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目的 了解在静息状态下抑郁症患者脑区的局部一致性特点.方法 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检测静息状态下27例抑郁症患者(患者组)和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均与患者相匹配的27名正常人(对照组)的脑功能活动,并对两组进行比较.利用局部一致性方法 分析fMRI数据,用SPM2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P<0.005).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双侧额中回、右额下回、右颞上回、左前扣带回、右后扣带回、右岛叶、双侧豆状核、双侧屏状核、左尾状核局部一致性显著增高(P<0.005,未校正,体素值>10);未显示脑区有明显的局部一致性减低.结论 抑郁症患者神经环路脑区局部在静息状态下具有很高的一致性,其局部一致性的增高可能参与了抑郁症的代偿机制.  相似文献   
22.
小儿颈部肿瘤手术的麻醉体会武欣生,金国光,章银宝我院自1981年~1990年共施行小儿颈部肿瘤手术62例。现将有关体会报道如下。小儿颈部巨大肿瘤常伴有呼吸道受压而致的不全梗阻和通气性呼吸衰竭,给麻醉过程带来一定的困难和危险性。故从麻醉前到手术后应始终...  相似文献   
23.
侧脑室引流术后的护理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室内血肿因其起病急骤,进展快,常因血凝块阻塞或压迫导水管引起脑脊液循环障碍导致急性梗阻性脑积水,颅内压急剧升高,使下丘脑或脑干损伤而迅速昏迷危及生命。内科脱水止血激素应用常不能有效降低颅内压。脑室外引流是治,疗脑室内血肿的重要手段,方法简单,治疗效果明显,但由于此类患者年龄大,体质差,常合并其他器官系统的疾病,术后容易出现并发症,因此手术后的护理对于患者的恢复十分重要,我院自2000年到2009年对35例病人进行了侧脑室外引流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丁螺环酮对使用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维持治疗的缓解期女性抑郁症患者性功能以及血清催乳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筛选120例以单一SSRI类抗抑郁剂治疗至少6月、具有固定配偶、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本(HMAD-17)评分小于7分的康复期抑郁症女性患者,以亚利桑那性经验量表(ASEX)判定性功能障碍(SD)者40例,并予丁螺环酮15~30 mg/d治疗4周,匹配社会人口学相符的正常对照组、非SD患者组(NSD)各40例,比较对照组、NSD组和丁螺环酮治疗前后SD组性功能和血浆催乳索水平,并分析SD可能的临床相关因素.结果 120例康复期抑郁症患者SD总体发生率为33.3%,丁螺环酮治疗后性功能好转率为60%.SD组合并丁螺环酮治疗后ASEX总分、5个分因子分值低于合并用药前,差异有显著性(均P<0.01);SD组合并丁螺环酮治疗后血清催乳素水平[(20.38±11.91)ng/ml]高于正常对照组[(14.2±12.15)ng/ml],差异有显著性(P=0.008),但与SD组合并用药前[(18.15±9.84) ng/m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合并丁螺环酮治疗前患者ASEX总分与氟西汀(r=0.504,P=0.002)和帕罗西汀(r=0.377,P=0.013)剂量显著相关.在正常组、NSD组以及SD组合并丁螺环酮治疗前后均未发现ASEX总分与血催乳素水平显著相关.结论 丁螺环酮辅助治疗可能有助于缓解SSRI类抗抑郁剂所致的性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25.
26.
背景:可降解材料的应用是体外构建小口径组织工程血管的重要研究部分。如何对可降解材料进行改性,以利于材料本身体外抗凝与促进内皮细胞黏附,是目前血管组织工程研究的热点之一。目的:利用可降解聚己内酯接枝肝素材料体外负载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观察其对于内皮细胞黏附的影响。方法:应用聚己内酯可降解材料,将肝素活化后并与聚己内酯的端羟基发生酯化反应从而被锚定在聚己内酯两端。经过电纺丝技术,制备血管支架。同时利用肝素和生长因子间的静电吸附作用,使支架负载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采用低密度内皮细胞短期静态种植,观察负载细胞生长因子的可降解聚己内酯材料对内皮细胞生长黏附情况的影响。结果与结论:成功地制备了负载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可降解聚己内酯接枝肝素支架。内皮黏附实验证实,该支架利于内皮细胞黏附。提示可降解聚己内酯接枝肝素材料负荷碱性细胞生长因子支架对内皮细胞有很好的体外黏附性。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危重患者的血小板活化标志物P-选择素(CD62P)、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PAC-1)的变化。方法 68例患者根据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脏器功能不全(MODS)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无SIRS组、SIRS组和MODS组。应用APACHEⅡ评分系统分别评分;应用HEMACELL Plus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通过阻抗法进行血小板的计数;应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3组CD62P、PAC-1。结果无SIRS组、SIRS组、MODS组患者CD62P、PAC-1随病情加重,绝对值逐渐增加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动态监测危重患者CD62 P、PAC-1水平均可反映危重患者的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可调弯鞘联合一次性活检钳在回收下腔静脉滤器中的技巧与临床应用.方法 我院2017年12月~2020年12月回收下腔静脉滤器117例,术中均采用可调弯鞘联合一次性活检钳技术,成功将滤器回收,术后观察随访.结果 117例进行腔静脉滤器(Aegisy滤器103例,Optease滤器9例,Günther Tulip滤...  相似文献   
29.
背景:扩大脱细胞基质的孔径与孔隙率,保证其作为移植物的力学特性,是目前血管组织工程研究的热点之一。目的:观察改良的酶学方法处理异种血管的力学性能和组织相容性。方法:取猪的颈动脉作为基质,采用传统胰蛋白酶-EDTA加1%TritonX-100和0.1%氨水顺序脱细胞方案,并做了适当的方法改进,延长胰酶处理的时间,分别为胰酶处理4h,5h,6h。结果与结论:经组织学分析,脱细胞基质中无细胞成分,脱细胞的支架结构完整,随着胰酶处理时间的延长,其基质内弹力板破坏明显,孔径和孔隙率逐渐增大,缝合强度与爆破强度相对于自然血管虽略有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组织成分胶原蛋白含量也有所下降,尤其胰酶延长至6h组,其胶原蛋白含量明显低于正常未处理的自然血管(P<0.05)。结果显示延长胰蛋白酶处理时间后得到的脱细胞血管基质,具有良好的孔隙率、生物力学性能和组织相容性。  相似文献   
30.
目的 研究采用改良的酶学方法处理异种血管,体外获得异种脱细胞血管支架。方法 取猪的颈动脉作为基质,利用Triton和酶学方法进行脱细胞处理,采用改良的酶学方法,体外获得异种脱细胞血管支架,并且对脱细胞支架材料进行力学和组织生物相容性实验评价与鉴定。结果:应用Triton X-100、氢氧化铵和胰蛋白酶顺序处理及其改良的方法,通过改变胰蛋白酶处理时间的方法,成功脱除猪颈动脉细胞成分,获得较好的孔径和孔隙率的脱细胞支架。结论 并通过延长胰蛋白酶处理时间的方法后得到的脱细胞血管基质,具有良好的孔径和孔隙率。支架在生物力学、孔隙率、生物相容性方面符合构建组织工程血管支架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