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27篇
  免费   843篇
  国内免费   460篇
耳鼻咽喉   106篇
儿科学   152篇
妇产科学   48篇
基础医学   595篇
口腔科学   160篇
临床医学   1141篇
内科学   645篇
皮肤病学   45篇
神经病学   147篇
特种医学   303篇
外科学   962篇
综合类   2438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1039篇
眼科学   88篇
药学   1001篇
  9篇
中国医学   703篇
肿瘤学   446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286篇
  2021年   314篇
  2020年   274篇
  2019年   158篇
  2018年   161篇
  2017年   255篇
  2016年   176篇
  2015年   297篇
  2014年   461篇
  2013年   538篇
  2012年   753篇
  2011年   809篇
  2010年   773篇
  2009年   700篇
  2008年   651篇
  2007年   724篇
  2006年   587篇
  2005年   459篇
  2004年   343篇
  2003年   290篇
  2002年   235篇
  2001年   223篇
  2000年   169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采用台盼蓝染色法,观察了第3~6月人胎黑质细胞冷冻保存的细胞存活率,结果:①胎龄3~6月人胎黑质细胞冷冻保存后均可存活,但以胎龄3和4月细胞存活率较高。②液氮保存的细胞存活率不受保存时间的影响,而4℃保存的细胞存活率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结果提示,液氮保存人胎黑质细胞的保存条件以胎龄3和4月为宜。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腰腿痛的常见病因及其治疗。方法选择1997年1月至2000年12月间162例老年慢性腰腿痛患者,椎间盘突出92例(其中合并腰椎管狭窄者63例),单纯腰椎管狭窄10例,腰椎峡部裂或滑脱者37例,骨质疏松者23例。结果47例患者经保守治疗后出院,但其中18例症状复发。115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椎板间扩大开窗或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75例,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9例,单纯峡部植骨术8例,脊柱内固定者23例。97例手术患者获得随访,平均18个月,症状消失或明显缓解者65例,残留部分症状者29例,无改善者3例。结论脊柱退行性变是导致老年人慢性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以腰椎间盘突出和椎管狭窄为主,治疗上先予保守治疗,效果差时可积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3.
MMP-2、TIMP-2、VEGF和bFGF在血管瘤增生及消退过程中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其抑制剂(TIMP-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血管瘤增生、消退过程中的变化。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亲和素-过氧化酶(SP)法,检测增生期血管瘤32例、消退期血管瘤10例、血管畸形17例及小儿正常皮肤10例标本中MMP-2、TIMP-2、VEGF及bFGF的表达。结果 MMP-2、VEGF及bFGF在增生期血管瘤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消退期血管瘤、血管畸形和正常皮肤,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IMP-2在消退期血管瘤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增生期血管瘤、血管畸形和正常皮肤,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MP-2、VEGF及bFGF可能促进血管瘤血管生成,从而促进血管瘤增生,而TIMP-2可能促进血管瘤消退。  相似文献   
44.
经皮注射自体骨髓治疗骨折延迟愈合与不愈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经皮注射注入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骨折延迟愈合与不愈合的治疗效果。方法 21例患者抽取自体红骨髓离心后在C臂X线机透视下经皮注射至骨折延迟愈合与不愈合部位,定期随访观察骨折愈合进展情况。结果 20例获随访,骨折愈合18例,2例未愈合,愈合率90%,愈合时间4-11个月,平均8个月。21例患者经注射后无局部及全身感染并发症,未见异位骨化。结论 经皮注射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骨折延迟愈合与不愈合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等优点,是临床上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值得深入研究及推广。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在诊断孤立性肺结节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56例孤立性肺结节CT引导下进行穿刺活检,观察CT平扫上结节的形态学特点,对穿刺活检术的诊断正确率与病灶的大小、位置、进针深度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并分析并发症情况。结果56例孤立性肺结节中,41例为恶性,7例为良性,8例活检未获明确诊断。恶性结节较良性结节多见,CT恶性结节表现有空泡征、分叶征、短细毛刺、嵴突征、血管集束征及胸膜凹陷征。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正确率为86%,气胸的发生率为3.6%。Logistic回归发现,病灶的大小是影响穿刺活检正确率的主要因素(Wald=2.903,P=0.038,OR=0.935)。结论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病灶诊断孤立性肺结节临床价值大,准确率较高,而病灶的大小影响穿刺活检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46.
目的总结改良Norwood手术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2004年7月和2005年3月分别为1例7月龄单心室伴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女婴,采用主肺动脉和主动脉弓下缘直接吻合、主动脉肺动脉人工血管分流完成改良Norwood手术;1例出生13 d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新生儿,采用主肺动脉和主动脉弓下缘直接吻合、右心室肺动脉人工血管分流完成改良Norwood手术。结果例1术后平稳,动脉压为85~100/25~40mmHg(1 mm Hg=0.133kPa),动脉血氧饱和度为0.75~0.85,术后第3d撤离辅助呼吸,第11 d出院。例2术后平稳,动脉压为65~80/40~60mmHg,动脉血氧饱和度为0.67~0.89,术后第12 d撤离辅助呼吸,第28 d出院。结论改良Norwood手术的先进方法和技术,值得在我国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7.
颈段、胸上段食管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总结外科手术治疗颈段、胸上段食管癌(肿瘤上极距胸廓入口下方≤3cm)的临床经验,以提高手术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42例颈段、胸上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食管癌根治术122例,姑息切除术15例,总手术切除率为96.5%,探查术5例。主要重建手术术式包括:单纯剥脱胃代食管术、结肠代食管术、空肠代食管术、胸大肌皮瓣重建术;右胸-上腹-颈三切口胃代食管术、全喉切除+胃代食管术、管胃代食管术,左胸-颈两切口、胃代食管术。结果住院死亡5例,其中2例死于肺部感染,1例结肠坏死致严重感染,1例姑息切除后胃气管漏致肺部感染,1例胃大量反流误吸。9例患者食管上切端发现癌残留。8例颈段食管癌和21例胸上段食管癌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主要包括空肠坏死、结肠坏死、喉返神经损伤、肺部感染、吞咽功能障碍、食管反流。随访117例,随访率85.4%(117/137),随访时间1~5年;失访20例。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2%,48%和31%。Ⅰ、Ⅱ、Ⅲ、Ⅳa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2.3%,61.2%,25.0%和5.0%。结论颈段和肿瘤上极距胸廓入口下方≤3cm的胸上段食管癌患者的手术治疗在手术方式、切除范围、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术后功能保留和恢复等方面尚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8.
基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短时给药对垂体的激发作用引起血清黄体生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升高有利于增加卵泡募集,而长期给药导致垂体局部受体脱敏与消耗而有效地抑制排卵前LH峰出现和降低卵泡晚期血清LH水平,从而减少卵泡过早黄素化和取消周期、改善卵子质量  相似文献   
49.
目的为提高手术安全性,在L2~S2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SPR)手术时,对肛门括约肌进行肌电图(EMG)监测,并评价其作用。方法在SPR手术监测中,当对S2后根小束进行电刺激时,采用针状电极记录双侧肛门括约肌的反应情况,有明显反应的后根小束予以保留。手术后随访患者踝痉挛改善情况和括约肌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后踝痉挛均有明显改善,无大小便功能障碍发生。结论SPR手术包括S2后根时,术中括约肌EMG监测对保证疗效,保护括约肌功能,提高手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生存质量状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便利抽取住院治疗的稳定期COPD患者38例,应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生存质量测评表测量其疾病不确定感及生存质量.结果 COPD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呈中等强度,评分为87.30±13.22;生存质量评分为84.17±6.13;COPD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与生存质量评分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结论 对COPD患者需加强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提高其心理调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而降低疾病不确定感,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