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7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40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95篇
口腔科学   37篇
临床医学   208篇
内科学   99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55篇
特种医学   46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121篇
综合类   421篇
预防医学   174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64篇
  4篇
中国医学   240篇
肿瘤学   27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腹腔镜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单纯剜除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单纯剜除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6月~2006年12月,采用后腹腔镜途径对11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行单纯剜除术。术中沿瘤体边缘外用电钩或超声刀切开肾包膜,肿瘤突出部分沿边缘整块取出,深部剩余部分富脂瘤体组织由吸引器吸出,再以小方纱擦拭瘤窝表面,双极电凝止血。生物蛋白胶、止血纱布及可吸收线缝合肾脏创面。结果11例手术均成功完成,无中转开放者。平均手术时间84.5min(60~110min),平均术中出血量51ml(20~100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8.8d(6~14d),无并发症。术后肾功能正常。随访7~23个月(平均13.4月),影像学检查无局部肿瘤组织残留或复发。结论后腹腔镜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单纯剜除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癫痫持续状态的救治方法。方法对23例颅脑损伤后癫痫持续状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此23例患者中,16例因颅脑损伤接受了手术治疗;23例均接受了抗癫痫药物治疗。根据GOS评分判定疗效,恢复良好18例,重残3例,死亡2例:结论对于颅脑损伤后癫痫持续状态的患者,及时有效地控制发作状态,及时掌握病情变化,可以最大限度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及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3.
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40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的方法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2年8月~2007年12月,行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401例,其中无功能腺瘤151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39例,皮质醇增多症37例,嗜铬细胞瘤19例,髓样脂肪瘤13例,其他42例。结果5例中转开放手术,其中1例瘤体过大腹腔镜操作困难,2例肿瘤与下腔静脉粘连紧密,2例出血;余396例手术成功,手术时间30~270min,平均105min,术中失血20~1000ml,中位数45ml,2例术中各出血1000、800ml,输红细胞2U。术中下腔静脉破裂1例,膈肌破裂1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修补。364例随访1~64个月,平均23.9月,无远期并发症,361例良性肿瘤未见复发。结论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应为肾上腺良性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腹膜后纤维化致肾积水的疗效.方法:对4例(5侧)腹膜后纤维化致肾积水患者,在腹腔镜下利用不同器械对包裹压迫的输尿管逐步进行安全有序的分离、松解,直至输尿管被完全游离出,术前或术中将双J管置入输尿管内,于输尿管后缝合侧后腹膜,使其腹膜内化.其中1例患者通过术中换体位再次进行双侧输尿管松解并腹膜内化,2例患者此前各有一侧输尿管已在开放手术下进行松解治疗.对此2例患者进行自身对照分析.结果:开放手术和腹腔镜手术均能松解腹膜后纤维化引起的输尿管压迫,消除肾积水,促进肾功能恢复.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术中出血极少,住院时间短,无手术并发症,但手术时间稍长,费用稍高.结论:腹腔镜手术可以对腹膜后纤维化包裹压迫的输尿管进行良好松解,输尿管留置内支架管并腹膜内化是一种疗效确实、患者易接受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5.
采用尿素包合与硝酸根-硅胶柱层析结合法,从紫苏Perilla frutescens(L.)Britt。的干燥成熟果实中分离,衍生化得到(all cis-9,12,15-octadecatrienoic acid ethyl ester)。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IRF)并发肾积水的临床特征.方法:报告12例IRF并发肾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12例均以腰、腹痛为首发症状.B超均发现肾积水及输尿管病变,3例发现腹膜后肿块.腹部CT均发现腹膜后肿块,对肿块的大小和部位均能明确.术前诊断准确率为83.3%.10例行输尿管松解 大网膜包裹或腹腔移位术,1例逆行置人输尿管支架管,1例肾穿刺造瘘.后2例情况好转后,仍行手术治疗.结果:10例随访无复发,1例因同侧肾积水复发行二次治疗,1例因对侧肾积水而行二次手术.结论:腰、腹痛患者应考虑到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的可能;B超对肾积水敏感,腹膜后肿块依赖腹部CT检查,两者联合应用有利于诊断.输尿管松解 大网膜包裹或腹腔移位术是主要的有效的治疗手段.单侧腹膜后纤维化患者,随访应同时注意对侧发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7.
孙忠人教授针药合治抑郁性神经症8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威  孙忠人 《中医药学刊》2005,23(4):602-602
孙忠人教授是中青年神经病学专家。从医20余年,擅长针灸与中药合治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如对神经症。疗法不仅新奇独特,而且简单灵验。笔者获益良多,现将其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8.
抗心磷脂抗体在中青年脑梗死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抗心磷脂抗体与中青年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关系。方法 以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对 76例脑梗死病人 (<5 0岁 39例 ,≥ 5 0岁 37例 ) ,2 5例非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病人及 15例正常人的血清抗心磷脂抗体 (ACL抗体 )进行测定。结果  <5 0岁的脑梗死病人ACL抗体阳性率为 35 9% ,≥ 5 0岁的脑梗死病人ACL抗体阳性率 16 2 % ,对照组ACL抗体阳性率 7 5 %。 <5 0岁脑梗死病人的ACL抗体阳性率高于≥ 5 0岁的脑梗死病人及对照组 (P <0 0 5 )。≥ 5 0岁脑梗死病人ACL抗体阳性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说明临床上无任何自身免疫疾病中青年脑梗死病人与ACL抗体更密切相关。结论 ACL抗体是中青年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对中青年脑梗死病人应积极检测ACL抗体 ,提示除常规脑梗死治疗外 ,加入免疫抑制剂、血浆置换治疗有一定的积极意义。ACL抗体的检测为中青年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9.
应用多普勒超声音频处理系统自动估测肺血管阻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多普勒超声音频处理系统 (DASPS)自动定量估测肺血管阻力 (PVR )的准确性。方法 对 3 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 ,应用DASPS和多普勒超声技术 ,根据主动脉、肺动脉、二尖瓣及肺静脉血流时间间期参数估测肺动脉平均压 (PAMP)、肺血流量 (QP)及肺小动脉嵌压 (PAWP) ,按Poiseuille公式PVR =(PAMP PAWP) /QP 计算肺血管阻力 ,并与心导管实测值对比。结果 心导管测量的肺血管阻力与DASPS估测值高度相关 ( r =0 .93 ,P <0 .0 0 1) ,与多普勒超声技术估测值中等程度相关 ( r =0 .79,P <0 .0 1)。DASPS估测肺血管阻力所需时间短于多普勒超声技术所需时间 (P <0 .0 1) ,且重复性较好。结论 DASPS可以准确地无创自动定量估测肺血管阻力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预先针刺是否能诱导脑缺血耐受而具有脑保护作用及对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神经解剖教研室进行。取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脑缺血组、针刺预处理组各10只。针刺预处理组脑缺血前给予针刺,采用“4-动脉阻断”方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模型。神经元内氏体亚甲兰特殊染色法观察大鼠脑缺血后海马CA1区神经元内氏体变化;原位细胞凋亡检测法TUNEL染色)及(电镜观察脑缺血后大脑皮质、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脑缺血组皮质、海马CA1区可见大量棕色TUNEL染色阳性细胞核,皮质为(65.36±10.18)个/视野,海马CA1区(58.34±9.64)个/视野,针刺预处理组阳性细胞核皮质(10.63±5.39)个/视野,海马CA1区为(12.16±5.69)个/视野,较脑缺血组明显减少(q=6.55,8.73,P<0.05),内氏体染色阳性细胞数脑缺血组皮质为(16.16±8.31)个/视野,海马CA1区(21.66±9.39)个/视野,针刺预处理组阳性细胞核皮质(55.36±12.19)个/视野,海马CA1区为(79.36±10.69)个/视野,较脑缺血组明显增多(q=7.65,9.23,P<0.05)。结论:针刺预处理可以诱导脑缺血耐受,减轻缺血后神经元损伤,抑制神经元凋亡可能是预先针刺发挥脑保护作用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