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483篇
  免费   9497篇
  国内免费   5723篇
耳鼻咽喉   785篇
儿科学   1749篇
妇产科学   659篇
基础医学   5807篇
口腔科学   1820篇
临床医学   11995篇
内科学   8507篇
皮肤病学   1367篇
神经病学   1793篇
特种医学   3753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9133篇
综合类   26551篇
现状与发展   26篇
预防医学   11167篇
眼科学   997篇
药学   11448篇
  133篇
中国医学   9675篇
肿瘤学   4336篇
  2024年   303篇
  2023年   1204篇
  2022年   2952篇
  2021年   3725篇
  2020年   3245篇
  2019年   1716篇
  2018年   1838篇
  2017年   2616篇
  2016年   1898篇
  2015年   3648篇
  2014年   4828篇
  2013年   5980篇
  2012年   8963篇
  2011年   9250篇
  2010年   8519篇
  2009年   7567篇
  2008年   7905篇
  2007年   7897篇
  2006年   6823篇
  2005年   5360篇
  2004年   3848篇
  2003年   3212篇
  2002年   2475篇
  2001年   2390篇
  2000年   1814篇
  1999年   639篇
  1998年   175篇
  1997年   148篇
  1996年   135篇
  1995年   108篇
  1994年   117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目的 探索青少年网络成瘾和睡眠时长在受校园欺凌与抑郁关系之间的中介作用,为青少年抑郁的预防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使用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问卷及CES - D抑郁量表,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法抽取徐州市4 190名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在控制人口学等变量后,受校园欺凌、网络成瘾、睡眠时长对抑郁均有预测作用(r = 0.283,P<0.01;r = 0.331,P<0.01;r = - 0.184,P<0.01)。路径分析表明,网络成瘾在受校园欺凌和青少年抑郁之间起中介作用;网络成瘾和睡眠时长在受校园欺凌和青少年抑郁间起链式中介作用。结论 受校园欺凌不仅直接影响青少年抑郁,还通过网络成瘾和睡眠时长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青少年抑郁。可通过减少青少年网络使用和提高睡眠时长来降低受校园欺凌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研究消除麻疹措施的有效性,为逐步减少麻疹传播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分析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含麻疹成分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率、强化免疫接种率、查漏补种接种率、麻疹监测与麻疹发病率及发病年龄变化等特点。 结果 卫辉市1966年开始接种麻疹疫苗、1978年开始实行计划免疫、2002年开始麻疹监测,各阶段麻疹年均发病率分别为249.33/10万、12.12/10万、8.74/10万,其中2002年、2012—2013年、2017—2020年麻疹发病均为0。2002—2020年卫辉市共确诊麻疹219例,8月龄以下及20岁以上人群麻疹发病增多,其中8月龄以下76例,占34.70%,20岁以上42例,占19.18%。2012年对1~15岁儿童开展麻疹抗体水平检测,共检测1952人,麻疹抗体阳性率96.93%。结论 通过实施消除麻疹措施,麻疹发病率明显下降,但是麻疹发病年龄已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系统评价角膜塑形镜对中小学生轻中度近视延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BM、CNKI、WanFang Data和VIP等数据库,语言限定为中英文。采用Cochrane手册提供的偏倚风险评价工具和改良JADAD评分量表评价纳入文献质量;采用漏斗图检测纳入文献的发表偏倚;采用RevMan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有12篇文献符合纳入排除标准,包含1 908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 佩戴角膜塑形镜后,裸眼视力有所提高[1年:MD=0.40,95%CI(0.05~0.74),P=0.02];角膜曲率有所下降[1年:MD=-3.21,95%CI=(-3.64~-2.79),P<0.01];屈光度增长得到了有效控制[1年:MD=-3.19,95%CI=(-4.42~-1.95),P<0.01;2年:MD=-3.61,95%CI=(-5.78~-1.43),P<0.01];眼轴增长有所控制[1年:MD=-0.73,95%CI=(-1.43~-0.03),P=0.04;2年:MD=-1.15,95%CI=(-2.25~-0.06),P=0.04];眼轴变化量有所下降[1年:MD=-0.42,95%CI=(-0.64~-0.21),P<0.01;2年:MD=-0.53,95%CI=(-0.96~-0.11),P=0.01]。结论 角膜塑形镜能够延缓中小学生轻中度近视的进展,且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分析徐州市2018—2020年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主动监测结果,了解该地区食源性疾病流行特征。方法 收集2018—2020年徐州市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监测的病例信息,并对部分病例的粪便样本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 3年共监测食源性疾病病例7 548例,其中25~45岁年龄组占比最高(26.81%);6—9月为发病高峰;肉与肉制品(20.72%)为主要的可疑暴露食品;可疑食物进食场所主要为家庭(80.49%);农民(26.75%)和散居儿童(24.95%)病例构成比较高。共采集1 835份腹泻病例粪便样本,其中诺如病毒检出率最高为(4.69%)。结论 徐州市食源性疾病高发期为6—9月,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好发于家庭,肉与肉制品为主要暴露食品,感染患者集中在>25~45岁年龄组,诺如病毒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995.
为构建大数据背景下公立医院医疗服务审计模型,文章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为样本医院,提出了审计模型设计思路,分别梳理了医疗服务价格、药品购销存、耗材购销存3类审计的相关规则和建模步骤,并应用所建模型对业务数据进行了分析处理,及时发现了医院潜在风险、业务疑点,提高了内部审计精准度、时效性以及风险预测能力,促进了医院精细化管理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血清叶酸与RAR - β、MGMT 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的交互效应。方法 基于课题组建立于山西省(介休市和阳曲县)的已婚妇女人群队列,选取2014年6月 - 9月病理学确诊的CIN患者(CINⅠ147例、CINⅡ/Ⅲ 134例)及正常宫颈妇女(156例)为研究对象。收集全部对象人口学特征及相关因素,采集空腹静脉非抗凝血与宫颈脱落细胞。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叶酸浓度,甲基化特异性PCR法检测基因CpG岛甲基化状态,导流杂交法判定HPV感染状况。采用Kruskal - Wallis H检验、χ2检验、趋势χ2检验进行资料分析,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和交互作用指标评价交互效应。结果 血清叶酸在NC、CINⅠ和CINⅡ/Ⅲ组总体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低血清叶酸(≤23.13 nmol/L)可增加CINⅠ和CINⅡ/Ⅲ的发生风险(OR = 6.78,95%CI:3.75~12.26;OR = 64.13,95%CI:18.34~224.20),且随病变进展,血清叶酸逐渐降低(χ2趋势 = 92.69,P<0.001)。CIN组RAR - β、MGMT CpG岛甲基化率均高于NC组,且甲基化率随病变进展逐渐上升(χ2趋势 = 20.19,P<0.001;χ2趋势 = 15.35,P<0.001)。在各组中低血清叶酸与RAR - β、 MGMT CpG岛高甲基化均呈正相加交互作用(CINⅠ:S = 2.23,95%CI:1.63~8.08,S = 1.21,95%CI:1.01~10.01;CINⅡ/Ⅲ:S = 2.43,95%CI:1.72~6.80,S = 2.83,95%CI:1.55~8.10),但未显示相乘交互作用(P>0.05)。结论 低血清叶酸和RAR - β、 MGMT CpG岛高甲基化均可增加CIN的风险,且可能存在相加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分析视屏暴露和户外活动与幼儿睡眠的相关性,为预防和干预儿童睡眠问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已建立的马鞍山市母婴健康出生队列,对2015年6月—2016年6月出生的单胎活产儿,随访至2岁,收集社会人口统计学、视屏暴露、户外活动和睡眠情况的资料。共获得有效问卷1 575份,男童833人,女童742人。使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幼儿睡眠质量差的发生率为26.16%;电视打开时间(不一定在看)≥2 h/d、看电视≥1 h/d、玩手机≥30 min/d分别占50.73%、45.21%和26.03%,户外活动≥2 h/d的比例为71.30%;去户外场所的频率≥2次/周和在户外场所≥1 h/次的比例分别为76.31%和37.71%。调整人口统计学等混杂因素后,打开电视时间(不一定在看电视)≥2 h/d(OR=1.40,95%CI:1.11~1.77)、看电视时间≥1 h/d(OR=1.39,95%CI:1.11~1.75)、玩手机时间≥30 min/d(OR=1.55,95%CI:1.21~1.99)均会增加幼儿睡眠质量差发生的风险;去户外场所的频率≥2次/周(OR=0.72,95%CI:0.55~0.93)和在户外场所时间≥1 h/次(OR=0.78,95%CI:0.62~0.99)则能降低发生幼儿睡眠质量差的风险。结论 幼儿睡眠问题存在一定比例,视屏暴露和户外活动均与幼儿睡眠相关,在儿童保健门诊中应对家长进行科学指导,减少视屏暴露时间,增加户外活动,以减少儿童睡眠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8.
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早产儿存活率得以大幅提升,但由于胎龄不足,早产儿相比足月儿不良神经发育结局发生的风险比例增高,神经发育问题逐渐成为早产儿早期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中晚期早产儿约占早产儿总人数的80%,但目前极早产和超早产与神经发育障碍相关性的研究较多,中晚期早产与神经发育障碍相关性的研究较少。本文对中晚期早产儿神经发育结局进行综述,为临床早期评估中晚期早产儿神经发育状态提供依据。通过胎盘-脑轴生物标志物预测中晚期早产儿神经发育结局,对开展早期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9.
乌梅丸载于《伤寒杂病论》厥阴篇,历代医家多认为其有温脏安蛔之功,临床应用范围较为局限,自清代医家柯琴提出其为厥阴病之主方后乌梅丸才被医家重视,其临床应用亦得以拓展。乌梅丸证之成因,实则归于厥阴风木气运失常,阴阳不相顺接,而非仅为蛔虫内扰所致。以《黄帝内经》“开阖枢”理论分析六经之功能,并结合《伤寒杂病论》原文可证“阴枢”实为厥阴,乌梅丸为厥阴病之主方,有顺接阴阳之功,故其可治疗厥阴枢机不利,寒热错杂之证。《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与《伤寒杂病论》二者同源,均参考了《汤液经法》所载内容,《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中补泻诸方及救逆方之组成有规律可寻,均依文中所载“汤液经法图”而成,与五行理论密切相关。该文通过探索“汤液经法图”组方规律及药物五行归属,以“汤液经法图”组方规律剖析乌梅丸,可证乌梅丸主要作用于肝、脾、心三脏,依黄帝内经五脏藏神理论,此三脏与情志调节密切相关,故以乌梅丸论治厥阴枢机不利、寒热错杂所致之情志病有据可循,文末亦列举概述近年乌梅丸治疗情志病的报道。该文为临床应用乌梅丸治疗情志病提供了思路及依据,扩展了其应用范围,古方亦能为今用。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UPLC-LTQ-Orbitrap-MS)快速鉴定痛泻要方水煎液中的化学成分。方法:色谱条件为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流动相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脱(0~4 min,5%~15%B;4~10 min,15%~25%B;10~15 min,25%~60%B;15~20 min,60%~90%B;20~25 min,90%~100%B;25~27 min,100%B;27~30 min,100%~5%B;30~32 min,5%B),流速0.3 m L·min-1,进样量3μL,柱温35℃。质谱条件为电喷雾离子源(ESI),扫描范围m/z 100~1 250,正、负离子模式下分别采集MS、MS/MS数据。结合对照品、数据库和文献信息,运用Trace Finder 4.1和Xcalibur 2.1软件对痛泻要方水煎液进行化学成分鉴定。结果:在正、负离子模式下,从痛泻要方水煎液中共鉴定出90个化合物,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