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3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2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65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目的 评价ELISA试验检测曲霉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 GM)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侵袭性肺曲霉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 IPA)的诊断价值。 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检测135例(分为确诊IPA患者4例,临床诊断IPA患者20例,拟诊IPA患者48例,非IPA患者63例)可疑IPA患者的306份血清GM抗原,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估计ROC曲线下面积;通过ROC曲线分析敏感度和特异度的关系,确定合适阈值。 结果 IPA组(24例)患者血清GM值(1.37±1.21)明显高于非IPA组患者(63例)血清GM值(0.49±0.18)(F=31.10,P<0.05)。IPA患者与非IPA患者的GM试验ROC曲线下面积为0.746 (95% CI=0.621~0.872),经分析取临界值(cut-off值)为0.63,敏感度为66.7%,特异度为73.0%。 结论 通过ELISA检测GM适用于临床诊断呼吸系统疾病患者IPA的感染,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2.
目的 观察电针对去卵巢大鼠模型肠黏膜钙结合蛋白-D9k(CaBP-D9K)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针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可能机制。方法 将60只3月龄SD健康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手术组和假手术组,3个月造模成功后将手术组随机分为模型组、假电针组、电针组、药物组。干预治疗12星期后,测定腰椎及股骨骨密度(BMD),然后处死大鼠,提取小肠黏膜,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CaBP-D9K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成功复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经电针组和药物组干预治疗12星期后,其大鼠骨密度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明显提高,荧光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电针组和药物组大鼠小肠黏膜CaBP-D9K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但电针组上调CaBP-D9K mRNA的水平不及药物组。结论 针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机制之一可能与上调小肠黏膜CaBP-D9K mRNA和蛋白表达量,从而增强肠钙吸收有关。  相似文献   
43.
目的 观察针刺治疗老年慢传输型便秘的疗效及对肠动力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60例老年慢传输型便秘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30例老年患者运用针刺治疗,每日1次,每次30分钟.对照组:30例给予口服莫沙必利治疗,每次5mg,每日三次.两组均共治疗2周.结果 实验组30例,痊愈14例(46.67%),有效15例(50%),无效1例(3.33%),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30例,痊愈8例(26.67%),有效16例(53.33%),无效6例(20%),总有效率80%,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治疗老年慢传输型便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能有效促进肠蠕动.  相似文献   
44.
股骨干骨折临床上比较常见,治疗方法很多。带锁髓内钉采用闭合复位、闭合穿钉技术,是目前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比较好的方法之一。我科自1996.7~2000.9月,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38例不同骨折类型的股骨干骨折,取得了满意效果。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1996年7月至2000年9月,我科  相似文献   
45.
患者 ,男 ,5 3岁。 2 0 0 0 - 0 5 - 0 6中午饮酒后开始嗜睡 ,呼之不应 ,当时家人认为是醉酒所致 ,但于次日凌晨 3时出现阵发性四肢抽动 ,急送我院。近一年来发现血压高。入院体检 :体温 40 .0℃ ,血压 16 0 / 10 0mmHg ,深度昏迷 ,双侧瞳孔1.0mm ,光反应消失 ,眼球居中 ,睫反射消失 ,压眶时出现去大脑强直发作 ,角膜反射消失 ,双睑闭合不紧。口角无歪斜。刺激肢体出现强直性发作 ,不发作时四肢肌张力稍高 ,左上肢及双下肢明显 ,肱二头肌腱反射、膝反射左 >右 ,双侧Babinski征阳性。头颅CT示 :桥脑被盖部高密度灶 ,横贯左右…  相似文献   
46.
目的 建立人黑色素瘤抗原MAGE1/HSP70/MAGE3融合蛋白基因重组工程菌E.coli.BL21/pET-MHM的高密度发酵工艺.方法 以摇瓶发酵结果为基础,扩大至NBS Bioflo Ⅳ 20 L发酵罐发酵,利用溶氧反馈-补料分批培养技术,对影响工程菌生长及目的蛋白表达的因素如发酵培养基、活化时间、诱导浓度及时间、pH值及分批补加营养物质等进行优化.结果 保持培养过程中40%的溶解氧,采用半合成培养基、活化至对数生长期时0.2 mmol/L IPTG诱导5 h以及以甘油为碳源连续流加补料的条件发酵,连续3批重复发酵,最终菌密度D(600)均达45~50时,菌体量可提高至70 g/L以上,目的蛋白的表达量占菌体蛋白总量的38%以上.结论 确定了周期短、产率高且稳定可靠的发酵工艺.  相似文献   
47.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idiopathic pulmonary hemosiderosis,IPH)是一种罕见的,以肺泡毛细血管反复出血,肺间质含铁血黄素沉着为显著特点的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过敏反应、霉菌感染等可能诱发IPH,免疫因素在IPH发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新的研究已经发现细胞因子和自身免疫性血管炎在IPH发病中有一定作用。其临床表现多样,无明显特异性,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咯血、气促和贫血。痰涂片或肺泡灌洗液经铁染色为重要的诊断方法,高分辨CT对于痰液检查正常的患者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免疫抑制治疗为主要治疗方法,肺移植的可行性存在争议。我们较为详细地总结了近年来有关于本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8.
目的 在葡萄球菌肠毒素A(SEA)诱导小鼠体内T细胞无能的过程中,观察CD28和CTLA-4的变化规律及相互关系.方法 单次(1×SEA组,n=4)或多次(2×SEA组.n=4;3×SEA组,n=4)向小鼠腹腔注射SEA,每次注射间隔3d,分别于末次注射后的第1、3、7、14天,将小鼠处死,制备小鼠脾淋巴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膜表达CD28和CTLA-4、细胞内表达CTLA-4和IL-2的阳性率.结果 1×SEA组,细胞膜CD28和细胞内IL-2的表达显著上升;而CTLA-4在细胞内和细胞膜表面的表达均降低且无明显变化;2×SEA组CD28和IL-2的表达稍有上升;CTLA-4在细胞内和细胞膜表面的表达均明显增加,胞内CTLA-4的增加尤为显著.3×SEA组,细胞膜CD28、细胞膜和细胞内CTLA-4的表达呈下降趋势,细胞内IL-2在第7天已经检测不到.结论 SEA初次诱导小鼠脾淋巴细胞时,能显著促进T细胞的活化;经SEA多次(3次)刺激可诱导T细胞的无反应性.在无能的形成过程中,IL-2产生减少与CD28表达下调可能有着密切联系;CTLA-4的表达上调有利于无能的诱导,但可能不参与无能的维持.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小针刀配合等速肌力训练对老年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的视觉类比量表(VAS)、关节活动度(ROM)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接受小针刀治疗配合等速肌力训练,每周小针刀治疗1次、等速肌力训练5次,4周后结束1个疗程;对照组接受等速肌力训练,1天1次,每周训练5次,共训练20次。结果经过治疗与训练,治疗组与对照组Lysholm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增加(P〈0.05),但是2组治疗后的评分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均有明显下降(P〈0.05),并且治疗组的下降更为明显(P〈0.05);2组的ROM及峰力矩与治疗前相比较均有显著的改善,治疗组ROM在治疗后的改善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治疗后的情况(P〈0.05),治疗后2组峰力矩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小针刀配合等速肌力训练对老年KOA患者的疼痛及关节活动度的改善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50.
目的运用舒适护理模式对老年输液患者进行护理,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对80例老年静脉输液患者在输液前、输液中、输液后进行舒适护理,同时将心理护理始终贯穿于整个输液的过程中。结果患者自觉舒适愉快接受治疗,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患者及家属满意度达到97%以上。结论舒适护理使老年患者在生理、心理上达到最愉快状态。说明舒适护理模式在老年患者静脉输液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