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5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52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12.
仙龙颗粒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仙龙颗粒(XLG)对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动物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XLG低、中、高剂量组,强的松组,每组10只。福氏完全佐剂诱发大鼠AA模型,造模后第18天开始灌胃给药,观察XLG对AA大鼠足跖肿胀的治疗作用。第30天取材,MTT法检测脾及胸腺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用ELISA法检测脾细胞分泌IgG。结果:与模型组比较,XLG中、高剂量对AA大鼠足肿胀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P<0.05,P<0.01);XLG对AA大鼠受抑制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具有增强作用(P<0.05),对亢进的胸腺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有抑制作用(P<0.05);XLG对AA大鼠的脾细胞产生IgG水平无明显的作用。结论:XLG能够治疗AA大鼠足肿胀,该作用与调节AA大鼠的异常的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脊髓分级压迫损伤的病理改变与磁刺激诱发电位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用41只成年家猫,随机分为对照组,轻、中、重度损伤4组.应用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s)对脊髓压迫前、压迫后30min,6h,1wk,2wk及4wk做动态观察,观察血管、神经细胞、神经纤维及中央管的病理改变.结果:轻和中度损伤的病变是可逆的,而重度损伤导致神经细胞的不可逆改变和运动功能丧失.轻度损伤MEPs潜伏期在损伤后30min及6h比术前分别延长0.37倍和0.38倍,至4wk复原;中度损伤MEPs潜伏期延长0.77倍和0.81倍,重度组延长1.322倍和1.361倍.中度损伤组有部分恢复而重度组无明显变化.结论:脊髓分级压迫损伤病理组织学变化与运动功能和MEPs之间在统计学上具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嗅鞘细胞移植对脊髓损伤后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春生  时志斌  王坤正  陈君长 《中国临床康复》2004,8(35):7982-7983,8011,i003
目的:了解嗅鞘细胞移植对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嗅鞘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机制。方法:成年动物脊髓半切损伤模型,进行嗅鞘细胞和培养液移植,在伤后1~14d,应用苏木精一伊红和TUNEL法观测神经细胞存活和细胞凋亡变化。结果:脊髓半切后,神经元数目随时间下降。伤侧和对侧分别在伤后1d和2d,出现以神经元为主的凋亡高峰。7d出现以胶质细胞为主的凋亡高峰,14d凋亡下降。嗅鞘细胞移植可明显降低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促进神经细胞存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了确定磁刺激腰骶部神经根的兴奋点位置,采用两种方法法测定运动诱发电位MEPs)的潜伏期,并用磁刺激MEPs与磁刺激诱发电位的F波相结合测定运动根传导时间(MRCT)。方法 在50例正常受试者和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从胫前肌(TA)和比目鱼肌(SOL),测定MRCT和运动神经传导时间(MNCT)。5例尸解测出L5和S1神经根长度,结果 磁刺激腰骶部神经根的兴奋性在椎间孔的近端,患者组与正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外周神经损伤后,神经吻合口局部应用透明质酸对减少胶原瘢痕形成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04/2005—04在山西医科大学外科实验室完成。选用清洁级健康成年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透明质酸治疗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各24只。两组大鼠坐骨神经切断后行神经外膜吻合术,透明质酸治疗组于吻合口周围应用透明质酸钠凝胶。生理盐水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逐层缝合伤口。分别于术后4,12周取材。按照Pctersen分级标准对皮肤、肌肉、筋膜和神经组织与周围组织粘连的程度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纳入大鼠48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术后大体观察结果:术后两组大鼠皮肤及肌肉、筋膜愈合良好,均未发生伤口进开、进裂、感染现象。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透明质酸治疗组术后4,12周神经吻合口与周围组织粘连均较轻(P〈0.05)。②两组术后不同时间Masson染色神经外膜胶原纤维厚度的比较: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透明质酸治疗组术后4,12周神经外膜胶原纤维厚度均显著降低[(16.967&;#177;4.806)。(10.903&;#177;3.245)岬;(25.874&;#177;5.972),(12.042&;#177;5.599)μm;P均〈0.051。②两组术后不同时间Ⅰ、Ⅲ型胶原含量灰度值测量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透明质酸治疗组术后4,12周Ⅰ型胶原含量灰度值均显著下降[(42.679&;#177;11.786),(28.269&;#177;5.825)A;(49.561&;#177;8.097).(35.908&;#177;6.975)A;P均〈0.05];Ⅲ型胶原含量灰度值均显著升高[(23.722&;#177;4.326),(28.400&;#177;5.342)A;(32.284&;#177;5.497),(38.723&;#177;5.358)A;P均〈0.05]。(多术后12周两组神经再生状况透射电镜观察结果:透明质酸治疗组吻合口处神经纤维排列整齐,胶原纤维含量少、排列规则;生理盐水对照组胶原纤维含量较多,排列紊乱。结论:透明质酸可以有效减少周围神经吻合口神经外膜胶原纤维的形成,从而促进周围神经的再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西安地区部分人群骨密度,为建立骨密度正常参考值数据提供资料.方法 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西安地区1478例受检对象进行骨密度检测,分析各年龄组骨密度值,以及骨量丢失率及患病率,用SPSS13.0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西安地区女性和男性骨密度峰值(PBM)分别出现在20~24岁和30~34岁年龄组, 随后呈下降趋势,但女性在30~34岁和50岁左右,其BMD值各形成一个波形向上小峰,男性BMD于40岁左右和60~64岁呈现相同波形.各部位BMD均下降,其中以沃氏三角降低幅度最大.同年龄段和同一测量部位的男性BMD均高于女性.女性在50岁以后、男性在55岁以后骨密度值明显降低,骨量丢失率增加,OP发生率升高.结论 骨质疏松发生率与增龄呈明显正相关, 女性在50岁以后、男性在55岁以后,OP的发生几率增大,应及早预防.  相似文献   
18.
目的:将自体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接种到β-TCP/CPPF/PLLA支架上,进行体外复合培养,构建组织工程人工骨,植入兔桡骨大段骨缺损模型中,评估BMSCs/β-TCP/CPPF/PLLA复合体促进成骨的作用。方法:用新西兰大白兔40只,随机分为BMSCs/β-TCP/CPPF,PLL复合物组(A组)、β-TCP/CPPF/PLLA支架组(B组)、空白对照组(C组)共三组,建立兔桡骨双侧大段骨缺损模型,相应植入自体细胞材料复合物和单纯支架材料,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术后4、8、12、16周处死动物,摄X线片观察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X线检查结果:A组术后2周可见缺损处有散在的、少量的模糊状骨痂生成,术后4周可见明显的骨生成影像,成云雾状,均匀分布在骨缺损区,术后8周整个缺损区均可见到骨痂生成,成骨现象较4周更加明显,部分髓腔已通,术后12~16周,缺损区已完全为新生的骨组织充填,骨髓腔已完全再通,修复区比正常的桡骨较细。B组、C组术后2~16周,虽有不同程度的成骨现象,但没有完全修复骨缺损区,B组较C组修复明显。X线评分结果:A组在各时期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自体BMSCs与β-TCP/CPPF/PLLA复合物移植能修复大节段的骨干缺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影响马尾综合征疗效的重要因素,提高该病的治愈率。方法:对我院近10年治疗的24例马尾综合征患为期2年随访,采用Logistical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24例患中,18例疗效满意,6例溃有功能障碍。结论:减压手术时间和发病急缓是影响该病疗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骨复生胶囊治疗早期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股骨头缺血坏死是骨科临床上常见疾病。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药骨复生胶囊治疗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 30例 ,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30例 ,男 2 0例 ,女 10例 ;年龄 2 8~ 6 5岁 ,平均年龄 4 2岁 ;病程 1个月~ 2年 ,左髋 8例 ,右髋10例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