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含砷中药复方青黄散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患者体内血砷浓度及临床安全性.方法 采用原子荧光光谱仪测定45例接受复方青黄散(复方青黄散组)治疗的MDS患者服药后不同时间血砷浓度,并与47例服用青黄散(青黄散组)及20例健康人(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通过分析毒副作用及脏器功能评价复方青黄散临床安全性.结果 复方青黄散组治疗前血砷浓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0),治疗后1个月血砷浓度则显著升高(P<0.001);复方青黄散组治疗后1、3、6个月血砷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0).复方青黄散组总体毒副作用发生率及消化道毒副作用发生率均低于青黄散组(χ2值分别为4.720、4.650,P值分别为0.030、0.034).腹痛腹泻患者血砷浓度低于无腹痛腹泻患者(P=0.020).复方青黄散组治疗前分别有21例心肌酶偏高、10例肝功能异常及4例肾功能异常;治疗后6个月,分别有7例心肌酶、6例肝功能及1例肾功能恢复正常,无新增心肌酶、肝功能以及肾功能异常病例.结论 含砷中药复方青黄散治疗MDS,砷可被有效吸收入血液,血砷浓度维持稳定;毒副作用较青黄散小,无心肝肾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性分析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急性白血病(AL)患者微小残留病(MRD)的情况。方法以2013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血液科门诊的60例A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病例系列研究的方法,根据患者提供的病历资料,AML患者MRD≥10-3为阳性,ALL患者MRD≥10-4为阳性;观察当归四逆汤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AL患者MRD的情况和白细胞(WBC)计数、血红蛋白(Hb)计数、血小板(PLT)计数的变化。结果治疗前AL患者MRD阳性者31例,经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6个月后MRD阳性转为阴性的有18例(58%);治疗前MRD阴性患者29例,经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后6个月后仅有3例转为阳性。与治疗前相比,经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的AL患者,WBC和Hb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LT水平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AL患者,不仅可以维持MRD的阴性状态,而且还能使部分患者的MRD由阳性转为阴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统计青黄胶囊联合健脾补肾中药方案对低增生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hypoplastic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hypo-MDS)患者的近期及远期疗效,并对此类患者作分析探讨。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血液科门诊诊断为hypo-MDS接受青黄胶囊为主方案治疗12个月及以上的38例患者资料,比较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计数、中性粒细胞(absolute neutrophil count,ANC)计数、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计数、血小板(platelet,PLT)计数、红细胞输注依赖比例及骨髓原始细胞数的变化,评估患者的近期及远期治疗反应和外周血情况。结果 hypo-MDS较高增生或正常增生MDS发病年龄低、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低,危度分层集中在IPSS-R中低危组;治疗3、6、12个月时总有效率(完全缓解+血液学进步)分别为52. 6%、76. 3%、86. 8%;外周血HGB、PLT计数在治疗3、6个月后持续升高(P 0. 01),ANC计数在治疗6个月后升高(P 0. 05);治疗12个月后,WBC、ANC、HGB、PLT计数均升高(P 0. 05),92. 3%(12/13)需红细胞输注患者逐渐脱离红细胞输注;治疗18个月、24个月、≥36个月、≥60个月有效率分别为97. 1%、100%、96. 6%、100%,18个月后不同治疗时间点疗效相仿(P 0. 05);低危组患者与中危组患者在治疗3、6、12个月时疗效相仿(P 0. 05)。结论 hypo-MDS与高增生或正常增生MDS在发病年龄、染色体异常发生率、危度分层及预后转归可能有一定差别;青黄胶囊联合健脾补肾中药治疗方案对hypo-MDS患者可收获良好的近远期临床疗效;青黄胶囊联合健脾补肾中药治疗方案可能对hypo-MDS患者外周血HGB计数的改善更早更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探讨胡晓梅治疗骨髓增殖性肿瘤(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s,MPNs)的用药规律,为MPNs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胡晓梅治疗MPNs门诊有效处方50首,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构建胡晓梅治疗MPNs的数据库。结果:对胡晓梅数据库中症状、四气、五味、归经分布、频次统计、组方规律和新方进行分析,得出胡晓梅治疗MPNs的常用药物有柴胡、赤芍、生地黄、红花等15种,核心组合药物中多见红花、赤芍等药物与柴胡关联,并演化得到8首治疗MPNs的新处方。结论: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为平台,利用文本挖掘、关联规则等数据挖掘方法,较好地挖掘了胡晓梅治疗MPNs的用药规律,即从虚、毒、瘀病理因素入手,以益气活血解毒为法,扶正祛邪兼顾。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肿瘤DNA(BM-tDNA)与外周血浆循环肿瘤DNA(PP-ctDNA)突变位点的一致性。方法:用NGS 127-gene panel的骨髓与外周血同期送检者(19例)检测肿瘤DNA,分析BM-tDNA与PP-ctDNA突变位点VAF的一致性。随机加测其中5例患者外周血细胞的肿瘤DNA(PC-t DNA),并分析PC-tDNA与PP-ctDNA以及BM-tDNA突变位点VAF的一致性。另外检测和分析13例非同期送检患者PP-ctDNA与BM-tDNA的VAF差值,并与同期患者PP-ctDNA与BM-tDNA VAF差值进行比较。结果:同期(19例)与非同期(13例)患者人均PP-ctDNA浓度分别为0.59 ng/μl和0.604 ng/μl,其中位数浓度分别为0.330 ng/μl和0.338 ng/μl。19例同期送检患者BM-tDNA与PP-ctDNA交集位点的VAF有较好的一致性(R~2=0.9693;P0.05),其中单碱基置换(SNP)位点VAF的一致性(R~2=0.9712)较插入缺失(Indel)位点为好(R~2=0.6813),BM-tDNA与PP-ctDNA中有临床意义的位点的检出率和VAF均有较好的一致性(R~2=0.9203,P0.05)。19例同期送检患者中,12例初诊(R~2=0.9325,P0.05)和5例治疗后(R~2=0.9875,P0.05)患者BM-tDNA与PP-ctDNA的VAF均有较好的一致性。随机加测其中5例患者的PC-tDNA结果显示,PC-tDNA与PP-ctDNA(R~2=0.8783)以及BM-tDNA(R~2=0.9633)突变位点的VAF均有较好的一致性(P0.05)。与19例同期送检患者相比,13例非同期送检BM-tDNA与PP-ctDNA VAF差值显著增大(P0.05)。结论:PP-ctDNA浓度稳定,临床有意义位点与BM-tDNA一致性高,样本容易采集,可代替骨髓作为基因检测的生物样本。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含砷中药青黄散治疗前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患者的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拷贝数的变化,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初步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4月至2018年7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血液科门诊的MDS患者40例为治疗组,以青黄散为主联合补肾健脾方治疗6个月。以RT-PCR方法检测青黄散治疗前后MDS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的mtDNA拷贝数,同时以9例健康体检者的外周血有核细胞mtDNA拷贝数为正常对照组;以试剂盒检测青黄散治疗前后MDS患者骨髓上清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前MDS患者的mtDNA拷贝数明显增高(P 0. 05);治疗组经青黄散治疗后mtDNA拷贝数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减低(P 0. 05)。治疗组MDS患者经青黄散治疗后MDA的表达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含砷中药青黄散治疗MDS的机理之一是改变mtDNA的拷贝数,而这种拷贝数的改变可能与砷制剂引起的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7.
通过研读分析《王氏医存》肥人篇,总结王燕昌论治肥胖的特色.肥胖有其常脉与病脉;肥胖病机为脾生湿致胃生痰,阻滞气道,壅塞为病;临床表现以痰邪为主,酒色、劳倦、易怒、嗜食肥甘等因素均可使其变生各证;治疗方面主张治痰需治脾湿,宜早治疗,体现了治病求本和治未病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接受口服含砷中药复方青黄散治疗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生存期,并探讨影响患者生存期的因素。 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接受复方青黄散治疗的17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进行电话和门诊随访,随访截至2018年4月1日,终极指标为生存期。生存资料的描述采用Kaplan-Meier分析。影响服用复方青黄散患者生存的预后因素采用单变量分析,不同预后因素的组间生存分布采用Log-rank检验,组间中位生存期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组间生存分布采用Log-rank检验,年生存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结果17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中位生存期为54个月,1、3、5以及10年生存率分别为100%、85.88%、38.23%以及5.88%。44例伴原始细胞增多患者中,13例患者治疗后原始细胞比例下降。所有170例患者中,仅2例原始细胞增多患者进展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分析各因素对位生存期的影响,结果显示,年龄≤60岁患者位生存期(55个月)显著长于年龄>60岁患者(47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76,P=0.032);女性患者中位生存期(55个月)显著长于男性患者(47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166,P=0.013);染色体核型预后很好/好患者中位生存期(57个月)显著长于预后中等患者(43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33,P=0.042)。分析各因素对年生存率的影响,结果显示,≤60岁患者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60岁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98,P=0.01),女性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男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98,P=0.01),预后很好/好核型患者3年和5年生存率最高,预后差/很差核型患者次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952,P=0.031),预后中等患者最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239,P=0.044),IPSS-R危度对患者1、3、5以及10年生存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 结论复方青黄散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可使患者获得长期生存,高危/极高危MDS患者仍可以从复方青黄散治疗中获益。  相似文献   
9.
胡晓梅,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青年名中医,从事中医血液病临床工作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自己的思辨特色。胡晓梅在治疗骨髓增殖性肿瘤方面,中西医结合,将西药减低剂量甚至停用,中医以益气解毒化瘀为法,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性分析以青黄散胶囊为主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150例,其服用青黄散胶囊至少24个月(每日0.3 g,晚饭后服用),同时联合雄激素和补肾健脾中药汤剂口服。观察患者治疗3、6、9、16、24、30、40个月的外周血血红蛋白(HGB)、血小板计数(PLT)、中性粒细胞计数(ANC),评价各指标获得血液学进步的例数及时间,并对不同危险度、骨髓增生程度患者各指标获得血液学进步时间进行比较;记录治疗40个月患者贫血改善情况和红细胞输注情况。结果 150例患者完成了24个月治疗,其中完成了30个月治疗者136例,完成了40个月治疗者118例。150例患者治疗前HGB、PLT、ANC低于正常的例数分别为115例、129例、56例。治疗40个月期间HGB异常患者较PLT及ANC异常患者血液学进步率高,血液学进步时间短(P<0.05),而PLT与ANC异常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危险度患者各指标获得血液学进步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增生性患者PLT获得血液学进步时间明显长于非低增生性患者(P<0.05)。经Person相关性检验,随着治疗时间延长红细胞输注依赖的患者显著减少(r=-0.92,P<0.05)。结论青黄散胶囊为主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可明显改善患者外周血HGB、PLT、ANC,且对HGB的改善更为明显,起效时间短,作用时间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