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6篇
儿科学   2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82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205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39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联体双胎是一种罕见的先天畸形,也是临床最具挑战的畸形之一.本文报道一例特殊的腰骶部联体双胎,在我院成功地进行了分离手术.  相似文献   
72.
目的对汶川抗震救灾部队军人心理健康状态进行调查评估。方法采用"便携式数字化心理健康筛查测评仪"对参加抗震救灾的解放军某部58名官兵进行心理测评和调查。结果抗震救灾一线官兵的健康综合指数平均分为2.38,接近于警戒水平。其中生活习惯、睡眠、疼痛感等方面是存在的主要问题,其中20~30岁战士综合健康指数明显增高,健康水平差,心理负担较重,尤其表现在抑郁、压力和疲劳方面,而26~30岁的战士在情绪、压力、适应能力方面表现最差。随着年龄的增加,该部队军人的健康水平逐渐变差。结论便携式数字化心理健康筛查测评仪可以全面系统地反映官兵的心理情况。抗震救灾一线官兵的健康综合状况接近于警戒水平。  相似文献   
73.
目的:观察经不同方法共移植的嗅鞘细胞和雪旺氏细胞在脊髓内的迁移特点和对轴突再生的影响.方法:将8只75±1d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4只,利用NYU打击器制作TIO脊髓损伤模型,打击高度25mm,打击杆重量10g.造模后2周,一组采用联合移植,雪旺氏细胞移植于损伤鄢位中心,嗅鞘细胞移植于距离损伤中心0.5mm处的头侧和尾侧的脊髓中线上;另一组采用混合移植,将嗅鞘细胞和雪旺氏细胞混合后移植于距离损伤中心0.5mm处的头侧和尾侧的脊髓中线上.每个部位注射4个点,深度为1.75mm,1.25mm、1mm、0.5mm.注射速度为0.1μl/min.联合移植组嗅鞘细胞晕每点0.5μl含5×10~4个,雩旺氏细胞晕为每点1μl含10~5个雪旺氏细胞;混合移植组为每点1μl含嗅鞘细胞和雪旺氏细胞各5×10~4个.细胞移植后1周和8周时各组分别取2只大鼠.以损伤部位为中心取包含细胞移植部位的脊髓,荧光和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迁移情况,利用神经丝(neurofilment,NF)和乍长相关蛋白-43(growth associated protein-43,GAP-43)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移植细胞对轴突再生的影响.结果:两组中均可见嗅鞘细胞迁移,主要在灰质和白质内沿脊髓纵轴向损伤部位迁移,还分别有一小部分沿中央管和蛛网膜下腔迁移;但雪旺氏细胞仅存与嗅鞘细胞混合移植于距离损伤中心0.5mm处的头侧和尾侧脊髓时才可见有限距离的迁移.联合移植时,NF阳性(NF+)和GAP-43阳性(GAP-43+)纤维伴随嗅鞘细胞迁移而沿脊髓纵轴延伸,雪旺氏细胞移植处可处NF+纤维从各个方向长入损伤部位(移植部位)并互相缠绕;混合移植时,大量NF+纤维伴随移植细胞迁移而延伸,损伤部佗虽然NF+纤维较少,但没有互相缠绕现象.结论:雪旺氏细胞在损伤脊髓内迁移能力差;嗅鞘细胞不仅具有良好的迁移能力,而且可促进雪旺氏细胞迁移.无论是联合移植还是混合移植,移植细胞均能促进轴突再生,但联合移植时雪旺氏细胞移植处再生纤维互相缠绕、无法延伸.  相似文献   
74.
<正>在腰椎间盘突出导致坐骨神经痛的诸多炎症因子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是诱导巨噬细胞产生炎症反应的重要始动因子。针对性降低TNF-α最好的药物是TNF-α受体拮抗剂  相似文献   
75.
2006年4—12月,我们在利比里亚执行二级医院维和医疗任务。联合国维和二级医院与我军野战医疗所有许多相似之处,借鉴维和二级医院耳鼻喉科实践经验,以探讨我军野战医疗所耳鼻喉科配置及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76.
背景:股骨近端骨纤维结构不良伴髋内翻畸形必须进行外科矫形治疗,尽量恢复股骨正常的生物力线。目前尽管截骨矫形方案很多,但楔形外翻截骨已成主流,矫形后单纯外固定并发症较多,螺钉、钉-板系统等髓外固定存在问题较多,难以获得长期稳定的治疗效果,有研究表明,股骨近端处楔形外翻截骨、交锁髓内针内固定可获得较好的中长期治疗效果。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骨纤维结构不良伴髋内翻畸形的髓内固定的治疗方法及生物相容性。 方法:纳入23例股骨近端髋内翻伴肢体短缩畸形的股骨近端骨纤维结构不良患者,颈干角为56°-110°,平均79°,股骨相对长度较对侧短缩1.9-8.9 cm,平均4.0 cm。所有患者均行股骨近端处楔形外翻截骨、病灶清除、取肋骨植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 结果与结论:固定后19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2年,平均1年。所有内固定物均牢靠。股骨生物力线均基本矫正,截骨面处达骨性愈合,髋内翻畸形的颈干角矫正为90°-125°,平均112°,股骨相对长度矫正后较固定前延长1.5-2.5 cm,平均2.0 cm,所有患者髋关节功能影响不明显。固定后19例患者中3例正常行走无跛行,7例扶双拐行走,5例扶单拐行走,4例不扶拐轻度跛行。固定后19例患者中12例疼痛消失,6例疼痛明显缓解,加重并出现新疼痛1例。所有患者固定后均无感染、再骨折及畸形进展。结果证实,股骨近端处楔形外翻截骨、病灶清除、取肋骨植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近端髋内翻伴肢体短缩畸形的股骨近端骨纤维结构不良效果良好,不仅可减少植骨量、充分矫正畸形及预防复发,而且中期随访观察证实截骨面处达到骨性愈合,髋关节功能改善良好,生物相容性较好。  相似文献   
77.
背景:近年来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使“脊柱载荷”评分系统的可靠性受到质疑,国内外已有报道肯定了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各型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 目的:观察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05/2010-10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骨科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38例,均经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 结果与结论:3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3-28.9个月;末次随访平均相对后凸畸形Cobb角9.0°,平均矫正丢失6.3°。A、B、C型骨折末次随访平均矫正丢失分别为6.4°,5.7°,7.4°;脊柱载荷评分≤6分末次随访平均矫正丢失5.7°,脊柱载荷评分≥7分末次随访平均矫正丢失7.5°;胸腰段骨折(T11-L2)和下位腰椎骨折(L3-L5)末次随访平均矫正丢失分别为6.3°,6.5°。11例(30%)矫正丢失大于10°,平均11.5°(10.1°-16.3°),其中A型骨折组4例,B型组4例,C型组3例;脊柱载荷评分≤6分组5例,在脊柱载荷评分≥7分组6例;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提示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能够有效地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不受限于AO骨折分型及脊柱载荷评分,对于治疗胸腰段骨折和下腰椎骨折,疗效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8.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髋关节痛性疾患中的常见原因。发展到晚期常常会导致股骨头塌陷和骨关节炎性改变而需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除了创伤因素以外,导致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常见原因为糖皮质激素的使用、饮酒及其他一些全身系统性疾病等。对于早期的股骨头骨坏死最常用的手术方法为利用环钻进行髓心减压。对于导致骨坏死的原因有许多种不同的认识,髓心减压方法虽然已经使用了长达30年,但人们对于该方法的有效性始终存在分歧。因此,很多学者试图通过对骨坏死发生的病理生理研究来寻找治疗手段。在骨坏死发生的病理生理研究中有脂肪栓塞、供应股骨头的血管因骨髓内脂肪填塞造成缺血、骨髓内脂肪的逆行栓塞及骨小梁微骨折等假说。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ACUMED自主定向肘关节骨板系统治疗成人肱骨远端粉碎性(C型)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5月-2010年10月采用切开复位平行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32例,其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21 ~ 85岁,平均60岁.左侧15例,右侧17例.全部患者均为闭合性骨折,伴尺神经损伤2例.骨折按照AO分型:C1型12例,C2型12例,C3型8例.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5.6d.手术均采用肘后正中切口,经尺骨鹰嘴“V”形截骨入路显露肱骨远端.术后24 h内进行肌肉舒缩功能锻炼.按照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ayoelbow performance score,MEPS)及X线片评估疗效.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全部患者经X线片证实均获Ⅰ期骨性愈合;术后3例C3型骨折发生异位骨化;均未发生感染、内固定物松动等并发症;肘关节屈伸活动范围8°~ 140°,平均85°;MEPS评分平均90分(60~100分),其中优13例,良15例,可1例,差3例,优良率88%.结论 ACUMED平行双钢板固定技术利用拱门结构稳定的原理,坚强内固定治疗成人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重建肱骨远端的骨性结构,配合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可有效恢复肘关节功能,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0.
我军实战条件下的医疗卫勤保障能力与"平时保健康、战时保战斗力"的目标要求尚有一定差距。文章结合日常卫勤保障训练中的常见问题进行思考及分析,探讨如何最大限度提高实战条件下的卫勤保障能力,提出:(1)卫勤训练必须围绕现代高科技战争战创伤情的发展规律;(2)卫勤训练切忌"重场面、轻内容";(3)卫勤训练环境不能单一基地化;(4)卫勤训练必须信息化当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