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9篇
内科学   5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02篇
预防医学   27篇
药学   80篇
中国医学   4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为1例确诊的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制定循证化疗方案。方法在充分评估患者病情的基础上,根据PICO原则,提出临床问题并转换成便于检索的形式,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07年第1期)、PubMed(1966~2007.2)和EMbase(1974年~2007年2月)。结果共检索出治疗恶性胸膜间皮瘤的随机对照试验5篇、系统评价4篇和卫生经济学评价1篇。根据检索结果,并结合患者病情和意愿,为患者制定出雷替曲塞联合顺铂的化疗方案,共进行5个周期的化疗,同时给予胸腔穿刺抽液及其它对症治疗。经过4月的随访证实,该方案适合患者。结论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为确诊的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制定最佳化疗方案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2.
甲磺酸帕珠沙星注射液在健康人体的药动学及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甲磺酸帕珠沙星注射液的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特点.方法:筛选健康受试者12名,单次及多次静滴甲磺酸帕珠沙星注射液,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测定血药浓度及尿药浓度,用DASver1.0软件拟合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甲磺酸帕珠沙星体内过程符合二室模型;单次给药后的药代动力学参数:Tmax为0.47±0.09 h,Cmax为13.71±1.81 mg/L,AUC0-t为24.60±4.15 mgh/L,T1/2为1.46±0.64 h.Q 12 h静滴帕珠沙星500 mg连续5日,第2、3、4、5日晨测得的谷浓度分别为0.13、0.16、0.17、0.14 mg/L,提示血药浓度已达稳态.末剂给药后的药代动力学参数:Tmax为0.48±0.10 h,Cmax为15.41±1.67 mg/L,AUC0-t为28.42±4.90 mg*h/L,T1/2为1.33±0.49 h,(Css)av为2.34±0.43 mg/L,DF为99.48±0.38%,以上参数与单次给药比较除Cmax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累积系数小,说明本品多次给药无体内蓄积.女性和男性受试者主要药动学参数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本品对临床大多数常见致病菌的AUC0~24 h/MIC> 100且Cmax/MIC>8.受试者给药期间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500 mg Q 12 h静滴,在人体内可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可作为临床应用的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测定36例OSAHS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组的全血高、低切粘度及血浆粘度、凝血酶原片段1+2(F1+2)、血浆抗凝血酶Ⅲ、P选择素及D二聚体,并比较其差异。结果OSAHS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除血浆抗凝血酶Ⅲ活性降低(P<0.05)外,余均升高(P<0.05)。相关分析发现全血高切粘度、F1+2、P选择素、D二聚体及血浆抗凝血酶Ⅲ活性与呼吸紊乱指数、最低血氧饱和度、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及血氧饱和度<90%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SIT90)均相关(P<0.05),全血低切粘度及血浆粘度与呼吸紊乱指数及SIT90相关(P<0.05)。结论OSAHS患者存在血流动力学异常及凝血、抗凝、纤溶状态及血小板活性变化,可能是OSAHS患者易于合并心脑血管栓塞性疾病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4.
目的系统评价雷替曲塞联合顺铂与其他化疗方案化疗比较,治疗恶性胸膜间皮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纳入雷替曲塞联合顺铂与其他化疗方案比较治疗恶性胸膜间皮瘤的随机和半随机试验,检索时间截至2007年3月前。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提取有效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仅纳入1个包括250例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雷替曲塞联合顺铂方案与单用顺铂比较能够提高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11.4个月vs8.8个月,P=0.048),且发生3~4级不良反应率与单用顺铂化疗相当。结论目前证据表明,雷替曲塞联合顺铂方案能纳入1个随机对照试验,共250例。提高肿瘤功能状态较好的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的生存时间,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但仍需更多临床试验证实其疗效。  相似文献   
35.
目的了解国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研究的状况及其发展趋势。方法利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网络版,对1978年1月~2008年6月国内正式发表的有关SAS的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统计文献类型、年度分布、期刊分布、研究单位分布、作者和主题分布等特征。结果共检索出3921篇有关SAS的文献,文献数量基本上呈逐年上升趋势。论著性文献占56.5%,非论著性文献占43.5%。主要科研单位和作者分布在北京、江苏、上海等省市大型综合医疗机构。收录文献较多的核心期刊是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国际呼吸杂志、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等。我国SAS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多脏器功能障碍、治疗方法、发病机制等。结论国内SAS文献地区分布存在明显不平衡性,研究热点以临床研究为主,将来应加强地区问研究协作,并加强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36.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HPLC-MS/MS)测定人体血浆中利多卡因(lidocaine,LDC)及其代谢物单乙基甘氨二甲基苯酰胺(MEGX)和甘氨二甲基苯酰胺(GX)的浓度.方法 采用API3000型HPLC-MS/MS液质联用系统,Ultimate C18分析柱(50×4.6mm,5μm),甲氧苄啶作为内标,流动相为甲醇:5mmol/L醋酸铵=50:50(甲酸调pH5.0),流速0.2mL/min.样品在碱性条件下用乙酸乙酯提取浓集后进样,选择性离子监测模式检测.结果 LDC的线性范围为15.625~2000ng/mL,MEGX和GX的线性范围均为1.5625~200ng/mL.LDC、MEGX和GX的最低定量限分别为:15.625、1.5625和1.5625 ng/mL.结论 该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准确等特点,可满足利多卡因及其代谢物临床药物浓度测定的需要.  相似文献   
37.
布洛芬对映体在健康人体的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健康自愿者单次和多次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后布洛芬对映体[S-(+)-布洛芬(S-IBP)和R-(-)-布洛芬(R-IBP)]的药动学.方法 8名健康志愿者单次和多次口服300 mg布洛芬缓释胶囊后,测定布洛芬对映体的血药浓度.绘制药-时曲线并用DAS 2.0药动学程序进行室模型的拟合,求出药动学参数,比较单次给药和多次给药后布洛芬消旋体、S-IBP和R-IBP间各药动学参数的差异.结果 8名健康志愿者单次和多次口服300 mg布洛芬缓释胶囊后,布洛芬消旋体及其对映体的体内过程均符合一室开放模型,权重系数为1/C~2.健康人单次口服布洛芬消旋体后,体内S-IBP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_(0-t))和C_(max)均较R-IBP大,消除率(CL/F)较R-IBP低,其他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布洛芬对映体体内代谢过程存在立体选择性.  相似文献   
38.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ongenital adrenal hyperplasia,CAH)是由基因突变导致肾上腺皮质激素生物合成过程中必需酶缺陷从而使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激素合成障碍引起的一组疾病[1],其中21羟化酶缺陷症(21 hydroxylase deficiency,21-OHD)是最常见的类型,占90%~95%[2]。21-OHD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是导致新生儿假两性畸形的常见病因,其发病率具有种族差异性[3]。21-OHD包括经典失盐型、单纯男性化型和非经典型,其中前两者又统称经典型。作者回顾性分析了就诊的32例21-  相似文献   
39.
目的建立正相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多奈哌齐(DN)对映体的方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方法采用正己烷∶异丙醇(98∶2,V/V)作为萃取剂进行样品浓集,选用CHIRALCEL OJ-H手性柱(250mm×4.6mm,5μm)作分析柱,流动相为正己烷∶正丙醇∶二乙胺=60∶40∶0.1(V∶V∶V),流速为0.5mL/min,柱温为38℃。以多反应监测(MRM)方式进行定量检测,利多卡因为内标,按内标法定量。结果左旋DN(S-DN)、右旋DN(R-DN)对映体的保留时间分别为15.56和18.41min。S-DN的线性范围为0.051~7.596ng/mL,R-DN的线性范围为0.049~7.404ng/mL,线性良好(r>0.99)。S-DN和R-DN的方法回收率分别为95.10%~103.70%、93.58%~98.00%;预处理回收率分别为58.42%~61.08%、53.24%~61.87%;日内精密度(RSD)分别为8.35%~11.28%、6.78%~11.58%;日间RSD分别为5.82%~9.02%、6.87%~9.19%。结论建立的正相HPLC-MS/MS测定人血浆多奈哌齐对映体血药浓度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准确等优点,适用于多奈哌齐对映体的人体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自体骨髓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成年新西兰雄兔60只,造模后随机分为A、B、C三组.左侧股骨头作为对照组,不予处理,右侧为实验组.A组用米托蒽蓖按0.1 mg/kg量在数字减影型x射线机(DSA)导视下注入右侧股骨头内;B组在DSA下直接注入自体骨髓1 ml;C组先予以化疗(方法同A组),72h后注入自体骨髓1 ml.4个月后处死所有动物,取股骨头进行组织病理学及电镜观察.结果 A、B组内左右股骨头对比破骨细胞坏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左右股骨头坏死数分别为40.60±4.11、21.23± 2.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实验组镜下见大部分骨细胞结构清晰、完整,偶见坏死.结论 局部化疗+自体骨髓移植在细胞水平上对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