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23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目的评价2种他达拉非片在中国健康受试者的生物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按单中心、开放、随机、单次给药、两制剂、两序列、两周期、交叉试验研究设计方法,空腹和餐后条件下分别入组28例男性健康受试者,随机交叉单次口服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5 mg,用HPLC-MS/MS法测定血浆中他达拉非的浓度,用Phoenix WinNonlin(6.4版本)软件计算他达拉非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并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受试者服用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后,空腹组血浆中他达拉非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Cmax分别为(99.84±29.62)和(106.80±27.40)ng·mL^(-1);AUC_(0-t)分别为(2609.66±877.13)和(2617.84±967.29)ng·h·mL^(-1);AUC_(0-∞)分别为(2779.56±1043.90)和(2803.44±1281.10)ng·h·mL^(-1)。餐后组血浆中他达拉非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Cmax分别为(104.93±23.51)和(106.79±19.96)ng·mL^(-1);AUC_(0-t)分别为(2657.78±1096.81)和(2799.12±1074.22)ng·h·mL^(-1);AUC_(0-∞)分别为(2826.60±1321.58)和(3003.94±1352.96)ng·h·mL^(-1)。2种制剂的Cmax、AUC_(0-t)和AUC_(0-∞)经对数转换后90%可信区间分别为空腹状态下82.46%~100.42%、91.86%~108.48%、93.09%~110.40%;餐后状态下92.70%~104.48%、89.33%~98.95%、88.48%~98.42%。结论2种他达拉非片在中国健康男性受试者中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22.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探讨胡晓梅治疗骨髓增殖性肿瘤(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s,MPNs)的用药规律,为MPNs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胡晓梅治疗MPNs门诊有效处方50首,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构建胡晓梅治疗MPNs的数据库。结果:对胡晓梅数据库中症状、四气、五味、归经分布、频次统计、组方规律和新方进行分析,得出胡晓梅治疗MPNs的常用药物有柴胡、赤芍、生地黄、红花等15种,核心组合药物中多见红花、赤芍等药物与柴胡关联,并演化得到8首治疗MPNs的新处方。结论: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为平台,利用文本挖掘、关联规则等数据挖掘方法,较好地挖掘了胡晓梅治疗MPNs的用药规律,即从虚、毒、瘀病理因素入手,以益气活血解毒为法,扶正祛邪兼顾。  相似文献   
23.
目的比较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单用及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三种方法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2010年7月以前在PubMed、Embase、CNKI等全文数据库公开发表的有关阿德福韦酯单用(剂量10mg/d)、恩替卡韦单用(剂量1mg/d)及拉米夫定(剂量100mg/d)联合阿德福韦酯(剂量10mg/d)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疗程≥48周)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由2名研究者独立检索并提取资料,采用RevMan4.2软件进行Meta分析。x2检验分析研究间的异质性,以相对危险度为疗效分析统计量进行合并分析并绘制森林图。疗效判定指标为血清HBV DNA检测不到率(阴转率)。结果阿德福韦酯单用与恩替卡韦单用对拉米夫定耐药株的48周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6,P=0.02),相对危险度的95%置信区间为0.51~0.9;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恩替卡韦单用对拉米夫定耐药株的48周疗效羞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结论思替卡韦单用治疗拉米夫定耐药忠者的疗效优于阿德福韦酯单用,但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恩替卡韦单用对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四川省城市老年人社会支持状况及其与抑郁相关性。方法使用自编基本情况调查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简版老年抑郁量表(GDS-15)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老年人社会支持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支持总分与抑郁得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四川省城市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状况受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影响,社会支持总分能显著预测老年抑郁得分。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EP)补片固定新方法——经皮内环补片单点固定法,评估其可行性、安全性、经济性。方法:前瞻性收集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行TEP的患者,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经皮内环补片单点固定法组(s-TEP)与补片免固定组(n-TEP),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及术后血清肿/血肿、感染、排尿困难、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一例中转手术。s-TEP组较n-TEP组手术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TEP组发生血肿/血清肿5例,排尿困难2例;n-TEP组发生血肿/血清肿8例,感染1例,排尿困难2例,复发1例/1侧,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经皮内环补片单点固定法,在不增加住院费用的同时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了手术难度,操作简单易行,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安全性、实用性。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气不摄血证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变化,从细胞层面探究气不摄血证ITP的生物学基础。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5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门诊就诊的ITP确诊患者42例,依据中医证候积分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组,同时纳入26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各组Th1、Th2、Th17、Treg、Breg细胞的表达比例变化情况,并对上述免疫细胞的表达与中医证候积分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气不摄血证ITP患者Breg与Th17细胞的表达比例下降,Th1细胞的表达比例上升(P0.05),Th1/Th2呈Th1型(P0.05),Treg与Th2细胞的表达以及Th17/Treg比值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轻度组(P0.05)、中度组(P0.05)、重度组(P0.05)的Breg细胞的表达显著降低,Th1细胞的表达和Th1/Th2比值显著升高,Treg、Th2以及Th17细胞的表达、Th17/Treg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度组与重度组Breg细胞的表达显著低于轻度组(P0.05),其他免疫细胞的表达与轻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重度组上述免疫细胞细胞的表达与中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re细胞的表达与中医证候积分具有负相关性(r=-0.488,P=0.001),其余免疫细胞无相关性。结论:气不摄血证ITP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变化表现为Th1细胞表达增加导致Th1/Th2失衡。Th17与Breg细胞表达水平下降。Breg细胞表达水平可能反映了气不摄血证患者的气虚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7.
目的 观察含砷中药复方青黄散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患者体内血砷浓度及临床安全性.方法 采用原子荧光光谱仪测定45例接受复方青黄散(复方青黄散组)治疗的MDS患者服药后不同时间血砷浓度,并与47例服用青黄散(青黄散组)及20例健康人(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通过分析毒副作用及脏器功能评价复方青黄散临床安全性.结果 复方青黄散组治疗前血砷浓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0),治疗后1个月血砷浓度则显著升高(P<0.001);复方青黄散组治疗后1、3、6个月血砷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0).复方青黄散组总体毒副作用发生率及消化道毒副作用发生率均低于青黄散组(χ2值分别为4.720、4.650,P值分别为0.030、0.034).腹痛腹泻患者血砷浓度低于无腹痛腹泻患者(P=0.020).复方青黄散组治疗前分别有21例心肌酶偏高、10例肝功能异常及4例肾功能异常;治疗后6个月,分别有7例心肌酶、6例肝功能及1例肾功能恢复正常,无新增心肌酶、肝功能以及肾功能异常病例.结论 含砷中药复方青黄散治疗MDS,砷可被有效吸收入血液,血砷浓度维持稳定;毒副作用较青黄散小,无心肝肾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28.
目的评价在使用抗结核化学药物基础上通过中医辨证治疗耐多药肺结核(MDR-TB)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基于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临床研究,将742例MDR-TB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8例)和对照组(354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化疗抗结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中医辨证论治方案,两组疗程均为18个月。观察不同时间和不同证型患者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程度、空洞闭合程度、生存质量评分(SF-36)的变化。结果注射期结束时治疗组痰菌阴转率为48.45%高于对照组的38.70%(P0.01);疗程结束时治疗组病灶吸收总有效率为84.65%高于对照组的78.92%(P0.05);注射期结束时和疗程结束时,治疗组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注射期结束及疗程结束时,治疗组阴虚火旺型患者痰菌阴转率、肺部病灶吸收程度、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同证型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患者不同时间、不同证型空洞闭合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联合西医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MDR-TB较单纯使用抗结核化学药物效佳,可明显提高痰菌阴转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其中以阴虚火旺型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9.
赵攀 《右江医学》2012,40(5):714-717
<正>耐多药肺结核(MDR-PTB)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难题,我国是结核病的高负担国家,中西医结合治疗耐多药结核病是目前学术界认可的一种治疗方法,本文根据国内外特别是国内耐药结核病研究现状,从西药、中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临床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趋势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0.
国外医疗风险管理措施和成效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别介绍了美国、英国采取的医疗风险管理措施和取得的成效,并提出了我国医疗风险管理应从中借鉴的经验,以期逐步完善我国医疗风险事前预防和事后处理措施,从而减少医疗差错等不安全事件发生,缓和医患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