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9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3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14篇
内科学   63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2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44篇
综合类   283篇
预防医学   92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150篇
中国医学   81篇
肿瘤学   2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3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吸引(VSD)技术在深度电烧伤创面中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30例深度(研究需要入选病例均无骨外露)电烧伤创面运用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游离皮片移植修复为观察组,另选30例深度电烧伤创面运用清(扩)创+外科换药+游离皮片移植修复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次数、创面感染率、皮片存活率、平均住院天数。数据采用SPSS 14.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次数、创面感染率、皮片存活率、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2.40±0.55)次,3.3%,(95±5)%,(32±5)d,对照组分别为(3.50±0.92)次,30.0%,(67±10)%,(46±11)d。经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治疗深度电烧伤可以减少患者手术次数,有效控制创面感染,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治疗费用,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32.
目的评价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抑制剂Sirukumab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linical Trials Websit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关于Sirukumab治疗RA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s,RCTs),采用RevMan 5.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RCTs,319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Sirukumab2个剂量组(50,100 mg)ACR20、ACR50、ACR70的有效率均高于安慰剂组(P<0.0001)。Sirukumab 2个剂量组不良反应、严重不良反应、严重感染、注射部位反应、因不良反应终止试验等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阳性药Adalimumab比较,Sirukumab 2个剂量组DAS28-ESR的有效率较高(P<0.05),ACR50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有证据表明Sirukumab治疗RA安全有效。受纳入文献数量的限制,上述结论还需进一步开展高质量的临床试验来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索个体化尿量控制训练模式,以个体化预期尿量为患者膀胱管控的目标,指导泌尿系统肿瘤患者主动感知膀胱容受性,提高放疗期间膀胱管控的精准度。方法: 选择2019年5月—9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25例泌尿系统肿瘤患者。放疗定位前进行憋尿训练,要求患者以个体化膀胱适度充盈为训练目的,建议最佳的膀胱容量范围200~400 mL。训练2~4周后根据患者个体化的膀胱容受性确定放疗定位条件和放疗实施时的膀胱处方体积。患者CT模拟定位时采集平扫CT图像和静脉注射造影剂后8 min图像,分别测量膀胱体积。患者治疗前自评膀胱体积接近膀胱处方体积时使用膀胱容量测量仪测量体积,治疗前行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并测量膀胱体积,治疗结束后再次使用膀胱仪测量膀胱体积。结果: 放疗前自评膀胱体积(VEVA01)与放疗前膀胱仪测量体积(VBVI01)、定位CT测量膀胱体积(VCT01)与放疗前膀胱仪测量体积(VBVI01)、定位CT测量膀胱体积(VCT01)与CBCT测量膀胱体积(VCBCT)存在相关性,配对样本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定位CT体积(VCT01)与放疗前自评膀胱体积(VEVA01)、放疗前自评膀胱体积(VEVA01)与CBCT体积(VCBCT)存在相关性,配对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前列腺癌和膀胱癌等泌尿系统肿瘤放疗期间,在膀胱容量测量仪的辅助下尝试让患者根据自身情况适度憋尿,个体化膀胱处方可能有利于实现放疗期间稳定的膀胱体积。  相似文献   
34.
目的 研究抗p53抗体检测以及与甲胎蛋白(AFP)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细胞癌(HCC)诊断的效能。 方法 分别采用ELISA法与电化学发光法检测50例HCC、50例肝脏良性病变(LBL)、50例健康对照(HC)患者的血清抗p53抗体与AFP。 结果 HCC组血清抗p53抗体的水平和阳性率均明显高于LBL组(P<0.05)和HC组(P<0.01)。抗p53抗体对HCC的敏感性为36.0%,特异性为91.0%,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30(95% CI 0.547~0.707); AFP对HCC的敏感性为54.0%,特异性为83.0%,AUC为0.685(95%CI 0.604~0.758); 抗p53抗体与AFP联合检测可将对HCC敏感性提高至76.0%(特异性80.0%),AUC提高至0.770(95% CI 0.694~0.835)。 结论 抗p53抗体对HCC具有理想诊断价值; 抗p53抗体与AFP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对HCC的诊断效能(在保证特异性的前提下,提高敏感性)。  相似文献   
35.
病例摘要患者男,19岁.因"发热、黄疸17个月"入我院.患者于2009年7 月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40.2℃,热型无明显规律,并出现进行性加重的皮肤、巩膜黄染,不伴寒战,无盗汗,无皮疹,无咳嗽、咳痰,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无骨关节疼痛,无皮肤瘙痒.在当地医院2次住院诊治,具体结果不详,诊断不明,治疗效果不佳,为进一步诊治到我院.既往体健,否认遗传疾病和类似疾病史.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2 μm连续波激光治疗尿道狭窄及闭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我院2010年1月-2013年8月使用2 μm连续波激光治疗15例尿道狭窄和3例尿道闭锁.激光切割镜直视下进入尿道狭窄处,2 μm连续波激光对狭窄处尿道进行切开,切开满意后使用尿道探子从细到粗逐号扩张尿道,然后留置尿管1根.结果 18例手术均获成功,无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20-90 min,平均40 min.术中出血量5-20 ml,平均10 ml.留置导尿管4周,所有患者拔除尿管后全部排尿通畅.15例随访2-36个月,平均12个月,5例拔管后逐渐出现尿线变细,经定期尿道扩张后好转.结论 2 μm连续波激光治疗尿道狭窄及闭锁安全有效,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提高对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认识、提高诊断率、减少误诊。方法 报告并分析1例肺MALT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结果 患者男性,78岁。因“间断性咳嗽、咳痰3年”入院。患者在院外及我院诊断为“双肺肺炎、双侧胸腔积液”,治疗后仍病情反复。胸部CT见双肺实变影,双侧胸腔积液。CT引导下穿刺病理活检,诊断为肺MALT淋巴瘤。结论 肺MALT淋巴瘤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征象无特异性,极易误诊为肺炎、肺结核、肺结节病及肺癌等,需加强对此病认识,对可疑的患者,尽早行B超或CT引导下穿刺活检并行免疫组化,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38.
提出温病辨证理论体系主要由病因辨证与病机辨证构成。病机辨证包含基本病机辨证、系统病机辨证和症状病机辨证。基本病机辨证包括斗争性和虚损性,斗争性中要区分热炽与热郁,虚损性中要区分温热类与湿热类的不同。以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为代表的系统病机辨证方法应与基本病机辨证和症状病机辨证有机融合,温病辨证理论体系才能更为丰富和全面,并更有益于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完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回肠原位膀胱构建术的手术技巧。方法2021年8~12月我科对6例膀胱癌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膀胱全切术,完全在腹腔内进行回肠原位膀胱重建。遵循“先吻合尿道,后构建膀胱”的原则,通过交叉折叠的方式制作改良Studer原位膀胱。结果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腹腔镜或开放手术。手术时间346~498 min,平均393 min,其中回肠原位膀胱构建时间160~240 min,平均185 min。术中出血量100~600 ml,平均308 ml,无围手术期输血。术后1~2 d通气,第2天下地活动,3~6 d恢复半流食,4~6 d拔除腹腔引流管,7~9 d出院。术后30 d内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6例随访3.5~7个月,平均5.6月,均存活,无复发或转移,5例可完全控尿,1例为社交控尿状态。结论完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回肠原位膀胱构建安全、可行,熟悉手术步骤,重视操作细节,提升机器人操作技巧是顺利开展此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40.
目的 研究三峡建坝后 ,库区环境和人口变化对三峡库区的斯氏肺吸虫病流行的影响。 方法 调查库区奉节县的自然环境、水面积变化和移民情况 ,并对溪蟹的肺吸虫囊蚴携带率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应用肺吸虫抗原 IDT和EL ISA检测易感人群。 结果 三峡水库蓄水后 ,长江水位升高至 175 m,奉节县水面积将增加 13.36万亩 ,有利于中间宿主溪蟹的繁殖、扩散 ,而淹没区的移民将使人口分布更趋集中。人群的肺吸虫抗原皮试 (IDT)和 EL ISA的阳性率分别为 14 .36 %和 9.30 % ,当地溪蟹的肺吸虫囊蚴携带率为 4 .0 8%。 结论 三峡库区环境的变化、人口的集中及居民有生食和半生食溪蟹的习惯将可能导致肺吸虫病的流行和扩散 ,但通过肺吸虫病防治知识的广泛宣传和教育 ,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可防止肺吸虫病在库区的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