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7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44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38篇
口腔科学   19篇
临床医学   451篇
内科学   100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317篇
预防医学   188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119篇
  2篇
中国医学   125篇
肿瘤学   3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太原市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了解太原市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SAHS)的患病率 ,为今后的预防诊治工作奠定基础。方法 从 1998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 ,用整群随机抽样法 ,以太原市两个城区四个居住小区的家庭常住人口为调查对象 ,进行入户问卷调查 ,总人数为 6 0 2 8名 (其中男 376 5名 ,女 2 2 6 3名 )。对所有人进行问卷Ⅰ调查 ,其中打鼾 3级以上的 10 2 4名 ,由医务人员进行再次入户问卷Ⅱ调查 ,对仍可疑 (ESS评分≥ 9)的 4 76名进行多导睡眠监测 ,从而推算出太原市SAHS的患病率。结果 实际完成调查人数为 5 12 8名 (其中男 2 90 1名 ,女 2 2 2 7名 ,问卷应答率为 85 11% ) ,确诊为SAHS患者共 179例 (男性 136例 ,女性 4 3例 ) ,患病率为 3 5 % (男性为 4 7% ,女性为 1 9% ) ,男性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 (P <0 0 1) ,其发病高峰年龄为 30~ 5 0岁。结论 此次调查推算出太原市SAHS的患病率为3 5 % ,可见SAHS是影响公众健康的疾病之一 ,应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2.
目的:应用CBCT对正常人群下颌管在第二前磨牙及第一、二磨牙根尖处位置的测量,来确定其正常位置关系。方法:测量120例18岁以上正常人群第二前磨牙及第一、二磨牙根尖处位置的3个距离:①下颌管中心( A)到下颌骨下缘最下点( B)的距离;②下颌管中心( A)到与A点在同一水平线的颊侧点( C)的距离;③下颌管中心( A)到与A点在同一水平线的舌侧点( D)的距离。每个距离测量3组,取其平均值。结果:男性第二前磨牙根尖处的下颌骨下缘骨壁最厚,其舌侧骨壁厚于颊侧骨壁。在第一磨牙及第二磨牙处,下颌骨下缘骨壁、舌侧骨壁、颊侧骨壁均增厚,且颊侧骨壁厚于舌侧骨壁;女性测量结果及规律与男性相同,其骨壁厚度略较男性骨壁为薄。结论:利用这3个空间距离来确定正常人下颌管在第二前磨牙及第一、二磨牙根尖处的位置,对正颌手术中下颌骨矢状劈开术,囊肿刮治术,种植术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3.
目的 :在锥形束CT冠状面上,通过对200例正常人颏孔位置的测量,来确定颏孔的正常位置。方法 :在200例锥形束CT冠状面上,通过神经管的染色,来确定颏孔的位置;同时测量颏孔中心(A点)到唇侧牙槽嵴顶(B点)的距离,颏孔中心(A点)到唇侧下颌骨下缘与B-A向下连线的交点(C点)的距离,并计算AB/BC、AC/BC的比值。统计颏孔位于在下颌第一、二前磨牙根尖,下颌第二前磨牙根尖及下颌第一磨牙根尖的例数。结果:颏孔位于下颌骨上下缘之间略偏上方;颏孔位于下颌第一、第二前磨牙之间者居多,位于下颌第二前磨牙及下颌第一磨牙根尖部者较少。结论:通过对颏孔正常位置的测量,对临床医生在进行手术操作时保护血管和神经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4.
目的 评价低分子肝素治疗早发型子痫前期及预防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应用RevMan 4.2软件对检索的15项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联合使用低分子肝素能明显延长孕周时间(WMD=4.50,95%CI:3.27~5.72,P<0.00001),并降低围生儿死亡率(WMD=0.35,95%CI:0.19~0.67,P=0.001);降低新生儿窒息率(WMD=0.34,95% CI:0.17~0.69,P=0.003);不增加产后出血量(WMD=-2.22,95%CI:-14.33~9.9,P=0.72),提示肝素对产后出血量无影响;且不增加胎盘早剥的发生(WMD=0.31,95%CI:0.05~2.08,P=0.23),早发型子痫前期再度发生的相对危险度、相对危险降低率均降低(RR=0.12,P=0.04,95% CI:0.02~0.91,RRR为88.3%).结论 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早发型子痫前期可以延长孕周时间,降低围生儿死亡及新生儿窒息率,且不增加产后出血及胎盘早剥的发生,是预防早发型子痫前期发生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65.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aspirin)对宫颈癌Siha细胞凋亡和增殖的机制。方法培养人宫颈癌Siha细胞,加入不同浓度阿司匹林(1.0 mmol/L、5.0 mmol/L、10.0 mmol/L)干预培养,HE染色观察Transwell小室穿梭能力;划痕愈合实验观察迁移能力;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Siha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变化;应用Giemsa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的改变;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阿司匹林对宫颈癌Siha细胞bcl-2及bax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阿司匹林表现出明显地抑制人宫颈癌Siha细胞的迁移、增殖以及促进凋亡(P<0.05),且伴随浓度的递增和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更明显。结论阿司匹林具有较强的抗人宫颈癌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阿司匹林诱导宫颈癌细胞凋亡,并抑制其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166.
目的观察三角形子宫切除术对术后恢复、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观察2006年1月至2007年2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行选择三角形子宫切除术患者50例(三角切组),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50例作为全切组。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以及手术当日和术后72 h的白细胞介素(IL)-6、IL-8、免疫球蛋白的比较。结果三角形子宫切除术组与子宫全切组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69.43±18.23)mL、(91.92±19.29)mL,手术时间分别为(65.6±37.6)min、(73.8±36.8)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恢复排气的时间分别为(18.0±9.0)h、(23.0±8.0)h、术后下床活动的时间分别为(19.0±2.5)h、(23.0±2.2)h。两组患者术后血清中的IL-6分别为(20.48±8.41)ng/L、(32.47±16.87)ng/L,IL-8分别为(38.48±17.23)ng/L、(45.13±18.11)ng/L,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全切组增高的程度显著高于三角切组(P<0.05);术后IgM型免疫球蛋白分别为(1.14±0.07)g/L、(1.53±0.04)g/L,两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IgG型免疫球蛋白分别为(10.11±2.43)g/L、(9.88±2.04)g/L,两组血清IgG下降水平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角形子宫切除术组手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手术操作更易掌握,引起机体免疫功能变化小,这为术后快速恢复提供了病理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67.
目的 探讨卵巢黄体破裂的治疗方案.方法 对43例卵巢黄体破裂患者治疗方案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卵巢黄体破裂患者中有33例行保守治疗,10例手术治疗,疗效肯定.结论 卵巢黄体破裂患者多数可经保守治疗痊愈,即使出血量多,贫血明显,只要出血速度缓慢,腹痛缓解,生命体征平稳,在有手术准备情况下可继续保守治疗,多数可治愈.  相似文献   
168.
目的 比较不同实验条件下SpyTag/SpyCatcher体系共价连接的效率,分析得出优化后的连接条件,为今后相关纳米颗粒疫苗的开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用大肠埃希菌系统表达分别带有SpyTag和SpyCatcher结构的两种蛋白,摸索共价连接的反应时间、温度、缓冲体系和混合比例,采用非还原型凝胶电泳检测共价连接的效率。结果 反应时间对共价连接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F=22.028,P<0.05),带有SpyTag和SpyCatcher结构的两种蛋白质可形成稳定的共价键,6 h后连接效率约为50%,偶联蛋白在25 ℃稳定存在至少72 h。反应温度和缓冲体系对共价连接的影响没有统计学意义。SpyTag和SpyCatcher结构蛋白比例为物质的量比1.0∶2.0混合。结论 SpyTag/SpyCatcher共价连接体系的关键工艺参数为反应时间,且能适用于多种温度和缓冲条件。  相似文献   
169.
循环崩溃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原因是术中新发的急性主动脉瓣重度反流。该文报道一例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80岁女性患者,为Type 1型二叶式主动脉瓣,左右瓣叶较浅钙化融合嵴,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中先后以20、23 mm球囊预扩后出现重度主动脉瓣反流,引起循环崩溃,及时植入Venus A L26瓣膜后,心跳血压恢复。该例经验提示,术中应避免过大的球囊扩张,以免导致急性主动脉瓣大量反流引起循环崩溃。  相似文献   
170.
目的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清维生素D的表达水平,探讨维生素D在OSAHS引起2型糖尿病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选取单纯OSAHS患者27例,轻度组9例,中度组8例,重度组10例;OSAHS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4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14例;单纯肥胖者墙例。均行整夜多导睡眠监测(PSG)及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测定,ELISA法检测外周血血清维生素D水平,了解血清维生素D在OSAHS患者糖代谢紊乱中的作用。结果①与肥胖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OSAHS组、合并组血清维生素D水平明显降低(P〈0.05);合并组血清维生素D明显低于糖尿病组(P〈0.05);②维生素D与BMI、AHI、HbAlc、FPG呈负相关(r=-0.309,-0.516,-0.421,-0.458,均P〈0.05),与最低血氧饱和度(SaO2min)呈正相关(r:0.349,P〈0.05)。结论OSAHS可引起血清维生素D水平降低,其可能在OSAHS致糖代谢异常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