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1.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1](以下简称THACE)是治疗肝癌的重要手段之一,往往大多数肝癌被发现时已失去手术时机,在这种情况下,THACE就成为治疗肝癌最主要、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且对有些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经THACE后使病灶缩小,可进行二期手术切除[2],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  相似文献   
12.
1 病历简介病人男性 ,72岁。 1年前接受胃癌根治术后行肝动脉插管留置化疗泵 ,术后 7个月出现右上腹闷胀不适并反复发热 ,行B超、CT等检查发现肝总动脉形成假性动脉瘤。1个月前在外院接受介入栓塞治疗 ,未成功。入本院后 ,病人右上腹胀痛加剧 ,每天高热呈弛张热型。查体 :血压正常 ,右上腹饱胀 ,肝脾肋下未及 ,四肢动脉搏动正常。血常规示白细胞增高 ,肝功能示白 /球倒置 ,血培养查出绿脓杆菌。DSA、Duplex彩超及SpiralCT(CTA)显示肝总动脉瘤已扩张累及腹腔干动脉形成巨大动脉瘤 (10 3cm× 8 5cm× 8 1cm) ,…  相似文献   
13.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1] (以下简称THACE)是治疗肝癌的重要手段之一 ,往往大多数肝癌被发现时已失去手术时机 ,在这种情况下 ,THACE就成为治疗肝癌最主要、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而且对有些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 ,经THACE后使病灶缩小 ,可进行二期手术切除[2 ] ,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有关THACE护理问题尽管有不少报道 ,但其护理体系都不甚完整 ,本文就THACE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综述。1 手术前护理术前护理是保证THACE成功、减少并发症的重要环节[3 ] 。针对患者及其陪护人的顾虑 ,从入院之日起就耐心…  相似文献   
14.
CT灌注成像在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胰腺癌患者39例,急性胰腺炎患者12例,正常胰腺8例,以4.0ml/s的速度团注造影剂50ml后8s,采用Siemens Bodyperfusion体部灌注成像序列,对选定部位相邻两层进行动态增强扫描.动态增强扫描结束后追加造影剂50ml(2ml/s)进行常规胰腺扫描,扫描分为动脉期、胰腺期,分别为注射造影剂后25s、45s.动态增强图像用Siemens Perfusion CT/VA11A软件处理,生成256色彩色灌注图,测量血流量、血流容积、无血管血流量、组织强化峰值、灌注起始时间和峰值时间值.结果:胰腺癌的血流量、血流容积、强化峰值较急性胰腺炎、正常胰腺低(P<0.01);灌注起始时间3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别;胰腺癌较急性胰腺炎灌注峰值时间长(P<0.05),与正常胰腺无差别;彩色灌注图直观、方便,在病变的定性诊断方面有一定作用,但如果要定量分析,仍需测量灌注值.采用Siemens Perfusion CT/VA11A软件得到的正常胰腺灌注值为(0.84±0.32)ml/(min·ml).结论:胰腺癌的血流量、血流容积、强化峰值等血流动力学指标较急性胰腺炎、正常胰腺的普遍下降;彩色灌注图直观、方便,在病变的定性诊断方面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18G穿刺针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颈椎恶性重度压缩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利用18G血管穿刺针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颈椎恶性重度压缩骨折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06-2010年对10例颈椎恶性转移性病变所致的重度椎体压缩骨折(共12个椎体)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其中C4、C5椎体各3个,C6椎体4个,C7椎体2个。在DSA机透视引导下将18G穿刺针经皮穿刺进入靶椎体,后注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术后随访1个月。结果术中穿刺和骨水泥注射技术成功率100%。每个椎体的骨水泥平均注射量为2.2ml(1.5~3.2ml),所有患者的疼痛都得到了明显缓解。除4个椎体发生无症状的骨水泥渗漏外,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利用18G血管穿刺针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治疗颈椎恶性重度压缩骨折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16.
CT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颈椎转移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颈椎转移瘤的临床疗效、并发症以及不同颈椎病变穿刺路径的合理选择.方法 回顾总结CT引导下PVP治疗17例颈椎转移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手术前后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Frankel脊髓功能分级,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总结合理的穿刺进针路径.结果 ①本组17例中,从前侧方入路,于颈内动脉鞘之前进针4例;于颈内动、静脉与椎动脉之间进针11例;从后侧方入路,于颈内动、静脉与椎动脉之后进针2例.本组17例全部穿刺成功,穿刺成功率100%.②术前患者的VAS评分平均为(7.24±1.01)分,术后第1天降至(3.24±1.09)分,术后1周降至(2.4±0.80)分,术后3个月降至(1.82±0.53)分.术后疼痛明显缓解,经Wilcoxon符号秩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均为76.5,P<0.01).术前Frankel脊髓功能评价分别为E级4例,D级7例,C级4例,B级2例,术后分别为E级10例,D级5例,C级1例,B级1例.术后脊髓功能明显改善(χ<'2>=4.52,P=0.033,P<0.05).③术后即时复查CT,骨水泥外漏发生率为35.3%(6/17),但均未出现显著临床症状.随访3~17个月,82.4%(14/17)骨转移病灶稳定,未见扩大.结论 ①穿刺路径的选择:一般上颈椎病变宜从后侧方入路,于颈内动、静脉与椎动脉之后进针;下颈椎从前侧方入路,于颈动鞘之前或者于颈动鞘与椎动脉之间进针均可;附件病变可从后侧方进针,但具体穿刺路径还需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计.②对不适合外科手术的颈椎转移瘤患者,CT引导下PVP可有效缓解疼痛症状,稳定颈椎以及延缓骨转移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 自1990年1月至4月,我院采用汕头(鱼它)滨制药厂(华明医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注射用盐酸阿霉素”对14例原发性肝癌进行了动脉内灌注治疗,现小结下:临床资料例数及性别年龄:共14例。男性10例,女性4例。年龄在35至63岁。  相似文献   
18.
肝癌介入治疗的回顾与体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肝癌介入治疗的回顾与体会贾雨辰王振堂田建明陈栋叶华刘崎杨继金孙飞林琳陆建平王飞肝癌经动脉内化疗栓塞(TACE)始于80年代初期,1985年前后国内相继开展了这项治疗,目前是介入领域中最活跃的分支。在1994年全国第三届介入放射学会议上,有关肝癌介入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12例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病史,记录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体征,以MRI检查结果为诊断标准计算X线、CT检查的阳性率。结果49例无明确外伤史,182例患者以活动时腰背痛为主要表现,172例伴有腹部不适、52例合并胸痛,188例患者查体有伤椎局部叩击痛。X线及三维CT检查阳性率分别是50.9%和82.5%,首诊误诊率29.7%,误诊疾病包括:筋膜炎、腰椎退行性疾病、软组织损伤、腹部疾病、肋间神经痛等。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易于误诊和漏诊,详细分析病史、临床表现结合影像学检查特别是MRI压脂像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0.
肝癌万次介入治疗的回顾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14  
肝癌万次介入治疗的回顾贾雨辰田建明王振堂陈栋叶华刘崎杨继金孙飞林琳陆建平王飞程红岩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放射科上海市200433贾雨辰,男,19230812生,河南省濮阳市人,汉族.1949年于前国防医学院医本科毕业,第二军医大学放射科主任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