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78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0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肾筋膜扩张器配合输尿管镜在男性输尿管壁段狭窄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10月~2014年10月,在30例男性输尿管镜手术中,因输尿管壁内段狭窄或输尿管口粘连,采用肾筋膜扩张器行狭窄逐级扩张。用F8~F12肾筋膜扩张器套装,在导丝引导下由F8扩张器开始依次递增进行扩张,每次扩张3 min,每次增加2个F号码,扩张至F12时,再次尝试入镜。结果采用肾筋膜扩张器处理后,25例进镜成功,5例效果不明显。术中未出现筋膜扩张器扩张相关并发症。结论肾筋膜扩张器在男性输尿管镜术中处理输尿管口粘连或壁内段狭窄,具有临床效果良好、安全、简便、有效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植入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入综合征(engraftment syndrome)是发生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中性粒细胞恢复过程中,以发热、皮疹和非心源性肺水肿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又称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多见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也可见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多种效应细胞和细胞因子的相互作用可能是形成植入综合征临床表现的主要原因。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不同方式的射频消融(RFA)与无水乙醇注射(PEI)联合应用对正常兔肝脏的消融效果,并评价其安全性和实用性.方法 采用32只活体新西兰大白兔正常肝脏进行研究,分为4组,各组分别采用RFA-PEI(A组)、PEI-RFA(B组)、RFA(C组)和PEI(D组)处理,并于术前,术后1、3、7d抽血检查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清肌酐(Cr)水平的变化情况.术后各组行肝脏增强CT扫描,计算各组消融灶体积.结果 术前各组血清ALT、AST、C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各组血清ALT、AST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各组血清ALT、AST水平开始下降,术后7d各组ALT、AST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7d各组血清Cr与术前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和D组的消融体积分别为(3.10 ± 1.10)mm3、(5.99±2.23)mm3、(0.77±0.15)mm3和(0.15±0.07)mm3,B组显著大于A、C和D组(P<0.05).结论 PEI后RFA对于兔肝、肾功能影响小、并发症少,PEI-RFA治疗安全、有效;PEI-RFA组产生的消融体积明显大于RFA后PEI组、RFA组、PEI组的消融体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雷替曲塞在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或临床诊断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95例,分为试验组(n=37)和对照组(n=58)。试验组:雷替曲塞(3 mg/m2)联合奥沙利铂(100 mg/m2)、吡柔比星(40 mg/m2)行TACE治疗;对照组:氟脲苷(1.0 g)联合奥沙利铂(100 mg/m2)、吡柔比星(40 mg/m2)行TACE治疗。每4~6周为1个疗程,TACE术后4周根据改良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评价疗效,直至疗效评价完全缓解或出现肝功能Child-pugh C级及不可耐受的并发症。评价两组介入治疗的有效率(RR)、疾病控制率(DCR)、甲胎蛋白(AFP)下降率、无疾病进展时间(PFS)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RR分别为35.1%、32.7%(P>0.05),AFP下降率分别为40.5%、31.0%(P>0.05),中位PFS分别为7个月和5个月(P>0.05);DCR分别为86.5%、67.2%(P=0.035)。两组的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骨髓抑制、发热及转氨酶升高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替曲塞替代氟脲苷在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近期疗效相当,毒副反应可耐受,但尚有待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5.
后循环动脉瘤破裂急性期介入治疗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后循环动脉瘤破裂急性期微导管栓塞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1例后循环动脉瘤破裂急性期(3天内)的患者采用微导管技术进行动脉瘤腔栓塞术,针对手术成功率,术后再出血发生率,患者恢复情况以及6个月随访情况进行研究。结果11例患者接受了急诊栓塞术,共栓塞动脉瘤12个。手术成功率100%,致密填塞率83.3%,死亡1例。结论后循环动脉瘤急性期微导管栓塞术可有效降低急性期动脉瘤二次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建立流体模型,评价MR电影相位对比法对流体定量测量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 在1.5T磁共振机上利用MR电影相位对比法,高压注射器分别匀速注射为0.1mL/s、0.2mL/s及0.3mL/s时,对二根截面积分别为3mm2及5mm2的管道内液体流动速度进行测定,获得相应的流速值,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流体实际流速与测量速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相应的转换甬数关系.结果 稳态流体模型测最所得实际流速与对应的测量流速呈线性相关(r=0.992;P=0.0001).显示相关性极佳;实际流速(y)与MR流速(x)之间的函数公式为:y=9.47x.结论 经校正后,MR电影相位对比法在液体流量测量是可行的,结果也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超液态碘化油联合药物洗脱微球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巴塞罗那(BCLC) B/C期肝细胞癌(HC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8年9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超液态碘化油联合药物洗脱微球栓塞治疗的51例BCLC B/C期HCC患者,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3 d、7 d、1个月的肝功能变化,详细记录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评价术后1、3个月临床疗效。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51例患者均完成超选择栓塞,治疗病灶术后1个月疾病缓解率为70. 6%,疾病控制率为96. 1%; 3个月疾病缓解率为64. 0%,疾病控制率为88. 0%。术后3 d急性肝损伤发生率9. 8%(5/51),ALT、AST、TBil、Alb变化较术前有明显差异(t值分别为-5. 454、-3. 997、-5. 346、7. 212,P值均0. 001),术后1周ALT、TBil、Alb变化较术前有明显差异(t值分别为-3. 177、-3. 665、3. 194,P值均0. 05)。术后1个月1级和2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 6%(35/51),未出现肝衰竭、肝脓肿、胆汁瘤、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1例患者术后61 d因肿瘤进展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超液态碘化油联合药物洗脱微球TACE治疗BCLC B/C期HCC是安全有效的,远期疗效及生存获益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8.
对35例良性胆道疾患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结合US、CT、MRI检查、手术病理结果和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全部患者MRCP检查成功,胆管及胰管显示满意,定位准确率为100%,定性准确率为71.4%,结合MRI定性准确率为85.7%.结果表明MRCP对良性胆胰疾病的定位准确率高,结合常规MRI其定性准确率明显提高;对胆石症,MRCP检出结石的敏感性高,但需结合原始图像;对含液丰富的胆胰疾病,有助于了解病变与周围毗邻的关系;是胆道良性疾病的有效检查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导管动脉急诊栓塞治疗颅底骨折所致口鼻腔大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27例颅底骨折合并口鼻腔大出血患者,经后鼻腔填塞、药物治疗等措施无效,在出血1~6 h行急诊颈内、外动脉造影,根据造影结果,选用明胶海绵、不锈钢圈和可脱球囊栓塞出血责任动脉.结果 除1例因合并颅脑损伤,1例因失血性休克在造影过程中死亡而未行栓塞外,25例均在1.5 h内完成栓塞治疗,成功率92.6%(25/27),23例栓塞后出血停止,有效率92.0%(23/25).无严重栓塞后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导管动脉急诊栓塞是救治颅底骨折所致创伤性口鼻腔大出血的一种有效、安全、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造影剂注射速率对螺旋CTAP动态增强的影响 ,寻找适宜的注射速率。方法  3 2例肝癌患者分成四组。经肠系膜上动脉注入浓度为 2 2 5mg/ml的泛影萄胺 80ml ,注射速率分别为A :3 .0ml/s ;B :2 .5ml/s ;C :2 .0ml/s ;D :1.5ml/s ,选一固定层面作 2 5次单层动态扫描 ,间隔时间 3s。测定每幅图像上肝实质和肿瘤的CT值 ,分别画出时间—密度曲线。分析肝实质和肿瘤动态增强特征。结果 ①四组肝实质增强峰值时间 (s)分别为A :3 4.6± 5 .4;B :3 7.2± 4.2 ;C :3 9.1± 3 .8;D :49.7± 5 .1。A、B、C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Ρ >0 .0 5 ) ,A、B、C与D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Ρ <0 .0 1)。②四组肝实质增强峰值 (HU )分别为A :187.5± 13 .1;B :183 .8± 11.2 ;C :178.4± 7.8;D :165 .3± 8.9。A、B、C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Ρ >0 .0 5 ) ,A、B、C与D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Ρ <0 .0 1)。③四组肿瘤均无明显增强。结论 当造影剂用 2 2 5mg/ml的泛影萄胺 80ml时 ,①采用 2 .0~ 3 .0ml/s注射速率优于 1.5ml/s。②在造影剂 2 .0~ 3 .0ml/s注射速率范围内 ,螺旋CTAP增强特征与速率无关。因此选用 2 .0ml/s注射速率为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