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1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74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6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持续循环腹腔热灌注化疗(continuous circulatory 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CHIPC)治疗恶性腹水的方法、可行性及临床初步疗效.方法 对2006年3月至2008年3月收治的21例恶性腹水患者应用腹腔镜辅助CHIPC,每例患者治疗3次,首次治疗在手术室内全麻醉下腹腔镜辅助完成,随后2次在病房或ICU内进行,持续循环灌注生理盐水500 ml/min,治疗温度43℃,灌注90 min,灌注药物根据原发病的不同而选择5-氟脲嘧啶加奥沙利铂(艾恒)或卡铂,对治疗效果进行随访,直至死亡.结果 21例患者手术均进行顺利,平均手术时间(80±18)min,无与腹腔镜辅助CHIPC技术相关的并发症发生.患者腹腔镜辅助CHIPC治疗后卡氏(Karnofaky,KPS)评分上升10~40分,平均上升(22.2±2.4)分(P<0.01),19例患者腹水全部消失,2例部分缓解,有效率为100%,近期临床疗效满意.全部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9个月,中位随访时间6个月;中位生存期6个月,其中2例部分缓解患者术后出现戳孔种植转移,分别在治疗后1个半月及2个月死亡.结论 腹腔镜辅助CHIPC治疗恶性腹水可充分应用微创外科的优势,对消除恶性腹水、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持续循环腹腔热灌注化疗(laparoscopic-assisted continuous circulatary hyperthermic perfusion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LAHPIC)治疗恶性腹水的方法、可行性及临床初步疗效.方法 对我院2006年3月-2008年3月收治的21例恶性腹水患者应用LAHPIC,每例3次,首次治疗在手术室内完成,随后2次在ICU进行,灌注速度450~600ml/min,灌注时间90min,治疗温度(43±0.2)℃,化疗药物根据原发病的不同选择5-氟尿嘧啶加丝裂霉素或卡铂,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长期随访.结果 21例患者手术均进行顺利,平均手术时间80min,无与LAHPIC技术相关的并发症发生.19例患者腹水全部消失,2例部分缓解,有效率为100%.患者KPS评分上升(P<0.01),肿瘤标志物下降,一般状况好转,近期临床疗效满意.结论 LAHPIC可保证腹腔内灌注液体均匀分布,维持腹腔内温度稳定,维持化疗药物与肿瘤的充分接触,具有创伤小、患者痛苦少、术后恢复快、疗效肯定等优点,有着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3.
恶性腹水是腹腔恶性肿瘤或腹部转移恶性肿瘤发展到中、晚期常见的并发症,是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消除恶性腹水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在中、晚期肿瘤综合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1-3]。  相似文献   
64.
十二指肠损伤诊治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9例十二指肠损伤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在剖腹探查时明确诊断。5例合并伤患者在短期内死亡。4例单纯性十二指肠损伤中,3例行修补加十二指肠胃造瘘,1例行十二指肠-空肠Roux-en Y吻合术治愈,随防1~8年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十二指肠损伤病情复杂,临床诊断困难,易于漏诊及误诊。对腹部损伤患者术前及术中应考虑到十二指肠损伤的可能性,及时诊断并作出恰当处理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65.
原发性肝癌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危险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minoma,PHC)是世界最常见且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之一,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位居世界第5位,死亡率位居第3位[1]。我国是肝癌的高发地区之一,其发生率约为30.3/10万,每年约有14万人死于PHC,占全世界PHC死亡人数的50%以  相似文献   
66.
有腹部手术史患者腹腔镜术闭合法建立气腹方法探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探讨有腹部手术史患者腹腔镜术闭合法建立气腹的可行性及操作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991年9月至1998年12月6200例腹腔镜术中963例有腹部手术史患者闭合法建立气腹成功的经验及2例内脏损伤的教训;我们把建立气腹困难分为真性建立气腹困难及假性建立气腹困难两种。由气腹针穿入大网膜、肝圆韧带、肠系膜、腹膜外脂肪等引起的充气困难称假性建立气腹困难,而因气腹针穿入腹腔脏器(如胃肠道、大血管)或因腹腔内存在广泛粘连致气体膨胀困难引起撤气困难称为真性建立气腹困难。结果 6例患者因真性建立气腹困难、12例因假性建立气腹困难而中转开腹,闭合法建立气腹成功率为98%。2例胆囊结石虱因未遵循闭合法建立气腹原则致空肠或回肠损伤,立即开腹行肠修补、胆囊切除术。结论 绝大多数有腹部手术史患者闭合法建立气腹是安全可行的。遵循闭合  相似文献   
67.
全胃切除后三种消化道重建术式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评估全胃切除术后三种不同的消化道重建术式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994年5月至2004年5月我们对96例全胃切除术患者分别采用了Orr式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P形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及“6”字形间置空肠代胃术三种不同的消化道重建术式,并对三种术式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2周与2个月的营养指标、饮食状况及消化道症状进行对比。结果三种消化道重建术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6”字型术组最高,Orr式术组居中,P形术组最低(11%、2.1%、0);术后2周与2个月的体重、总蛋白、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在Orr式术组明显低于P形术组(P<0.05)及“6”字形术组(P<0.05);术后倾倒综合征(7%、0、0)、返流性食管炎(60%、4%、0)及营养不良(20%、0、0)的发生率Orr式术组最高,P形术组居中,“6”字形术组最低。结论P形RouxenY食管空肠吻合术操作更简便,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好、生活质量高,是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较为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68.
胃肠道异位胰腺的诊断与治疗(附1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肠道异位胰腺的临床特点、诊断及外科处理原则。方法对我院近20年收治的经术后病理确诊的18例胃肠道异位胰腺病人进行了外科治疗,并对其临床症状、诊断方法、病变部位分布及治疗措施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本组18例病人表现为反复上腹部疼痛不适9例,消化道出血7例,腹部包块1例,无明显症状1例。异位胰腺分布部位:胃7例,十二指肠5例,空肠3例,回肠3例,其中美克尔憩室内2例。术前误诊11例,漏诊6例,仅1例确诊。全部病人均行手术治疗,无一例出现术后并发症,随访1~10年无复发,临床疗效满意。结论胃肠道异位胰腺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和有效的检查手段,易漏诊和误诊;一旦发现,均应早期手术治疗,以明确诊断及避免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69.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附8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及诊治手段。方法 对10年间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 82例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病部位 :乳头区 64例 ,降段 11例 ,其他部位 7例。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腹疼痛 (5 7例 ) ,黄疸 (5 3例 )和消化道出血 (4 1例 )。病理学类型以腺癌多见 (72例 ) ,胃肠道间质瘤 (5例 ) ,恶性淋巴瘤 (3例 )次之。 3 6例行肿瘤根治性切除术 ,3 1例行姑息性手术 ,15例未进行外科治疗。本组病例随访患者 5a生存率 2 .4%。结论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临床以上腹痛、黄疸、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 ,但缺乏特征性。病理类型以腺癌为主 ,好发于十二指肠乳头区及降段。CT和B超及内镜检查是诊断检查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 ,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预后甚差。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