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5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45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2篇
口腔科学   24篇
临床医学   130篇
内科学   54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72篇
特种医学   43篇
外科学   60篇
综合类   318篇
预防医学   78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12篇
  3篇
中国医学   69篇
肿瘤学   3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9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统计分析我院肿瘤内科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了解营养支持应用状况,为营养支持合理临床应用提供证据。方法以本院肿瘤内科首次住院的51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于入院后次日早晨进行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统计营养风险发生率,调查分析患者住院期间的营养支持现状与合理性。结果 (1)完全采用NRS2002方法患者为80.63%(412/511),不完全适用为19.37%(99/511);(2)老年患者营养风险比例为50.85%(120/236),中青年患者中,营养风险比例为34.91%(96/275),老年患者营养风险比例明显高于中青年患者;(3)NRS评分≥3分者BMI平均明显低于<3分者BMI平均值;NRS评分≥3分者为39.9%(200/511),但BMI<18.5患者仅为21.1%(108/511);(4)营养风险患者接受了营养支持比例为62.04%(134/216),使用PN支持比例91.28%(136/149),其中采用混合输注比例25.7%(35/136),采用非混合输注比例74.3%(101/136),使用EN支持比例8.72%(13/149),PN:EN﹦10.5:1。结论肿瘤内科住院患者常用进行营养风险筛查2002筛查能反映肿瘤患者营养状况,预测肿瘤患者营养风险,我院肿瘤内科住院患者的营养支持仍存在某些不合理性,深化推广和应用基于循证医学的营养支持指南和应用规范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2.
目的:观察厄洛替尼联合含吉西他滨化疗方案治疗转移性胰腺癌的疗效、临床获益反应和不良反应。方法:分析11例未接受过全身化疗的转移性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和临床获益情况。结果:11例患者中无CR、PR病例,7例病情稳定,4例病情进展,疾病控制率为63.6%,临床获益率27.3%。血液学毒性发生率为81.8%(9例),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下降均有出现。其中3~4度白细胞下降18.2%(2例)、3~4度中性粒细胞下降发生率为36.4%(4例)、无3~4度血小板下降发生。皮疹发生率为36.4%(4例),均为1~2度皮疹,2例出现1度腹泻,1例出现2度腹泻,4例出现1~2度转氨酶升高。无化疗相关的死亡。结论:厄洛替尼联合含吉西他滨化疗方案治疗转移性胰腺癌,总体临床耐受性好,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主要的不良反应是血液学毒性和皮疹。  相似文献   
73.
腰骶椎前路手术"有效工作区"血管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腰骶椎“髂血管三角区”和“侧方安全区”的血管分布及手术处理后“有效工作区”的范围大小,为临床进行腰骶椎前路手术提供相关应用解剖学数据。方法:对30具成人尸体标本进行观察,比较正常“髂血管三角区”及外侧牵拉髂血管后“髂血管三角有效工作区”面积的大小;正常和安全牵拉椎前血管后“侧方安全区”以及结扎腰节段血管后“侧方有效工作区”面积的大小。结果:正常“髂血管三角区”面积为(785.85±333.91)mm2,外侧牵拉髂血管后“髂血管三角有效工作区”面积为(938.97±351.39)mm2。L5-S1水平“侧方安全区”正常情况下左侧为(148.44±64.40)mm2,右侧为(142.45±46.66)mm2;安全牵拉椎前血管情况下左侧为(178.76±72.97)mm2,右侧为(178.59±60.54)mm2;结扎腰节段血管后“侧方有效工作区”左侧为(314.80±82.47)mm2,右侧为(322.12±73.68)mm2。结论:在行L5—S1前路手术时,以“髂血管三角有效工作区”为首选,此区可以满足单钉棒或单钉板内固定的空间需求。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炎性介质阻断剂AG490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功能缺损、细胞凋亡及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被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生理盐水组、AG490组;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AG490组于脑缺血即刻及再灌注后12 h分别腹腔注射AG490 1 mg/kg。再灌注24 h后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利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数;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脑组织磷酸化酪氨酸蛋白激酶(P-JAK2)、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P-STAT3)、caspase-3表达。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及生理盐水组比较,AG490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减低(均P<0.05);凋亡细胞数及P-JAK2、P-STAT3、caspase-3表达明显减少(均P<0.01)。结论AG490可阻断JAK2/STAT3细胞因子信号转导通路,有效抑制caspase-3表达,减轻缺血灌注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CT灌注成像(CTPI)在老年性脑梗塞脑血流动力学研究中的价值.方法 48例临床拟诊脑梗塞的患者,发病24 h内行CT 16层平扫及CTPI检查,测定兴趣区的脑血流量(CBF)、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和对比剂峰值时间(TTP),并与对侧相应脑组织灌注参数比较;所有病例3~10 d后行MRI随访.结果 本组中40.9%(18/44)的患者CT平扫显示缺血灶,93.2%(41/44)的患者CTPI显示异常灌注.CTPI发现异常灌注的敏感性为93.2%,特异性为100%;缺血区CBF减低,MTT、TTP延长,与对照区域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TPI能够敏感地反映缺血脑组织的血流动力学状态,为老年缺血性脑梗塞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一次性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以来收治的128例肛周脓肿经行一次性根治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均取得预期效果。本组128例,治愈126例(98.44%),无效2例(1.56%),经二次手术治愈。结论一次性根治手术方法安全可靠,疗效满意,治疗肛周脓肿较理想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7.
目的 分析2006年1月-2008年12月医院痰液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与耐药趋势,为临床顶防感染以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来自各临床科室送检的痰标本,采用美国VITEK-32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学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196株铜绿假单胞菌对16种抗菌药物中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奈替米星的耐药率为18.37%、16.84%、18.88%、17.35%,而耐药率最高的是复方新诺明(100.00%)、氨苄西林(99.49%)、头孢唑林(99.49%)、头孢替坦(88.78%)、头孢曲松(79.08%);头孢类抗菌药物耐药率有上升趋势,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替卡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有下降趋势.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单一及多药耐药情况均较严重.对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药物、氨基糖苷类保持较好的敏感性,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延缓其耐药株快速升高的最好办法.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椎体前方形态对L5椎体后凸成形术经皮椎弓根穿刺的影响,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①选取正常胸腰椎(T8~L5)CT图片120椎,借助计算机软件GSP4.06测量椎体前1/4侧距与中央横径的比值(QT比值),并进行统计分析;②2002年10月-2008年10月,开展146例后凸成形术中21例L5椎体穿刺,术前采取CT平扫并测量QT比值,以此推算椎体后凸成形术经皮椎弓根穿刺内倾角,指导术中穿刺,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L—L4椎体QT比值为0.40(0.40±0.02),且不因椎序的递增而改变(P〉0.05);L5椎体QT比值为0.38(0.38±0.02),与其它椎体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5椎体的QT比值与椎弓根内倾角呈直线关系(P〈0.01),且呈负相关,当QT=0.40时,最小椎弓根内倾角为20°,当QT比值减小0.01时,植钉角应相应增大2°,反之亦然。临床应用21例中,经术前QT比值测量,4例骶椎腰化,3例腰椎骶化,14例正常腰椎,分别根据其QT比值调整方向,均顺利获得穿刺成功。结论QT比值是描述胸腰椎椎体前方形态的重要参数,是椎弓根技术的个体化指标;正常椎体的QT比值恒定,在T5—L4为0.40,L5为0.38;QT比值偏大应减小内倾角,QT比值偏小应增大内倾角;研究表明,应用QT比值指导术中穿刺方向,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9.
数学课在我国中职教育课程体系中一直作为基础课。中职数学教学一直以“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标准”为指导思想。作为一个合格的初级技术工作者,具备数学的基础知识以及数学所培养的逻辑思维能力都是非常必要的。然而现在大多数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学情况却并不理想:中职数学教学的内容无法适合中职教学的需要,与高中数学教学内容雷同是造成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中职数学教学应以“打破体系,注重实用”为原则,从改革的教学内容着手使中职数学教育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0.
在肺结核的诊断中,临床症状和体征、结核菌痰检、影象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肺、胸膜活检是诊断依据,影象学诊断在临床诊断中占重要地位.胸片是诊断肺结核的基础影象检查方法.CT常可检出被胸片漏诊的病变,在了解肺结核的病理过程及决定病变的活动性上都具有平片无法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