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8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95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153篇
预防医学   7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0篇
中国医学   44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探讨应用帕瑞昔布钠复合罗哌卡因治疗开胸手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65例于2013年6月-2014年6月接受开胸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手段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于术毕前10 min,术后12h,24h和36 h将40 mg生理盐水静脉注射,观察组于以上各时间点注射帕瑞昔布钠,在此基础上两组患者均皮下输注罗哌卡因,对比两组患者术后3h、6h、12h、24 h、48 h活动翻身和安静时的疼痛VAS评分,术后补充镇痛药情况和总体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在以上各个观察指标上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开胸手术患者采用帕瑞昔布钠复合罗哌卡因治疗,具有镇痛效果好和患者满意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22.
23.
股胭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是治疗股胭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主要方法之一。我院2003年1月-2007年6月对16例股胭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施行了此手术,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FOCUS-PDCA循环在缩短手术衔接时间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9月未实施FOCUS-PDCA循环的426例接台手术和2013年10~12月实施FOCUS-PDCA循环的457例接台手术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的接台手术衔接时间。结果实施后的手术衔接时间为(44.62±15.71)min,显著短于实施前的(66.43±30.6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15,P<0.01)。结论应用FOCUS-PDCA循环能显著缩短手术衔接时间。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维生素A、D、E对0~3岁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并分析社区卫生服务对疾病防治的相关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该院儿科就诊的125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为观察组;将同期体检身体健康的150例儿童设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维生素A、25-羟基维生素D 3[25(OH)D 3]、维生素E水平,比较两组维生素水平是否存在差异。将观察组中接受常规治疗的患儿设为A组,将接受常规联合维生素治疗的患儿设为B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总结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防治的社区卫生服务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清维生素A、25(OH)D 3、维生素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健康儿童,维生素缺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积极抗感染等对症治疗,A组与B组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均有所提高,B组3种免疫球蛋白水平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儿发热、咳嗽、扁桃体肿大及肺部啰音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3岁低龄患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生率较高,维生素A、D、E缺乏是导致患儿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原因,常规抗感染同时补充维生素可提高治疗效果,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需加强低龄儿童营养状况监测,及时补充维生素A、D、E以提高儿童免疫力,预防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6.
Duchenne肌营养不良(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是X连锁隐性遗传引起的严重的神经肌肉疾病,男性新生儿的发生率为1/3500.临床表现以进行性肌肉无力和萎缩为特征,通常在12岁左右不能行走,20岁左右死于呼吸或心脏衰竭.目前认为DMD是由于基因突变致dystrophin(抗肌萎缩蛋白)表达障碍引起的.Dystrophin基因是人类最大的基因之一,定位于Xp21,全长约2.5 Mb,编码79个外显子,具有突变频率高且突变形式多样的特点[1].通常使用的方法实施高效、准确及快速诊断较为困难.  相似文献   
27.
上海市托幼机构儿童单纯性肥胖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上海市托幼机构实施儿童肥胖干预监测前后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生率进行分析比较,对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以寻求更合适的管理途径和方法。【方法】每3年对重点区域托幼机构儿童的发病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对3~6岁肥胖高发年龄组(以幼儿园为监测单位)进行连续干预监测,儿童超重和肥胖的判断方法主要参照WHO标准。数据分析采用统计软件SPSS10.0分析。【结果】1999年调查了上海部分幼儿园10 692名3~6岁儿童的肥胖的检出率为8.49%,是1996年同地区同年龄组的(3.76%)2.27倍;经过对幼儿园儿童实施肥胖干预措施后,2002年3~6岁儿童肥胖检出率为8.01%,肥胖检出率下降。2002~2004年,对本市的19个幼儿园进行强化监测后,儿童单纯性肥胖率为5.30%,明显低于非监测点的儿童单纯性肥胖率为7.58%。【结论】有效的干预措施使儿童单纯性肥胖的检出率下降。  相似文献   
28.
围绕有利于医疗机构实现服务目标、塑造良好形象、满足人民群众健康利益、医疗机构成员的发展及建立和谐医患关系五个方面阐明了开展医德全员教育的现实价值,并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措施:统一思想,提升医德教育意识;分门别类,细化医德教育的准则;目的明确,注重医德教育实效;持之以恒,建立长效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29.
从与患者沟通谈临床实习生的医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探讨临床实习中医学生与患者沟通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阐明提高医患沟通能力,加强医德教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30.
目的研究癫持续状态是否存在对患儿心肌和肾功能损害。方法测定50例全面强直-阵挛发作癫持续状态患者(观察组)血清心肌酶(CK、CK-MB、LHD、LDH1、AST)、肾功能(BUN、Scr)、肌钙蛋白T(cTnT)、心电图(ECG),并与45例非惊厥持续状态的惊厥儿(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二组测定的心肌酶和肾功能比较CK、CK-MB、LDH、LDH1、BUN、S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S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CG观察组有45例异常,对照组有3例异常,cTnT观察组39例异常,对照组45例均为正常,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面强直-阵挛发作癫持续状态(SE)可引起心肌和肾脏的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