用Kaplan-Meier法,对51例中随访时间≥3年的38例患者统计生存率。[结果] 51例晚期NSCLC患者中,完全缓解(CR)5例(9.80%),部分缓解(PR)36例(70.59%),总有效率(CR+PR)为80.39%;38例晚期NSCLC患者中,中位生存时间为24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6.3%、55.3%和26.3%;其中22例鳞癌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17个月,13例腺癌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10个月。15例患者(31.37%)出现白细胞下降,12例(23.53%)出现Ⅰ~Ⅱ级消化道不良反应,均未见维拉帕米相关的心血管副作用。[结论] 靶动脉灌注维拉帕米联合化疗药物对于晚期NSCLC患者近、远期疗效确切,使其降期降级获得进一步治疗机会,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表皮葡萄球菌arlSIR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two-component signal transduction system,TGS)的组氨酸激酶arKS基因删除对细菌生物学的影响。方法构建含有红霉素抗性基因(ermB)的pBT2-AarlS质粒,随后将电转入表皮葡萄球菌1457的重组质粒在43℃条件下振摇培养,筛选表皮葡萄球菌1457菌株的ads缺失突变株(SEl457-△arlS);采用微量板半定量方法检测arlS删除突变对细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通过检测A595值观察其生长曲线,检测过夜培养上清液对菌细胞裂解均活性,并用0.1%Triton X-100诱导细菌自溶的方法检测SEl457-△ar/S突变株的自溶情况。结果成功构建pBT2.AarLS质粒,利用同源重组基因删除的方法表皮葡萄球菌1457 arlS基因被删除。AarlS突变株与野生株的生长曲线基本相似,提示adS基因删除对细菌的增殖无明显影响,但SEl457.AadS突变株形成生物被膜的能力明显低于野生株,降低90.96%;在0.1%TritonX-100诱导下SEl457.△arlS基因删除突变株的裂解率为97.83%,野生株为55.38%;而△arlS突变株过夜培养上清液对靶细菌裂解的活性则低于野生株,其裂解率为20.50%,野生株为56.12%。结论表皮葡萄球菌arLS/R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arlS基因可调控细菌生物被膜形成、菌细胞自溶以及胞外细菌裂解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67.
肝脏实时超声造影在肝癌微波消融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脏超声造影在肝癌微波消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总结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26例微波消融治疗肝癌的病倒资料。微波消融62个病灶;微波消融治疗前、术中和术后均进行肝脏超声造影检查;经皮穿刺肝脏肿瘤微波消融治疗22例,术中B超导向微波消融治疗4例。结果 本组病例消融术后无出血、胆漏、感染等并发症发生,B超CDFI检查判断肝脏肿瘤微波消融后疗效的准确性为64.5%,肝脏CEUS判断准确性为9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241,P<0.05)。增强CT诊断准确性为91.9%,与B超CDFI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716,P<0.05);与肝脏CEU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7.672,P<0.05)。结论 肝脏超声造影能够精准指导肝脏肿瘤微波消融治疗,精确地用于消融术后疗效评价和随访。  相似文献   
68.
中医气血理论在心力衰竭的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气”“血”中包含着诸多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是执行免疫功能的物质基础。此外,“气”“血”与免疫系统具有功能一致性,免疫系统的防御、监视、自稳是气血功能的具体体现,故调和气血即为调节免疫稳态。心力衰竭的中医病机可概括为本虚标实,气虚为本,血瘀、水饮为标。因此,心力衰竭的治疗应注重调和气血;同时也通过诸多临床和实验研究证实了调和气血的中医药治疗策略在心力衰竭免疫调节中通过恢复免疫细胞/分子的平衡,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最终实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基于此,本研究通过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相关机制进行探讨,旨在为心力衰竭免疫调节疗法提供新思路,并丰富气血理论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浅表肿块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6例浅表肿块病例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方法和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超声引导下对浅表肿块的穿刺活检成功率100%,取材满意率达100%,其中良性病例30例,恶性病例16例。结论超声引导下对浅表肿块的穿刺活检,操作简便、损伤小、成功率高,是浅表肿块明确诊断病理性质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0.
患者,男性,80岁,以腹部不适行常规超声检查,二维超声显示腹主动脉左前方见一以低弱回声为主的混合性包块,范围约71mm×46mm×42mm(图1),边界欠清,内呈不规则无回声及少量絮状回声,CDFI于包块内部测及数条短棒状血流信号,与腹主动脉交界处探及高速血流160c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