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3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人类历史上,对于疾病与心理的关系很早就有所认识,无论在疾病的发生,疾病的表现和疾病的治疗都可以见到有一定的心理成份与作用。任何一种疾病及任何患者都必然存在一定心理成份与因素。科学、细微、准确地掌握病人的心理变化、心理规律、对各种心理变化有针对性地、科学地进行分析,用各种心理方  相似文献   
12.
螺旋CT在腹主动脉瘤内支架治疗后随访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评价螺旋CT在腹主动脉瘤内支架治疗术后随访中的作用。方法:30例内支架置入术后,26例患者在3d内进行了CT检查;另外,22例患者3个月后进行了CT复查。对动脉瘤的大小、术后合并症、支架的位置、形态和通畅情况做了观察。结果:术后3d,26例中有20例动脉瘤完全闭塞,6例有漏血。3个月后,17例闭塞的动脉瘤,9例直到缩小,7例无变化,1例增大;在5例漏血病例中,2例动脉瘤直径缩小,2例无变化,1例增大。手术成功率为76.92%。结论:螺旋CT是腹主动脉瘤内支架术后随访中很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上唇系带矫正术后出血误诊血友病-例报告广东高要县医院口腔科孔庆龙患儿男性,7岁,上唇系带附丽过低,术前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血小板未见异常。在局麻下行上唇系带横切纵缝矫正术。术后次日觉伤口出血复诊,检查伤口渗血,给予止血海绵局部压迫,出血未止,当晚再...  相似文献   
14.
前入路腹膜前放置Kugel补片修补治疗腹股沟疝(附45例报告)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探讨腹膜前Kugel补片修补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总结2004年2月至10月应用Kugel补片行开放性腹膜前修补治疗腹股沟疝4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为30~55min,平均43min。术后2~24h下床活动。无尿潴留、切口积血、浆液肿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26例术后行B超及CT检查,见补片均处于伸展位,无移位。全组随访2~105个月无复发。结论:Kugel补片腹膜前放置修补腹股沟疝技术是一种创伤小、无张力、安全、术后恢复快和近期疗效满意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超声显示不同钙化模式对甲状腺结节性质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回顾性分析触诊或超声检查发现甲状腺结节并进行手术的1 501例患者术前超声和术后病理资料,发现良恶性结节均可以发生钙化,且钙化模式分布一致,以微钙化最常见(n=207),其次是粗大钙化(n=142);虽然癌性结节的钙化和微钙化率均明显高于良性结节,但作为甲状腺癌标志的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6.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联合术中放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保乳手术加术中放疗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美容效果及临床安全性。方法2008年12月-2009年10月对4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保乳手术联合电子线术中放疗。采用Mobetron1000移动式电子束术中放疗系统,靶区为可见的肿瘤及其周边2cm、下方1cm范围内的正常组织,中位剂量15Gy。观察术后近期治疗效果、美容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全组中位随访190d,未见局部复发,美容效果优或良占95%,I级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12.5%,局部乳腺轻微纤维化发生率5%,1例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结论术中放疗未明显增加保乳术的并发症及手术时间;保乳手术联合术中放疗近期疗效及美容效果良好,不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口置入钉砧头系统(OrVil)在机器人辅助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10年10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采用经口置入钉砧头系统(OrVil)在机器人辅助下行胃癌根治术的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用logistic模型对围手术期并发症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84例患者均在机器人辅助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其中近端胃切除52例,全胃切除32例.平均手术时间:219.88±48.91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78.57±190.48 ml.平均清扫淋巴结数:21.88±8.22枚.5例发生严重并发症,无手术死亡.多因素分析影响术后并发症的因素中,手术方式、手术时间、转移的淋巴结数以及合并症的有无与并发症的发生相关(P<0.05).结论OrVil在机器人辅助下行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是安全可行的,能够取得良好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术前高分辨CT下表现为50%≤实性成份<90%的高量化和10%≤实性成份<50%的低量化混合性磨玻璃样变(mixed ground glass opacity,mGGO)的T1期(肿瘤最大径d≤3 cm)原发性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中心医院胸外科就诊,术前高分辨CT表现为混合型磨玻璃样变,并行肺癌根治术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4例,女36例,年龄34~76 (58.40±7.93)岁.根据CT表现,测量计算并分为50%≤实性成份占比<90%的高量化组和10%≤实性成份占比<50%的低量化组,共两组.统计分析清扫淋巴结的数目和转移情况.结果 60例患者共清扫淋巴结1038枚,平均每例患者18.54枚.其中转移淋巴结共计40枚,总体转移率为3.85%.mGGO高量化组转移率为6.80%;mGGO低量化组转移率为1.55%.本研究发现3例患者存在单纯的第12和(或)13和(或)14组淋巴结转移,检出率为5.00%.结论 CT表现为T1期混合性磨玻璃样变原发性周围型NSCLC,其淋巴结转移率与病灶内实性成份的占比以及肿瘤的病理类型有关.肺内周围区的第12、13、14组淋巴结病理活检有助于发现常规淋巴结清扫方式不能发现的单纯肺内淋巴结转移,对T1期原发性NSCLC的分期的准确划定和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心脏病合并肺部小结节的患者采用同期心脏直视手术联合肺楔形切除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8年11月18例心脏病合并肺部小结节,采用同期心脏直视手术联合肺楔形切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11例,二尖瓣置换5例,主动脉瓣置换2例。手术均采用胸骨正中切口,在完成冠脉搭桥及瓣膜置换手术后打开纵隔胸膜楔形切除肺部结节。观察并记录手术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ICU治疗时间,胸腔引流量,胸腔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围手术期并发症,评估手术的安全性。出院后门诊随访心功能改善情况、瓣膜情况、血管桥通畅情况以及肺癌是否转移及复发情况,评估手术的有效性。结果 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2例术后发生房颤,1例发生肺部感染,经药物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病理提示腺癌15例(其中原位腺癌2例,微浸润腺癌8例,浸润性腺癌5例),结核肉芽肿1例,慢性炎症2例。患者出院后门诊随访6~64个月,心脏超声检查示心功能恢复至Ⅰ~Ⅱ级,较术前改善,人工瓣膜未见异常,桥血管通畅,无心绞痛症状发作。15例肺癌患者行头、胸、腹部CT及骨扫描未发现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 对心脏手术的患者若发现肺周围型≤2 cm且高度怀疑为恶性的结节,同期施行心脏直视手术及肺楔形切除是安全的,能达到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PET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与CT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术前应用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扫描(PET)、CT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28例胃癌患者术前行PET全身显像,23例行CT检查,将以上结果和病理分期对照。结果:PET和CT对胃癌局部病灶的显示率分别为92.9%和82.6%,PET对淋巴结的检测准确性(87.5%)高于CT(61.9%)。PET检测出8例远处转移患者,CT漏诊3例。结论:PET相对于CT能更准确检测原发和复发胃癌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灶,对胃癌的临床诊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