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0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74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恶性程度较高、进展较快、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我国HCC多发生于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的基础上,开发敏感性、特异性高的血清标记物用以监测肝病患者是提高HCC早期诊断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1-2].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方法、可行性及临床初步疗效。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5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应用腹腔镜辅助腹腔热灌注化疗,首次治疗在手术室内全麻监护下完成,随后两次在病房或ICU内进行,持续循环灌注生理盐水450-600mL/min,化疗药物选择5-氟尿嘧啶和丝裂霉素,治疗温度(43±0.2)℃,灌注90min,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随访。结果 15例进展期胃癌患者腹腔镜辅助腹腔热灌注化疗进行顺利,平均操作时间180min,无与腹腔镜辅助腹腔热灌注化疗技术相关的并发症发生。术后两周KPS评分升高(P〈0.01),肿瘤标志物下降(P=0.02);患者一般状况、精神状态好转,食欲改善,体重增加,贫血症状明显缓解,患者生2-17个月不等,临床疗效满意。结论腹腔镜辅助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具有创伤小、患者痛苦少、术后恢复快、疗效肯定等优点,对不能手术切除的进展期胃癌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腹水的可行性、临床初步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我院2007年12月-2012年6月收治的23例恶性腹水患者应用腹腔热灌注化疗,18例患者在腹腔镜辅助下完成,5例患者剖腹探查完成。每例患者进行腹腔热灌注化疗5次,首次治疗在手术室内全麻下监护下完成,随后两次在病房或ICU内进行,持续循环灌注生理盐水400-600mL/min,治疗温度(43±0.2)℃,灌注90min,灌注药物根据原发病的不同选择5-氟尿嘧啶加丝裂霉素或卡铂,对其治疗效果进行长期随访。结果腹腔热灌注化疗后23例恶性腹水患者21例腹水全部消失,2例部分缓解,有效率为100%;患者KPS评分上升(P<0.01),肿瘤标志物下降(P<0.05),一般状况、精神状态好转,食欲改善,体重增加,贫血症状明显缓解;热灌注化疗期间患者均感不同程度的腹胀,但尚可忍受,4例患者I°、Ⅱ°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自行缓解,近期临床疗效满意。随访时间6个月至1年3个月,患者生存期1个半月-13个月,中位生存期7个月,存活最长一例为胃肠道恶性间质瘤患者,存活13个月仍健在。结论腹腔热灌注化疗可保证腹腔内灌注液体速度一致,维持腹腔内温度稳定,维持化疗药物与肿瘤的充分接触,不良反应少,患者可以耐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恶性腹水治疗方法,有着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GIST)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对113例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以消化道出血就诊者58例,上腹疼痛或腹胀45例,腹部包块7例,肠梗阻3例.肿瘤位于食管2例,胃53例,小肠47例,结肠4例,直肠7例;肿瘤体积2 cm ×2 cm×2 cm~10 cm×12 cm×l5 cm.病理检查结果:良性34例(30.1%),交界性31例(27.4%),恶性48例(42.4%);表现为梭形(43例)、上皮样(32例)或多形性(38例).全部患者均行手术切除,手术切除不全(3例)、术后复发(8例)或远处转移(4例)的患者应用Gleevec辅助治疗.随访6个月~9年,13例患者死亡,31例术后复发,其中12例服用甲磺酸依马替尼(Gleevec)部分缓解,69例患者健在.结论:GIST临床表现主要为消化道慢性出血、上腹部不适等;消化内镜及钡气双重对比造影检查是胃及结直肠间质瘤的主要诊断方法,剖腹探查或腹腔镜腹腔探查是早期诊断小肠间质瘤的主要手段;Gleevec治疗不能完全切除或切除术后复发的GIST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5.
微创外科的发展使腹腔镜在胰腺癌的姑息性治疗 ,胰腺切除术及胰腺囊肿内引流术等方面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仅对腹腔镜在胰腺外科中的应用作一简要综述。一、腹腔镜与胰腺癌的临床分期Castillo等[1] 首先将腹腔镜技术应用于胰腺癌的诊断 ,以发现腹膜后肿大淋巴结及肝脏转移结节 ,减少不必要的开腹探查。国外学者制订了胰腺癌腹腔镜探查的基本步骤 :腹壁戳孔分别局部麻醉 ,腹腔镜伸入腹腔后首先系统地探查结肠 ,次之探查小肠及胰腺原发病灶 ,接着探查肝门、门静脉及腹腔干周围淋巴结 ,然后通过胃结肠韧带探查Treitz氏韧带根部。…  相似文献   
36.
BR-TRG-Ⅰ型体腔热灌注治疗系统的研制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介绍BR-TRG-Ⅰ型体腔热灌注治疗系统的总体设计原理及系统的总体构成.方法 BR-TRG-Ⅰ型体腔热灌注治疗系统由控制系统、外循环系统、热交换器、内循环系统四部分构成.系统以微软的Visual C为主要开发工具,编写一套系统工控软件.在控制方法上主要采用一种模糊自适应控制技术,以达到精确控温和控制流量的目的 .采用家猪作为实验动物验证此设备是否达到设计的要求.结果 我们研制的BR-TRG-Ⅰ型"体腔热灌沣治疗系统"实现了电脑自动控制,患者资料和治疗过程数据自动保存,测温精度达±0.1℃,控温精度±0.2℃,腹腔液体灌注速度精确到5%.结论 BR-TRG-Ⅰ型"体腔热灌沣治疗系统"加温、恒温和降温达到设计要求,性能稳定、安伞可靠、操作便利,对工作环境无特殊要求,便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7.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放置腹腔引流管意义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放置腹腔引流管的意义。方法 对我院1991年9月 ̄1999年8月6500例LC术中827例放置腹腔引流管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术后定期挤压引流管保持其通畅,如有腹腔积血,积液征象怀疑其阻塞,可适当拔出1 ̄2cm,观察引流物的色泽、性质、记录引流量。结果 807例患者(96.5%)引流管无明显液体引出或仅有少量  相似文献   
38.
39.
目的探讨胃肠道异位胰腺的临床特点、诊断及外科处理原则.方法对我院近20年收治的经术后病理确诊的18例胃肠道异位胰腺患者进行了外科治疗,并对其临床症状、诊断方法、病变部位分布及治疗措施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8例患者表现为反复上腹部疼痛不适9例,消化道出血7例,腹部包块1例,无明显症状1例.异位胰腺分布部位:胃7例,十二指肠5例, 空肠3例,回肠3例,其中美克尔憩室内2例.术前误诊11例,漏诊6例,仅1例确诊.全部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无1例出现术后并发症,随访1~10年异位胰腺无复发,临床疗效满意.结论胃肠道异位胰腺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和有效的检查手段,易漏诊和误诊;一旦发现,均应早期手术治疗,以明确诊断及避免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化干扰素(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RIB)方案治疗肝移植后丙型肝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肝移植术后丙型肝炎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4例患者中,术前诊断丙型肝炎合并肝硬化3例,丙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肝细胞肝癌1例,术后均采用他克莫司+霉酚酸酯+皮质激素的三联免疫抑制方案.术后8~12周时,患者均经移植肝组织活检证实丙型肝炎复发.复发后,立即采用PFG-IFNα-2a联合RIB方案进行抗丙型肝炎治疗,连续治疗48周.PEG-IFNα-2a的用量为180μg,皮下注射,每周1次;RIB的用量为1000 mg/d,口服.在治疗期间,检查患者的血常规、肝肾功能、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及移植肝组织活检,观察生化学应答、持续病毒学应答及组织学应答等指标.结果 除1例外,其他患者经治疗后出现持续病毒学应答,移植肝功能均恢复正常,在术后0、48和72周,移植肝组织病理学炎症坏死和纤维化情况改善.1例在术后第7天经组织学证实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给予连续3 d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后,病情好转.无患者因严重的不良反应而停药或退出治疗.结论 PEG-IFNα-2a联合RIB方案是治疗肝移植后丙型肝炎复发的有效方法,患者的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