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110篇
综合类   14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为研究β肾上腺素受体(β-AR)及其亚型β3-AR在膀胱出口梗阻(BOO)型逼尿肌不稳定中的作用,建立大鼠BOO型逼尿肌不稳定动物模型,以离体逼尿肌条拉力实验观察逼尿肌不稳定时异丙肾上腺素(ISO)和选择性β3-AR激动剂BRL37344A对逼尿肌舒张功能的影响,采用放射配基结合法测定BOO型逼尿肌不稳定组和稳定组及正常对照组大鼠逼尿肌β及β3-AR的受体最大结合容量(Bmax)和平衡解离常数(Kd).结果显示,ISO和BRL37344A对不稳定组的作用强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及梗阻后稳定组,梗阻后不稳定组β-AR密度(Bmax)较正常对照组及稳定组明显降低(分别为66.23±6.39、85.85±7.53和81.36±6.72fmol/mg蛋白),β3-AR密度不稳定组同样较对照组及稳定组明显降低(分别为42.34±3.16、61.02±6.38和60.17±5.72fmol/mg蛋白),三组之间β-AR和β3-AR的Kd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逼尿肌不稳定时β-AR激动剂松弛逼尿肌的作用减弱,β-AR密度变化可能参与了大鼠BOO后逼尿肌不稳定的发生,高选择性β3-AR激动剂可能用于不稳定膀胱的治疗.  相似文献   
32.
膀胱憩室内原发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7例膀胱憩室原发肿瘤。由于憩室壁薄,当发现憩室内肿瘤时,多数已浸润穿过想室壁。7例中已死亡4例,平均存活2年。膀胱镜、CT等检查有助于及时诊断。膀胱患室肿瘤易早期浸润转移,故适宜急进的治疗措施。对排空不全的膀脱想室也应采取更积极的态度处理。关键词##4膀胱憩宝;;膀胱肿瘤;;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33.
男科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到有关男科学的论文140余篇,其中分会场交流30篇,展板交流10篇,书面交流100篇。内容涉及ED、男性不育症、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等。  相似文献   
34.
男性尿道狭窄的治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过去30年来,随着对男性尿道解剖、尿道狭窄病理等认识水平的提高及尿道重建外科技术的发展,男性尿道狭窄治疗总的成功率已达90%~95%。由于男性尿道狭窄病变的复杂性,目前尚无单一的治疗方法,其治疗方法的选择应取决于狭窄病因、部位、程度、长度及并发症等。  相似文献   
35.
Detrusorinstability (DI)isacommonurologicprob lem .Atpresent ,thepathogenesisofDIhasn’tbeeneluci dated .Gapjunctions (GJ)areuniquechannelsthattrans mitionsandsmallmolecularmetabolitesbetweenadjacentcells .Theyplayanimportantroleinmaintainingexcitatorycommunicationamongadjacentcells[1] .Recentstudiesofthedetrusorhavesuggestedanewviewpointforthepatho genesisofDI[2 ] .Detrusorisakindofexcitabletissue ,andtheexcitabilityofdetrusormayplayakeyroleintheoccur renceofDI ,buttherewerenoreportsabou…  相似文献   
36.
肾脏损伤的诊断和治疗(附120例报告)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回顾分析1975~1995年间收治的肾损伤患者120例,其中血尿116例,行大剂量IVU检查78例,有异常发现45例;Ⅱ~Ⅳ级肾损伤IVU阳性率为95%;CT检查20例,其中9例诊断为Ⅲ类肾损伤并经手术探查证实。对81例Ⅰ、Ⅱ类肾损伤者行保守治疗,除1例随访发现高血压外其他患者无并发症;2例Ⅲ类肾损伤行保守治疗失败行肾切除,8例Ⅲ类肾损伤经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而痊愈;手术探查28例,肾脏仅为挫伤者10例,肾深度裂伤6例修复成功,12例伤情重者行了肾切除。120例中除1例死亡外,其他患者治疗效果满意。结合文献,对肾损伤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7.
男性尿道损伤初期处理中某些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损伤 ,以尿道、肾脏及睾丸损伤最常见。在尿道损伤中 ,又以尿道外暴力闭合性损伤最多见 ,约占全部尿道损伤的 85 %以上 ,最常见的是会阴骑跨伤引起的球部尿道损伤及骨盆骨折并发的后尿道损伤。这类损伤若能及时正确处理 ,绝大多数伤员能在短期内治愈 ,但若未及  相似文献   
38.
目的 评估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的早期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分析引起并发症的各种因素。方法 对我院自1980年1月至2000年12月行经尿道电切的膀胱肿瘤患者1136例进行分析和总结,评估其术中及术后早期并发症以及产生因素及其与肿瘤特性的关系。结果 66(5.8%)例患者曾发生术中及术后早期并发症,43(3.8%)例表现为出血;18(1.6%)例膀胱穿孔,其中14(78%)例为腹膜外型穿孔,4(22%)例为腹膜内型穿孔。43例出血患者19例行经尿道内穿镜下电凝止血,24例中患者在膀胱内血凝块冲洗干净后经保守治疗恢复;18例穿孔患者2(11%)例经开放手术治疗,16(89%)例患者经常规则治疗(包括腹腔及下腹部经皮引流)痊愈。未发现膀胱外肿瘤细胞种植的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与肿瘤大小及数目显著相关,与肿瘤的分期、分级及生长部位相关不显著。结论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最常见的早期并发症为出血;其次为膀胱穿孔。膀胱穿孔的处理以保守治疗为主,一般不会发生肿瘤细胞种植;大的肿瘤及多发肿瘤电切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钙激活钾通道和氯通道对逼尿肌条收缩的调节在逼尿肌不稳定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建立Wistar大鼠逼尿肌不稳定模型,设正常对照组,利用逼尿肌条体外实验,观察阻断与开放通道后肌条的收缩频率和动力指数变化及差异.结果对照组与不稳定组肌条收缩频率分别为(2.3±0.5)次/min和(4.1±0.9)次/min,动力指数分别为31.3±6.1和59.5±7.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逼尿肌条的收缩频率和动力指数在钙激活钾通道阻断与开放前后的增加或下降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阻断后频率下降(23±10)%,不稳定组增加(29±10)%,2组动力指数分别增加(24±5)%和(16±5)%,通道开放后频率分别下降(34±7)%和(23±9)%,动力指数分别下降(32±9)%和(23±7)%.2组小电导钙激活钾通道阻断后频率分别增加(77±16)%和(27±10)%,动力指数分别增加(81±12)%和(52±14)%,通道开放后频率分别下降(49±6)%和(35±7)%,动力指数分别下降(55±8)%和(32±12)%.2组钾通道阻断或开放前后变化幅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阻断钙激活氯通道后收缩频率及动力指数下降(9±20)%和(8±9)%(P>0.05),不稳定组分别下降(44±17)%和(50±12)%(P<0.01),2组变化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钙激活钾通道和氯通道反馈调节逼尿肌收缩功能,钾通道作用下降和氯通道作用增强可能是导致梗阻性逼尿肌不稳定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0.
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与开放手术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比较与评价后腹腔镜与开放性手术在治疗肾上腺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4例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和47例开放肾上腺手术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两种术式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的差异。结果:54例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除6例中转开放,余均获成功。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63.5±32.3)min和(125.2±47.6)min;(35.6±21.8)ml和(287.9±179.2)ml;(2.3±1.1)天和(4.1±1.4)天;(5.6±1.8)天和(9.5±2.1)天。1例后腹腔镜手术因膈肌破裂行开放修补。开放组6例胸膜破裂,1例损伤下腔静脉大出血(>1200ml),8例因切口感染或脂肪液化等伤口延迟愈合。结论: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均优于开放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放手术,因此,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可作为肾上腺外科手术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