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7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3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51.
目的 观察不同pH值HEPES-KH复灌液对离体未成熟心肌的影响.方法 建立Langendorff离体灌注模型,分为2组:缺血/再灌(I/R,n=8),用pH 7.4 HEPES-KH液灌流20 min,缺血60min,恢复灌注30min;酸性灌注组(E,n=8),用pH7.4HEPES-KH液灌流20min,缺血60min后,应用pH 6.8、7.1和7.4 HEPES-KH液顺次灌注5、5、20 min.以血流动力学指标、生化指标作为观察指标.结果 E组与I/R组比较,左心室功能恢复、三磷酸腺苷含量(ATP)(0.93±0.12比0.56±0.04,P<0.01)、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183.47±9.72比120.17±6.21,P<0.01)、心肌线粒体Ca2+-ATP酶活性(16.74±1.42比6.78±0.64,P<0.01)和心肌线粒体合成ATP的能力(105.37±9.51比50.83±4.75,P<0.01)明显增强,在心肌含水量(74.56±1.68比86.20±2.33,P<0.01)、丙二醛含量(1. 97±0.17比2.88±0.32,P<0.01)、肌酸激酶(64.56±4.69比88.48±5.86,P<0.01)和乳酸脱氢酶漏出率漏出率(96.41±6.57比128.42±9.80,P<0.01)、心肌细胞内Ca2+含量(2.25±0.28比4.48±0.74,P<0.01)和心肌线粒体Ca2+含量(36.10±4.05比68.29±6.90,P<0.01)明显减少.结论 复灌初期应用梯度酸性复灌液对离体未成熟心肌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different pH HEPES-KH reperfusate solutions on immature myodium. Methods The isolated Langendorff perfused model from immature rabbit hearts was established. The rabbits in ischemia/reperfusion (I/R) group were perfused with pH7.4HEPES-KH solutions preischemia and postischemia. In experimental (E) group, pH 6. 8, pH 7. 1 and pH 7. 4 HEPES-KH solutions were perfused for 5, 5 and 20 min postischemia, respectively. The hemodynamics and biochemistry were tested. Results The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denosine triphosphate (ATP) content (0. 93 ±0. 12 vs 0. 56 ±0. 04,P <0. 01 ), superoxide dismutase activity ( 183.47 ±9. 72 vs 120. 17 ± 6. 21, P < 0. 01 ), Ca2+ -ATPase activity of mitothondia ( 16. 74 ± 1.42 vs 6. 78 ± 0. 64, P < 0. 01 ), ATP activity of mitochondria ( 105.37 ± 9. 51 vs 50. 83 ± 4. 75, P < 0. 01 )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E group as compared with those in I/R group. Myocardial water content (74. 56 ± 1.68 vs 86. 20 ±2. 33 ,P <0. 01 ), malondialdehyde content ( 1.9710. 17 vs 2. 88 ±0. 32,P <0. 01 ), dehydrogenase (64. 56 ± 4. 69 vs 88. 48 ± 5. 86, P < 0. 01 ) and creatine kinase leakage (96. 41 ±6.57 vs 128.42 ±9.80,P<0.01), myocardial cell Ca2+ content (2.25 ±0.28 vs 4.48 ±0.74,P<0.01) and mitochondrial Ca2+ content (36. 10 ±4.05 vs 68.29 ±6.90,P<0.01) in E group were reduced as compared with those in I/R group. Conclusion pH paradox might be one of important mechnisms for immature myocardial I/R injury, and acidic perfusate, at the beginning of reperfusion, might attenuate pH paradox and ameliorate functional recovery on isolated immature rabbit hearts.  相似文献   
52.
背景:内皮祖细胞在贴壁分化过程中其干细胞标记以及内皮细胞表型的变化过程将有助于了解内皮祖细胞的分化特性.但日前还未找到区别于成内皮细胞特异性的细胞标记.目的:观察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外分化为内皮细胞的过程中干细胞标志物以及内皮细胞表型的变化.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观察实验,2004 06/2008-12在青岛市市立医院心脏外科实验室完成.材料:抽取雄性SD大鼠外周血,应用Ficoll 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获得单个核细胞.方法: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于纤连蛋白处理的培养皿中,同时应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使之向内皮细胞转化. 主要观察指标: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细胞CD31、CD34、Flk-1、vWF在第1~7大的表达.结果:贴擘细胞的0D31、CD34、FIk-1、vWF在不同时段呈不同程度的表达.干细胞标志物CD31、CD34在培养的第2天开始表达,第4天最强,以后逐渐弱,第6天消失.而Flk-1在第3天开始表达,以后逐渐增强,第7天时最强.vWF表达是逐步出现的,第7天时表达为100%.结论:大鼠外周血干细胞向内皮祖细胞分化的过程中,干细胞标志物逐渐消失,内皮细胞的表型逐步出现.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肾缺血预处理(RIP)对兔未成熟心肌细胞凋亡和Bcl-2, Bax, Fas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24只幼兔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心脏缺血/再灌注组(I/R)和肾缺血预处理组(RIP),每组8只,测定各组未成熟心肌细胞凋亡和Bcl-2, Bax, Fas蛋白表达. 结果:RIP组与I/R组比较,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减少[(4.19±1.13)% vs (12.30±2.10)%, P<0.01],DNA片段梯光密度明显减少(57 350±1765 vs 135 200±3370, P<0.01), Bcl-2表达增多(33 525±1026 vs 12 385±860, P<0.01), Bax(8640±768 vs 32 472±1128, P<0.01)和Fas(8936±912 vs 32 100±1260, P<0.01)表达明显减少. 结论:RIP可减少缺血再灌注后兔未成熟心肌细胞凋亡和影响Bcl-2, Bax, Fas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54.
背景:组织工程心脏瓣膜是应用工程学和生命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构建具有生理功能和生物活性的瓣膜替代物,但仍处于动物实验阶段。 目的:总结常用的组织工程心脏瓣膜,对不同类型生物材料的心脏瓣膜应用的安全性进行评价。 方法:以“生物材料,心脏瓣膜,支架材料,综述文献,组织工程”为中文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2000-01/2010-12相关文章。纳入与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研究相关的文章;排除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 结果与结论:共纳入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研究相关文献20篇。天然支架材料因其优越的生物相容性和三维空间构象,具有其他材料不可比拟的仿生性。合成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可控性和力学性能也备受研究者青睐,而将天然材料和高分子材料融合一体构建的复合支架材料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策略和方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5.
改良心肌保护液对不同时间热缺血供心移植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对短暂常温热缺血的猪供心采用改良心肌保护液低温保存后对供心结构和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猪原位心脏移植模型,分别采用St.Thomas液灌注和改良心肌保护液保存供心。24只家猪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5min热缺血组(W1组)、10min热缺血组(W2组)和改良心肌保护液组(E组)。C组,低温灌注后切取供心,4℃保存4h和心脏移植后测定心肌含水率(MWC)、丙二醛(MDA)、三磷酸腺苷(ATP)含量和心脏超微结构观察;W1组,供心灌注低温保护液前常温缺血5min,余同C组;W2组,供心灌注低温保护液前常温缺血10min,余同C组;E组,供心常温缺血5min后用改良保护液灌注和保存,余同C组。均采用标准法移植心脏。心脏移植后观察移植后供心复跳情况、平均动脉压、心排血量(CO)及早期肌钙蛋白I(cTnI)的漏出水平。结果W1和W2组供心低温保存后MWC、MDA高于C组,而ATP明显降低(P<0.05);E组与C组相比,供心低温保存后MWC、MDA增高,ATP减少(P>0.05);超微结构,W1组损伤较C组和E组明显加重,W2组损伤呈不可逆改变。供心移植后,C组和E组cTnI漏出少,血液动力学指标好于W1、W2组(P<0.05)。结论改良心肌保护液可有效改善供心因短暂常温热缺血而造成的结构和功能损害。供心灌注低温保护液前常温缺血10min可造成供心不可逆改变。  相似文献   
56.
①目的 探讨改良心肌保护液对短暂常温热缺血供心移植后的保护作用。②方法  1 8只家猪随机分为 3组 ,对照组 (C组 ) :供心低温灌注Thomas保护液后切取心脏 ,4℃保存 4h后行原位心脏移植 ;热缺血组 (W组 ) :供心低温灌注Thomas保护液前常温缺血 5min ,4℃保存 4h后行原位心脏移植 ;改良心肌保护液组 (E组 ) :供心常温缺血 5min后用改良保护液灌注 ,4℃保存 4h后行原位心脏移植。以心排血量 (CO)、心肌含水率、丙二醛 (MDA)、ATP、肌钙蛋白I(cTnI)水平和心脏超微结构作为观察指标。③结果 E组心肌含水率、MDA含量和cTnI含量明显低于W组 (F =4 .0 1~ 5 .78,q =2 .5 5~ 3.2 2 ,P <0 .0 5 ) ;E组CO和ATP含量明显高于W组 (F =4 .82~ 5 .6 3,q =2 .80~ 3.1 2 ,P <0 .0 5 ) ;E组与C组各指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q=1 .90~ 2 .4 8,P >0 .0 5 ) ;超微结构显示 ,E组心肌损伤较W组明显减轻。④结论 改良心肌保护液可有效改善供心因短暂常温热缺血而造成的结构和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57.
目的总结Stand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对我院2002~2007年17例Stand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手术病人资料进行总结。结果17例病人中住院期间死亡3例,1例死于凝血机制紊乱并大出血,1例因术前并大面积心肌梗死术后发生严重低心排综合征死亡,1例因肾衰竭后并发肺部、纵隔重度感染死亡。1例手术后2年死于主动脉瘤复发。围手术期2例发生呼吸功能不全,1例二次开胸止血,1例发生上消化道出血,1例发生迟发性心包填塞,均经救治后痊愈。结论缩短等待手术时间、熟练的手术技巧和重要脏器的保护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8.
为了进一步了解和评价山区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水平,对我县汤池区1981~1983年儿童青少年的死因作一分析。本材料取自汤池区1984年5月居民全死因回顾调查。按《安徽省居民死亡原因分类统计年报表》所列的17类归类整理,1例精神病死亡并入神经系疾病,因无血液病死亡,故除去此项,实际按15类死因统计。  相似文献   
59.
摘要 背景: 组织工程心脏瓣膜是应用工程学和生命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构建具有生理功能和生物活性的瓣膜替代物,但仍处于动物实验阶段。 目的:总结常用的组织工程心脏瓣膜,对不同类型生物材料的心脏瓣膜应用的安全性进行评价。 方法:以“生物材料,心脏瓣膜,支架材料,综述文献,组织工程”为中文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2000-01/2010-12相关文章。纳入与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研究相关的文章;排除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 结果与结论:共纳入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研究相关文献20篇。天然支架材料因其优越的生物相容性和三维空间构象,具有其他材料不可比拟的仿生性。合成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可控性和力学性能也备受研究者青睐,而将天然材料和高分子材料融合一体构建的复合支架材料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策略和方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心脏瓣膜;生物材料;支架材料;组织工程;综述文献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去甲肾上腺素预处理对大鼠供心心肌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1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9只,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5 mL,24 h后取离体心脏灌注Histidine-tryptophan-ketoglutarate心脏保护液,4℃保存3 h后建立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灌注Krebs-Henseleit液2 h;实验组腹腔注射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溶于生理盐水)3.1μmol.kg-1(0.53 mg.kg-1),24 h后取离体心脏,处理方法同对照组。测定2组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以及心肌水含量(MWC)、SOD、MDA的水平。结果实验组SOD的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MWC、MDA含量、CK、LDH漏出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去甲肾上腺素预处理能促进SOD表达,降低MDA含量,对抗氧自由基损伤,从而发挥对离体大鼠供心心肌的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