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4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2 毫秒
11.
众所周知,大多数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急性发作的病情不很严重,一般经适当治疗便可缓解,然而也有病情危重的,在常规应用平喘药的情况下,仍不断加重,如果对它估计不足,可导致病人突然死亡。危重哮喘的主要征象有喘息、肺过度充气、缺氧、奇脉、出汗较多等。哮鸣音强弱未必有重要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神经肌肉阻断剂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1966年1月至2012年6月)、EMBASE(所有年份)、Cochrane Library(所有年份)和CNKI数据库(1979年至2012年),手工检索初步入选文献的全文和参考文献中的有关文献,收集国内外关于神经肌肉阻断剂对ARDS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RCT)和非随机对照研究(非RCT)(包括前瞻性及回顾性研究),分别采用Jadad和NEWCASTLE-OTTAWA QUALITY ASSESSMENT SCALE评价体系对RCT及非RCT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利用RevMan5.0软件对RCT进行Meta分析;对非RCT进行统计描述。结果共纳入3篇RCT文献,4篇非RCT文献,文献质量较高。3个RCT合并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神经肌肉阻断剂显著降低了ARDS患者的28 d病死率[OR 0.58,95%CI(0.39,0.86),P=0.007],增加了28 d内无需机械通气天数[WMD 1.91 d,95%CI(0.28,3.55),P=0.02]。结论目前证据表明神经肌肉阻断剂能降低ARDS患者28 d病死率和增加28 d内无需机械通气天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清瘦素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7例OSAHS患者和28例单纯肥胖者(对照组),通过多导睡眠呼吸监测仪(PSG)监测整夜7 h以上睡眠过程,次日清晨抽取静脉血使用放射免疫法测血清瘦素、IL-6水平。结果:(1)OSAHS组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OSAHS组患者血清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3)OSAHS组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体重指数(r=0.915,P〈0.01)、颈围(r=0.907,P〈0.01)、睡眠紊乱指数(r=0.398,P〈0.05)呈正相关,而与最低血氧饱和度(r=-0.275,P〉0.05)无关;OSAHS组患者血清IL-6水平与BMI(r=0.633,P〈0.01)、颈围(r=0.682,P〈0.01)、AHI(r=0.693,P〈0.01)呈正相关,而与最低SaO2呈负相关(r=-0.683,P〈0.01);(4)OSAHS组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IL-6(r=0.690,P〈0.01)呈正相关。结论:OASHS患者血清瘦素与IL-6水平均比正常人升高,并且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OASHS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可能与IL-6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浆硫化氢(H2S)与血清白细胞介素-35(IL-35)的相关性,并分析其在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访135例支气管哮喘治疗后病情稳定的出院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病情将其分为哮喘缓解期(A组)35例,轻度急性发作期(B组)25例,中度急性发作期(C组)25例,重度急性发作期(D组)20例以及3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测定上述各组H2S水平及血清IL-35,同时对各组痰细胞进行分类并计数,并检测各组肺功能。结果对照组、A组、B组、C组、D组H2S水平分别为(74.32±12.58)μmol/L、(57.22±12.45)μmol/L、(54.18±6.23)μmol/L、(42.32±5.12)μmol/L及(34.12±2.18)μmol/L;B、C、D组患者血浆H2S水平显著低于A组及对照组(P<0.05),而D组患者显著低于B、C组(P<0.05)。B、C、D组血清IL-35水平分别为(275.6±34.5)pg/mL、(215.2±75.2)pg/mL、(158.2±43.6)pg/mL,低于A组(386.5±115.6)pg/mL及对照组(391.2±120.3)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及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急性发作期患者H2S水平与IL-35(r=0.412,P=0.002)、第1秒用力呼气的容积(FEV1)(r=0.351,P=0.010)、PEF占预计值百分比(r=0.337,P=0.024)、FEV1与用力呼吸肺活师(FVC)的比值(r=0.411,P=0.015)呈正相关,与诱导痰细胞总数(r=-0.310,P=0.012)、嗜酸粒细胞百分比(r=-0.362,P=0.021)呈负相关。结论随着支气管哮喘患者病情的发展,其血浆中H2S水平及血清IL-35显著下降,且H2S与血清IL-35具有相关性,可作为哮喘控制水平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5.
静脉血栓中凝血、炎症、免疫和纤维收白溶解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国内外相关的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模型结果证实炎性反应参与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的形成、扩散和溶解。VTE的病理生理机制涉及白细胞及其各种亚型、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等之间的密切联系。本文将着重探讨炎性细胞及其因子在VTE中扮演的角色,为后续探讨VTE的抗炎靶向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于凡珍  陈烁  李家树 《安徽医药》2023,27(3):475-480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血浆锁链素、维生素K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7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就诊的COPD病人60例为COPD组,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血锁链素、维生素K、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一氧化氮弥散量(DLCO),其中维生素K通过测量血浆非活性基质Gla蛋白(Dp-ucMGP)水平来评估;采用Pearson分析血浆锁链素、维生素K水平与IL-6、TNF-α、FEV1%、DLCO的相关性。结果 COPD组病人血锁链素[(3.03±0.96)μg/L比(1.83±0.89)μg/L]、Dp-ucMGP[(11.24±1.45)μg/L比(8.93±1.78)μg/L]、IL-6、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肺功能指标FEV1%、DLCO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根据不同进展期分组,30例AECOPD组病人血浆锁链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敲低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MRC-5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将MRC-5细胞分为空白组、 TGF-β1组、转染阴性对照小干涉RNA的TGF-β1组和转染TIMP-1小干涉RNA(siTIMP-1)的TGF-β1组。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 ELISA检测上清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 Western blot法检测TIMP-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 1型胶原蛋白(Col1)和β联蛋白(β-catenin)的蛋白水平。结果转染siTIMP-1组的MRC-5细胞TIMP-1蛋白水平明显降低。与空白组相比, TGF-β1组细胞活力明显升高、 G0/G1期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 S期和G2/M期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 TNF-α含量明显升高,α-SMA、 Col1和β-catenin的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与TGF-β1组相比,敲低TIMP-1水平后,细胞活力明显降低、 G0/G1期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 S期和G2/M期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 TNF-α含量明显降低,α-SMA、 Col1和β-catenin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转染阴性对照小干涉RNA的细胞与TGF-β1组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差异。结论敲低TIMP-1水平可抑制MRC-5细胞增殖活性、减少胶原蛋白合成及TNF-α释放,可能与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外周血血清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1(PD-1)、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及辅助性T细胞(Th细胞)的表达。方法以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41例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病情分为急性发作组(20例)和慢性持续组(21例),另选18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患者在起病入院时抽取外周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PD-1、IFN-γ、IL-4的浓度,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h1、Th2及Th1/Th2的表达。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慢性持续组、急性发作组外周血PD-1、IFN-γ浓度降低,IL-4浓度升高,Th1细胞比率、Th1/Th2比值降低,Th2细胞比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慢性持续组比较,急性发作组外周血PD-1、IFN-γ浓度更低,IL-4浓度更高,Th1细胞比率、Th1/Th2比值更低,Th2细胞比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急性发作组PD-1与IFN-γ、Th1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78和0.712,均P0.05),与IL-4、Th2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745和–0.700,均P0.05)。结论哮喘患者外周血PD-1降低,急性发作组更低,且与常规的哮喘检测指标呈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曲霉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约20种曲霉能感染人类和动物,其中最常见的是烟曲霉。曲霉孢子在空气中传播,人吸入后曲霉可以在气道内定植、致敏、感染;在免疫缺陷患者,孢子能够出芽形成菌丝并侵入肺实质,导致以组织破坏和呼吸衰竭为特征的侵袭性肺曲霉病(IPA)。近年来IPA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仅次于念珠菌病的主要肺部真菌感染性疾病。本研究回顾了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2007年6月~2009年12月期间确诊和临床诊断的IPA患者。  相似文献   
20.
本院收治一例不典型多发性大动脉炎,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性,60岁,干部。1985年3月突觉左胸背烧灼感,次日转为持续性绞痛,阵发性加剧而来本院住院治疗。当时疼痛向左颈、府、腹以及上下肢放射,平卧时加剧,端坐前倾稍减轻,伴有头痛,头昏,纳差,乏力,出冷汗。入院第二天开始出现低热。化验:WBC19.8 × 10~9/L(19800/mm~3),N79%,L19%;SGOT:28单位。血脂正常。血沉为3→97mm/h。多次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V_5高电压。X线示:双肺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